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传序
原无此序,据明正统本补。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为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①,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馀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狩,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计之所以为者然也。”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闻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②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约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集《诗传》,固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
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 ①「族」字下,明嘉靖本多两个小字「音奏」。
- ②「犹」,明正统本、明嘉靖本作「尤」。
国风·一
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十三国为变风,则亦领在乐官,以时存肄,备观省而垂监戒耳。合之凡十五国云。
周南·一之一
周,国名。南,南方诸侯之国也。周国本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甫始居其地,传子王季历,至孙文王昌,辟国寝广。于是徙都于丰,而分岐周故地,以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盖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焉。至子武王发,又迁于镐,遂克商而有天下。武王崩,子成王诵立。周公相之,制作礼乐,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民俗之诗,被之笼弦,以为房中之乐,而又推之以及于乡党、邦国,所以著明先王风俗之盛,而使天下后世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得以取法焉。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以系于天子也。岐周,在今凤翔府岐山县。圭,在今京兆府鄠县终南山北。南方之国,即今兴元府、京西、湖北等路诸州。镐在主东二十五里。小序曰:“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圈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斯言得之矣。
1.关雎
关关雎七余反鸠,在河之洲。窈乌了反窕徒了反淑女,君子好逑音求。〇兴也。
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 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鹭,今江淮间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烈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 河,北方流水之通名。 洲,水中可居之地也。 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 速,匹也。 毛传云“挚”字与“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
〇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周之文王,生有圣德,又得圣女姒氏以为之配,宫中之人于其始至,见其有幽闲贞静之德,故作是诗。言彼关关然之雎鸠,则相与和鸣于河洲之上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岂非君子之善匹乎?言其相与和乐而恭敬,亦若雎鸠之情,挚而有别也。后凡言“兴”者,其文意皆放此云。汉匡衡曰〔一〕:“‘窈窕淑女,君子好仇’,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操。情欲之感,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配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可谓善说诗矣。
参初金反差初宜反荇行孟反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叶蒲北反。悠哉悠哉,辗哲善反转反侧。〇兴也。
参差,长短不齐之貌。 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径寸馀,浮在水面。或左或右,言无方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或寤或寐,言无时也。 服,犹怀也。 悠,长也。 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转之留。皆卧不安席之意。
此章本其未得而言。彼参差之荐菜,则当左右无方以流之矣。此窈窕之淑女,则当寤寐不忘以求之矣。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求之不得,则无以配君子而成其内治之美,故其忧思之深,不能自已,至于如此也。
参差荇菜,左右采叶此履反之。窈窕淑女,琴瑟友叶羽已反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莫报反,叶音邈之。窈窕淑女,钟鼓乐音洛之。〇兴也。
采,取而择之也。 芼,熟而荐之也。 琴,五弦或七弦。瑟,二十五弦。皆丝属,乐之小者也。 友者,亲爱之意也。 钟,金属。鼓,革属。乐之大者也。 乐,则和平之极也。
此章据今始得而言。彼参差之荇菜,既得之,则当采择而亨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则当亲爱而娱乐之矣。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则有以配君子而成内治,故其喜乐尊奉之意不能自已,又如此云。
关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孔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愚谓此言为此诗者,得其性情之正,声气之和也。盖德如雎鸠,挚而有别,则后妃性情之正,固可以见其一端矣。至于寤寐反侧,琴瑟钟鼓,极其哀乐而皆不过其则焉,则诗人性情之正,又可以见其全体也。独其声气之和,有不可得而闻者。虽若可恨,然学者姑即其词而玩其理,以养心焉,则亦可以得学诗之本矣。〇匡衡曰:“妃匹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以关雎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物之宜。……自上世以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也。”
2.葛覃
葛之覃兮,施以豉反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叶居奚反。〇赋也。
葛,草名,蔓生,可为絺绤者。 覃,延。 施,移也。 中谷,谷中也。 萋萋,盛貌。 黄鸟,鹂也。 灌木,丛木也。 喈喈,和声之远闻也。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盖后妃既成絺绤而赋其事,追叙初夏之时,葛叶方盛,而有黄鸟鸣于其上也。后凡言“赋”者,放此。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鱼废反是濩胡郭反。
为絺耻知反为绤去逆反,叶去略反,服之无斁音亦,叶弋灼反。〇赋也。
莫莫,茂密貌。 刈,斩。 濩,煮也。 精曰絺,粗曰绤。 斁,厌也。
此言盛夏之时,葛既成矣,于是治以为布,而服之无厌。盖亲执其劳,而知其成之不易,所以心诚爱之,虽极垢弊,而不忍厌弃也。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户管反我衣。
害户葛反澣害否方九反?归宁父母莫后反。〇赋也。
言,辞也。 师,女师也。 薄,犹少也。 污,烦搁之以去其污,犹治乱而曰乱也。 淤,则濯之而已。 私,燕服也。 衣,礼服也。 害,何也。 宁,安也,谓问安也。
上章既成絺绤之服矣,此章遂告其师氏,使告于君子以将归宁之意。且曰:盍治其私服之污,而澣其礼服之衣乎?何者当澣,而何者可以未澣乎?我将服之以归宁于父母矣。
葛覃三章,章六句。此诗后妃所自作,故无赞美之词。然于此可以见其已贵而能勤,已富而能俭,已长而敬不弛于师傅,已嫁而孝不衰于父母。是皆德之厚,而人所难也。小序以为“后妃之本”,庶几近之。
3.卷耳
采采卷上声耳,不盈顷音倾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叶户郎反。〇赋也。
采采,非一采也。 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如盘。 顷,欹也。 筐,竹器。 怀,思也。 人,盖谓文王也。 寘,舍也。 周行,大道也。
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
陟彼崔徂回反嵬五回反,我马虺呼回反隤徒回反。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叶胡隈反。〇赋也。
陟,升也。 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虺隤,马罢不能升高之病。 姑,且也。 罍,酒器,刻为云雷之象,以黄金饰之。 永,长也。
此又托言欲登此崔嵬之山,以望所怀之人,而往从之,则马罢病而不能进。于是且酌金罍之酒,而欲其不至于长以为念也。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徐履反觥古横反,叶古黄反,维以不永伤。〇赋也。
山脊曰冈。 玄黄,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 兕,野牛,一角,青色,重千斤。 觥,爵也,以兕角为爵也。
陟彼砠七馀反矣。我马瘏音涂矣,我仆痡音敷矣,云何吁矣!〇赋也。
石山戴土曰砠。 瘏,马病不能进也。 痡,人病不能行也。 吁,忧叹也。尔雅注引此作“盱,张目望远也”。详见《何人斯》篇。
卷耳四章,章四句。此亦后妃所自作,可以见其贞静专一之至矣。岂当文王朝会征伐之时,羑里拘幽之日而作欤?然不可考矣。
4.樛木
南有樛居虬反木,葛藟力轨反累力追反之。乐音洛只之氏反君子,福履绥之。〇兴也。
南,南山也。 木下曲曰樛。 藟,葛类。 累,犹系也。只,助语辞。 君子,自众妾而指后妃,犹言小君内子也。 履,禄。 绥,安也。
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妬之心,故众妾乐其德而称愿之曰:南有樛木,则葛藟累之矣。乐只君子,则福履绥之矣。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〇兴也。
荒,奄也。 将,犹扶助也。
南有樛木,葛藟萦乌营反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〇兴也。
萦,旋。 成,就也。
樛木三章,章四句。
5.螽斯
螽音终斯羽,诜诜所巾反兮。宜尔子孙,振振音真兮。〇比也。
螽斯,蝗属,长而青,长角长股〔二〕,能以股相切作声,一生九十九子。 诜诜,和集貌。 尔,指蠡斯也。 振振,盛貌。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后妃不妬忌而子孙众多,故众妾以蠡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言其有是德而宜有是福也。后凡言“比”者,放此。
蠡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〇比也。
薨薨,群飞声。 绳绳,不绝貌。
螽斯羽,揖揖侧立反兮。宜尔子孙,蛰蛰直立反兮。〇比也。
揖揖,会聚也。蛰蛰,亦多意。
蠡斯三章,章四句。
6.桃夭
桃之夭夭於骄反,灼灼其华芳无、呼瓜二反。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胡、古牙二反。〇兴也。
桃,木名,华红,实可食。 夭夭,少好之貌。 灼灼,华之盛也。木少则华盛。 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也。 妇人谓嫁曰归。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 宜者,和顺之意。 室,谓夫妇所居。 家,谓一门之内。
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浮云反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〇兴也。
黄,实之盛也。 家室,犹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侧巾反。之子于归,宜其家人。〇兴也。
蓁蓁,叶之盛也。 家人,一家之人也。
桃夭三章,章四句。
7.兔罝
肃肃兔罝子斜反,又子余反,与夫叶,椓之丁丁陟耕反。赳赳武夫,公侯干城。〇兴也。
肃肃,整饬貌。 罝,罟也。 丁丁,椓杙声也。 赳赳,武貌。 干,盾也。干、城,皆所以扞外而卫内者。
化行俗美,贤才众多。虽罝兔之野人,而其才之可用犹如此,故诗人因其所事以起兴而美之。而文王德化之盛,因可见矣。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叶渠之反。〇兴也。
逵,九达之道。 仇,与逑同。匡衡引关雎,亦作“仇”字。公侯善匹,犹曰圣人之耦,则非特干城而已,叹美之无已矣。下章放此。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〇兴也。
中林,林中。 腹心,同心同德之谓,则又非特好仇而已也。
兔置三章,章四句。
8.芣苢
采采芣音浮莒音以,薄言采叶此履反之。采采芣苢,薄言有叶羽已反之。〇赋也。
芣苢,车前也,大叶长穗,好生道旁。 采,始求之也。 有,既得之也。
化行俗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采之未详何用。或曰:其子治产难。
采采芣苢,薄言掇都夺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力活反之。〇赋也。
掇,拾也。 捋,取其子也。
采采芣苢,薄言袺音结之。采采苯莒,薄言襭户结反之。〇赋也。
袺,以衣贮之,而执其衽也。 襭,以衣贮之,而扱其衽于带间也。
芣苢三章,章四句。
9.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吴氏曰:“韩诗作‘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叶古旷反矣,不可泳叶于诳反思。江之永叶弋亮反矣,不可方叶甫妄反思。〇兴而比也。
上竦无枝曰乔。 思,语辞也。篇内同。 汉水出兴元府嶓冢山,至汉阳军大别山入江。江汉之俗,其女好游,汉魏以后犹然。如大堤之曲可见也。 泳,潜行也。 江水出永康军岷山,东流与汉水合,东北入海。 永,长也。 方,桴也。
文王之化,自近而远,先及于江汉之间,而有以变其淫乱之俗。故其出游之女,人望见之而知其端庄静一,非复前日之可求矣。因以乔木起兴,江汉为比,而反复咏叹之也。
翘翘祈遥反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叶满补反。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〇兴而比也。
翘翘,秀起之貌。 错,杂也。 楚,木名,荆属。 之子,指游女也。 秣,饲也。
以错薪起兴,而欲秣其马,则悦之至。以江汉为比,而叹其终不可求,则敬之深。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力俱反。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〇兴而比也。
蒌,蒌蒿也,叶似艾,青白色,长数寸,生水泽中。 驹,马之小者。
汉广三章,章八句。
10.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叶莫悲切〔三〕。未见君子,惄乃历反如调张留反饥。〇赋也。
遵,循也。 汝水,出汝州天息山,迳蔡、颍州入淮。 坟,大防也。 枝曰条,干曰枚。 惄,饥意也。 调,一作“輖”,重也。
汝旁之国,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妇人喜其君子行役而归,因记其未归之时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赋之也。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以自反。既见君子,不我遐弃。〇赋也。
斩而复生曰肄。 遐,远也。
伐其枚而又伐其肄,则踰年矣。至是乃见其君子之归,而喜其不远弃我也。
鲂符方反鱼赪勑贞反尾,王室如燬音毁。虽则如燬,父母孔迩。〇比也。
鲂,鱼名,身广而薄,少力细鳞。 赪,赤也。鱼劳则尾赤。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王室,指纣所都也。 燬,焚也。 父母,指文王也。 孔,甚。 迩,近也。
是时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国以事纣。故汝坟之人,犹以文王之命供纣之役。其家人见其勤苦,而劳之曰:汝之劳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虽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劳矣。此序所谓“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者。盖曰,虽其别离之久,思念之深,而其所以相告语者,犹有尊君亲上之意〔四〕,而无情爱狎昵之私,则其德泽之深,风化之美,皆可见矣。一说,父母甚近,不可以懈于王事而贻其忧。亦通。
汝坟三章,章四句。
11.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音真公子叶奖履反。于音吁,下同嗟麟兮!〇兴也。
麟,麕身,牛尾,马蹄,毛虫之长也。 趾,足也。麟之足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振振,仁厚貌。 于嗟,叹辞〔五〕。
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言麟性仁厚,故其趾亦仁厚;文王后妃仁厚〔六〕,故其子亦仁厚。然言之不足,故又嗟叹之。言是乃麟也,何必麕身、牛尾而马蹄,然后为王者之瑞哉!
麟之定都佞反,振振公姓。于嗟麟兮!〇兴也。
定,额也。 麟之额未闻。或曰:有额而不以抵也。 公姓,公孙也。姓之为言生也。
麟之角叶卢谷反,振振公族。于嗟麟兮!〇兴也。
麟一角,角端有肉。 公族,公同高祖,祖庙未毁,有服之亲。
麟之趾三章,章三句。序以为“关雎之应”,得之。
周南之国十一篇,三十四章,百五十九句。按:此篇首五诗皆言后妃之德。关雎举其全体而言也,葛覃、卷耳言其志行之在己,樛木、蠡斯美其德惠之及人,皆指其一事而言也。其词虽主于后妃,然其实则皆所以著明文王身修家齐之效也。至于桃夭、兔罝、芣苢,则家齐而国治之效。汉广、汝坟,则以南国之诗附焉,而见天下已有可平之渐矣。若麟之趾,则又王者之瑞,有非人力所致而自至者,故复以是终焉,而序者以为“关雎之应”也。夫其所以至此,后妃之德固不为无所助矣。然妻道无成,则亦岂得而专之哉?今言诗者,或乃专美后妃,而不本于文王,其亦误矣。
召南·一之二
召,实照反,后同。
〇召,地名。召公奭之采邑也。旧说扶风雍县南有召亭,即其地。今雍县析为岐山、天兴二县,未知召亭的在何县。馀已见周南篇〔七〕。
1.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叶姬御反之。之子于归,百两如字,又音亮御五嫁反,叶鱼据反之。〇兴也。
鹊、鸠,皆鸟名。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之子,指夫人也。 两,一车也。一车两轮,故谓之两。 御,迎也。 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两也。
南国诸侯被文王之化,能正心修身以齐其家;其女子亦被后妃之化,而有专静纯一之德。故嫁于诸侯,而其家人美之曰:维鹊有巢,则鸠来居之。是以之子于归,而百两迎之也。此诗之意,犹周南之有关雎也。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〇兴也。
方,有之也。 将,送也。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〇兴也。
盈,满也,谓众媵姪娣之多。 成,成其礼也。
鹊巢三章,章四句。
2.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叶上止反。〇赋也。
于,於也。 蘩,白蒿也。 沼,池也。 沚,渚也。 事,祭事也。
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或曰:蘩所以生蚕。盖古者后夫人有亲蚕之礼。此诗亦犹周南之有葛覃也。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〇赋也。
山夹水曰涧。宫,庙也。或曰:即记所谓“公桑蚕室”也。
被皮寄反之僮僮音同,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〇赋也。
被,首饰也,编发为之。 僮僮,竦敬也。 夙,早也。 公,公所也。 祁祁,舒迟貌,去事有仪也。 祭义曰:“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不欲遽去,爱敬之无已也。或曰:公,亦即所谓“公桑”也。
采蘩三章,章四句。
3.草虫
喓喓於遥反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敕中反。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户江反,叶乎攻反。〇赋也。
喓喓,声也。 草虫,蝗属,奇音,青色。 趯趯,跃貌。 阜蠡,蠜也。 忡忡,犹冲冲也。 止,语辞。 觏,遇。 降,下也。
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亦若周南之卷耳也。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张劣反。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音悦。〇赋也。
登山盖托以望君子。蕨,鳖也,初生无叶时可食。亦感时物之变也。 惙,忧貌。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靓止,我心则夷。〇赋也。
薇,似蕨而差大,有芒而味苦,山间人食之,谓之迷蕨。 胡氏曰:“疑即庄子所谓‘迷阳’者。” 夷,平也。
草虫三章,章七句。
4.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音老。〇赋也。
蘋,水上浮萍也,江东人谓之䕯。 滨,厓也。 藻,聚藻也,生水底,茎如钗股,叶如蓬蒿。 行潦,流潦也。
南国被文王之化,大夫妻能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
于以盛音成之?维筐及筥居吕反。于以湘之?维锜宜绮反及釜符甫反。〇赋也。
方曰筐,圆曰筥。 湘,烹也。盖粗熟而淹以为葅也。 锜,釜属,有足曰锜,无足曰釜。
此足以见其循序有常、严敬整饬之意。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叶后五反。谁其尸之?有齐侧皆反季女。〇赋也。
奠,置也。 宗室,大宗之庙也。 大夫、士祭于宗室。 牖下,室西南隅,所谓奥也。 尸,主也。 齐,敬貌。 季,少也。
祭祀之礼,主妇主荐豆,实以葅醢。少而能敬,尤见其质之美而化之所从来者远矣。
采蘋三章,章四句。
5.甘棠
蔽芾非贵反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蒲曷反。〇赋也。
蔽芾,盛貌。 甘棠,杜梨也,白者为棠,赤者为杜。 翦,翦其枝叶也。 伐,伐其条干也。 伯,方伯也。 茇,草舍也。
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叶蒲寐反,召伯所憩起例反。〇赋也。
败,折。 憩,息也。 勿败,则非特勿伐而已,爱之愈久而愈深也。下章放此。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叶变制反,召伯所说始锐反。〇赋也。
拜,屈。 说,舍也。 勿拜,则非特勿败而已。
甘棠三章,章三句。
6.行露
厌於叶反浥於及反行露,岂不夙夜叶羊茹反,谓行多露。〇赋也。
厌浥,湿意。 行,道。 夙,早也。
南国之人遵召伯之教,服文王之化,有以革其前日淫乱之俗,故女子有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作此诗以绝其人。言道间之露方湿,我岂不欲早夜而行乎?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尔。盖以女子早夜独行,或有强暴侵陵之患,故托以行多露而畏其沾濡也。
谁谓雀无角叶卢谷反,何以穿我屋?谁谓女音汝无家叶音谷,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〇兴也。
家,谓以媒聘求为室家之礼也。 速,召致也。
贞女之自守如此,然犹或见讼,而召致于狱。因自诉而言,人皆谓雀有角,故能穿我屋。以兴人皆谓汝于我尝有求为室家之礼,故能致我于狱。然不知汝虽能致我于狱,而求为室家之礼初未尝备,如雀虽能穿屋,而实未尝有角也。
谁谓鼠无牙叶五红反,何以穿我鄘?谁谓女无家叶各空反,何以速我讼叶祥容反?虽速我讼,亦不女从!〇兴也。
牙,牡齿也。 鄘,墙也。
言汝虽能致我于讼,然其求为室家之礼有所不足,则我亦终不汝从矣。
行露三章,一章三句,二章章六句。
7.羔羊
羔羊之皮叶蒲何反,素丝五紽徒何反。退食自公,委於危反蛇音移,叶唐何反委蛇。〇赋也。
小日羔,大曰羊。 皮,所以为裘,大夫燕居之服。 素,白也。 紽,未详,盖以丝饰裘之名也。 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 自公,从公门而出也。 委蛇,自得之貌。
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羔羊之革叶讫力反,素丝五緎音域。委蛇委蛇,自公退食。〇赋也。
革,犹皮也。 緎,裘之缝界也。
羔羊之缝符龙反,素丝五总子公反。委蛇委蛇,退食自公。〇赋也。
缝,缝皮合之以为裘也。 总,亦未详。
羔羊三章,章四句。
8.殷其雷
殷音隐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音真君子,归哉归哉!〇兴也。
殷,雷声也。 山南曰阳。 何斯斯,此人也。 违斯斯,此所也。 遑,暇也。 振振,信厚也。
南国被文王之化,妇人以其君子从役在外而思念之,故作此诗。言殷殷然雷声则在南山之阳矣,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叶庄力反。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〇兴也。
息,止也。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叶后五反。何斯违斯?莫或遑处尺煮反。振振君子,归哉归哉!〇兴也。
息,止也。
殷其雷三章,章六句。
9.摽有梅
摽婢小反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〇赋也。
摽,落也〔八〕。 梅,木名,华白,实似杏而酢。 庶,众。 迨,及也。 吉,吉日也。
南国被文王之化,女子知以贞信自守,惧其嫁不及时,而有强暴之辱也。 故言梅落而在树者少,以见时过而太晚矣。求我之众士,其必有及此吉日而来者乎?
