诗经·国风·周南·葛覃
1.原文
1.1.简体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1.2.繁体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歸寧父母。
1.3.注音注韵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字上的注音为今音,有颜色的字为古韵所押,变色则换韵。)
1.4.葛覃小序
《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於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2.题解
2.1.谁作葛覃?
古人一般认为是后妃自己所做。
朱熹《诗集传》:此诗后妃所自作,故无赞美之词。
李光地《诗所》:后妃所自作,以训嫔御者。
但就笔者来看,此诗风格恐为男性代作。
2.1.葛覃诗旨?
我们仔细品味,可以发现全诗叙事流程大致为:覃叶萋茂——刈濩覃叶——辛勤织衣——告师污浣——将归父母。
其中,辛勤织衣是第一个大主题,后世学者多从中引申出妇女(或后妃)“谨节财用”、“志於女功”、“贵而能勤”、“富而能检”等妇道操守;归宁父母是第二个大主题,后世学者多从中引申出妇女(或后妃)“已嫁而孝”、“妇礼无愆”等礼数节操。
从支线来讲,覃叶萋茂、刈濩覃叶、告师污浣是三个小主题。正因为覃叶萋茂,所以才可以割叶煮叶,进而做成粗细布衣,学者多认为是在赞美女性能“事女功”,又因为采割、织衣的过程繁复、繁重,所以又体现出该女子“性专贞”。当然,也有学者说,覃叶萋茂是在兴女大当嫁,此说太迂。很明显,《葛覃》前三句是赋而不是兴,作者只是在说覃叶茂盛,可以采割了,没有任何兴女子长大成熟、应该嫁人的意思。最后告师污浣这个小主题,点出了该女性“尊重师教”和“常自洁清”的美德。
总而言之,《葛覃》确实是一首封建意味较重的诗。说来说去,无非两个大主题:一是妇德、二是妇礼。所以古人把它归纳为“明后妃之本”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个女性不一定就指的是后妃,因为古代学者把《诗经》第一篇《关雎》理解为歌颂后妃之德,所以认为孔子把《葛覃》作为《诗经》第二篇是在明后妃之本,有递进关系,这是毫无道理的。
另外“归宁父母”的意思历来有些争议,或认为是出嫁后归探娘家,或认为是未出嫁而思归夫家,甚至还有认为是去妇(离婚)的意思。我认为判别“归宁父母”到底是什么的关键在于明白“葛覃”、“黄鸟”等意象的根本所指。反复琢磨此诗,把“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这三句删掉,丝毫不影响诗的主题。为什么作者要把“黄鸟”这个意象加进去?“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如果描绘的是美好、盛大、和谐的意境,那么这首诗就应该是写女性专贞勤俭,德行美善。反之,如果黄鸟飞鸣是在描绘一幅悲伤、哀怨、忧愁的意境,那么这首诗理解为去妇诗、怜悯少女被迫做女功诗、贵妇哀怨诗都可。
3.注解
3.1.字词注解
- 葛: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玉篇》:“蔓草也。”《易·困卦》:“困于葛藟。”《注》:“引蔓缠绕之草。”《埤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属之绵远者取譬瓜葛。”
- 覃:长、延之意。
- 萋:草茂盛貌。《小雅》:“有渰萋萋”为云行之貌;《小雅》:“萋兮斐兮”为(文章)交错之貌;《周颂》:“有萋有且”为敬慎貌。
- 灌:树木丛生为灌。
- 喈:鸟鸣声。《大雅》:“雝雝喈喈”特指凤凰和鸣。《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为风疾貌。