摽有梅,其实三叶疏簪反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〇赋也。
梅在树者三,则落者又多矣。 今,今日也。盖不待吉矣。
摽有梅,顷音倾筐塈许器反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〇赋也。
塈,取也。顷筐取之,则落之尽矣。 谓之,则但相告语而约可定矣。
摽有梅三章,章四句。
10.小星
嘒呼惠反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蹇命不同。〇兴也。
嘒,微貌。 三五,言其稀,盖初昏或将旦时也。 肃肃,齐遫貌。 宵,夜。 征,行也。 蹇,与实同。 命,谓天所赋之分也。
南国夫人承后妃之化,能不妬忌以惠其下,故其众妾美之如此。盖众妾进御于君,不敢当夕,见星而往,见星而还,故因所见以起兴。其于义无所取,特取“在东”、“在公”两字之相应耳。遂言其所以如此者,由其所赋之分不同于贵者,是以深以得御于君为夫人之惠,而不敢致怨于来往之勤也。
嘒彼小星,维参所林反与昴叶力求反,肃肃宵征,抱衾与裯直留反。蹇命不犹。〇兴也。
参、昴,西方二宿之名。 衾,被也。 裯,禅被也。兴亦取“与昴”、“与裯”二字相应。 犹,亦同也。
小星二章,章五句。吕氏曰:“夫人无妬忌之行,而贱妾安于其命。所谓上好仁,而下必好义者也。”
11.江有汜
江有汜音祀,叶羊里反,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叶虎洧反。〇兴也。
水决复入为汜。今江陵、汉阳、安复之间盖多有之。 之子,媵妾指嫡妻而言也。 妇人谓嫁曰归。 我,媵自我也。能左右之曰以,谓挟己而借行也。
是时汜水之旁,媵有待年于国,而嫡不与之偕行者。其后嫡被后妃夫人之化,乃能自悔而迎之。故媵见江水之有汜,而因以起兴。言江犹有汜,而之子之归乃不我以。虽不我以,然其后也亦悔矣。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〇兴也。
渚,小洲也。水岐成渚。 与,犹以也。 处,安也,得其所安也。
江有沱徒何反,之子归,不我过音戈。不我过,其啸也歌。〇兴也。
沱,江之别者〔九〕。 过,谓过我而与俱也。 啸,蹙口出声以舒愤懑之气,言其悔时也。 歌,则得其所处而乐也。
江有汜三章,章五句。陈氏曰:“小星之夫人惠及媵妾,而媵妾尽其心。江沱之嫡,惠不及媵妾,而媵妾不怨。盖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各尽其道而已矣。”
12.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俱伦反,与春叶,白茅包叶补荀反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〇兴也。
麕,獐也,鹿属,无角。 怀春,当春而有怀也。 吉士,犹美士也。
南国被文王之化,女子有贞洁自守,不为强暴所污者。故诗人因所见以兴其事而美之。或曰:赋也。言美士以白茅包死麕,而诱怀春之女也。
林有朴蒲木反𣙙音速,野有死鹿。白茅纯徒尊反束,有女如玉。〇兴也。
朴𣙙,小木也。 鹿,兽名,有角。 纯束,犹包之也。 如玉者,美其色也。
上三句兴下一句也。或曰:赋也。言以朴𣙙藉死鹿,束以白茅,而诱此如玉之女也。
舒而脱脱勃外反兮,无感我帨始锐反兮,无使尨美邦反也吠符废反!〇赋也。
舒,迟缓也。 脱脱,舒缓貌。 感,动。 帨,巾。 尨,犬也。
此章乃述女子拒之之辞。姑徐徐而来,毋动我之帨,毋惊我之犬,以甚言其不能相及也。其凛然不可犯之意,盖可见矣。
野有死麕三章,二章章四句,一章三句。
13.何彼襛矣
何彼襛如容反,与雝叶矣〔十〕,唐棣徒帝反之华芳无、胡瓜二反。曷不肃雝?王姬之车斤於、尺奢二反。〇兴也。
襛,盛也,犹曰戎戎也。 唐棣,栘也,似白杨。 肃,敬。 雝,和也。 周王之女姬姓,故曰王姬。
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以美之曰:何彼戎戎而盛乎?乃唐棣之华也。此何不肃肃而敬、雝雝而和乎?乃王姬之车也。此乃武王以后之诗,不可的知其何王之世。然文王、太姒之教,久而不衰,亦可见矣。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叶奖履反。〇兴也。
李,木名,华白,实可食。 旧说,平,正也。 武王女,文王孙,适齐侯之子。 或曰:平王即平王宜臼,齐侯即襄公诸兒。事见春秋。未知孰是。
以桃李二物,兴男女二人也。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叶须伦反。〇兴也。
伊,亦维也。 缗,纶也。丝之合而为纶,犹男女之合而为昏也。
何彼襛矣三章,章四句。
14.驺虞
彼茁则劣反者葭音加,壹发五豝百加反。于音吁,下同嗟乎驺虞叶音牙!〇赋也。
茁,生出壮盛之貌。 葭,芦也,亦名苇。 发,发矢。 豝,牡豕也。一发五豝,犹言中必叠双也。 驺虞,兽名,白虎黑文,不食生物者也。
南国诸侯,承文王之化,修身齐家以治其国,而其仁民之馀恩,又有以及于庶类。故其春田之际,草木之茂、禽兽之多,至于如此。而诗人述其事以美之,且叹之曰:此其仁心自然,不由勉强,是即真所谓驺虞矣。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子公反。于嗟乎驺虞叶五红反!〇赋也。
蓬,草名。 一岁曰豵,亦小豕也。
驺虞二章,章三句。文王之化,始于关雎而至于麟趾,则其化之人人者深矣。形于鹊巢而及于驺虞,则其泽之及物者广矣。盖意诚、心正之功,不息而久,则其熏烝透彻,融液周遍,自有不能已者,非智力之私所能及也。故序以驺虞为鹊巢之应,而见王道之成,其必有所传矣。
召南之国十四篇,四十章,百七十七句。愚按:鹊巢至于采蘋,言夫人、大夫妻,以见当时国君、大夫被文王之化,而能修身以正其家也。甘棠以下,又见由方伯能布文王之化,而国君能修之家以及其国也。其词虽无及于文王者,然文王明德、新民之功,至是而其所施者溥矣。抑所谓“其民皞皞而不知为之者”与?唯何彼襛矣之诗为不可晓。当阙所疑耳。〇周南、召南二国,凡二十五篇,先儒以为“正风",今姑从之。〇孔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〇仪礼乡饮酒、乡射、燕礼,皆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燕礼又有“房中之乐”。郑氏注曰:“弦歌周南、召南之诗,而不用钟磬。云‘房中’者〔十一〕,后夫人之所讽诵,以事其君子。”〇程子曰:“天下之治,正家为先。天下之家正,则天下治矣。二南,正家之道也。陈后妃、夫人、大夫妻之德,推之士庶人之家,一也。故使邦国至于乡党皆用之,自朝廷至于委巷,莫不讴吟讽诵,所以风化天下。”
【校勘记】
- 〔一〕“匡衡”,原作“康衡”,当为避宋太祖赵医胤讳改。元十卷本同。今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回改。全书统改,不再出校。
- 〔二〕“长角”之“长”,原无,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三〕“叶莫悲切”,明正统本四字作“莫悲反叶”。“切”,元十卷本同,明嘉靖本作“反”。
- 〔四〕“犹”,原作“独”,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五〕“仁厚貌于嗟叹辞”,七字原作“九曰黻皆绣于裳”,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六〕“王”,原作“主”,据南图宋本、宋刊明印本、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七〕“篇”,原作“说”,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八〕“摽”,原作“標”,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九〕“沱”,原作“汜”,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十〕“襛”,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全篇皆作“秾"。毛诗正义本作“襛”。
- 〔十一〕“而不用钟磬云房中者”,按郑笺作“而不用钟磬之节也谓之房中者”,文字稍异。
邶·一之三
〇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北逾衡漳,东南跨河,以及兖州桑土之野。及商之季,而纣都焉。武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以封诸侯。邶、鄘不详其始封。卫则武王弟康叔之国也。卫本都河北,朝歌之东,淇水之北,百泉之南。其后不知何时并得邶、鄘之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东徙渡河,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于楚丘。朝歌故城,在今卫州卫县西二十二里,所谓殷墟。卫故都即今卫县。漕、楚丘,皆在滑州。大抵今怀、卫、澶、相、滑、濮等州,开封、大名府界,皆卫境也。但邶、鄘地既入卫,其诗皆为卫事,而犹系其故国之名,则不可晓。而旧说以此下十三国皆为“变风”焉。
1.柏舟
汎芳剑反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古幸反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五羔反以游。〇比也。
汎,流貌。 柏,木名。 耿耿,小明,忧之貌也。 隐,痛也。 微,犹非也。
妇人不得于其夫,故以柏舟自比。言以柏为舟,坚致牢实,而不以乘载,无所依薄,但汎然于水中而已。故其隐忧之深如此,非为无酒可以敖游而解之也。列女传以此为妇人之诗。今考其辞气卑顺柔弱,且居“变风”之首,而与下篇相类,岂亦庄姜之诗也欤?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如预反。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〇赋也。
鉴,镜。 茹,度。 据,依。 愬,告也。
言我心既非鉴而不能度物,虽有兄弟,而又不可依以为重,故往告之,而反遭其怒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眷勉反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〇赋也。
棣棣,富而闲习之貌。 选,简择也。
言石可转,而我心不可转;席可卷,而我心不可卷。威仪无一不善,又不可得而简择取舍。皆自反而无阙之意。
忧心悄悄七小反,愠于群小。觏古豆反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避亦反有摽婢小反。〇赋也。
悄悄,忧貌。 愠,怒意。 群小,众妾也。言见怒于众妾也。 觏,见。 闵,病也。 辟,拊心也。 摽,拊心貌。
日居月诸,胡迭待结反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户管反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〇比也。
居、诸,语辞。 迭,更。 微,亏也。 匪澣衣,谓垢污不濯之衣。 奋飞,如鸟奋翼而飞去也。
言日当常明,月则有时而亏,犹正嫡当尊,众妾当卑。今众妾反胜正嫡,是日月更迭而亏。是以忧之,至于烦冤愦眊,如衣不澣之衣,恨其不能奋起而飞去也。
柏舟五章,章六句。
2.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〇比也。
绿,苍胜黄之间色。 黄,中央土之正色。 间色贱而以为衣,正色贵而以为里,言皆失其所也。 已,止也。
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而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已也。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〇比也。
上曰衣,下曰裳。记曰:“衣正色,裳间色。”今以绿为衣,而黄者自里转而为裳,其失所益甚矣。亡之为言忘也。
绿兮丝兮,女音汝所治平声兮。我思古人,俾无訧音尤,叶于其反兮。〇比也。
女,指其君子而言也。 治,谓理而织之也。 俾,使。 訧,过也。
言绿方为丝,而女又治之。以比妾方少艾,而女又嬖之也。然则我将如之何哉?我思古人有尝遭此而善处之者以自厉焉,使不至于有过而已。
絺兮绤兮,凄七西反其以风叶孚愔反。我思古人,实获我心。〇比也。
凄,寒风也。
絺绤而遇寒风,犹已之过时而见弃也。故思古人之善处此者,真能先得我心之所求也。
绿衣四章,章四句。庄姜事见春秋传。此诗无所考,姑从序说。下三篇同。
3.燕燕
燕燕于飞,差初宜反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〇兴也。
燕,鳦也。谓之“燕燕”者,重言之也。 差池,不齐之貌。 之子,指戴妫也。 归,大归也。
庄姜无子,以陈女戴妫之子完为已子。庄公卒,完即位,嬖人之子州吁弑之,故戴妫大归于陈,而庄姜送之,作此诗也。
燕燕于飞,颉户结反之颃户郎反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〇兴也。
飞而上曰颉,飞而下曰颃。 将,送也。 伫立,久立也。
燕燕于飞,下上时掌反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叶尼心反。瞻望弗及,实劳我心。〇兴也。
鸣而上曰上音,鸣而下曰下音。 送于南者,陈在卫南。
仲氏任而今反只音纸,其心塞渊叶一均反。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凶肉反寡人。〇赋也。
仲氏,戴妫字也。 以恩相信曰任。 只,语辞。 塞,实。 渊,深。 终,竟。 温,和。 惠,顺。 淑,善也。 先君,谓庄公也。 勖,勉也。 寡人,寡德之人,庄姜自称也。
言戴妫之贤如此,又以先君之思勉我,使我常念之而不失其守也。杨氏曰:“州吁之暴,桓公之死,戴妫之去,皆夫人失位,不见答于先君所致也。而戴妫犹以先君之思勉其夫人,真可谓温且惠矣。”
燕燕四章,章六句。
4.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昌吕反。胡能有定?宁不我顾叶果五反?〇赋也。
日居月诸,呼而诉之也。 之人,指庄公也。 逝,发语辞。 古处,未详。或云,以古道相处也。 胡、宁,皆何也。
庄姜不见答于庄公,故呼日月而诉之。言日月之照临下土久矣,今乃有如是之人,而不以古道相处,是其心志回惑,亦何能有定哉?而何为其独不我顾也?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之意焉。此诗之所以为厚也。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呼报反。胡能有定?宁不我报?〇赋也。
冒,覆。报,答也。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〇赋也。
日旦必出东方,月望亦出东方。 德音,美其辞。 无良,丑其实也。 俾也可忘,言何独使我为可忘者邪?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〇赋也。
畜,养。 卒,终也。不得于夫,而叹父母养我之不终。盖忧患疾痛之极,必呼父母,人之至情也。 述,循也,言不循义理也。
日月四章,章六句。此诗当在燕燕之前。下篇放此。
5.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叶音燥。谑许约反浪笑敖五报反,中心是悼。〇比也。
终风,终日风也。 暴,疾也。 谑,戏言也。 浪,放荡也。 悼,伤也。
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言虽其狂暴如此,然亦有顾我而笑之时。但皆出于戏慢之意,而无爱敬之诚,则又使我不敢言,而心独伤之耳。盖庄公暴慢无常,而庄姜正静自守,所以忤其意而不见答也。
终风且霾亡皆反,叶音貍,惠然肯来叶如字,又陵之反。莫往莫来,悠悠我思叶新才、新齎二反。〇比也。
霾,雨土蒙雾也。 惠,顺也。 悠悠,思之长也。
终风且霾,以比庄公之狂惑也。虽云狂惑,然亦或惠然而肯来。但又有莫往莫来之时,则使我悠悠而思之。望其君子之深,厚之至也。
终风且曀於计反,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都丽反。〇比也。
阴而风曰曀。 有,又也。不日有曀,言既曀矣,不旋日而又曀也。亦比人之狂惑暂开而复蔽也。 愿,思也。 嚏,鼽嚏也。人气感伤闭郁,又为风雾所袭,则有是疾也。
曀曀其阴,虺虺虚鬼反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叶胡限反。〇比也。
曀曀,阴貌。 虺虺,雷将发而未震之声。以比人之狂惑愈深而未已也。 怀,思也。
终风四章,章四句。说见上。
6.击鼓
击鼓其镗吐当反,踊跃用兵叶晡芒反。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叶户郎反。〇赋也。
镗,击鼓声也。 踊跃,坐作击刺之状也。 兵,谓戈戟之属。 土,土功也。 国,国中也。 漕,卫邑名。
卫人从军者自言其所为。因言卫国之民,或役土功于国,或筑城于漕,而我独南行,有锋镝死亡之忧,危苦尤甚也。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敕中反,叶敕众反。〇赋也。
孙,氏。子仲,字。时军帅也。 平,和也,合二国之好也。 旧说以此为春秋隐公四年,州吁自立之时,宋、卫、陈、蔡伐郑之事,恐或然也。 以,犹与也。言不与我而归也。
爰居爰处,爰丧息浪反其马叶满补反。于以求之,于林之下叶后五反。〇赋也。
爰,于也。 于是居,于是处,于是丧其马,而求之于林下。见其失伍离次,无斗志也。
死生契苦结反阔叶苦劣反,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叶鲁吼反。〇赋也。
契阔,隔远之意。 成说,谓成其约暂之言。
从役者念其室家,因言始为室家之时,期以死生契阔,不相忘弃,又相与执手,而期以偕老也。
于音吁,下同嗟阔叶苦劣反兮,不我活叶户劣反兮。于嗟洵音荀兮,不我信叶师人反兮。〇赋也。
于嗟,叹辞也。 阔,契阔也。 活,生。 洵,信也。 信,与申同。
言昔者契阔之约如此,而今不得活;偕老之信如此,而今不得伸。意必死亡,不复得与其室家遂前约之信也。
击鼓五章,章四句。
7.凯风
凯风自南叶尼心反,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於骄反,母氏劬劳叶音僚。〇比也。
南风谓之凯风,长养万物者也。 棘,小木,丛生,多刺,难长,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 夭夭,少好貌。 劬劳,病苦也。
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其子作此诗,以凯风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时。盖曰母生众子,幼而育之,其劬劳甚矣。本其始而言,以起自责之端也。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〇兴也。
圣,睿。 令,善也。
棘可以为薪,则成矣,然非美材,故以兴子之壮大而无善也。复以圣善称其母,而自谓无令人。其自责也深矣。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叶后五反。有子七人,母氏劳苦。〇兴也。
浚,卫邑。
诸子自责,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乎?于是乃若微指其事,而痛自刻责,以感动其母心也。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下章放此。
晛胡显反睆华板反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〇兴也。
晛睆,清和圆转之意。
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哉!
凯风四章,章四句。
8.雄雉
雄雉于飞,泄泄移世反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〇兴也。
雉,野鸡,雄者有冠,长尾,身有文采,善斗。 泄泄,飞之缓也。 怀,思。 诒,遗。 阻,隔也。
妇人以其君子从役于外,故言雄雉之飞,舒缓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从役于外,而自遗阻隔也。
雄雉于飞,下上时掌反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〇兴也。
下上其音,言其飞鸣自得也。 展,诚也。言诚,又言实,所以甚言此君子之劳我心也。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叶新齎反。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叶陵之反?〇赋也。
悠悠,思之长也。见日月之往来,而思其君子从役之久也。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下孟反,叶户郎反。不忮之豉反不求,何用不臧?〇赋也。
百,犹凡也。 忮,害。 求,贪。 臧,善也。
言凡尔君子,岂不知德行乎?若能不忮害,又不贪求,则何所为而不善哉!忧其远行之犯患,冀其善处而得全也。
雄雉四章,章四句。
9.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苦例反。〇比也。
匏,瓠也。匏之苦者不可食,特可佩以渡水而已。然今尚有叶,则亦未可用之时也。 济,渡处也。 行渡水曰涉,以衣而涉曰厉,褰衣而涉曰揭。
此刺淫乱之诗。言匏未可用而渡处方深,行者当量其深浅,而后可渡。以比男女之际,亦当量度礼义而行也。
有瀰弥尔反济盈,有鷕以小反雉鸣。济盈不濡轨居美反,叶居有反,雉鸣求其牡。〇比也。
瀰,水满貌。 鷕,雌雉声。 轨,车辙也。 飞曰雌雄,走曰牝牡。
夫济盈必濡其辙,雉鸣当求其雄,此常理也。今济盈而曰不濡轨,雉鸣而反求其牡,以比淫乱之人不度礼义,非其配耦,而犯礼以相求也。
雝雝鸣雁叶鱼旰反,旭许玉反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〇赋也。
雝雝,声之和也〔一〕。 雁,鸟名,似鹅,畏寒,秋南春北。 旭,日初出貌。 昏礼,纳采用雁。亲迎以昏,而纳采请期以旦。 归妻以冰泮,而纳采请期,迨冰未泮之时。
言古人之于婚姻,其求之不暴,而节之以礼如此,以深刺淫乱之人也。
招招照遥反舟子叶奖履反,人涉卬五郎反否叶补美反。人涉卬否,印须我友叶羽轨反。〇比也。
招招,号召之貌。 舟子,舟人主济渡者。 卬,我也。
舟人招人以渡,人皆从之。而我独否者,待我友之招,而后从之也。以比男女必待其配耦而相从,而刺此人之不然也。
匏有苦叶四章,章四句。
10.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叶暖五反。采葑孚容反采菲妃鬼反,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叶想止反。〇比也。
习习,和舒也。 东风谓之谷风。 葑,蔓菁也。 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 下体,根也。 葑、菲根茎皆可食,而其根则有时而美恶。 德音,美誉也。
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言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如夫妇和而后家道成。故为夫妇者,当黾勉以同心,而不宜至于有怒。又言采葑菲者,不可以其根之恶,而弃其茎之美,如为夫妇者,不可以其颜色之衰,而弃其德音之善。但德音之不违,则可以与尔同死矣。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音祈。谁谓荼音徒苦?其甘如荠齐礼反。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待礼反。〇赋而比也。
迟迟,舒行貌。 违,相背也。 畿,门内也。 荼,苦菜,蓼属也,详见良耜。 荠,甘菜。 宴,乐也。 新昏,夫所更娶之妻也。
言我之被弃,行于道路,迟迟不进。盖其足欲前,而心有所不忍,如相背然。而故夫之送我,乃不远而甚迩,亦至其门内而止耳。又言茶虽甚苦,反甘如荠,以比己之见弃,其苦有甚于荼。而其夫方且宴乐其新昏,如兄如弟,而不见恤。盖妇人从一而终,今虽见弃,犹有望夫之情,厚之至也。
泾以渭浊,湜湜音殖其沚音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古口反。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胡口反!〇比也。
泾、渭,二水名。泾水出今原州百泉县笄头山东南,至永兴军高陵入渭。渭水出渭州渭源县鸟鼠山,至同州冯翊县入河。 湜湜,清貌。 沚,水渚也。 屑,洁。 以,与。 逝,之也。 梁,堰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鱼之往来者也。 笱,以竹为器,而承梁之空以取鱼者也。 阅,容也。
泾浊渭清,然泾未属渭之时,虽浊而未甚见。由二水既合,而清浊益分。然其别出之渚,流或稍缓,则犹有清处。妇人以自比其容貌之衰久矣,又以新昏形之,益见憔悴。然其心则固犹有可取者。但以故夫之安于新昏,故不以我为洁而与之耳。又言毋逝我之梁,毋发我之笱,以比欲戒新昏,毋居我之处,毋行我之事。而又自思,我身且不见容,何暇恤我已去之后哉!知不能禁,而绝意之辞也。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音蒲匐蒲北反救叶居尤反之。〇兴也。
方,桴。 舟,船也。 潜行曰泳,浮水曰游。 匍匐,手足并行,急遽之甚也。
妇人自陈其治家勤劳之事。言我随事尽其心力而为之,深则方舟,浅则泳游,不计其有与亡,而强勉以求之。又周睦其邻里乡党,莫不尽其道也。
不我能慉许六反,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音古用不售市救反,叶市周反。昔育恐育鞫居六反,及尔颠覆芳服反。既生既育,比予于毒。〇赋也。
慉,养。 阻,却。 鞫,穷也。
承上章,言我于女家勤劳如此,而女既不我养,而反以我为仇雠。惟其心既拒却我之善,故虽勤劳如此,而不见取,如贾之不见售也。因念其昔时相与为生,惟恐其生理穷尽,而及尔皆至于颠覆。今既遂其生矣,乃反比我于毒而弃之乎?张子曰:“育恐,谓生于恐惧之中。育鞠,谓生于困穷之际。”亦通。
我有旨蓄𠡠六反,亦以御鱼吕反,下同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洸音光有溃户对反,既诒我肄以世反。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许器反。〇兴也。
旨,美。 蓄,聚。 御,当也。 洸,武貌。 溃,怒色也。 肄,劳。塈,息也。
又言我之所以蓄聚美菜者,盖欲以御冬月乏无之时。至于春夏,则不食之矣。今君子安于新昏而厌弃我,是但使我御其穷苦之时,至于安乐则弃之也。又言于我极其武怒,而尽遗我以勤劳之事,曾不念昔者我之来息时也。追言其始见君子之时接礼之厚。怨之深也。
谷风六章,章八句。
11.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〇赋也。
式,发语辞。 微,犹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 微,犹非也。 中露,露中也。言有沾濡之辱,而无所芘覆也。
旧说以为黎侯失国而寓于卫,其臣劝之曰:衰微甚矣,何不归哉!我若非以君之故,则亦胡为而辱于此哉?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〇赋也。
泥中,言有陷溺之难,而不见拯救也。
式微二章,章四句。此无所考。姑从序说。
12.旄丘
旄丘之葛叶居谒反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叶音逼兮,何多日也?〇兴也。
前高后下曰旄丘。 诞,阔也。 叔、伯,卫之诸臣也。
旧说,黎之臣子自言久寓于卫,时物变矣,故登旄丘之上,见其葛长大,而节疎阔,因托以起兴曰:旄丘之葛,何其节之阔也?卫之诸臣,何其多日而不见救也?此诗本责卫君,而但斥其臣,可见其优柔而不迫矣。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叶举里反也?必有以也。〇赋也。
处,安处也。 与,与国也。 以,他故也。
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处而不来?意必有与国相俟而俱来耳。又言何其久而不来?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来耳。诗之曲尽人情如此。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〇赋也。
大夫狐苍裘。 蒙戊,乱貌,言弊也。
又自言客久而装弊矣。岂我之车不东告于女乎?但叔兮伯兮,不与我同心,虽往告之,而不肯来耳。至是始微讽切之。或曰,“狐裘蒙戎”指卫大夫,而讥其愤乱之意。“匪车不东”言非其车不肯东来救我也,但其人不肯与俱来耳。今按,黎国在卫西。前说近是。
琐素果反兮尾兮,流离之子叶奖履反。叔兮伯兮,褎由救反如充耳。〇赋也。
琐,细。 尾,末也。 流离,漂散也。 褎,多笑貌。 充耳,塞耳也。耳聋之人恒多笑。
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而卫之诸臣,襄然如塞耳而无闻,何哉?至是然后尽其辞焉。流离患难之馀,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其人亦可知矣。
旄丘四章,章四句。说同上篇。
13.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〇赋也。
简,简易不恭之意。 万者,舞之总名。武用干戚,文用羽籥也。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言当明显之处。
贤者不得志而仕于伶官,有轻世肆志之心焉,故其言如此,若自誉而实自嘲也。
硕人俣俣疑矩反,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音祖。〇赋也。
硕,大也。 俣俣,大貌。 辔,今之缰也。 组,织丝为之,言其柔也。御能使马,则辔柔如组矣。
又自誉其才之无所不备,亦上章之意也。
左手执籥馀若反,右手秉翟亭历反,叶直角反。赫如渥於角反赭音者,叶陟略反,公言锡爵。〇赋也。
执籥秉翟者,文舞也。籥,如笛而六孔,或曰三孔。 翟,雉羽也。 赫,赤貌。 渥,厚渍也。 赭,赤色也。言其颜色之充盛也。 公言锡爵,即仪礼燕饮而献工之礼也。以硕人而得此,则亦辱矣。乃反以其赉予之亲洽为荣而夸美之,亦玩世不恭之意也。
山有榛侧巾反,隰有苓音零。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〇兴也。
榛,似栗而小。 下湿曰隰。 苓,一名大苦,叶似地黄,即今甘草也。 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亦以美人目其君也。又曰西方之人者,叹其远而不得见之辞也。
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而意远矣。
简兮四章,三章章四句,一章六句。旧三章,章六句。今改定。〇张子曰:"为禄仕而抱关击柝,则犹恭其职也。为伶官则杂于侏儒俳优之间,不恭甚矣。其得谓之贤者,虽其迹如此,而其中固有以过人,又能卷而怀之,是亦可以为贤矣。东方朔似之。”
14.泉水
毖悲位反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叶新齎反。娈力转反彼诸姬,聊与之谋叶谟悲反。〇兴也。
毖,泉始出之貌。 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 淇水,出相州林虑县东流,泉水自西北而东南来注之。 娈,好貌。 诸姬,谓姪娣也。
卫女嫁于诸侯,父母终,思归宁而不得,故作此诗。言毖然之泉水,亦流于淇矣。我之有怀于卫,则亦无日而不思矣。是以即诸姬而与之谋为归卫之计,如下两章之云也。
出宿于泲子礼反,饮饯音践于祢乃礼反。女子有行,远于万反父母兄弟带礼反。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叶奖礼反。〇赋也。
泲,地名。 饮饯者,古之行者必有祖道之祭。 祭毕,处者送之,饮于其侧,而后行也。 祢,亦地名,皆自卫来时所经之处也。 诸姑、伯姊,即所谓诸姬也。
言始嫁来时,则固已远其父母兄弟矣。况今父母既终,而复可归哉?是以问于诸姑、伯姊,而谋其可否云耳。郑氏曰:“国君夫人,父母在则归宁,没则使大夫宁于兄弟。”
出宿于干叶居焉反,饮钱于言。载脂载舝胡瞎反,叶下介反,还音旋车言迈。遄市专反臻于卫此字本与迈、害叶,今读误,不瑕有害。〇赋也。
干、言,地名,适卫所经之地也。 脂,以脂膏涂其舝,使滑泽也。 舝,车轴也,不驾则脱之,设之而后行也。 还,回旋也,旋其嫁来之车也。 遄,疾。 臻,至也。 瑕,何,古音相近,通用。
言如是则其至卫疾矣,然岂不害于义理乎?疑之而不敢遂之辞也。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叶它涓反。思须与漕叶徂侯反,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〇赋也。
肥泉,水名。 须、漕,卫邑也。 悠悠,思之长也。 写,除也。
既不敢归,然其思卫地,不能忘也。安得出游于彼,而写其忧哉!
泉水四章,章六句。杨氏曰:“卫女思归,发乎情也。其卒也不归,止乎礼义也。圣人著之于经,以示后世,使知适异国者,父母终,无归宁之义,则能自克者,知所处矣。”
15.北门
出自北门叶眉贫反,忧心殷殷。终窭其矩反且贫,莫知我艰叶居银反。已焉哉叶将其反,下同!天实为之,谓之何哉!〇比也。
北门,背阳向阴。 殷殷,忧也。 窭者,贫而无以为礼也。
卫之贤者处乱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门,而赋以自比。又叹其贫窭,人莫知之,而归之于天也。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避支反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知革反,叶竹棘反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〇赋也。
王事,王命使为之事也。 适,之也。 政事,其国之政事也。 一,犹皆也。 埤,厚。 室,家。 谪,责也。
王事既适我矣,政事又一切以埤益我。其劳如此,而窭贫又甚,室人至无以自安,而交徧谪我。则其困于内外极矣。
王事敦叶都回反我,政事一埤遗唯季反,叶夷回反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徂回反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〇赋也。
敦,犹投掷也。 遗,加。 摧,沮也。
北门三章,章七句。杨氏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卫之忠臣,至于窭贫,而莫知其艰,则无劝士之道矣。仕之所以不得志也。先王视臣如手足,岂有以事投遗之而不知其艰哉?然不择事而安之,无怼憾之辞,知其无可奈何,而归之于天,所以为忠臣也。”
16.北风
北风其凉,雨于付反雪其雱普康反。惠而好呼报反,下同我,携手同行叶户郎反。其虚其邪音徐,下同,既亟只音纸,下同且子馀反,下同!〇比也。
北风,寒凉之风也。 凉,寒气也。 雱,雪盛也。 惠,爱。 行,去也。 虚,宽貌。 邪,一作徐,缓也。 亟,急也。 只且,语助辞。
言北风雨雪,以比国家危乱将至,而气象愁惨也。故欲与其相好之人去而避之,且曰:是尚可以宽徐乎?彼其祸乱之迫已甚,而去不可不速矣!
北风其喈音皆,叶居奚反,雨雪其霏芳非反。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〇比也。
喈,疾声也。 霏,雨雪分散之状。 归者,去而不反之辞也。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〇比也。
狐,兽名,似犬,黄赤色。 乌,鸦,黑色。皆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也。所见无非此物,则国将危乱可知。同行、同归,犹贱者也。 同车,则贵者亦去矣。
北风三章,章六句。
17. 静女
静女其姝赤朱反,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苏刀反首踟直知反蹰直诛反。〇赋也。
静者,闲雅之意。 姝,美色也。 城隅,幽僻之处。 不见者,期而不至也。 踟蹰,犹踯躅也。
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静女其娈,贻我彤徒冬反管叶古兖反。彤管有炜于鬼反,说音悦怿音亦女美。〇赋也。
娈,好貌。于是则见之矣。 彤管,未详何物,盖相赠以结殷勤之意耳。 炜,赤貌。言既得此物,而又悦怿此女之美也。
自牧归荑徒兮、徒计二反,洵美且异夷、曳二音。匪女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与异同。〇赋也。
牧,外野也。 归,亦贻也。 荑,茅之始生者。 洵,信也。 女,指荑而言也。
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静女三章,章四句。
18. 新台
新台有泚此礼反,河水瀰瀰莫迩反。燕婉之求,籧音菜篨音除不鲜期践反,叶想止反。〇赋也。
泚,鲜明也。 瀰瀰,盛也。 燕,安。 婉,顺也。 籧篨,不能俯,疾之丑者也。盖籧篨本竹席之名,人或编以为囷,其状如人之拥肿而不能俯者,故又因以名此疾也。 鲜,少也。
旧说以为卫宣公为其子伋娶于齐,而闻其美,欲自娶之,乃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此诗以刺之。言齐女本求与伋为燕婉之好,而反得宣公丑恶之人也。
新台有洒七罪反,叶先典反,河水浼浼每罪反,叶美辩反。燕婉之求,蘧篨不殄。〇赋也。
洒,高峻也。 浼浼,平也。 殄,绝也。言其病不已也。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〇兴也。
鸿,雁之大者。 离,丽也。 戚施,不能仰,亦丑疾也。
言设鱼网而反得鸿,以兴求燕婉而反得丑疾之人,所得非所求也。
新台三章,章四句。凡宣姜事,首末见春秋传。然于诗,则皆未有考也。诸篇放此。
19.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汎汎芳剑反其景叶举两反。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以两反。〇赋也。
二子,谓伋、寿也。 乘舟,渡河如齐也。 景,古影字。 养养,犹漾漾,忧不知所定之貌。
旧说以为:宣公纳伋之妻,是为宣姜,生寿及朔。朔与宣姜愬伋于公,公令伋之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贼又杀之。国人伤之,而作是诗也。
二子乘舟,汎汎其逝此字本与害叶,今读误。愿言思子,不瑕有害?〇赋也。
逝,往也。 不瑕,疑辞。义见泉水。此则见其不归,而疑之也。
二子乘舟二章,章四句。太史公曰:“今读世家言,至于宣公之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戮,亦独何哉〔二〕?”
邶十九篇,七十二章,三百六十三句。
【校勘记】
- 〔一〕“之”,原无,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二〕“太史公曰”至“亦独何哉”:“今读”,史记卫康公世家作“余读”,“宣公之子”作“宣公之太子”,“兄弟相戮”作“兄弟相灭”,文字稍异。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今读”作“余读”。
鄘·一之四
〇说见上篇。
1.柏舟
沉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徒坎反彼两髦,实维我仪叶牛何反。之死矢靡他汤河反!母也天叶铁因反只音纸,下同,不谅人只!〇兴也。
中河,中于河也。 髧,发垂貌。 两髦者,翦发夹匈,子事父母之饰,亲死然后去之。此盖指共伯也。 我,共姜自我也。 仪,匹。 之,至。 矢,誓。 靡,无也。 只,语助辞。 谅,信也。
旧说以为,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故共姜作此以自誓。言柏舟则在彼中河,两髦则实我之匹。虽至于死,誓无他心。母之于我,覆育之恩如天罔极,而何其不谅我之心乎?不及父者,疑时独母在,或非父意耳。
沉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他得反!母也天只,不谅人只!〇兴也。
特,亦匹也。慝,邪也。以是为慝,则其绝之甚矣。
柏舟二章,章七句。
2.墙有茨
墙有茨,不可埽叶苏后反也。中冓古候反之言,不可道叶徒厚反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〇兴也。
茨,蒺藜也,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 中冓,谓舍之交积材木也。 道,言。 丑,恶也。
旧说以为,宣公卒,惠公幼,其庶兄顽烝于宣姜,故诗人作此诗以刺之,言其闺中之事皆丑恶而不可言。理或然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〇兴也。
襄,除也。 详,详言之也。 言之长者,不欲言,而托以语长难竟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〇兴也。
束,束而去之也。 读,诵言也。 辱,犹丑也。
墙有茨三章,章六句。杨氏曰:“公子顽通乎君母,闺中之言至不可读,其污甚矣。圣人何取焉,而著之于经也?盖自古淫乱之君,自以谓密于闺门之中,世无得而知者,故自肆而不反。圣人所以著之于经,使后世为恶者,知虽闺中之言,亦无隐而不彰也。其为训戒深矣。”
3.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音加,叶居河反。委委於危反佗佗待何反,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牛何反。子之不淑,云如之何?〇赋也。
君子,夫也。 偕老,言偕生而偕死也。女子之生,以身事人,则当与之同生,与之同死。故夫死,称“未亡人”,言亦待死而已,不当复有他适之志也。 副,祭服之首饰,编发为之。 笄,衡笄也,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 珈之言加也,以玉加于笄而为饰也。 委委佗佗,雍容自得之貌。 如山,安重也。 如河,弘广也。 象服,法度之服也。 淑,善也。
言夫人当与君子偕老,故其服饰之盛如此,而雍容自得,安重宽广,又有以宜其象服。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有是服,亦将如之何哉?言不称也。
玼音此兮玼兮,其之翟叶去声也。鬒真忍反发如云,不屑苏节反髢徒帝反也。玉之瑱吐殿反也,象之揥勑帝反也,扬且子馀反之皙星历反,叶征例反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〇赋也。
玼,鲜盛貌。 翟衣,祭服,刻缯为翟雉之形,而彩画之以为饰也。 鬒,黑也。如云,言多而美也。 屑,洁也。 髢,发髢也。人少发则以髢益之,发自美则不洁于髢而用之矣。 瑱,塞耳也。 象,象骨也。 揥,所以摘发也。 扬,眉上广也。 且,助语辞。 皙,白也。 胡然而天,胡然而帝,言其服饰容貌之美,见者惊犹鬼神也。
瑳七我反兮瑳兮,其之展陟战反,叶诸延反也。蒙彼绉侧救反絺,是绁息列反袢薄慢反,叶汾乾反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叶鱼坚反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于眷反,叶于权反也。〇赋也。
瑳,亦鲜盛貌。 展衣者,以礼见于君,及见宾客之服也。 蒙,覆也。 绉絺,絺之蹙蹙者,当暑之服也。 绁袢,束缚意。以展衣蒙絺绤而为之绁袢,所以自敛饬也。或曰:蒙,谓加絺绤于亵衣之上,所谓表而出之也。 清,视清明也。 扬,眉上广也。 颜,额角丰满也。 展,诚也。 美女曰媛。见其徒有美色,而无人君之德也。
君子偕老三章,一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八句。东莱吕氏曰:"首章之末云:‘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责之也。二章之末云:‘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问之也。三章之末云:‘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惜之也。辞益婉而意益深矣。”
4.桑中
爰采唐矣,沬音妹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叶诸良反,要於遥反我乎上宫叶居王反,送我乎淇之上叶辰羊反矣。〇赋也。
唐,蒙菜也,一名兔丝。 沬,卫邑也,书所谓“妹邦”者也。 孟,长也。 姜,齐女,言贵族也。 桑中、上宫、淇上,又妹乡之中小地名也。 要,犹迎也。
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于沬,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
爰采麦叶讫力反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〇赋也。
麦,谷名,秋种夏熟者。 弋,春秋或作“姒”,盖杞女,夏后氏之后,亦贵族也。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〇赋也。
葑,蔓菁也。 庸,未闻,疑亦贵族也。
桑中三章,章七句。乐记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按“桑间”即此篇,故小序亦用乐记之语。
5.鹑之奔奔
鹑音纯之奔奔,鹊之彊彊音姜。人之无良,我以为兄叶虚王反。〇兴也。
鹑,鹌属。 奔奔、彊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之貌。 人,谓公子顽。 良,善也。
卫人刺宣姜与顽非匹耦而相从也,故为惠公之言以刺之曰:人之无良,鹑鹊之不若,而我反以为兄,何哉?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叶逋珉反。人之无良,我以为君。〇兴也。
人,谓宣姜。 君,小君也。
鹑之奔奔二章,章四句。范氏曰:“宣姜之恶,不可胜道也。国人疾而刺之,或远言焉,或切言焉。远言之者,君子偕老是也。切言之者,鹑之奔奔是也。卫诗至此,而人道尽,天理灭矣。中国无以异于夷狄,人类无以异于禽兽,而国随以亡矣。”胡氏曰:“杨时有言,诗载此篇,以见卫为狄所灭之因也,故在《定之方中》之前。因以是说考于历代,凡淫乱者,未有不至于杀身败国而亡其家者。然后知古诗垂戒之大。而近世有献议,乞于经筵不以国风进讲者,殊失圣经之旨矣。"
6.定之方中
定丁佞反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於宜反桐梓漆,爰伐琴瑟。〇赋也。
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 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 于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 楚宫,楚丘之宫也。 揆,度也。树八尺之臬,而度其日出入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正南北也。 楚室,犹楚宫,互文以协韵耳。 榛、栗,二木。其实榛小栗大,皆可供笾实。 椅,梓实桐皮。桐,梧桐也。梓,楸之疎理白色而生子者。 漆,木有液黏黑,可饰器物。四木皆琴瑟之材也。 爰,于也。
卫为狄所灭,文公徙居楚丘,营立宫室。国人悦之,而作是诗以美之。苏氏曰:“种木者求用于十年之后,其不求近功,凡此类也。”
升彼虚起居反,叶起吕反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叶居良反。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〇赋也。
虚,故城也。 楚,楚丘也。 堂,楚丘之旁邑也。 景,测景以正方面也,与“既景乃冈”之“景”同。 或曰:景,山名,见商颂。 京,高丘也。桑,木名,叶可饲蚕者。观之,以察其土宜也。 允,信。 臧,善也。
此章本其始之望景观卜而言,以至于终,而果获其善也。
灵雨既零,命彼倌音官人。星言夙驾,说始锐反于桑田叶徒因反。匪直也人,秉心塞渊叶一均反。騋音来牝三千叶仓新反。〇赋也。
灵,善。 零,落也。 倌人,主驾者也。 星,见星也。 说,舍止也。 秉,操。 塞,实。 渊,深也。 马七尺以上为騋。
言方春时雨既降,而农桑之务作。文公于是命主驾者晨起驾车,亟往而劳劝之。然非独此人所以操其心者诚实而渊深也,盖其所畜之马,七尺而牝者,亦已至于三千之众矣。盖人操心诚实而渊深,则无所为而不成,其致此富盛宜矣。记曰:“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一〕。”今言騋牝之众如此,则生息之蕃可见,而卫国之富亦可知矣。此章又要其终而言也。
定之方中三章,章七句。按春秋传,卫懿公九年冬,狄入卫。懿公及狄人战于荧泽,而败死焉。宋桓公迎卫之遗民渡河而南,立宣姜子申,以庐于漕,是为戴公。是年卒,立其弟燬,是为文公。于是齐桓公合诸侯,以城楚丘而迁卫焉。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7.蝃蝀
蝃丁计反蝀都动反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于万反父母兄弟叶待里反。〇比也。
蝃蝀,虹也。日与雨交,倏然成质,似有血气之类,乃阴阳之气不当交而交者,盖天地之淫气也。 在东者,莫虹也。虹随日所映,故朝西而莫东也。
此刺淫奔之诗。言蝃蝀在东,而人不敢指,以比淫奔之恶,人不可道。况女子有行,当远其父母兄弟,岂可不顾此而冒行乎?
朝隮子西反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叶满补反。〇比也。
隮,升也。周礼“十煇”,“九曰隮”。注以为虹。盖忽然而见,如自下而升也。 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言方雨而虹见,则其雨终朝而止矣。盖淫慝之气有害于阴阳之和也。今俗谓虹能截雨,信然。
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叶斯人反也,不知命叶弥并反也。〇赋也。
乃如之人,指淫奔者而言。 婚姻,谓男女之欲。程子曰:“女子以不自失为信。” 命,正理也。
言此淫奔之人,但知思念男女之欲,是不能自守其贞信之节,而不知天理之正也。程子曰:“人虽不能无欲,然当有以制之。无以制之,而惟欲之从,则人道废而入于禽兽矣。以道制欲,则能顺命。”
蝃蝀三章,章四句。
8.相鼠
相息亮反鼠有皮叶蒲何反,人而无仪叶牛何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叶吾禾反!〇兴也。
相,视也。 鼠,虫之可贱恶者。
言视彼鼠,而犹必有皮,可以人而无仪乎?人而无仪,则其不死亦何为哉!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叶羽已反,又音始!〇兴也。
止,容止也。 俟,待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叶想止反!〇兴也。
体,支体也。 遄,速也。
相鼠三章,章四句。
9.干旄
孑孑居热反干旄,在浚苏俊反之郊叶音高。素丝纰符至反之,良马四之。彼姝赤朱反者子,何以畀必寐反之?〇赋也。
孑孑,特出之貌。 干旄,以旄牛尾注于旗干之首,而建之车后也。 浚,卫邑名。邑外谓之郊。 纰,织组也。盖以素丝织组而维之也。 四之,两服、两骖,凡四马以载之也。 姝,美也。 子,指所见之人也。 畀,与也。
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彼其所见之贤者,将何以畀之,而答其礼意之勤乎?
孑孑千旟,在浚之都。素丝组音祖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音与之?〇赋也。
旟,州里所建鸟隼之旗也。 上设旌旄,其下系斿,斿下属縿,皆画鸟隼也。 下邑曰都。 五之,五马,言其盛也。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姑沃反之?〇赋也。
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设于旗干之首也。 城,都城也。 祝,属也。 六之,六马,极其盛而言也。
干旄三章,章六句。此上三诗,小序皆以为文公时诗。盖见其列于定中、载驰之间故尔。他无所考也。然卫本以淫乱无礼、不乐善道而亡其国,今破灭之馀,人心危惧,正其有以惩创往事,而兴起善端之时也,故其为诗如此。盖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小序之言,疑亦有所本云。
10.载驰
载驰载驱叶祛尤反,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叶徂侯反。大夫跋蒲末反涉,我心则忧。〇赋也。
载,则也。 吊失国曰唁。 悠悠,远而未至之貌。 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宣姜之女为许穆公夫人,闵卫之亡,驰驱而归,将以唁卫侯于漕邑。未至,而许之大夫有奔走跋涉而来者。夫人知其必将以不可归之义来告,故心以为忧也。既而终不果归,乃作此诗,以自言其意尔。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〇赋也。
嘉、臧,皆善也。 远,犹忘也。 济,渡也。自许归卫,必有所渡之水也。 闷,闭也,止也。言思之不止也。
言大夫既至,而果不以我归为善,则我亦不能旋反而济,以至于卫矣。虽视尔不以我为善,然我之所思,终不能自已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音盲,叶谟郎反。女子善怀,亦各有行叶户郎反。许人尤之,众稺直吏反且狂。〇赋也。
偏高曰阿丘。 蝱,贝母也,主疗郁结之病。 善怀,多忧思也,犹汉书云“岸善崩”也。 行,道。 尤,过也。
又言以其既不适卫,而思终不止也。故其在涂,或升高以舒忧想之情,或采蝱以疗郁结之病。盖女子所以善怀者,亦各有道。而许国之众人以为过,则亦少不更事,而狂妄之人尔。许人守礼,非稺且狂也,但以其不知己情之切至,而言若是尔。然而卒不敢违焉,则亦岂真以为稺且狂哉!