- 莫:本为日在茻中,日将冥意。引申颇多,这里指草茂盛。
- 刈:芟草。《徐曰》本作乂,后人又加刀作刈。《屈原·离骚》愿竢时乎吾将刈。《注》刈,获也。草曰刈,谷曰获。
- 濩:本为雨流霤下,此假借于“镬”,烹煮之意。
- 絺:细葛布。
- 绤:粗葛布。
- 斁:厌、弃。
- 薄:此为少之意。《说文·注》:“不入之丛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蚀皆是。相迫则无间可入。凡物之单薄不厚者亦无间可入。故引伸为厚薄之薄。”
- 浣:洗涤,一作澣。
- 害:此处为何意。《尔雅·释言》盍也。《注》盍,何不也。或作害,与曷盍通。《书·大诰》王害不违卜。《注》害作曷。
3.2.名物注解
3.2.1.葛覃
- 朱传:葛草名,蔓生,可絺绤者。
- 毛传:葛所以为絺绤,女功之事烦辱者。
- 罗氏曰:葛生山泽间,其蔓延盛者,牵其首以至根可二十步。
- 禹贡·卉服注云:草服葛也,葛花藤皆可醒酒,又鸡齐,一名鹿藿,一名黄斤,其生延蔓,生食甜脆,亦可烝食,有粉,今之食葛,非为絺绤者也。
- 周礼·地官:掌葛征絺绤之材于山农,凡葛征徴草贡之材于泽农。注:征葛不止为絺绤用,草贡苎属也。
- 周书:葛人得其叶以为羮,君子得其材以为絺绤,以为君子朝廷夏服礼后织?紞,今乃亲葛事如此。葢亲蚕以劝女工之正事,亲葛以劝女工之余事也。
- 埤雅:葛性柔韧,蔓生,可为布,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属之蔓延者,取譬瓜葛,又曰葛性柔韧蔓生可衣,故引以为赋,葢知稼穑之艰难,则可以为王矣,知女工之勤劳,则可以为后矣。
- 苏恭曰:葛虽除毒根入土五六寸,名葛脰,脰,颈也,服之令人吐,有防毒。
- 本经:葛谷,即其实也,又就葛亦葛类,叶黄而圆,故曰黄环,实名狼跋子,治痰?消肿,野葛本作冶葛,论衡云:冶地名在东南,广人谓之胡蔓草,一名断肠,岳州谓之黄藤,即钩吻大毒。
- 尔雅有龙葛。注:似葛蔓,生江东,呼龙尾,亦曰虎葛,一名乌蔹,一名五叶苺,治痈神药也。
3.2.2.黄鸟
- 朱传:鹂也.
- 尔雅:皇,黄鸟。郭注:俗呼黄离畱,亦名搏黍。郑注:黄鸎也。
- 陆疏:黄鸟,黄鹂畱也,或谓之黄栗畱,幽州曰黄鸎,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黧黄,一名楚雀,齐人曰搏黍,一曰搏香,关西谓之黄鸟。当葚熟时,来徃桑间,故里语云黄栗畱,看我麦黄葚熟不?或谓之黄袍。
- 礼记:仲春之月,仓庚鸣野,民曰黄栗畱,语声转耳,其色黧黒而黄。
- 埤雅:凡诗言黄鸟者,兴也,言仓庚者,赋也,仓庚鸣于仲春,其羽之鲜明在夏,鸣则蚕生,故诗曰:有鸣仓庚,爰求柔桑。
- 尔雅·翼:仓庚,黄鸟而黒。章罗氏曰:性好双飞,故鹂字从丽,又曰鹂,必匹飞,鵙必单栖,而东山之末章以比之子于归者。又诗鸟鸣嘤嘤,按禽经称鸎鸣嘤嘤,殆诗所谓鸟也,今荆州每冬月于田中得土坚圆如卵者破之,则鸎在其中,无复毛羽葢以土自裹,伏候春,始破土而出,出谷迁乔,恐似此矣。
- 禽经:燕以狂防,鸎以喜啭。
- 格物总论:鸎,黒尾、嘴尖、红脚、青遍身,甘草黄色羽及尾有黒毛相间,三四月鸣,声音圆滑。韩退之曰:以鸟鸣春,以虫鸣秋,若黄鸟之类,其善鸣者也。
- 夏小正·二月:有鸣仓庚,鵙者绩之候,仓庚蚕之候。
- 名物解:凡记时者,皆言仓庚,形色有中和之美,以命其德也。故哀三良刺宣王,皆言黄鸟,仲夏黍登而声伏,故谓之搏黍,月令惊蛰后,五日小桃华,次五日,仓庚鸣,隂阳运祚,推移时至,气动不得不尔,故先王以候节令。
- 山海经·黄鸟食之不妬。
- 杨夔·止妬论云:梁武帝郄后性妬,令仓?为膳,妬果减半。
- 通雅:杨升庵引李邵言仓庚为布谷,谓当作博谷,按布谷今呼郭公,郭婆,去栗畱之音霄壤矣,作博谷尤无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