我行其野,芃芃蒲红反其麦叶讫力反。控苦贡反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叶于其反。百尔所思叶新齎反,不如我所之。〇赋也。
芃芃,麦盛长貌。 控,持而告之也。 因,如“因魏庄子”之因。 极,至也。 大夫,即跋涉之大夫。 君子,谓许国之众人也。
又言归途在野,而涉芃芃之麦。又自伤许国之小,而力不能救,故思欲为之控告于大邦,而又未知其将何所因、而何所至乎?大夫君子,无以我为有过。虽尔所以处此百方,然不如使我得自尽其心之为愈也。
载驰四章,二章章六句,二章章八句。事见春秋传。旧说,此诗五章,一章六句,二章、三章四句,四章六句,五章八句。苏氏合二章、三章以为一章。按春秋传,叔孙豹赋载驰之四章,而取其“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之意,与苏说合,今从之。范氏曰:“先王制礼,父母没则不得归宁者,义也。虽国灭君死,不得往赴焉,义重于亡故也。”
鄘国十篇,二十九章,百七十六句。
卫·一之五
1.淇奥
瞻彼淇奥於六反,绿竹猗猗於宜反,叶於何反。有匪君子,如切如磋七河反,如琢如磨。瑟兮僴遐版反,下同兮,赫兮咺况晚反,下同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况元反,叶况远反,下并同兮。〇兴也。
淇,水名。 奥,隈也。 绿,色也。 淇上多竹,汉世犹然,所谓“淇园之竹”是也。 猗猗,始生柔弱而美盛也。 匪、斐通,文章著见之貌也。 君子,指武公也。 治骨角者,既切以刀斧,而复磋以𮣶铴。治玉石者,既琢以槌凿,而复磨以沙石。言其德之修饬,有进而无已也。 瑟,矜庄貌。 僴,威严貌。 咺,宣著貌。 谖,忘也。
卫人美武公之德,而以绿竹始生之美盛,兴其学问自修之进益也。大学传曰:“‘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僳也;‘赫兮咺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子丁反。有匪君子,充耳琇莹音营,会古外反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〇兴也。
青青,坚刚茂盛之貌。 充耳,瑱也。 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 会,缝也。 弁,皮弁也。以玉饰皮弁之缝中,如星之明也。
以竹之坚刚茂盛,兴其服饰之尊严,而见其德之称也。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音责,叶侧历反。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於绮反重直恭反较古岳反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〇兴也。
箦,栈也。竹之密比似之,则盛之至也。 金、锡,言其锻炼之精纯。 圭、璧,言其生质之温润。 宽,宏裕也。 绰,开大也。 猗,叹辞也。 重较,卿士之车也。较,两輢上出轼者,谓车两傍也。 善戏谑、不为虐者,言其乐易而有节也。
以竹之至盛,兴其德之成就,而又言其宽广而自如,和易而中节也。盖宽绰,无敛束之意;戏谑,非庄厉之时。皆常情所忽,而易致过差之地也。然犹可观而必有节焉,则其动容周旋之间,无适而非礼,亦可见矣。礼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此之谓也。
淇奥三章,章九句。按国语,武公年九十有五,犹箴儆于国曰:“自卿以下,至于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恪恭于朝,以交戒我。”遂作懿戒之诗以自警。而宾之初筵,亦武公悔过之作,则其有文章,而能听规谏,以礼自防也,可知矣。卫之他君,盖无足以及此者。故序以此诗为美武公,而今从之也。
2.考槃
考槃在涧叶居贤反,硕人之宽叶区权反。独寐寤言,永矢弗谖况元反。〇赋也。
考,成也。 槃,盘桓之意。言成其隐处之室也。陈氏曰:“考,扣也。槃,器名。盖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二说未知孰是。 山夹水曰涧。 硕,大。 宽,广。 永,长。 矢,誓。 谖,忘也。
诗人美贤者隐处涧谷之间,而硕大宽广,无戚戚之意。虽独寐而寤言,犹自誓其不忘此乐也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苦禾反。独寐寤歌,永矢弗过古禾反。〇赋也。
曲陵曰阿。 薖,义未详。或云:亦宽大之意也。 永矢弗过,自誓所愿不踰于此,若将终身之意也。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姑沃反。〇赋也。
高平曰陆。 轴,盘桓不行之意。 寤宿,已觉而犹卧也。 弗告者,不以此乐告人也。
考槃三章,章四句。
3.硕人
硕人其颀其机反,衣於既反锦褧苦迥反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息夷反。〇赋也。
硕人,指庄姜也。 颀,长貌。 锦,文衣也。 褧,襌也。锦衣而加褧焉,为其文之太著也。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齐太子得臣也。 系太子言之者,明与同母,言所生之贵也。 女子后生曰妹,妻之姊妹曰姨,姊妹之夫曰私。 邢侯、谭公,皆庄姜姊妹之夫,互言之也。诸侯之女嫁于诸侯则尊同,故历言之。
庄姜事见《邶风·绿衣》等篇。春秋传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为之赋硕人。”即谓此诗。而其首章极称其族类之贵,以见其为正嫡小君,所宜亲厚,而重叹庄公之昏惑也。
手如柔荑徒奚反,肤如凝脂。领如蝤似修反蛴音齐,齿如瓠户故反犀。螓音秦首蛾我波反眉,巧笑倩七荐反兮,美目盼匹苋反,叶匹见反兮!〇赋也。
茅之始生曰荑,言柔而白也。 凝脂,脂寒而凝者,亦言白也。 领,颈也。蝤蛴,木蛊之白而长者。 瓠犀,瓠中之子,方正洁白,而比次整齐也。 螓,如蝉而小,其额广而方正。 蛾,蚕蛾也,其眉细而长曲。 倩,口辅之美也。 盼,白黑分明也。
此章言其容貌之美,犹前章之意也。
硕人敖敖五刀反,说始锐反于农郊叶音高。四牡有骄起桥反,叶音高,朱幩符云反镳镳表骄反,叶音褒,翟茀音弗以朝直遥反,叶直豪反。大夫夙退,无使君劳。〇赋也。
敖敖,长貌。 说,舍也。 农郊,近郊也。 四牡,车之四马。 骄,壮貌。 幩,镳饰也。 镳者,马衔外铁,人君以朱缠之也。 镳镳,盛也。 翟,翟车也,夫人以翟羽饰车。 茀,蔽也。妇人之车,前后设蔽。 夙,早也。玉藻曰:“君日出而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
此言庄姜自齐来嫁,舍止近郊,乘是车马之盛,以入君之朝。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而叹今之不然也。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古阔反,叶户劣反。施罛音孤濊濊呼活反,叶许月反,鳣陟连反鲔于轨反发发补末反,叶方月反。葭音加菼他览反揭揭居谒反,庶姜孽孽鱼竭反,庶士有朅欺列反。〇赋也。
河在齐西卫东,北流人海。 洋洋,盛大貌。 活活,流貌。 施,设也。 罛,鱼罟也。 濊濊,罟入水声也。 鳣,鱼似龙,黄色,锐头,口在颔下,背上腹下皆有甲,大者千馀斤。 鲔,似鳣而小,色青黑。 发发,盛貌。 菼,薍也。亦谓之荻。 揭揭,长也。 庶姜,谓姪娣。 孽孽,盛饰也。 庶土,谓媵臣。 朅,武貌。
言齐地广饶,而夫人之来,士女佼好,礼仪盛备如此。亦首章之意也。
硕人四章,章七句。
4.氓
氓之蚩蚩尺之反,抱布贸莫豆反丝叶新膏反。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叶谟悲反。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叶祛奇反。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叶谟悲反。将七羊反子无怒,秋以为期。〇赋也。
氓,民也,盖男子而不知其谁何之称也。 蚩蚩,无知之貌,盖怨而鄙之也。 布,币。 贸,买也。 贸丝,盖初夏时也。 顿丘,地名。 愆,过也。 将,愿也,请也。
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夫既与之谋而不遂往,又责所无以难其事,再为之约,以坚其志,此其计亦狡矣。以御蚩蚩之氓,宜其有馀,而不免于见弃。盖一失其身,人所贱恶。始虽以欲而迷,后必有时而悟。是以无往而不困耳。士君子立身,一败而万事瓦裂者,何以异此?可不戒哉!
乘彼垝俱毁反垣音袁,以望复关叶圭员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音连。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呼罪反迁。〇赋也。
垝,毁。 垣,墙也。 复关,男子之所居也。不敢显言其人,故托言之耳。 龟曰卜,蓍日筮。 体,兆卦之体也。 贿,财。 迁,徙也。
与之期矣,故及期而乘垝垣以帖之。既见之矣,于是问其卜筮所得卦兆之体,若无凶咎之言,则以尔之车来迎,当以我之贿往迁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音吁,下同嗟鸠兮,无食桑葚音甚,叶知林反。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叶持林反。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〇比而兴也。
沃若,润泽貌。 鸠,鹘鸠也,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多声。 葚,桑实也。 鸠食葚多,则致醉。 耽,相乐也。 说,解也。
言桑之润泽,以比己之容色光丽。然又念其不可恃此而从欲忘反,故遂戒鸠无食桑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士犹可说,而女不可说者,妇人被弃之后深自愧悔之辞。主言妇人无外事,唯以贞信为节,一失其正,则馀无可观尔。不可便谓士之耽惑实无所妨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于贫反。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音伤,渐子廉反车帷裳。女也不爽叶师庄反,士贰其行下孟反,叶户郎反。士也罔极,二三其德。〇比也。
陨,落。 徂,往也。 汤汤,水盛貌。 渐,渍也。 帷裳,车饰,亦名童容,妇人之车则有之。 爽,差。 极,至也。
言桑之黄落,以比己之容色凋谢。遂言自我往之尔家,而值尔之贫,于是见弃,复乘车而度水以归。复自言其过不在此,而在彼也。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叶直豪反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许意反其笑叶音燥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〇赋也。
靡,不。 夙,早。 兴,起也。 咥,笑貌。
言我三岁为妇,尽心竭力,不以室家之务为劳。早起夜卧,无有朝旦之暇。与尔始相谋约之言既遂,而尔遽以暴戾加我。兄弟见我之归,不知其然,但咥然其笑而已。盖淫奔从人,不为兄弟所齿。故其见弃而归,亦不为兄弟所恤,理固有必然者,亦何所归咎哉?但自痛悼而已。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叶鱼战反,隰则有泮音畔,叶匹见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叶伊佃反。信誓旦旦叶得绢反,不思其反叶孚绚反。反是不思叶新赍反,亦已焉哉叶将黎反!〇赋而兴也。
及,与也。 泮,涯也,高下之判也。 总角,女子未许嫁则未笄,但结发为饰也。 晏晏,和柔也。 旦旦,明也。
言我与女本期偕老,不知老而见弃如此,徒使我怨也。淇则有岸矣,隰则有泮矣,而我总角之时,与尔宴乐言笑,成此信誓,曾不思其反复以至于此也。此则〇兴也。既不思其反复而至此矣,则亦如之何哉?亦已而已矣。传曰:“思其终也,思其复也。”思其反之谓也。
氓六章,章十句。
5.竹竿
籊籊他历反竹竿,以钓于湛。岂不尔思?远莫致之。〇赋也。
籊籊,长而杀也。 竹,卫物。 淇,卫地也。
卫女嫁于诸侯,思归宁而不可得,故作此诗。言思以竹竿钓于淇水,而远不可至也。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叶羽轨反。女子有行,远于万反兄弟父母叶满彼反。〇赋也。
泉源,即百泉也,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故曰“在左”。 淇,在卫之西南,而东流与泉源合,故曰“在右”。
思二水之在卫,而自叹其不如也。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七可反,佩玉之傩乃可反。〇赋也。
搓,鲜白色。 笑而见齿,其色瑳然,犹所谓粲然,皆笑也。 傩,行有度也。
承上章,言二水在卫,而自恨其不得笑语游戏于其间也。
淇水滺滺音由,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〇赋也。
滺滺,流貌。 桧,木名,似柏。 楫,所以行舟也。
与泉水之卒章同意。
竹竿四章,章四句。
6.芄兰
芄音丸兰之支,童子佩觿许规反。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其季反兮。〇兴也。
芄兰,草,一名萝摩,蔓生,断之有白汁,可啖。 支、枝同。 觿,锥也,以象骨为之,所以解结,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饰也。 知,犹智也。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 容、遂,舒缓放肆之貌。 悸,带下垂之貌。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失涉反。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叶古协反。容兮遂兮,垂带悸兮。〇兴也。
韘,卫决也,以象骨为之,著右手大指,所以钩弦闿体。 郑氏曰:沓也,即《大射》所谓“朱极三”是也,以朱韦为之。用以彄沓右手食指、将指、无名指也。 甲,长也,言其才能不足以长于我也。
芄兰二章,章六句。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7.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韦鬼反杭户郎反之。谁谓宋远?跂丘豉反予望叶武方反之。〇赋也。
苇,蒹葭之属。 杭,度也。 卫在河北,宋在河南。
宣姜之女为宋桓公夫人,生襄公而出归于卫。襄公即位,夫人思之,而义不可往。盖嗣君承父之重,与祖为体。母出,与庙绝,不可以私反,故作此诗。言谁谓河广乎?但以一苇加之,则可以渡矣。谁谓宋国远乎?但一跂足而望,则可以见矣。明非宋远而不可至也,乃义不可而不得往耳。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〇赋也。
小船曰刀。不容刀,言小也。 崇,终也。行不终朝而至,言近也。
河广二章,章四句。范氏曰:“夫人之不往,义也。天下岂有无母之人软?有千乘之国,而不得养其母,则人之不幸也。为襄公者,将若之何?生则致其孝,没则尽其礼而已。卫有妇人之诗,自共姜至于襄公之母,六人焉,皆止于礼义,而不敢过也。夫以卫之政教淫僻,风俗伤败,然而女子乃有知礼而畏义如此者,则以先王之化犹有存焉故也。”
8.伯兮
伯兮朅丘列反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市朱反,为于伪反王前驱。〇赋也。
伯,妇人目其夫之字也。 朅,武貌。 桀,才过人也。 殳,长丈二而无刃。
妇人以夫久从征役,而作是诗。言其君子之才之美如是,今方执殳,而为王前驱也。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適都历反为容!〇赋也。
蓬,草名,其华似柳絮,聚而飞,如乱发也。 膏,所以泽发者。 沐,涤首去垢也。 適,主也。
言我发乱如此,非无膏沐可以为容。所以不为者,君子行役,无所主而为之故也。传曰:女为说已容。
其雨其雨,杲杲古老反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〇比也。
其者,冀其将然之辞。
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比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是以不堪忧思之苦,而宁甘心于首疾也。
焉於虔反得谖况袁反草,言树之背音佩。愿言思伯,使我心痗呼内反。〇赋也。
谖,忘也。谖草,合欢,食之令人忘忧者。 背,北堂也。 痗,病也。
言焉得忘忧之草,树之于北堂,以忘吾忧乎?然终不忍忘也。是以宁不求此草,而但愿言思伯,虽至于心痗,而不辞尔。心痗则其病益深,非特首疾而已也。
伯兮四章,章四句。范氏曰:“居而相离则思,期而不至则忧,此人之情也。文王之遣戍役,周公之劳归士,皆叙其室家之情、男女之思以闵之,故其民悦而忘死。圣人能通天下之志,是以能成天下之务。兵者,毒民于死者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灾,故圣王重之。如不得已而行,则告以归期,念其勤劳,哀伤惨怛,不啻在己。是以治世之诗,则言其君上闵恤之情;乱世之诗,则录其室家怨思之苦,以为人情不出乎此也。”
9.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〇比也。
狐者,妖媚之兽。 绥绥,独行求匹之貌。 石绝水曰梁。在梁则可以裳矣。
国乱民散,丧其妃耦。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托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叶丁计反。〇比也。
厉,深水可厉处也。 带,所以申束衣也。在厉则可以带矣。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叶蒲北反。〇比也。
济乎水,则可以服矣。
有狐三章,章四句。
10.木瓜
投我以木瓜叶攻乎反,报之以琼琚音居。匪报也,永以为好呼报反也。〇比也。
木瓜,楙木也,实如小瓜,酢可食。 琼,玉之美者。 琚,佩玉名。
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〇比也。
瑶,美玉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音久,叶举里反。匪报也,永以为好也。〇比也。
玖,亦玉名也。
木瓜三章,章四句。
卫国十篇,三十四章,二百三句。张子曰:“卫国地滨大河,其地土薄,故其人气轻浮;其地平下,故其人质柔弱;其地肥饶,不费耕耨,故其人心怠惰。其人情性如此,则其声音亦淫靡。故闻其乐,使人懈慢而有邪僻之心也。郑诗放此。”
【校勘记】
- 〔一〕“记曰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按《礼记·曲礼》作“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文字稍异。
王·一之六
王,谓周东都洛邑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也。周室之初,文王居丰,武王居镐。至成王时,周公始营洛邑,为时会诸侯之所。以其土中,四方来者道里均故也。自是谓丰镐为西都,而洛邑为东都。至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宜臼奔申。申侯怒,与犬戎攻宗周,弑幽王于戏。晋文公、郑武公迎宜臼于申而立之〔一〕,是为平王。徙居东都王城。于是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然其王号未替也,故不曰周而曰王。其地则今河南府及怀、孟等州是也。
1.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叶铁因反,下同,此何人哉!赋而〇兴也。
黍,谷名,苗似芦,高丈馀,穗黑色,实圆重。 离离,垂貌。 稷,亦谷也,一名穄,似黍而小,或曰粟也。 迈,行也。 靡靡,犹迟迟也。 摇摇,无所定也。 悠悠,远意。 苍天者,据远而视之,苍苍然也。
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其所见黍之离离,与稷之苗,以兴行之靡靡,心之摇摇。既叹时人莫识己意,又伤所以致此者,果何人哉?追怨之深也。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音遂。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〇赋而兴也。
穗,秀也。稷穗下垂,如心之醉,故以起兴。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於结反,叶於悉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〇赋而兴也。
噎,忧深不能喘息,如噎之然。稷之实,犹心之噎,故以起兴。
黍离三章,章十句。元城刘氏曰:“常人之情,于忧乐之事,初遇之则其心变焉,次遇之则其变少衰,三遇之则其心如常矣。至于君子忠厚之情则不然。其行役往来,固非一见也。初见稷之苗矣,又见稷之穗矣,又见稷之实矣,而所感之心终始如一,不少变而愈深,此则诗人之意也。”
2.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叶将黎反?鸡栖音西于埘音时,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叶陵之反。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叶新赍反!〇赋也。
君子,妇人目其夫之辞。 凿墙而栖曰埘。 日夕则羊先归,而牛次之。
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赋之曰:君子行役,不知其还反之期,且今亦何所至哉?鸡则栖于埘矣,日则夕矣,羊牛则下来矣。是则畜产出入,尚有旦暮之节。而行役之君子,乃无休息之时。使我如何而不思也哉!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户括反,叶户劣反?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古活反,叶古劣反。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叶巨列反!〇赋也。
佸,会。 桀,杙。 括,至。 苟,且也。
君子行役之久,不可计以日月,而又不知其何时可以来会也。亦庶几其免于饥渴而已矣。此忧之深而思之切也。
君子于役二章,章八句。
3.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音黄,右招我由房。其乐音洛只音止且子徐反。〇赋也。
阳阳,得志之貌。 簧,笙、竽管中金叶也〔二〕。盖笙、竽皆以竹管植于匏中,而窍其管底之侧,以薄金叶障之。吹则鼓之而出声,所谓簧也。故笙、竽皆谓之簧。笙十三簧,或十九簧。竽十六簧也。 由,从也。 房,东房也。 只且,语助声。
此诗疑亦前篇妇人所作。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于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皆可谓贤矣。岂非先王之泽哉!或曰,序说亦通。宜更详之。
君子陶陶,左执翿徒刀反,右招我由敖五刀反。其乐只且!〇赋也。
陶陶,和乐之貌。 翿,舞者所持羽旄之属。 敖,舞位也。
君子阳阳二章,章四句。
4.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音记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叶胡威反,下同哉怀哉,曷月予还音旋,下同归哉?〇兴也。
扬,悠扬也,水缓流之貌。 彼其之子,戍人指其室家而言也。 戍,屯兵以守也。 电,姜姓之国,平王之母家也,在今邓州信阳军之境。 怀,思。 曷,何也。
平王以申国近楚,数被侵伐,故遣畿内之民戍之。而戍者怨思,作此诗也。兴取“之”、“不”二字,如《小星》之例。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〇兴也。
楚,木也。 甫,即吕也,亦姜姓。书“吕刑”,礼记作“甫刑”。而孔氏以为昌侯“后为甫侯”,是也。当时盖以申故而并戍之。今未知其国之所在,计亦不远于申、许也。
扬之水,不流束蒲叶滂古反。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〇兴也。
蒲,蒲柳。春秋传云:“董泽之蒲。”杜氏云“蒲,杨柳,可以为箭”者是也。 许,国名。亦姜姓,今颍昌府许昌县是也。
扬之水三章,章六句。申侯与犬戎攻宗周而弑幽王,则申侯者,王法必诛不赦之贼,而平王与其臣庶不共戴天之雠也。今平王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知其立己为有德,而不知其弑父为可怨,至使复雠讨贼之师,反为报施酬恩之举,则其忘亲逆理,而得罪于天已甚矣。又况先王之制,诸侯有故,则方伯连帅以诸侯之师讨之;王室有故,则方伯连帅以诸侯之师救之。天子乡遂之民,供贡赋、卫王室而已。今平王不能行其威令于天下,无以保其母家,乃劳天子之民,远为诸侯戍守。故周人之戍申者,又以非其职而怨思焉。则其衰懦微弱而得罪于民,又可见矣。鸣呼,“诗亡而后春愁作”,其不以此也哉〔三〕!
5.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吐雷反,暵呼但反其乾矣。有女仳匹指反离,嘅口爱反其叹土丹反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〇兴也。
蓷,鵻也,叶似萑,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即今益母草也。 暵,燥。 仳,别也。 嘅,叹声。 艰难,穷厄也。
凶年饥谨,室家相弃,妇人览物起兴,而自述其悲叹之词也。
中谷有蓷,暵其脩叶先竹反矣。有女仳离,条其歗叶息六反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〇兴也。
脩,长也,或曰乾也,如脯之谓脩也。 条,条然歗貌。 歗,蹙口出声也。悲恨之深,不止于叹矣。 淑,善也。古者谓死丧饥谨,皆曰不淑。盖以吉庆为善事,凶祸为不善事,虽今人语犹然也。
曾氏曰:“凶年而遽相弃背,盖衰薄之甚者,而诗人乃曰‘遇斯人之艰难’,‘遇斯人之不淑’,而无怨怼过甚之辞焉,厚之至也。”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张劣反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〇兴也。
暵湿者,旱甚,则草之生于湿者亦不免也。 啜,泣貌。 何嗟及矣,言事已至此,末如之何,穷之甚也。
中谷有蓷三章,章六句。范氏曰:“世治则室家相保者,上之所养也。世乱则室家相弃者,上之所残也。其使之也勤,其取之也厚,则夫妇日以衰薄,而凶年不免于离散矣。伊尹曰:‘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故读诗者,于一物失所,而知王政之恶;一女见弃,而知人民之困。周之政荒民散,而将无以为国,于此亦可见矣。”
6.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叶吾禾反。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叶良何反。尚寐无吪!〇比也。
兔性阴狡。 爰爰,缓意。 雉性耿介。 离,丽。 罗,网。 尚,犹。 罹,忧也。 尚,庶几也。 吪,动也。
周室衰微,诸侯背叛,君子不乐其生,而作此诗。言张罗本以取兔,今兔狡得脱,而雉以耿介,反离于罗。以比小人致乱,而以巧计幸免;君子无辜,而以忠直受祸也。为此诗者,盖犹及见西周之盛。故曰:方我生之初,天下尚无事。及我生之后,而逢时之多难如此。然既无如之何,则但庶几寐而不动以死耳。或曰:〇兴也。以兔爰兴无为,以雉离兴百罹也。下章放此。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音孚,叶步庙反。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叶一笑反。尚寐无觉居孝反,叶居笑反!〇比也。
罦,覆车也,可以掩兔。 造,亦为也。 觉,寤也。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昌钟反。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〇比也。
罿,罬也,即罦也。或曰:施罗于车上也。 庸,用。 聪,闻也。无所闻则亦死耳。
兔爰三章,章七句。
7.葛藟
绵绵葛藟力轨反,在河之浒呼五反。终远于万反兄弟,谓他人父叶夫矩反。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叶公五反。〇兴也。
绵绵,长而不绝之貌。 岸上曰浒。
世衰民散,有去其乡里家族而流离失所者,作此诗以自叹。言绵绵葛藟,则在河之浒矣。今乃终远兄弟,而谓他人为己父。己虽谓彼为父,而彼亦不我顾,则其穷也甚矣。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音俟,叶矣、始二音。终远兄弟,谓他人母叶满彼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叶羽已反。〇兴也。
水涯曰涘。 谓他人父者,其妻则母也。 有,识有也。春秋传曰:“不有寡君。”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顺春反。终远兄弟,谓他人昆叶古匀反。谓他人昆,亦莫我闻叶微匀反。〇兴也。
夷上洒下曰漘,漘之为言唇也。 昆,兄也。 闻,相闻也。
葛藟三章,章六句。
8.采葛
彼采葛叶居谒反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〇赋也。
采葛,所以为絺绤,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彼采萧叶竦鸠反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〇赋也。
萧,获也,白叶,茎粗,科生,有香气,祭则焫以报气,故采之。 曰三秋,则不止三月矣。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本与艾叶兮!〇赋也。
艾,蒿属,乾之可灸,故采之。 曰三岁,则不止三秋矣。
采葛三章,章三句。
9.大车
大车槛槛,毳尺锐反衣如菼吐敢反。岂不尔思?畏子不敢。〇赋也。
大车,大夫车。 槛槛,车行声也。 毳衣,天子大夫之服。 菼,芦之始生也。毳衣之属,衣绘而裳绣,五色皆备,其青者如菼。 尔,淫奔者相命之辞也。 子,大夫也。 不敢,不敢奔也。
周衰,大夫犹有能以刑政治其私邑者,故淫奔者畏而歌之如此。然其去二南之化则远矣。此可以观世变也。
大车啍啍他敦反,毳衣如璊音门。岂不尔思?畏子不奔。〇赋也。
啍啍,重迟之貌。 璊,玉赤色。五色备,则有赤。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叶户橘反。谓予不信,有如皦古了反日!〇赋也。
穀,生。 穴,圹。 皦,白也。
民之欲相奔者,畏其大夫,自以终身不得如其志也。故曰:生不得相奔以同室,庶几死得合葬以同穴而已。“谓予不信,有如皦日”,约誓之辞也。
大车三章,章四句。
10.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七羊反其来施施叶时遮反。〇赋也。
麻,谷名,子可食,皮可绩为布者。 子嗟,男子之字也。 将,愿也。 施施,喜悦之意。
妇人望其所与私者而不来,故疑丘中有麻之处,复有与之私而留之者,今安得其施施然而来乎?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〇赋也。
子国,亦男子字也。 来食,就我而食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叶奖履反。彼留之子,贻我佩玖叶举里反。〇赋也。
之子,并指前二人也。 贻我佩玖,冀其有以赠己也。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
王国十篇,二十八章,百六十二句。
郑·一之七
郑,邑名,本在西都畿内咸林之地。宣王以封其弟友为采地。后为幽王司徒,而死于犬戎之难,是为桓公。其子武公掘突,定平王于东都,亦为司徒,又得虢、桧之地。乃徙其封而施旧号于新邑,是为新郑。咸林在今华州郑县,新郑即今之郑州是也。其封域山川,详见《桧风》。
1.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叶古玩反兮,还予授子之粲兮。〇赋也。
缁,黑色。 缁衣,卿大夫居私朝之服也。 宜,称。 改,更。 适,之。 馆,舍。 粲,餐也。或曰:粲,粟之精凿者。
旧说郑桓公、武公相继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周人爱之,故作是诗。言子之服缁衣也甚宜,敝则我将为子更为之。且将适子之馆,既还而又授子以粲。言好之无已也。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叶在早反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〇赋也。
好,犹宜也。
缁衣之蓆叶祥籥反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〇赋也。
蓆,大也。程子曰:“蓆有安舒之义。服称其德,则安舒也。”
缁衣三章,章四句。记曰:“好贤如缁衣。”又曰:“于缁衣见好贤之至。”
2.将仲子
将七羊反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之舌反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叶满彼反。仲可怀叶胡威反,下同也,父母之言,亦可畏叶於非反也。〇赋也。
将,请也。 仲子,男子之字也。 我,女子自我也。 里,二十五家所居也。 杞,柳属也,生水傍,树如柳,叶粗而白,色理微赤。盖里之地域沟树也。
莆田郑氏曰:“此淫奔者之辞。”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叶虚王反。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〇赋也。
墙,垣也。古者树墙下以桑。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叶徒沿反。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〇赋也。
园者,圃之藩,其内可种木也。 檀,皮青滑泽,材彊韧,可为车。
将仲子三章,章八句。
3.叔于田
叔于田叶地因反,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〇赋也。
叔,庄公弟共叔段也,事见春秋。 田,取禽也。 巷,里涂也。 洵,信。 美,好也。 仁,爱人也。
段不义而得众,国人爱之,故作此诗。言叔出而田,则所居之巷若无居人矣。非实无居人也,虽有而不如叔之美且仁,是以若无人耳。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
叔于狩叶始九反,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叶许厚反。〇赋也。
冬猎曰狩。
叔适野叶上与反,巷无服马叶满补反。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〇赋也。
适,之也。 郊外曰野。 服,乘也。
叔于田三章,章五句。
4.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下绳证反马叶满补反。执辔如组音祖,两骖如舞。叔在薮素口反,叶素苦反,火烈具举。䄠音但裼素历反暴虎,献于公所。将七羊反叔无狃女九反,叶女古反,戒其伤女音汝。〇赋也。
叔,亦段也。 车衡外两马曰骖。 如舞,谓谐和中节。皆言御之善也。 薮,泽也。 火,焚而射也。 烈,炽盛貌。 具,俱也。 䄠裼,肉袒也。 暴,空手搏兽也。 公,庄公也。 狃,习也。国人戒之曰:请叔无习此事,恐其或伤女也。盖叔多材好勇,而郑人爱之如此。
叔于田,乘乘黄。两郑服上襄,两骖雁行户郎反。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音记,又良御叶鱼驾反〔四〕忌。抑磬苦定反控口贡反忌,抑纵送忌。〇赋也。
乘黄,四马皆黄也。 衡下夹辕两马曰服。 襄,驾也。马之上者为上驾,犹言上驷也。 雁行者,骖少次服后,如雁行也。 扬,起也。 忌、抑,皆语助辞。 骋马曰磬,止马日控。 舍拔曰纵,覆箫日送。
叔于田,乘乘鸨音保,叶补荀反。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符有反。叔马慢叶黄半反忌,叔发罕叶虚旰反忌。抑释掤音冰忌,抑鬯敕亮反弓叶姑弘反忌。〇赋也。
骊白杂毛曰鸨,今所谓乌骢也。 齐首、如手,两服并首在前,而两骖在旁,稍次其后,如人之两手也。 阜,盛。 慢,迟也。 发,发矢也。 罕,希。 释,解也。 掤,矢筩盖,春秋传作“冰”。 鬯,弓囊也,与韔同。言其田事将毕,而从容整暇如此,亦喜其无伤之词也。
大叔于田三章,章十句。陆氏曰:“首章作‘大叔于田’者误。”苏氏曰:“二诗皆曰‘叔于田’,故加‘大’以别之。不知者乃以段有‘大叔’之号,而读曰泰,又加‘大’于首章,失之矣。”
5.清人
清人在彭叶普郎反,驷介旁旁补彭反,叶补冈反。二矛重直龙反英叶于良反,河上乎翱翔。〇赋也。
清,邑名。清人,清邑之人也。 彭,河上地名。 驷介,四马而被甲也。 旁旁,驰驱不息之貌。 二矛,酋矛、夷矛也。 英,以朱羽为矛饰也。酋矛长二丈,夷矛长二丈四尺,并建于车上,则其英重累而见。 翱翔,游戏之貌。
郑文公恶高克,使将清邑之兵御狄于河上。久而不召,师散而归,郑人为之赋此诗。言其师出之久,无事而不得归,但相与游戏如此,其势必至于溃败而后已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表骄反。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〇赋也。
消,亦河上地名。 麃麃,武貌。矛之上句曰乔,所以悬英也。 英弊而尽,所存者乔而已。
清人在轴叶音胄,驷介陶陶徒报反,叶徒候反。左旋右抽叶勑救反,中军作好呼报反,叶许候反。〇赋也。
轴,亦河上地名。 陶陶,乐而自适之貌。 左,谓御,在将车之左,执辔而御马者也。 旋,还车也。 右,谓勇力之士,在将车之右,执兵以击刺者也。 抽,拔刃也。 中军,谓将,在鼓下,居车之中,即高克也。 好,谓容好。
东莱吕氏曰:“言师久而不归,无所聊赖,姑游戏以自乐,必溃之势也。不言已溃,而言将溃,其词深,其情危矣。”
清人三章,章四句。事见春秋。胡氏曰:“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惟我所制尔。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愁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
6.羔裘
羔裘如濡叶而朱、而由二反,洵直且侯叶洪姑、洪钩二反。彼其音记之子,舍音赦命不渝叶容朱、容周二反。〇赋也。
羔裘,大夫服也。 如濡,润泽也。 洵,信。 直,顺。 侯,美也。 其,语助辞。 舍,处。 渝,变也。
言此羔裘润泽,毛顺而美。彼服此者,当生死之际,又能以身居其所受之理,而不可夺。盖美其大夫之词,然不知其所指矣。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〇赋也。
饰,缘袖也。 礼,君用纯物,臣下之,故羔裘而以豹皮为饰也。 孔,甚也。豹甚武而有力,故服其所饰之裘者如之。 司,主也。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叶鱼肝反〔五〕兮。〇赋也。
晏,鲜盛也。 三英,裘饰也,未详其制。 粲,光明也。 彦者,士之美称。
羔裘三章,章四句。
7.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所览反执子之祛叶起据反兮。无我恶乌路反兮,不寁币坎反故也。〇赋也。
遵,循。 掺,揽。 祛,袂。 寁,速。 故,旧也。
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而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宋玉赋有“遵大路兮揽子祛”之句,亦男女相说之词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市由反,叶齿九反兮,不寁好叶许口反也。〇赋也。
魗,与醜同。欲其不以己为醜而弃之也。 好,情好也。
遵大路二章,章四句。
8.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音符与雁。〇赋也。
昧,晦。 旦,明也。 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辩之际也。 明星,启明之星,先日而出者也。 弋,缴射,谓以生丝系矢而射也。 凫,水鸟,如鸭,青色,背上有文。
此诗人述贤夫妇相警戒之词。言女曰鸡鸣,以警其夫。而士曰昧旦,则不止于鸡鸣矣。妇人又语其夫曰:若是,则子可以起而视夜之如何。意者明星已出而烂然,则当翱翔而往,弋取凫雁而归矣。其相与警戒之言如此,则不留于宴呢之私,可知矣。
弋言加叶居之、居何二反之,与子宜叶鱼奇、鱼何二反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叶鲁吼反。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叶许厚反。〇赋也。
加,中也。史记所谓以弱弓微缴加诸凫雁之上是也。 宜,和其所宜也。内则所谓“雁宜麦”之属是也。
射者,男子之事;而中馈,妇人之职。故妇谓其夫:既得凫雁以归,则我当为子和其滋味之所宜,以之饮酒相乐,期于偕老。而琴瑟之在御者,亦莫不安静而和好。其和乐而不淫,可见矣。
知子之来叶六直反之,杂佩以赠叶音则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呼报反之,杂佩以报之。〇赋也。
来之,致其来者,如所谓“修文德以来之”。 杂佩者,左右佩玉也。上横曰珩,下系三组,贯以蠙珠。中组之半,贯一大珠,曰瑀;末悬一玉,两端皆锐,曰冲牙。两旁组半,各悬一玉,长博而方,曰琚;其末各悬一玉,如半壁而内向,曰璜。又以两组贯珠,上系珩两端,下交贯于瑀,而下系于两璜。行则冲牙触璜,而有声也。吕氏曰:“非独玉也。觽燧箴管,凡可佩者皆是也。” 赠,送。 顺,爱。 问,遗也。
妇又语其夫曰:我苟知子之所致而来,及所亲爱者,则将解此杂佩,以送遗报答之。盖不惟治其门内之职,又欲其君子亲贤友善,结其欢心,而无所爱于服饰之玩也。
女曰鸡鸣三章,章六句。
9.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叶芳无反。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〇赋也。
舜,木槿也,树如李,其华朝生暮落。 孟,字。 姜,姓。 洵,信。 都,闲雅也。
此疑亦淫奔之诗。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而又叹之曰:彼美色之孟姜,信美矣,而又都也。
有女同行叶户郎反,颜如舜英叶於良反。将翱将翔,佩玉将将七羊反。彼美孟姜,德音不忘。〇赋也。
英,犹华也。 将将,声也。 德音不忘,言其贤也。
有女同车二章,章六句。
10.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叶芳无反。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馀反。〇兴也。
扶苏,扶胥,小木也。 荷华,扶渠也。 子都,男子之美者也。 狂,狂人也。 且,辞也。
淫女戏其所私者曰:山则有扶苏矣,隰则有荷华矣。今乃不见子都,而见此狂人,何哉?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〇兴也。上
上竦无枝曰桥,亦作乔。 游,枝叶放纵也。 龙,红草也,一名马蓼,叶大而色白,生水泽中,高丈馀。 子充,犹子都也。 狡童,狡狯之小儿也。
山有扶苏二章,章四句。
11.萚兮
萚他落反兮萚兮,风其吹女音汝。叔兮伯兮,倡昌亮反予和胡卧反,叶户圭反女。〇兴也。
萚,木槁而将落者也。 女,指萚而言也。 叔伯,男子之字也。 予,女子自予也。 女,叔伯也。
此淫女之词。言萚兮萚兮,则风将吹女矣。叔兮伯兮,则盍倡予,而予将和女矣。
萚兮萚兮,风其漂匹遥反女。叔兮伯兮,倡予要於遥反女。〇兴也。
漂、飘同。 要,成也。
蓬兮二章,章四句。
12.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七丹反,叶七宣反兮。〇赋也。
此亦淫女见绝,而戏其人之词。言悦已者众,子虽见绝,未至于使我不能餐也。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〇赋也。
息,安也。
狡童二章,章四句。
13.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侧巾反。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馀反!〇赋也。
惠,爱也。 溱,郑水名。 狂童,犹狂且狡童也。 且,语辞也。
淫女语其所私者曰:子惠然而思我,则将褰裳而涉溱以从子。子不我思,则岂无他人之可从,而必于子哉!“狂童之狂也且”,亦谑之之辞。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叶于已反。子不我思,岂无他士𬬺里反?狂童之狂也且!〇赋也。
洧,亦郑水名。 士,未娶者之称。
褰裳二章,章五句。
14.丰
子之丰芳容反,叶芳用反兮,俟我乎巷叶胡贡反兮。悔予不送兮!〇赋也。
丰,丰满也。 巷,门外也。
妇人所期之男子已俟乎巷,而妇人以有异志不从,既则悔之,而作是诗也。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〇赋也。
昌,盛壮貌。 将,亦送也。
衣於既反锦褧苦迥反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叶户郎反!〇赋也。
褧,襌也。 叔伯,或人之字也。
妇人既悔其始之不送,而失此人也,则曰:我之服饰既盛备矣,岂无驾车以迎我,而偕行者乎?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〇赋也。
妇人谓嫁曰归。
丰四章,二章章三句,二章章四句。
15.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音善,叶上演反,茹音如藘力於反在阪音反,叶孚脔反。其室则迩,其人甚远。〇赋也。
东门,城东门也。 墠,除地町町者。 茹蕙,茅蒐也,一名茜,可以染绛。 陂者曰阪。门之旁有墠,墠之外有版,阪之上有草,识其所与淫者之居也。 室迩人远者,思之而未得见之词也。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〇赋也。
践,行列貌。 门之旁有栗,栗之下有成行列之家室,亦识其处也。 即,就也。
东门之墠二章,章四句。
16.风雨
风雨凄凄子西反,鸡鸣喈喈音皆,叶居奚反。既见君子,云胡不夷!〇赋也。
凄凄,寒凉之气。 喈喈,鸡鸣之声。 风雨晦冥,盖淫奔之时。 君子,指所期之男子也。 夷,平也。
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叶音骄。既见君子,云胡不瘳叶怜萧反!〇赋也。
潇潇,风雨之声。 胶胶,犹喈喈也。 瘳,病愈也。言积思之病,至此而愈也。
风雨如晦叶呼洧反,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〇赋也。
晦,昏。 已,止也。
风雨三章,章四句。
17.子衿
青青子衿音金,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〇赋也。
青青,纯缘之色。具父母,衣纯以青。 子,男子也。 衿,领也。 悠悠,思之长也。 我,女子自我也。 嗣音,继续其声问也。
此亦淫奔之诗。
青青子佩叶蒲眉反,悠悠我思叶新齎反。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叶陵之反?〇赋也。
青青,组绶之色。 佩,佩玉也。
挑他刁反兮达他末反,叶他悦反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〇赋也。
挑,轻儇跳跃之貌。 达,放恣也。
子衿三章,章四句。
18.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息浅反兄弟,维予与女女、汝同。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居望反女。〇兴也。
兄弟,婚姻之称,礼所谓“不得嗣为兄弟”是也。 予、女,男女自相谓也。 人,它人也。 迋,与诳同。
淫者相谓,言扬之水,则不流束楚矣。终鲜兄弟,则维予与女矣。岂可以它人离闻之言而疑之哉?彼人之言,特诳女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叶斯人反。〇兴也。
扬之水二章,章六句。
19.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古老反衣綦巨基反巾,聊乐音洛我员于云反。〇赋也。
如云,美且众也。 缟,白色。 綦,苍艾色。 缟衣綦巾,女服之贫陋者,此人自目其室家也。 员,与云同,语词也。
人见淫奔之女,而作此诗。以为此女虽美且众,而非我思之所存。不如己之室家,虽贫且陋,而聊可以自乐也。是时淫风大行,而其间乃有如此之人,亦可谓能自好,而不为习俗所移矣。“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岂不信哉!
出其闉音因阇音都,有女如荼音徒。虽则如茶,匪我思且子馀反。缟衣茹藘,聊可与娱。〇赋也。
闉,曲城也。 阇,城台也。 荼,茅华,轻白可爱者也。 且,语助词。 茹藘,可以染绛,故以名衣服之色。 娱,乐也。
出其东门二章,章六句。
20.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徒端反,叶上兖反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叶五远反兮。〇赋而兴也。
蔓,延也。 漙,露多貌。 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 邂逅,不期而会也。
男女相遇于野田草露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言野有蔓草,则零露漙矣。有美一人,则清扬婉矣。邂逅相遇,则得以适我愿矣。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赋而〇兴也。
瀼瀼,亦露多貌。 臧,美也。 与子偕臧,言各得其所欲也。
野有蔓草二章,章六句。
21.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叶于元反兮。士与女,方秉蕳古颜反,叶古贤反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子馀反。”“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况于反且乐音洛。”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〇赋而兴也。
涣涣,春水盛貌。盖冰解而水散之时也。 蕳,兰也,其茎叶似泽兰,广而长节,节中赤,高四五尺。 且,语辞。 洵,信。 訏,大也。 勺药,亦香草也,三月开华,芳色可爱。
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以祓除不祥。故其女问于士曰:盍往观乎?士曰:吾既往矣。女复要之曰:且往观乎?盖洧水之外,其地信宽大而可乐也。于是士女相与戏谑,且以勺药相赠,而结恩情之厚也。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词。
溱与洧,浏音留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〇赋而兴也。
浏,深貌。 殷,众也。 将,当作“相”,声之误也。
溱洧二章,章十二句。
郑国二十一篇,五十三章,二百八十三句。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故夫子论为邦,独以郑声为戒,而不及卫,盖举重而言,固自有次第也。诗可以观岂不信哉!
【校勘记】
- 〔一〕“之”,原无,为一空格,据南图宋本、宋刊明印本、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二〕“竽”,原作“竿”,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三〕“鸣呼诗亡而后春秋作其不以此也哉”,此十五字原无,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四〕“叶",原作“吁”,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五〕“旰”,原作“旴”,据明嘉靖本改。
齐·一之八
齐,国名。本少昊时爽鸠氏所居之地,在禹贡为青州之域,周武王以封太公望。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太公,姜姓,本四岳之后,既封于齐,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民多归之,故为大国。今青、齐、淄、潍、德、棣等州,是其地也。
1.鸡鸣
鸡既鸣矣,朝音潮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〇赋也。
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然其实非鸡之鸣也,乃苍蝇之声也。盖贤妃当夙兴之时,心常恐晚,故闻其似者而以为真。非其心存警畏而不留于逸欲,何以能此?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
东方明叶谟郎反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同上,月出之光。〇赋也。
东方明则日将出矣。 昌,盛也。
此再告也。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叶谟滕反。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〇赋也。
虫飞,夜将旦而百虫作也。 甘,乐。 会,朝也。
此三告也。言当此时,我岂不乐与子同寝而梦哉?然群臣之会于朝者,俟君不出,将散而归矣。无乃以我之故,而并以子为憎乎。
鸡鸣三章,章四句。
2.还
子之还音旋兮,遭我乎峱乃刀反之间叶居贤反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许全反兮。〇赋也。
还,便捷之貌。 峱,山名也。 从,逐也。 兽三岁曰肩。 儇,利也。
猎者交错于道路,且以便捷轻利相称誉如此,而不自知其非也。则其俗之不美可见,而其来亦必有所自矣。
子之茂叶莫口反兮,遭我乎峱之道叶徒厚反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叶许厚反兮。〇赋也。
茂,美也。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〇赋也。
昌,盛也。 山南曰阳。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臧,善也。
还三章,章四句。
3.著
俟我于著直据反,叶直居反乎而,充耳以素叶孙租反乎而,尚之以琼华叶芳无反乎而。〇赋也。
俟,待也。 我,嫁者自谓也。 著,门屏之间也。 充耳,以纩悬瑱,所谓紞也。 尚,加也。 琼华,美石似玉者,即所以为瑱也。
东莱吕氏曰:“昏礼,婿往妇家亲迎,既奠雁,御轮而先归俟于门外。妇至,则揖以人。时齐俗不亲迎,故女至婿门,始见其俟己也。”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音荣乎而。〇赋也。
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 琼莹,亦美石似玉者。
吕氏曰:“此昏礼谓婿道妇,‘及寝门,揖入’时也。”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叶於良反乎而。〇赋也。
琼英,亦美石似玉者。
吕氏曰:“升阶而后至堂,此昏礼所谓‘升自西阶’之时也。”
著三章,章三句。
4.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赤朱反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〇兴也。
履,蹑。 即,就也。
言此女蹑我之迹而相就也。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叶它悦反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叶方月反兮。〇兴也。
闼,门内也。 发,行去也。
言蹑我而行去也。
东方之日二章,章五句。
5.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叶谟郎反,颠倒都老反衣裳。颠之倒叶都妙反之,自公召之。〇赋也。
自,从也。群臣之朝,别色始人。
此诗人刺其君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言东方未明而颠倒其衣裳,则既早矣,而又已有从君所而来召之者焉,盖犹以为晚也。或曰:所以然者,以有自公所而召之者故也。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叶典因反之,自公令力证反,叶力呈反之。〇赋也。
晞,明之始升也。 令,号令也。
折音哲柳樊圃叶博故反〔一〕,狂夫瞿瞿俱具反。不能辰夜叶羊茹反,不夙则莫音慕。〇比也。
柳,杨之下垂者,柔脆之木也。 樊,藩也。 圃,菜园也。 瞿瞿,惊顾之貌。 夙,早也。
折柳樊圃,虽不足恃,然狂夫见之,犹惊顾而不敢越。以比辰夜之限甚明,人所易知,今乃不能知,而不失之早,则失之莫也。
东方未明三章,章四句。
6.南山
南山崔崔子虽反,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叶胡威反止?〇比也。
南山,齐南山也。 崔崔,高大貌。 狐,邪媚之兽。 绥绥,求匹之貌。 鲁道,适鲁之道也。 荡,平易也。 齐子,襄公之妹、鲁桓公夫人文姜,襄公通焉者也。 由,从也。 妇人谓嫁曰归。 怀,思也。 止,语辞。
言南山有狐,以比襄公居高位而行邪行。且文姜既从此道归乎鱼矣,襄公何为而复思之乎?
葛屦五两如字,又音亮,冠緌加谁反双叶所终反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〇比也。
两,二屦也。 緌,冠上饰也。屦必两,緌必双,物各有偶,不可乱也。 庸,用也,用此道以嫁于鲁也。 从,相从也。
蓺麻如之何?衡音横从子容反其亩莫后反。取七喻反妻如之何?必告工毒反父母莫后反。既曰告同上止,曷又鞠居六反止?〇兴也。
蓺,树。 鞠,穷也。
欲树麻者,必先纵横耕治其田亩。欲取妻者,必先告其父母。今鲁桓公既告父母而取妻矣,又曷为使之得穷其欲而至此哉?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〇兴也。
克,能也。 极,亦穷也。
南山四章,章六句。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与夫人姜氏如齐,“公薨于齐。”传曰:“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此诗前二章刺齐襄,后二章刺鲁桓也。
7.甫田
无田音佃甫田,维莠羊九反骄骄叶音高。无思远人,劳心忉忉音刀。〇比也。
田,谓耕治之也。 甫,大也。 莠,害苗之草也。 骄骄,张王之意。 忉忉,忧劳也。
言无田甫田也,田甫田而力不给,则草盛矣。无思远人也,思远人而人不至,则心劳矣。以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叶旦悦反。〇比也。
桀桀,犹骄骄也。 怛怛,犹忉忉也。
婉兮娈叶龙眷反兮,总角丱古患反,叶古县反兮。未几居岂反见兮,突而弁兮。〇比也。
婉、娈,少好貌。 丱,两角貌。 未几,未多时也。 突,忽然高出之貌。 弁,冠名。
言总角之童,见之未久,而忽然戴弁以出者,非其躐等而强求之也,盖循其序而势有必至耳。此又以明小之可大,迩之可远,能循其序而修之,则可以忽然而至其极。若躐等而欲速,则反有所不达矣。
甫田三章,章四句。
8.卢令
卢令令音零,其人美且仁。〇赋也。
卢,田犬也。 令令,犬颔下环声。
此诗大意与还略同。
卢重直龙反环,其人美且鬈音权。〇赋也。
重环,子母环也。 鬈,须鬓好貌。
卢重镅音梅,其人美且偲七才反。〇赋也。
镅,一环贯二也。 偲,多须之貌。套秋传所谓“于思",即此字,古通用耳。
卢令三章,章二句。
9.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古顽反,叶古伦反。齐子归止,其从才用反如云。〇比也。
敝,坏。 笱,罟也。 鲂鳏,大鱼也。 归,归齐也。 如云,言众也。
齐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鱼,比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而从之者众也。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才吕反。齐子归止,其从如雨。〇比也。
鱮,似鲂,厚而头大,或谓之鲢。 如雨,亦多也。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唯癸反。齐子归止,其从如水。〇比也。
唯唯,行出入之貌。 如水,亦多也。
敝笱三章,章四句。按春秋,鲁庄公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四年,“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五年,“夫人姜氏如齐师”。七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又“会齐侯于穀”。
10.载驱
载驱薄薄普各反,簟茀朱鞹苦郭反。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叶祥龠反。〇赋也。
薄薄,疾驱声。 簟,方文席也。 茀,车后户也。 朱,朱漆也。 鞹,兽皮之去毛者。盖车革质而朱漆也。 夕,犹宿也。发夕,谓离于所宿之舍。
齐人刺文姜乘此车而来会襄公也。
四骊力驰反济济子礼反,垂辔瀰瀰乃礼反。鲁道有荡,齐子岂开改反,后同弟叶待礼反。〇赋也。
骊,马黑色也。 济济,美貌。 瀰瀰,柔貌。 岂弟,乐易也。言无忌惮羞耻之意也。
汶音问水汤汤失章反,行人彭彭必亡反。鲁道有荡,齐子翱翔。〇赋也。
汶,水名。在齐南鲁北,二国之竟。 汤汤,水盛貌。 彭彭,多貌。言行人之多,亦以见其无耻也。
汶水滔滔吐刀反,行人儦儦表骄反,叶音褒。鲁道有荡,齐子游遨。〇赋也。
滔滔,流貌。 儦儦,众貌。 游遨,犹翱翔也。
载驱四章,章四句。
11.猗嗟
猗嗟昌兮,颀音祈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〇赋也。
猗嗟,叹辞。 昌,盛也。 颀,长貌。 抑而若扬,美之盛也。 扬,目之动也。 跄,趋翼如也。 臧,善也。
齐人极道鲁庄公威仪技艺之美如此,所以刺其不能以礼防闲其母,若曰:“惜乎,其独少此耳!”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食亦反侯,不出正音征兮。展我甥叶桑经反兮。〇赋也。
名,犹称也。言其威仪技艺之可名也。 清,目清明也。仪既成,言其终事而礼无违也。 侯,张布而射之者也。 正,设的于侯中而射之者也。 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 宾射,则张布侯而设正。 展,诚也。姊妹之子曰甥,言称其为齐之甥,而又以明非齐侯之子。此诗人之微词也。按春秋,桓公三年〔二〕,“夫人姜氏至自齐”。六年九月,“子同生”,即庄公也。十八年,桓公乃与夫人如齐。则庄公诚非齐侯之子也。
猗嗟娈叶龙眷反兮,清扬婉叶纡愿反兮。舞则选雪恋反兮,射则贯叶扃县反兮。四矢反叶孚绚反兮,以御乱叶灵眷反兮。〇赋也。
娈,好貌。 清,目之美也。 扬,眉之美也。 婉,亦好貌。 选,异于众也。或曰:齐于乐节也。 贯,中而贯革也。 四矢,礼射每发四矢。反,复也,中皆得其故处也。言庄公射艺之精,可以御乱。如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可见矣。
猗嗟三章,章六句。或曰:“子可以制母乎?”赵子曰:“夫死从子,通乎其下,况国君乎?君者,人神之主,风教之本也。不能正家,如正国何?若庄公者,哀痛以思父,诚敬以事母,威刑以驭下,车马仆从莫不俟命,夫人徒往乎?夫人之往也,则公哀敬之不至,威命之不行耳。”东莱吕氏曰:"此诗三章,讥刺之意皆在言外,嗟叹再三,则庄公所大阙者,不言可见矣。”
齐国十一篇,三十四章,一百四十三句。
魏·一之九
魏,国名。本舜、禹故都,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涉汾水。其地狭隘,而民贫俗俭,盖有圣贤之遗风焉。周初以封同姓,后为晋献公所灭而取其地。今河中府解州即其地也。苏氏曰:“魏地入晋久矣,其诗疑皆为置而作,故列于唐风之前,犹掷、鄘之于卫也。”今按:篇中“公行”、“公路”、“公族”,皆置官,疑实晋诗。又恐魏亦尝有此官,盖不可考矣。
1.葛屦
纠纠吉黝反葛屦,可以履霜。掺掺所衔反女手,可以缝裳。要於遥反之襋纪力反之,好人服叶蒲北反之。〇兴也。
纠纠,缭戾寒凉之意。 夏葛屦,冬皮屦。 掺掺,犹纤纤也。 女,妇未庙见之称也。娶妇三月庙见,然后执妇功。 要,裳要。 襋,衣领。 好人,犹大人也。
魏地狭隘,其俗俭啬而褊急,故以葛屦履霜起兴,而刺其使女缝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此诗疑即缝裳之女所作。
好人提提徒兮反,宛於阮反然左辟音避,佩其象揥勃帝反。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叶音砌。〇赋也。
提提,安舒之意。 宛然,让之貌也。让而辟者必左。 揥,所以摘发,用象为之,贵者之饰也。其人如此,若无有可刺矣。所以刺之者,以其褊迫急促,如前章之云耳。
葛屦二章,一章六句,一章五句。广汉张氏曰:“夫子谓:‘与其奢也,宁俭。’则俭虽失中,本非恶德。然而俭之过,则至于吝啬迫隘,计较分毫之间,而谋利之心始急矣。葛屦、汾沮洳、园有桃三诗,皆言其急迫琐碎之意。”
2.汾沮洳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音慕。彼其音记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〇兴也。
汾,水名。出太原府晋阳山,西南入河。 沮洳,水浸处,下湿之地。 莫,菜也,似柳叶,厚而长,有毛刺,可为羹。 无度,言不可以尺寸量也。 公路者,掌公之路车,置以卿大夫之庶子为之。
此亦刺俭不中礼之诗。言若此人者,美则美矣,然其俭啬褊急之态,殊不似贵人也。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叶於良反。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户郎反。〇兴也。
一方,彼一方也。 史记:扁鹊“视见垣一方人”。 英,华也。 公行,即公路也,以其主兵车之行列故以谓之公行也。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音续。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〇兴也。
一曲,谓水曲流处。 藚,水舄也,叶如车前草。 公族,掌公之宗族,置以卿大夫之適子为之。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
3.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音遥。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叶将黎反,子曰何其音基?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叶新齎反。〇兴也。
殽,食也。 合曲曰歌,徒歌曰谣。 其,语辞。
诗人忧其国小而无政,故作是诗。言园有桃,则其实之殽矣;心有忧,则我歌且谣矣。然不知我之心者,见其歌谣,而反以为骄,且曰:彼之所为已是矣,而子之言独何为哉?盖举国之人莫觉其非,而反以忧之者为骄也。于是忧者重嗟叹之,以为此之可忧,初不难知。彼之非我,特未之思耳。诚思之,则将不暇非我,而自忧矣。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叶于逼反。不我知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〇兴也。
棘,枣之短者。 聊,且略之辞也。歌谣之不足,则出游于国中而写忧也。 极,至也。罔极,言其心纵恣,无所至极。
园有桃二章,章十二句。
4.陟岵
陟彼岵音户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〇赋也。
山无草木日岵。 上,犹尚也。
孝子行役,不忘其亲,故登山以望其父之所在。因想像其父念已之言曰:嗟乎!我之子行役,夙夜勤劳,不得止息。又祝之曰:庶几慎之哉,犹可以来归,无止于彼而不来也!盖生则必归,死则止而不来矣。或曰:止,获也。言无为人所获也。
陟彼屺音起兮,瞻望母叶满彼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〇赋也。
山有草木曰屺。 季,少子也。尤怜爱少子者,妇人之情也。 无寐,亦言其劳之甚也。 弃,谓死而弃其尸也。
陟彼冈兮,瞻望兄叶虚王反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叶举里反。上慎旃哉,犹来无死叶想止反!”〇赋也。
山脊曰冈。 必偕,言与其侪同作同止,不得自如也。
陟岵三章,章六句。
5.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叶居贤反兮,桑者闲闲叶胡田反兮,行与子还叶音旋兮。〇赋也。
十亩之间,郊外所受场圃之地也。 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行,犹将也。 还,犹归也。
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其朝,而思与其友归于农圃,故其词如此。
十亩之外叶五坠反兮,桑者泄泄以世反兮,行与子逝兮。〇赋也。
十亩之外,邻圃也。 泄泄,犹闲闲也。 逝,往也。
十亩之间二章,章三句。
6.伐檀
坎坎伐檀叶徒沿反兮,寘之河之干叶居焉反兮,河水清且涟力廛反猗於宜反。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直连反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音玄貆音暄兮?彼君子兮,不素餐七丹反,叶七宣反兮。〇赋也〔三〕。
坎坎,用力之声。 檀,木可为车者。 寘,与置同。 干,厓也。 涟,风行水成文也。 猗,与兮同,语词也。书“断断猗”,太学作“兮”,庄子亦云“而我犹为人猗”是也。 种之曰稼,敛之曰穑。 胡,何也。 一夫所居曰廛。 狩,亦猎也。 貆,貉类。 素,空。 餐,食也。
诗人言有人于此用力伐檀,将以为车而行陆也。今乃寘之河干,则河水清涟,而无所用。虽欲自食其力,而不可得矣。然其志则自以为不耕则不可以得禾,不猎则不可以得兽,是以甘心穷饿而不悔也。诗人述其事而叹之,以为是真能不空食者。后世若徐稺之流,非其力不食,其厉志盖如此。
坎坎伐辐音福,叶笔力反兮,寘之河之侧叶庄力反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〇赋也。〔四〕
辐,车辐也。伐木以为辐也。 直,波文之直也。 十万曰亿,盖言禾秉之数也。 兽三岁曰特。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顺伦反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丘伦反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音纯兮?彼君子兮,不素飧素门反,叶素伦反兮。〇赋也(四)。
轮,车轮也。伐木以为轮也。 沦,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 囷,圆仓也。 鹑,鹌属。熟食曰飧。
伐檀三章,章九句。
7.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古乱反女音汝,莫我肯顾叶公五反。逝将去女,适彼乐音洛,下同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〇比也。
硕,大也。 三岁,言其久也。 贯,习。 顾,念。 逝,往也。 乐土,有道之国也。 爰,于也。
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叶讫力反!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叶于逼反。乐国乐国,爰得我直!〇比也。
德,归恩也。 直,犹宜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叶音毛!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叶音高。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尸毛反!〇比也。
劳,勤劳也。谓不以我为勤劳也。 永号,长呼也。言既往乐郊,则无复有害己者,当复为谁而永号乎?
硕鼠三章,章八句。
魏国七篇,十八章,一百二十八句。
【校勘记】
- 〔一〕“叶”,原无,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二〕“三”,原作“二”,据春秋经文、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三〕“赋”,原作“比”,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四〕同上。
唐·一之十
唐,国名。本帝尧旧都,在禹贡冀州之域,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周成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南有晋水。至子樊乃改国号曰晋。后徙曲沃,又徙居绛。其地土痔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其诗不谓之置而谓之唐,盖仍其始封之旧号耳。唐叔所都在今大原府,曲沃及绛皆在今绛州。
1.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允橘反其莫音慕。今我不乐音洛,下同,日月其除直虑反。无已大音泰康,职思其居叶音据。好呼报反乐无荒,良士瞿瞿俱具反。〇赋也。
蟋蟀,虫名,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有角翅,或谓之促织。九月在堂。 聿,遂。 莫,晚。 除,去也。 大康,过于乐也。 职,主也。 瞿瞿,却顾之貌。
唐俗勤俭,故其民间终岁劳苦,不敢少休。及其岁晚务闲之时,乃敢相与燕饮为乐。而言今蟋蟀在堂,而岁忽已晚矣。当此之时而不为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然其忧深而思远也,故方燕乐而又遽相戒曰:今虽不可以不为乐,然不已过于乐乎?盍亦顾念其职之所居者,使其虽好乐而无荒,若彼良士之长虑却顾焉,则可以不至于危亡也。盖其民俗之厚,而前圣遗风之远如此。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叶力制反。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叶五队反。好乐无荒,良士蹶蹶俱卫反。〇赋也。
逝、迈,皆去也。 外,馀也。 其所治之事,固当思之;而所治之馀,亦不敢忽。盖以事变或出于平常思虑之所不及,故当过而备之也。 蹶蹶,动而敏于事也。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吐刀反,叶佗侯反。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〇赋也。
庶人乘役车。岁晚则百工皆休矣。 慆,过也。 休休,安闲之貌。乐而有节,不至于淫,所以安也。
蟋蟀三章,章八句。
2.山有枢
山有枢乌侯、昌朱二反,隰有榆夷周、以朱二反。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力侯、力俱二反。子有车马,弗驰弗驱祛尤、亏于二反。宛於阮反其死矣,他人是愉他侯、以朱二反。〇兴也。
枢,荎也,今刺榆也。 榆,白枌也〔一〕。 娄,亦曳也。 驰,走。 驱,策也。 宛,坐见貌。 愉,乐也。
此诗盖以答前篇之意,而解其忧。故言山则有枢矣,隰则有榆矣,子有衣裳车马,而不服不乘,则一旦宛然以死,而它人取之以为已乐矣。盖言不可不及时为乐,然其忧愈深,而意愈蹙矣。
山有栲音考,叶去九反,隰有杻女九反。子有廷内,弗洒弗埽叶苏后反。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叶去九反。宛其死矣,他人是保叶补苟反。〇兴也。
栲,山樗也,似樗,色小白,叶差狭。 杻,檍也,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其理多曲少直,材可为弓弩幹者也。 考,击也。 保,居有也。
山有漆音七,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音洛,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〇兴也。
君子无故,琴瑟不离于侧。 永,长也。人多忧,则觉日短。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
山有枢三章,章八句。
3.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子洛反。素衣朱襮音博,从子于沃叶郁镈反。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音洛!〇比也。
凿凿,巉岩貌。 襮,领也。 诸侯之服,绣黼领而丹朱纯也。 子,指桓叔也。 沃,曲沃也。
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其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言水缓弱而石巉岩,以比晋衰而沃盛。故欲以诸侯之服,从桓叔于曲沃,且自喜其见君子而无不乐也。
扬之水,白石皓皓古老反,叶胡暴反。素衣朱绣叶先妙反,从子于鹄叶居号反。既见君子,云何其忧叶一笑反!〇比也。
朱绣,即朱禄也。鹄,曲沃邑也。
扬之水,白石粼粼利新反。我闻有命叶弥宾反,不敢以告人!〇比也。
粼粼,水清石见之貌。闻其命而不敢以告人者,为之隐也。桓叔将以倾置,而民为之隐,盖欲其成矣。
李氏曰:“古者不轨之臣欲行其志,必先施小惠以收众情,然后民翕然从之。田氏之于齐,亦犹是也。故其召公子阳生于鱼,国人皆知其已至而不言,所谓‘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也。”
扬之水三章,二章章六句,一章四句。
4.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音记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子馀反,远条且。〇兴而比也。
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其实味辛而香烈。 聊,语助也。 朋,比也。 且,叹词。 远条,长枝也。
椒之蕃盛,则采唐之盈升矣。彼其之子,则硕大而无朋矣。“椒聊且,远条且”,叹其枝远而实益蕃也。此不知其所指,序亦以为沃也。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九六反。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〇兴而比也。
两手曰匊。 笃,厚也。
椒聊二章,章六句。
5.绸缪
绸直留反缪芒侯反束薪,三星在天叶铁因反。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〇兴也。
绸缪,犹缠绵也。 三星,心也。 在天,昏始见于东方,建辰之月也。 良人,夫称也。
国乱民贫,男女有失其时,而后得遂其婚姻之礼者。诗人叙其妇语夫之词曰:方绸缪以束薪也,而仰见三星之在天。今夕不知何夕也?而忽见良人之在此。既又自谓曰:子兮子兮,其将奈此良人何哉!喜之甚而自庆之词也。
绸缪束刍叶侧九反,三星在隅叶语口反。今夕何夕?见此邂户懈反逅胡豆反,叶很口反。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〇兴也。
隅,东南隅也。昏见之星至此,则夜久矣。 邂逅,相遇之意。此为夫妇相语之词也。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侯古反。今夕何夕?见此粲采旦反者叶章与反。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〇兴也。
户,室户也。户必南出,昏见之星至此,则夜分矣。 粲,美也。 此为夫语妇之词也。或曰:女三为粲,一妻二妾也。
绸缪三章,章六句。
6.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私叙反。独行踽踽俱禹反,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扶雨反。嗟行之人,胡不比毗志反焉?人无兄弟,胡不佽七利反焉?〇兴也。
杕,特也。 杜,赤棠也。 湑湑,盛貌。 踽踽,无所亲之貌。 同父,兄弟也。 比,辅。 佽,助也。
此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词。言杕然之杜,其叶犹湑湑然;而人无兄弟,则独行踽踽,曾杜之不如矣。然岂无他人之可与同行也哉?特以其不如我兄弟,是以不免于踽踽耳。于是嗟叹:行路之人,何不闵我之独行而见亲,怜我之无兄弟而见助乎?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子零反。独行睘睘求萤反,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叶桑经反。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〇兴也。
菁菁,亦盛貌。 睘睘,无所依貌。
秋杜二章,章九句。
7.羔裘
羔裘豹祛起居、起据二反,自我人居居斤於、斤御二反。岂无他人?维子之故攻乎、古慕二反。〇赋也。
羔裘,君纯羔,大夫以豹饰。 祛,袂也。 居居,未详。
羔裘豹褎徐救反,自我人究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呼报反,叶呼候反。〇赋也。
襄,犹祛也。 究究,亦未详。
羔裘二章,章四句。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
8.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况禹反。王事靡盬音古,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候古反?悠悠苍天,曷其有所?〇比也。
肃肃,羽声。 鸨,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 集,止也。 苞,丛生也。 栩,柞栎也。其子为皂斗,壳可以染皂者是也。 盬,不攻致也。 蓺,树。 怙,恃也。
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此诗。言鸨之性不树止,而今乃飞集于苞栩之上。如民之性本不便于劳苦,今乃久从征役,而不得耕田以供子职也。悠悠苍天,何时使我得其所乎?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〇比也。
极,已也。
肃肃鸨行户郎反,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〇比也。
行,列也。 稻,即今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者也。粱,粟类也,有数色。 尝,食也。 常,复其常也。
鸨羽三章,章七句。
9.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〇赋也。
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 子,天子也。
史记,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二〕,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言我非无是七章之衣也,而必请命者,盖以不如天子之命服之为安且吉也。盖当是时周室虽衰,典刑犹在。武公既负弑君篡国之罪,则人得讨之,而无以自立于天地之间。故赂王请命,而为说如此。然其倨慢无礼,亦已甚矣。釐王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则王纲于是乎不振,而人纪或几乎绝矣。鸣呼痛哉!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於六反兮。〇赋也。
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必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 燠,暖也。言其可以久也。
无衣二章,章三句。
10.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韩诗作逝肯适我。中心好呼报反之,曷饮於鸩反食音嗣之?〇比也。
左,东也。 噬,发语词也。 曷,何也。
此人好贤,而恐不足以致之。故言此杕然之杜,生于道左,其荫不足以休息,如已之寡弱,不足恃赖,则彼君子者,亦安肯顾而适我哉?然其中心好之,则不已也。但无自而得饮食之耳。夫以好贤之心如此,则贤者安有不至,而何寡弱之足患哉?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〇比也。
周,曲也。
有杕之杜二章,章六句。
11.葛生
葛生蒙楚,蔹音廉蔓于野叶上与反。予美亡此,谁与独处?〇兴也。
蔹,草名,似括楼,叶盛而细。 蔓,延也。 予美,妇人指其夫也。
妇人以其夫久从征役而不归,故言葛生而蒙于楚,鼓生而蔓于野,各有所依托。而予之所美者,独不在是,则谁与而独处于此乎?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〇兴也。
域,茔域也。 息,止也。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〇赋也。
粲、烂,华美鲜明之貌。 独旦,独处至旦也。
夏之日,冬之夜叶羊茹反,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叶姬御反。〇赋也。
夏日永,冬夜永。 居,坟墓也。
夏日冬夜,独居忧思,于是为切。然君子之归无期,不可得而见矣,要死而相从耳。郑氏曰:“言此者,妇人专一,义之至,情之尽。”苏氏曰:“思之深而无异心,此唐风之厚也。”
冬之夜同上,夏之日,百岁之后叶胡故反,归于其室。〇赋也。
室,圹也。
葛生五章,章四句。
12.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叶典因反。人之为言,苟亦无信叶斯人反。舍音捨,下同旃之然反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〇比也。
首阳,首山之南也。 巅,山顶也。 旃,之也。
此刺听谗之诗。言子欲采苓于首阳之巅乎?然人之为是言以告子者,未可遽以为信也。姑舍置之,而无遽以为然。徐察而审听之,则造言者无所得,而谗止矣。或曰:兴也。下章放此。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叶后五反。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〇比也。
苦,苦菜,生山田及泽中,得霜甜脆而美。 与,许也。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〇比也。
从,听也。
采苓三章,章八句。
唐国十二篇,三十三章,二百三句。
秦·一之十一
秦,国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近鸟鼠山。初伯益佐禹治水有功,赐姓嬴氏。其后中潏居西戎,以保西垂。六世孙大骆生成及非子。非子事周孝王,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繁息。孝王封为附庸,而邑之秦。至宣王时,犬戎灭成之族。宣王遂命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诛西戎,不克,见杀。及幽王为西戎、犬戎所杀,平王东迁,秦仲孙襄公以兵送之。王封襄公为诸侯,曰:“能逐犬戎,即有岐丰之地。”襄公遂有周西都畿内八百里之地。至玄孙德公,又徙于雍。秦,即今之秦州。雍,今京兆府兴平县是也。
1.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都田反,叶典因反。未见君子,寺人之令力呈反。〇赋也。
邻邻,众车之声。 白颠,额有白毛,今谓之的颡。 君子,指秦君。 寺人,内小臣也。 令,使也。
是时秦君始有车马及此寺人之官,将见者,必先使寺人通之。故国人创见而夸美之也。
阪音反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音洛,逝者其耋田节反,叶地一反。〇兴也。
八十曰耋。
阪则有漆矣,隰则有栗矣。既见君子,则并坐鼓瑟矣。失今不乐,则逝者其耋矣。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音黄。今者不乐,逝者其亡。〇兴也。
簧,笙中金叶,吹笙则鼓动之以出声者也。
车邻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2.驷驖
驷驖田结反孔阜符有反,六辔在手。公之媚眉冀反子,从公于狩叶始九反。〇赋也。
驷驖,四马皆黑色如铁也。 孔,甚也。 阜,肥大也。 六辔者,两服两骖各两辔,而骖马两辔纳之于觖,故惟六辔在手也。媚子,所亲爱之人也。此亦前篇之意也。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叶常灼反。公曰左之,舍音捨拔蒲末反则获叶黄郭反。〇赋也。
时,是。 辰,时也。 牡,兽之牡者也。 辰牡者,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鹿豕之类〔三〕。 奉之者,虞人翼以待射也。 硕,肥大也。 公曰左之者,命御者使左其车,以射兽之左也。盖射必中其左,乃为中杀。“五御”所谓“逐禽左”者,为是故也。 拔,矢括也。曰左之而舍拔无不获者,言兽之多,而射御之善也。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叶胡田反。輶音由车鸾镳彼骄反,载猃力验反歇许竭反骄许乔反。〇赋也。
田事已毕,故游于北园。 闲,调习也。 翰,轻也。 鸾,铃也,效鸾鸟之声。镳,马衔也。驱逆之车,置鸾于马衔之两旁〔四〕。乘车,则鸾在衡,和在轼也。猃、歇骄,皆田犬名。长喙日猃,短喙曰歇骄。以车载犬,盖以休其足力也。韩愈画记有“骑拥田犬者",亦此类。
驷驖三章,章四句。
3.小戎
小戎俴钱浅反收,五楘音木梁辀陟留反。游环胁驱叶居惧反,又居录反,阴靷音胤鋈音沃续叶辞屡反,又如字。文茵音因畅敕亮反毂叶又,去声,驾我骐音其馵之树反,又之录反。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〇赋也。
小戎,兵车也。 俴,浅也。 收,轸也,谓车前后两端横木,所以收敛所载者也。凡车之制,广皆六尺六寸。其平地任载者为大车,则轸深八尺,兵车则轸深四尺四寸。故曰“小戎俴收”也。五,五束也。 楘,历录然文章之貌也。 梁辀,从前轸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则向下钩之,横衡于辀下,而辀形穹隆上曲如屋之梁,又以皮革五处束之,其文章历录然也。 游环,靷环也。以皮为环,当两服马之背上,游移前却无定处,引两骖马之外辔,贯其中而执之,所以制骖马,使不得外出。左传曰“如骖之有靳”是也。 胁驱,亦以皮为之,前系于衡之两端,后系于轸之两端,当服马胁之外,所以驱骖马,使不得内入也。 阴,揜軓也〔五〕。軓在轼前,而以板横侧揜之。以其阴映此軓,故谓之阴也。 靷,以皮二条前系骖马之颈,后系阴版之上也。 鋈续,阴板之上有续靷之处,消白金沃灌其环以为饰也。盖车衡之长六尺六寸,止容二服,骖马之头不当于衡,故别为二靷以引车,亦谓之靳。左传曰“两靷将绝”是也。 文茵,车中所坐虎皮褥也。 畅,长也。 毂者〔六〕,车轮之中,外持辐、内受轴者也。大车之毂一尺有半,兵车之毂长三尺二寸,故兵车曰畅毂。 骐,骐文也。 马左足白曰馵。 君子,妇人目其夫也。 温其如玉,美之之词也。 板屋者,西戎之俗,以板为屋。 心曲,心中委曲之处也。
西戎者,秦之臣子所与不共戴天之雠也。襄公上承天子之命,率其国人往而征之,故其从役者之家人,先夸车甲之盛如此,而后及其私情。盖以义兴师,则虽妇人亦知勇于赴敌,而无所怨矣。
四牡孔阜扶有反,六辔在手。骐駵音留是中叶诸仍反,騧古花反骊是骖叶疏簪反。龙盾顺允反之合,鋈以觼古穴反軜音纳。言念君子,温其在邑叶乌合反。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〇赋也。
赤马黑鬣曰駵。 中,两服马也。黄马黑喙曰騧。 骊,黑色也。 盾,干也。 画龙于盾,合而载之,以为车上之卫。必载二者,备破毁也。 觼,环之有舌。 軜,骖内辔也。置觼于轼前以系軜,故谓之觼軜,亦消沃白金以为饰也。 邑,西鄙之邑也。 方,将也。将以何时为归期乎?何为使我思念之极也。
俴驷孔群,厹音求矛鋈錞徒对反,叶朱伦反。蒙伐有苑叶音氲,虎韔敕亮反镂膺。交韔二弓叶姑弘反,竹闭绲古本反縢直登反。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於盐反良人,秩秩德音叶一陵反。〇赋也。
俴驷,四马皆以浅薄之金为甲,欲其轻而易于马之旋习也。 孔,甚。 群,和也。 厹矛,三隅矛也。 鋈錞,以白金沃矛之下端平底者也。 蒙,杂也。 伐,中干也,盾之别名。 苑,文貌。画杂羽之文于盾上也。 虎韔,以虎皮为弓室也。 镂膺,镂金以饰马当胸带也。 交韔,交二弓于韔中,谓颠倒安置之。必二弓,以备坏也。 闭,弓檠也。仪礼作䪐。 绲,绳。 縢,约也。以竹为闭,而以绳约之于弛弓之里,檠弓体使正也。 载寝载兴,言思之深而起居不宁也。 厌厌,安也。 秩秩,有序也。
小戎三章,章十句。
4.蒹葭
蒹古恬反葭音加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苏路反洄音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〇赋也。
蒹,似萑而细,高数尺,又谓之藤。 葭,芦也。 蒹葭未败,而露始为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时也。 伊人,犹言彼人也。 一方,彼一方也。 溯洄,逆流而上也。 溯游,顺流而下也。 宛然,坐见貌。 在水之中央,言近而不可至也。
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直尸反。〇赋也。
凄凄,犹苍苍也。 晞,乾也。 湄,水草之交也。 跻,升也。 言难至也。 小渚曰坻。
蒹葭采采叶此履反,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叶以、始二音〔七〕。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叶羽轨反。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〇赋也。
采采,言其盛而可采也。 已,止也。 右,不相直而出其右也。小渚曰涘。
兼葭三章,章八句。
5.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叶莫悲反。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叶渠之反。颜如渥於角反丹,其君也哉叶将黎反!〇兴也。
终南,山名,在今京兆府南。 条,山楸也,皮叶白,色亦白,材理好,宜为车板。 君子,指其君也。 至止,至终南之下也。 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玉藻曰:“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 渥,渍也。 其君也哉,言容貌衣服称其为君也。此奏人美其君之词,亦车邻、驷驖之意也。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音弗衣绣裳。佩玉将将七羊反,寿考不忘。〇兴也。
纪,山之廉角也。 堂,山之宽平处也。 黻之状“亚”,两“己”相戾也。 绣,刺绣也。 将将,佩玉声也。 寿考不忘者,欲其居此位、服此服,长久而安宁也。
终南二章,章六句。
6.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叶户橘反,惴惴其慄。彼苍者天叶铁因反,歼子廉反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〇兴也。
交交,飞而往来之貌。 从穆公,从死也。 子车,氏。 奄息,名。 特,杰出之称。 穴,圹也。 惴惴,惧貌。 慄,惧。 歼,尽。 良,善。 赎,贸也。
秦穆公卒,以子车氏之三子为殉,皆奏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事见春秋传,即此诗也。言交交黄鸟,则止于棘矣;谁从穆公?则子车奄息也。盖以所见起兴也。临穴而惴慄,盖生纳之圹中也。三子皆国之良,而一旦杀之。若可贸以它人,则人皆愿百其身以易之矣。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户郎反。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〇兴也。
防,当也。言一人可当百夫也。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〇兴也。
御,犹当也。
黄鸟三章,章十二句。春秋传曰:“君子曰:‘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贻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愚按:穆公于此,其罪不可逃矣。但或以为穆公遗命如此,而三子自杀以从之,则三子亦不得为无罪。今观临穴惴栗之言,则是康公从父之乱命,迫而纳之于圹,其罪有所归矣。又按史记:秦武公卒,初以人从死,死者六十六人。至穆公遂用百七十七人,而三良与焉。盖其初特出于戎翟之俗,而无明王贤伯以讨其罪,于是习以为常,则虽以穆公之贤而不免。论其事者,亦徒闵三良之不幸,而叹秦之衰。至于王政不纲,诸侯擅命,杀人不忌,至于如此,则莫知其为非也。呜呼、俗之弊也久矣!其后始皇之葬,后宫皆令从死,工匠生闭墓中。尚何怪哉!
7.晨风
鴥伊橘反彼晨风叶孚愔反,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〇兴也。
鴥,疾飞貌。 晨风,鹯也。 郁,茂盛貌。 君子,指其夫也。 钦钦,忧而不忘之貌。妇人以夫不在,而言鴥彼晨风,则归于郁然之北林矣;故我未见君子,而忧心钦钦也。彼君子者,如之何而忘我之多乎!此与扊扅之歌同意,盖秦俗也。
山有苞栎卢狄反,叶历各反,隰有六驳邦角反。未见君子,忧心靡乐音洛。如何如何,忘我实多!〇兴也。
驳,梓榆也,其皮青白如驳。
山则有苞栎矣,隰则有六驳矣。未见君子,则忧心靡乐矣。靡乐则忧之甚也。
山有苞棣音悌,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〇兴也。
棣,唐棣也。檖,赤罗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如醉,则忧又甚矣。
晨风三章,章六句。
8.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抱毛反,叶步谋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〇赋也。
袍,襺也。 戈,长六尺六寸。 矛,长二丈。 王于兴师,以天子之命而兴师也。
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故其人平居而相谓曰:岂以子之无衣,而与子同袍乎?盖以王于兴师,则将修我戈矛,而与子同仇也。其欢爱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苏氏曰:“秦本周地,故其民犹思周之盛时,而称先王焉。”或曰:〇兴也。取“与子同”三字为义。后章放此。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叶徒洛反。王于兴师,修我矛戟叶讫约反,与子偕作。〇赋也。
泽,里衣也。以其亲肤,近于垢泽,故谓之泽。 戟,车戟也,长丈六尺。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叶晡茫反,与子偕行叶户郎反。赋也。
行,往也。
无衣三章,章五句。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至于如此,则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以兴起,而笃于仁义;以猛驱之,则其强毅果敢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成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呜呼!后世欲为定都立国之计者,诚不可不监乎此;而凡为国者,其于导民之路,尤不可以不审其所之也。
9.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成证反黄。〇赋也。
舅氏,秦康公之舅,晋公子重耳也,出亡在外,穆公召而纳之。时康公为太子,送之渭阳,而作此诗。 渭,水名。秦时都雍,至渭阳者,盖东行送之于咸阳之地也。 路车,诸侯之车也。 乘黄,四马皆黄也。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叶新齎反。何以赠之?琼瑰古回反玉佩叶蒲眉反。〇赋也。
悠悠,长也。序以为时康公之母穆姬已卒,故康公送其舅,而念母之不见也。或曰:穆姬之卒不可考,此但别其舅而怀思耳。 琼瑰,石而次玉。
渭阳二章,章四句。按春秋传:晋献公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太子申生。娶大戎胡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骊姬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谮申生,申生自杀。又谮二公子,二公子皆出奔。献公卒,奚齐、卓子继立,皆为大夫里克所弑。秦穆公纳夷吾,是为惠公。卒,子圉立,是为怀公。立之明年,秦穆公又召重耳而纳之,是为文公。王氏曰:“至渭阳者,送之远也。悠悠我思者,思之长也。路车乘黄、琼瑰玉佩者,赠之厚也。”广汉张氏曰:“康公为太子,送舅氏而念母之不见,是固良心也。而卒不能自克于令孤之役,怨欲害乎良心也。使康公知循是心,养其端而充之,则怨欲可消矣。”
10.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于音吁嗟乎,不承权舆!〇赋也。
夏,大也。 渠渠,深广貌。 承,继也。 权舆,始也。
此言其君始有渠渠之夏屋以待贤者,而其后礼意寝衰,供亿寖薄,至于贤者每食而无馀,于是叹之,言不能继其始也。
於我乎!每食四簋叶已有反,今也每食不饱叶补苟反。于嗟乎,不承权舆!〇赋也。
簋,瓦器,容斗二胜。 方曰簠,圆曰簋。簠盛稻粱,簋盛黍稷。四簋,礼食之盛也。
权舆二章,章五句。汉楚元王敬礼申公、白公、穆生。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尝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遂称疾。申公、白公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欤?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亦此诗之意也。
秦国十篇,二十七章,一百八十一句。
【校勘记】
- 〔一〕“白”,原作“曰”,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二〕“孙”,原作“子”,据左传、史记、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三〕“秋”,原无,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补。按毛传:“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鹿豕群兽。”
- 〔四〕“衔”,原作“御”,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五〕“軓”,原作“𮜿”,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参考毛诗正义阮元校勘记改。按说文车部:“軓,车轼前也。从车,凡声。周礼曰:立当前軓。’”段注引戴先生云:“车旁曰輢,式前曰軓,皆揜舆版也。軓以揜式前,故汉人亦呼曰揜軓,诗谓之阴。”“𮜿”字底本多见,除本诗外,均厘定为“轨”字。
- 〔六〕“者”,原无,为一空格,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七〕“音”,原作“反”,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陈·一之十二
陈,国名,太皞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而封之于陈,都于宛丘之侧。与黄帝、帝尧之后共为“三恪”,是为胡公。大姬妇人尊贵,好乐巫现歌舞之事,其民化之。今之陈州,即其地也。
1.宛丘
子之汤他郎、他浪二反兮,宛丘之上辰羊、辰亮二反兮。洵音荀有情兮,而无望武方、武放二反兮。〇赋也。
子,指游荡之人也。 汤,荡也。 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洵,信也。 望,人所瞻望也。
国人见此人常游荡于宛丘之上,故叙其事以刺之。言虽信有情思而可乐矣,然无威仪可瞻望也。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叶后五反。无冬无夏叶与,下同,值直置反其鹭羽。〇赋也。
坎,击鼓声。 值,植也。 鹭,春鉏,今鹭鸶,好而洁白,头上有长毛十数枚。 羽,以其羽为翳,舞者持以指麾也。
言无时不出游,而鼓舞于是也。
坎其击缶方有反,宛丘之道叶徒厚反。无冬无夏,值其鹭翿音导,叶殖有反。〇赋也。
缶,瓦器,可以节乐。 翿,翳也。
宛丘三章,章四句。
2.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符云反,宛丘之栩况浦反。子仲之子,婆娑素何反其下叶后五反。〇赋也。
枌,白榆也,先生叶,郤著荚,皮色白。子仲之子,子仲氏之女也。婆娑,舞貌。
此男女聚会歌舞,而赋其事以相乐也。
穀旦于差初佳反,叶七何反,南方之原无韵,未详。不绩其麻叶谟婆反,市也婆娑。〇赋也。
穀,善。 差,择也。
既差择善旦以会于南方之原,于是弃其业以舞于市,而往会也。
穀旦于逝,越以鬷子公反迈叶力制反。视尔如荍祁饶反,贻我握椒。〇赋也。
逝,往。 越,于。 鬷,众也。 迈,行也。 荍,芘芣也,又名荆葵,紫色。 椒,芬芳之物也。
言又以善旦而往,于是以其众行,而男女相与道其慕悦之词曰:我视女颜色之美,如芘苯之华。于是遗我以一握之椒,而交情好也。
东门之枌三章,章四句。
3.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音西迟。泌悲位反之洋洋,可以乐音洛饥。〇赋也。
衡门,横木为门也。门之深者有阿塾堂宇,此惟横木为之。 栖迟,游息也。 泌,泉水也。 洋洋,水流貌。
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饥也。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音房?岂其取音娶妻,必齐之姜?〇赋也。
姜,齐姓。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叶奖履反?〇赋也。
子,宋姓。
衡门三章,章四句。
4.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乌豆反麻叶谟婆反。彼美淑姬,可与晤五故反歌。〇兴也。
池,城池也。 沤,渍也。 治麻者,必先以水渍之。 晤,犹解也。
此亦男女会遇之词。盖因其会遇之地、所见之物以起兴也。
东门之池,可以沤紵直吕反。彼美淑姬,可与晤语。〇兴也。
紵,麻属。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古颜反,叶居贤反。彼美淑姬,可与晤言。〇兴也。
菅,叶似茅而滑泽,茎有白粉,柔韧,宜为索也。
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
5.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子桑反。昏以为期,明星煌煌。〇兴也。
东门,相期之地也。 杨,柳之扬起者也。 牂牂,盛貌。 明星,启明也。 煌煌,大明貌。
此亦男女期会,而有负约不至者,故因其所见以起兴也。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普计反。昏以为期,明星晢晢之世反。〇兴也。
肺肺,犹群群也。晢晢,犹煌煌也。
东门之杨二章,章四句。
6.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所宜反〔一〕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〇兴也。
墓门,凶僻之地,多生荆棘。 斯,析也。 夫,指所刺之人也。。 谁昔,昔也,犹言畴昔也。
言墓门有棘,则斧以斯之矣。此人不良,则国人知之矣。国人知之,而犹不自改,则自畴昔而已然,非一日之积矣。所谓不良之人,亦不知其何所指也。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叶息悴反之。讯予不顾叶果五反,陈门颠倒思予叶演女反。〇兴也。
鸱鸮,恶声之鸟也。 萃,集。 讯,告也。 颠倒,狼狈之状。
墓门有梅,则有鸮萃之矣。夫也不良,则有歌其恶以讯之者矣。讯之而不予顾,至于颠倒,然后思予,则岂有所及哉?或曰:讯予之“予”,疑当依前章作“而”字。
墓门二章,章六句。
7.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卭其恭反有旨苕徒雕反,叶徒刀反。谁侜陟留反予美?心焉忉忉都劳反。〇兴也。
防,人所筑以捍水者。 卭,丘。 旨,美也。 苕,苕饶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绿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 侜,侜张也,犹郑风之所谓“迋”也。 予美,指所与私者也。 忉忉,忧貌。
此男女之有私,而忧或间之之词。故曰:防则有鹊巢矣,卭则有旨苕矣。今此何人,而侜张予之所美,使我忧之而至于忉忉乎?
中唐有甓蒲历反,卭有旨鷊五历反。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吐历反。〇兴也。
庙中路谓之唐。 甓,瓴甋也。 鷊,小草,杂色如绶。 惕惕,犹切切也。
防有鹊巢二章,章四句。
8.月出
月出皎兮,佼古卯反人僚音了兮。舒窈乌了反纠已小反兮,劳心悄七小反兮。〇兴也。
皎,月光也。 佼人,美人也。 僚,好貌。 窈,幽远也。 纠,愁结也。 悄,忧也。
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言月出则皎然矣,佼人则僚然矣。安得见之而舒窈纠之情乎?是以为之劳心而悄然也。
月出皓胡老反兮,佼人懰力久反,叶朗老反兮。舒懮于久反受叶时倒反兮,劳心慅七老反兮。〇兴也。
懰,好貌。 懮受,忧思也。 慅,犹悄也。
月出照兮,佼人燎力召反兮。舒夭於表反绍实照反兮,劳心惨当作“懆”,七弔反兮。〇兴也。
燎,明也。 夭绍,纠紧之意。 惨,忧也。
月出三章,章四句。
9.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户雅反南叶尼心反,下同。匪适株林,从夏南。〇赋也。
株林,夏氏邑也。 夏南,徵舒字也。
灵公淫于夏徵舒之母,朝夕而往夏氏之邑,故其民相与语曰:君胡为乎株林乎?曰:从夏南耳。然则非适株林也,特以从夏南故耳。盖淫乎夏姬,不可言也,故以从其子言之。诗人之忠厚如此。
驾我乘绳证反马叶满补反,说音税于株野叶上与反。乘我乘驹,朝食于株。〇赋也。
说,舍也。 马六尺以下曰驹。
株林二章,章四句。春秋传:夏姬,郑穆公之女也,嫁于陈大夫夏御叔。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通焉。泄冶谏,不听而杀之。后卒为其子徵舒所弑,而徵舒复为楚庄王所诛。
10.泽陂
彼泽之陂叶音波,有蒲与荷音何。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他弟反泗音四滂普光反沱徒何反。〇兴也。
陂,泽障也。蒲,水草可为席者。荷,芙蕖也。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此诗大旨与月出相类。言彼泽之陂,则有蒲与荷矣。有美一人,而不可见,则虽忧伤,而如之何哉!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而已矣。
彼泽之陂,有蒲与蕑古颜反,叶居贤反。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其员反。寤寐无为,中心悁悁乌玄反。〇兴也。
蕑,兰也。 卷,鬓发之美也。 悁悁,犹悒悒也。
彼泽之陂,有蒲菡户感反萏大感反,叶待检反。有美一人,硕大且俨鱼检反。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叶知险反。〇兴也。
菡萏,荷华也。 俨,矜庄貌。 辗转伏枕,卧而不寐,思之深且久也。
泽陂三章,章六句。
陈国十篇,二十六章,一百一十四句〔二〕。东莱吕氏曰:“‘变风’终于陈灵。其间男女夫妇之诗一何多邪?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正风’之所以为正者,举其正者以劝之也。‘变风’之所以为变者,举其不正者以戒之也。道之升降,时之治乱,俗之污隆,民之死生,于是乎在。录之烦悉,篇之重复,亦何疑哉!”
桧·一之十三
桧,国名,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之间。其君妘姓,祝融之后。周衰,为郑桓公所灭,而迁国焉。今之郑州即其地也。苏氏以为桧诗皆为郑作,如邶、鄘之于卫也。未知是否。
1.羔裘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直遥反,叶直劳反。岂不尔思?劳心忉忉音刀。〇赋也。
缁衣羔裘,诸侯之朝服。锦衣狐裘,其朝天子之服也。旧说,桧君好洁其衣服,逍遥游宴,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诗人忧之。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〇赋也。
翱翔,犹逍遥也。 堂,公堂也。
羔裘如膏古报反,日出有曜羊照反,叶羊号反。岂不尔思?中心是悼。〇赋也。
膏,脂所渍也。日出有曜,日照之则有光也。
恙裘三章,章四句。
2.素冠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力端反兮,劳心慱慱徒端反兮。〇赋也。
庶,幸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黑经白纬曰缟,缘边曰纰。 棘,急也。 丧事欲其揔揔尔哀遽之状也。 栾栾,瘠貌。 慱慱,忧劳之貌。
祥冠,祥则冠之,禫则除之。今人皆不能行三年之丧矣,安得见此服乎?当时贤者庶几见之,至于忧劳也。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〇赋也。
素冠,则素衣矣。 与子同归,爱慕之词也。
庶见素𫖒音毕兮,我心蕴於粉反结叶讫力反兮,聊与子如一兮。〇赋也。
𫖒,蔽膝也,以韦为之。冕服谓之韨,其馀曰𫖒。𫖒从裳色,素衣素裳,则素𫖒矣。蕴结,思之不解也。与子如一,甚于同归矣。
素冠三章,章三句。按丧礼,为父为君,斩衰三年。昔宰予欲短丧,夫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三〕。”传曰:“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夫子,援琴而弦,衎衎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夫子曰:‘君子也。’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夫子,援琴而弦,切切而哀。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夫子曰:‘君子也。’子路曰‘敢问何谓也?’夫子曰:‘子夏哀已尽,能引而致之于礼,故曰“君子也”。闵子骞哀未尽,能自割以礼,故曰“君子也”。’夫三年之丧,贤者之所轻,不肖者之所勉。”
3.隰有苌楚
隰有苌丈羊切楚,猗於可反傩乃可反其枝。夭於骄反之沃沃乌毒反,乐音洛子之无知。〇赋也。
苌楚,铫弋,今羊桃也,子如小麦,亦似桃。 猗傩,柔顺也。 夭,少好貌。 沃沃,光泽貌。 子,指苌楚也。
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芳无、胡瓜二反。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古胡、古牙二反。〇赋也。
无家,言无累也。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〇赋也。
无室,犹无家也。
隰有苌楚三章,章四句。
4.匪风
匪风发叶方月反兮,匪车偈起竭反兮。顾瞻周道,中心怛都达反,叶旦悦反兮。〇赋也。
发,飘扬貌。 偈,疾驱貌。 周道,适周之路也。 怛,伤也。
周室衰微,贤人忧叹而作此诗。言常时风发而车偈,而中心怛然。今非风发也,非车偈也,特顾瞻周道,而思王室之陵迟,故中心为之怛然耳。
匪风飘符遥反,叶匹妙反兮,匪车嘌匹遥反,叶匹妙反兮。顾瞻周道,中心弔兮。〇赋也。
回风曰飘。 嘌,漂摇不安之貌。 弔,亦伤也。
谁能亨普庚反鱼?溉古爱反之釜符甫反鬵音寻。谁将西归?怀之好音。〇兴也。
溉,涤也。 鬵,釜属。西归,归于周也。
谁能亨鱼乎?有则我愿为之溉其釜鬵。谁将西归乎?有则我愿慰之以好音。以见思之之甚,但有西归之人,即思有以厚之也。
匪风三章,章四句。
桧国四篇,十二章,四十五句。
曹·一之十四
曹,国名。其地在禹贡兖州陶丘之北,雷夏、菏泽之野。周武王以封其弟振铎。今之曹州即其地也。
1.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叶创举反。心之忧矣,于我归处。〇比也。
蜉蝣,渠略也,似蛄蜣,身狭而长角,黄黑色,朝生暮死。 楚楚,鲜明貌。
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之,而欲其于我归处耳。序以为刺其君,或然,而未有考也。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叶蒲北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〇比也。
采采,华饰也。 息,止也。
蜉蝣掘求勿反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音税,叶输爇反。〇比也。
掘阅,未详。 说,舍息也。
蜉蝣三章,章四句。
2.候人
彼候人兮,何何可切戈与祋都律、都外二反。彼其音记之子,三百赤芾芳勿、蒲昧二反。〇兴也。
候人,道路迎送宾客之官。 何,揭。 祋,殳也。 之子,指小人。 芾,冕服之𫖒也。一命,缊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葱珩;大夫以上,赤芾乘轩。
此刺其君远君子而近小人之词。言彼候人而何戈与祋者,宜也。彼其之子,而三百赤芾,何哉?置文公入曹,数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其谓是欤?
维鹈徒低反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尺证反其服叶蒲北反。〇兴也。
鹈,鴮泽,水鸟也,俗所谓淘河也。
维鹣在梁,不濡其咮陟救反。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古豆反。〇兴也。
咮,喙。 遂,称。 媾,宠也。 遂之为称,犹今人谓遂意曰称意。
荟乌会反兮蔚於贵反兮,南山朝隮子兮反。婉於阮反兮娈力转反兮,季女斯饥。〇比也。
荟、蔚,草木盛多之貌。 朝隮,云气升腾也。 婉,少貌。 娈,好貌。
荟蔚朝隮,言小人众多而气焰盛也。季女婉娈自保,不妄从人,而反饥困。言贤者守道,而反贫贱也。
候人四章,章四句。
3.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四〕。其仪一兮,心如结叶讫力反兮。〇兴也。
鳲鸠,秸鞠也,亦名戴胜,今之布谷也。饲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也。 如结,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
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均平专一。故言鳲鸠在桑,则其子七矣。淑人君子,则其仪一矣。其仪一,则心如结矣。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陈氏曰:“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岂固为是拘拘者哉?盖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是以由其威仪一于外,而心如结于内者,从可知也。”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叶莫悲反。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叶新齎反。其带伊丝,其弁伊骐音其。〇兴也。
鳲鸠常言在桑,其子每章异木,子自飞去,母常不移也。 带,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 弁,皮弁也。 骐,马青黑色者。弁之色亦如此也。书云“四人骐弁”。今作“綦”。
言鳲鸠在桑,则其子在梅矣。淑人君子,则其带伊丝矣。其带伊丝,则其弁伊骐矣。言有常度,不差忒也。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它得反。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叶于逼反。〇兴也。
有常度而其心一,故仪不忒。仪不忒,则足以正四国矣。大学传曰:“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侧巾反。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叶尼因反?〇兴也。
仪不忒,故能正国人。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词也。
鳲鸠四章,章六句。
4.下泉
冽音列彼下泉,浸彼苞稂音郎。忾苦爱反我寤叹,念彼周京叶居良反。〇比而兴也。
冽,寒也。 下泉,泉下流者也。苞,草丛生也。 稂,童梁,莠属也。 忾,叹息之声也。 周京,天子所居也。
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
列彼下泉,浸彼苞萧叶疎鸠反。忾我寤叹,念彼京周。〇比而兴也。
萧,蒿也。 京周,犹周京也。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音尸。忾我寤叹,念彼京师叶霜夷反。〇比而兴也。
著,筮草也。 京师,犹京周也。详见大雅公刘篇。
芃芃薄工反黍苗,阴雨膏古报反之。四国有王,郇音葡伯劳力报反之。〇比而兴也。
芃芃,美貌。 郇伯,郇侯,文王之后,尝为州伯,治诸侯有功。
言黍苗既芃芃然矣,又有阴雨以膏之。四国既有王矣,而又有郇伯以劳之。伤今之不然也。
下泉四章。章四句。程子曰:“易剥之为卦也,诸阳消剥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有复生之理。上九亦变,则纯阴矣。然阳无可尽之理,变于上,则生于下,无间可容息也。阴道极盛之时,其乱可知。乱极则自当思治,故众心愿戴于君子,君子得舆也。诗匪风、下泉所以居‘变风’之终也。”陈氏曰:“乱极而不治,变极而不正,则天理灭矣,人道绝矣。圣人于‘变风’之极,则系以思治之诗,以示循环之理,以言乱之可治、变之可正也。”
曹国四篇,十五章,六十八句。
【校勘记】
- 〔一〕“反",原作“也”,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二〕“一百一十四句”,原作“百二十四句”,据朱熹陈风各篇篇末注及八卷本改。
- 〔三〕“予也”至“丧也”:按论语阳货作“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文字顺序不同。
- 〔四〕“子其仪一兮”,五字原无,为空格,据南图宋本、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豳·一之十五
豳,国名。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虞、夏之际,弃为后稷,而封于邰。及夏之衰,弃稷不务,弃子不窋失其官守,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能复修后稷之业,民以富实。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焉。十世而大王徙居岐山之阳,十二世而文王始受天命,十三世而武王遂为天子。武王崩,成王立,年幼不能涖阼,周公旦以冢宰摄政,乃述后稷、公刘之化,作诗一篇以戒成王。谓之豳风。而后人又取周公所作,及凡为周公而作之诗以附焉。豳在今邠州三水县,邰在今京兆府武功县。
1.七月
七月流火叶虎委反,九月授衣叶上声。一之日觱音必发叶方吠反,二之日栗烈叶力制反。无衣无褐音曷,叶许例反,何以卒岁或曰:发、烈、褐皆如字,而岁读如雪?三之日于耜叶羊里反,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叶奖履反,馌炎辄反彼南亩叶满彼反,田畯音俊至喜。〇赋也。
七月,斗建申之月,夏之七月也。后凡言“月”者放此。 流,下也。 火,大火,心星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方。至七月之昏,则下而流矣。九月霜降始寒,而蚕绩之功亦成。故授人以衣,使御寒也。 一之日,谓斗建子,一阳之月。二之日,谓斗建丑,二阳之月也。变月言日,言是月之日也。后凡言“日”者放此。盖周之先公已用此以纪候,故周有天下,遂以为一代之正朔也。 觱发,风寒也。 栗烈,气寒也。 褐,毛布也。 岁,夏正之岁也。 于,往也。 耜,田器也。于耜,言往修田器也。 举趾,举足而耕也。 我,家长自我也。 馌,饷田也。 田畯,田大夫,劝农之官也。
周公以成王未知稼穑之艰难,故陈后稷、公刘风化之所由,使瞽矇朝夕讽诵以教之。此章首言七月暑退将寒,故九月而授衣以御之。盖十一月以后风气日寒,不如是则无以卒岁也。正月则往修田器,二月则举趾而耕。少者既皆出而在田,故老者率妇子而饷之。治田早而用力齐,是以田畯至而喜之也。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叶古郎反。女执懿筐,遵彼微行叶户郎反,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巨之反。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〇赋也。
载,始也。 阳,温和也。 仓庚,黄鹏也。 懿,深美也。 遵,循也。 微行,小迳也。 柔桑,稺桑也。 迟迟,日长而暄也。 蘩,白蒿也,所以生蚕,今人犹用之。盖蚕生未齐,未可食桑,故以此啖之也。 祁祁,众多也,或曰徐也。 公子,豳公之子也。
再言流火、授衣者,将言女功之始,故又本于此。遂言春日始和,有鸣仓庚之时,而蚕始生,而执深筐以求稺桑。然又有生而未齐者,则采蘩者众。而此治蚕之女,感时而伤悲。盖是时公子犹娶于国中,而贵家大族连姻公室者,亦无不力于蚕桑之务。故其许嫁之女,预以将及公子同归,而远其父母为悲也。其风俗之厚,而上下之情,交相忠爱如此。后章凡言“公子”者放此。
七月流火,八月萑户官反苇韦鬼反。蚕月条它彫反桑,取彼斧斨七羊反,以伐远扬,猗於宜反彼女桑。七月鸣鵙圭觅反,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〇赋也。
萑苇,即蒹葭也。 蚕月,治蚕之月。 条桑,枝落之采其叶也。 斧,隋銎。 斨,方銎。 远扬,远枝扬起者也。取叶存条曰猗。 女桑,小桑也。小桑不可条取,故取其叶而存其条,猗猗然尔。 鵙,伯劳也。 绩,缉也。 玄,黑而有赤之色。 朱,赤色。 阳,明也。
言七月暑退将寒,而是岁御冬之备,亦庶几其成矣。又当预拟来岁治蚕之用,故于八月萑苇既成之际而收蓄之,将以为曲薄。至来岁治蚕之月,则采桑以供蚕食,而大小毕取,见蚕盛而人力至也。蚕事既备,又于鸣鵙之后,麻熟而可绩之时,则绩其麻以为布。而凡此蚕绩之所成者,皆染之,或玄或黄,而其朱者尤为鲜明,皆以供上,而为公子之裳。言劳于其事而不自爱,以奉其上。盖至诚惨怛之意,上以是施之,下以是报之也。以上二章,专言蚕绩之事,以终首章前段“无衣”之意。
四月秀葽於遥反,五月鸣蜩徒彫反。八月其获户郭反,十月陨于敏反萚音托。一之日于貉户各反,取彼狐狸力之反,为公子裘叶渠之反。二之日其同,载缵子管反武功。言私其豵子公反,献豜古年反于公。〇赋也。
不荣而实曰秀。 葽,草名。 蜩,蝉也。 获,禾之早者可获也。 陨,坠。 萚,落也。谓草木陨落也。 貉,狐狸也。于貉,犹言于耜,谓往取狐狸也。 同,竭作以狩也。 缵,习而继之也。 豵,一岁豕。 豜,三岁豕也。
言自四月纯阳,而历一阴四阴,以至纯阴之月,则大寒之候将至。虽蚕桑之功无所不备,犹恐其不足以御寒。故于貉而取狐狸之皮,以为公子之裘也。兽之小者,私之以为已有,而大者则献之于上,亦爱其上之无已也。此章专言狩猎,以终首章前段“无褐”之意。
五月斯螽音终动股,六月莎素和反鸡振羽。七月在野叶上与反,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后五反,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叶后五反,八字一句。穹起弓反窒珍悉反熏许云反鼠,塞向墐音觐户同上。嗟我妇子叶效五反,曰为改岁,入此室处。〇赋也。
斯螽、莎鸡、蟋蟀,一物,随时变化而异其名。 动股,始跃而以股鸣也。 振羽,能飞而以翅鸣也。 宇,檐下也。暑则在野,寒则依人。 穹,空隙也。 窒,塞也。 向,北出牖也。 墐,涂也。 庶人筚户,冬则涂之。
东莱吕氏曰:“十月而曰改岁,三正之通于民俗尚矣。周特举而迭用之耳。”言睹蟋蟀之依人,则知寒之将至矣。于是室中空隙者塞之,熏鼠使不得穴于其中,塞向以当北风,墐户以御寒气。而语其妇子曰:岁将改矣,天既寒而事亦已,可以人此室处矣。此见老者之爱也。此章亦以终首章前段御寒之意。
六月食郁及薁於六反,七月亨普庚反葵及菽音叔。八月剥普卜反枣叶音走,十月获稻叶徒苟反。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叶殖酉反。七月食瓜叶音孤,八月断壶。九月叔苴七馀反。采荼音徒薪樗敕书反,食音嗣我农夫。〇赋也。
郁,棣属。 薁,蘡薁也。 葵,菜名。 菽,豆也。 剥,击也。 获稻以酿酒也。 介,助也。介眉寿者,颂祷之辞也。 壶,瓠也。食瓜断壶,亦去圃为场之渐也。 叔,拾也。 苴,麻子也。荼,苦菜也。樗,恶木也。
自此至卒章,皆言农圃、饮食、祭祀、燕乐,以终首章后段之意。而此章果酒嘉蔬,以供老疾、奉宾祭;瓜瓠苴荼,以为常食。少长之义、丰俭之节然也。
九月筑场圃博故反,十月纳禾稼叶古护反。黍稷重直容反穋音六,叶六直反,禾麻菽麦叶讫力反。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徒刀反。亟纪力反其乘屋,其始播百谷。〇赋也。
场、圃同地。物生之时,则耕治以为圃,而种菜茹;物成之际,则筑坚之以为场,而纳禾稼。盖自田而纳之于场也。 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禾之秀实而在野曰稼。先种后熟曰重,后种先熟曰穋。再言禾者,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 同,聚也。 宫,邑居之宅也。古者民受五亩之宅,二亩半为庐在田,春夏居之;二亩半为宅在邑,秋冬居之。 功,葺治之事也。或曰:公室官府之役也。古者“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是也。 索,绞也。 綯,索也。 乘,升也。
言纳于场者无所不备,则我稼同矣,可以上人都邑,而执治宫室之事矣。故昼往取茅,夜而绞索,亟升其屋而治之。盖以来岁将复始播百谷,而不暇于此故也。不待督责而自相警戒,不敢休息如此。吕氏曰:“此章终始农事,以极忧勤艰难之意。”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力证反阴叶於容反。四之日其蚤音早,献羔祭韭音九,叶已小反。九月肃霜,十月涤徒力反场,朋酒斯飨叶虚良反,曰杀羔羊。跻子奚反彼公堂,称彼兕觥虢彭反,叶古黄反,万寿无疆!〇赋也。
凿冰,谓取冰于山也。 冲冲,凿冰之意。周礼“正岁十二月,令斩冰”是也。 纳,藏也。 藏冰所以备暑也。 凌阴,冰室也。豳土寒多,正月风未解冻,故冰犹可藏也。 蚤,蚤朝也。 韭,菜名。献羔祭韭,而后启之。月令仲春“献羔开冰,先荐寝庙”是也。苏氏曰:“古者藏冰发冰,以节阳气之盛。夫阳气之在天地,譬犹火之著于物也,故常有以解之。十二月阳气蕴伏,锢而未发,其盛在下,则纳冰于地中。至于二月,四阳作,蛰虫起,阳始用事,则亦始启冰而庙荐之。至于四月,阳气毕达,阴气将绝,则冰于是大发。食肉之禄,老病丧浴,冰无不及。是以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雷出不震,无灾霜雹,疠疾不降,民不夭札也。”胡氏曰:“藏冰开冰,亦圣人辅相爕调之一事尔,不专恃此以为治也。” 肃霜,气肃而霜降也。 涤场者,农事毕而扫场地也。 两尊曰朋。乡饮酒之礼,“两尊壶于房户间”是也〔一〕。 跻,升也。 公堂,君之堂也。 称,举也。 疆,竟也。
张子曰:“此章见民忠爱其君之甚。既劝趋其藏冰之役,又相戒速毕场功,杀羊以献于公,举酒而祝其寿也。”
七月八章,章十一句。周礼簧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即谓此诗也。王氏曰:“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飨也节。此七月之义也。”
2.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又叶入声,无毁我室又叶上声。恩斯勤斯,鬻由六反子之闵叶眉贫反斯。〇比也。
为鸟言以自比也。鸱鸮,鸺鹠,恶鸟,攫鸟子而食者也。 室,鸟自名其巢也。 恩,情爱也。 勤,笃厚也。 鬻,养。 闵,忧也。
武王克商,使弟管叔鲜、蔡叔度监于纣子武庚之国。武王崩,成王立,周公相之。而二叔以武庚叛,且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故周公东征,二年,乃得管叔、武庚而诛之。而成王犹未知公之意也。公乃作此诗以贻王,托为鸟之爱巢者,呼鸱鸮而谓之曰:鸱鸮鸱鸮,尔既取我之子矣,无更毁我之室也。以我情爱之心,笃厚之意,鬻养此子,诚可怜悯。今既取之,其毒甚矣,况又毁我室乎!以比武庚既败管、蔡,不可更毁我王室也。
迨天之未阴雨,徹彼桑土音杜,徒古反,绸直留反缪莫侯反牖户叶后五反〔二〕。今女音汝下民,或敢侮予叶演女反!〇比也。
迨,及。 徹,取也。 桑土,桑根皮也〔三〕。 绸缪,缠绵也。 牖,巢之通气处。 户,其出入处也。
亦为鸟言: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则此下土之民,谁敢有侮予者!亦以比己深爱王室,而预防其患难之意。故孔子赞之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予手拮音吉据音居,予所捋力活反荼,予所蓄租子胡反,予口卒瘏音徒,曰予未有室家叶古胡反。〇比也。
拮据,手口共作之貌。 捋,取也。 荼,荏苕,可藉巢者也。 蓄,积。 租,聚。 卒,尽。 瘏,病也。 室家,巢也。
亦为鸟言:作巢之始,所以拮据以捋荼蓄租,劳苦而至于尽病者,以巢之未成也。以比己之前日所以勤劳如此者,以王室之新造而未集故也。
予羽谯谯在消反,予尾翛翛素彫反。予室翘翘祈消反,风雨所漂匹遥反摇。予维音哓哓呼尧反!〇比也。
谯谯,杀也。 翛翛,敝也。 翘翘,危也。 哓哓,急也。
亦为鸟言:羽杀尾敝以成其室,而未定也,风雨又从而飘摇之。则我之哀鸣,安得而不急哉!以比已既劳悴,王室又未安,而多难乘之。则其作诗以喻王,亦不得而不汲汲也。
鸱鸮四章,章五句。事见书金縢篇。
3.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吐刀反不归无韵,未详。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户郎反枚叶谟悲反。蜎蜎乌玄反〔四〕者蠋音蜀,烝在桑野叶上与反。敦都回反彼独宿,亦在车下叶后五反。〇赋也。
东山,所征之地也。 慆慆,言久也。 零,落也。 濛,雨貌。 裳衣,平居之服也。勿士行枚,未详其义。郑氏曰:士,事也。行,陈也。&枚,如箸,衔之,有繣结项中,以止语也。 蜎蜎,动貌。 蠋,桑虫,似蚕者也。 烝,发语声。 敦,独处不移之貌。此则兴也。
成王既得鸱鸮之诗,又感风雷之变,始悟而迎周公。于是周公东征已三年矣。既归,因作此诗以劳归士〔五〕。盖为之述其意而言曰:我之东征既久,而归涂又有遇雨之劳。因追言其在东而言归之时,心已西向而悲。于是制其平居之服,而以为自今可以勿为行陈衔枚之事矣。及其在涂,则又睹物起兴,而自叹曰:彼蜎蜎者蠋,其在彼桑野矣。此敦然而独宿者,则亦在此车下矣。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力果反之实,亦施羊豉反于宇。伊威在室,蠨音萧蛸所交反在户后五反。町他顶反畽他短反鹿场,熠以执反燿以照反宵行叶户郎反。不可畏叶於非反也,伊可怀叶胡威反也。〇赋也。
果臝,栝楼也。 施,延也。 蔓生延施于宇下也。 伊威,鼠妇也。室不扫则有之。 蠨蛸,小蜘蛛也。户无人出入,则结网当之。 町畽,舍旁隙地也。无人焉,故鹿以为场也。 熠燿,明不定貌。 宵行,虫名,如蚕,夜行,喉下有光如萤也。
章首四句言其往来之劳,在外之久,故每章重言,见其感念之深。遂言已东征而室庐荒废至于如此,亦可畏矣。然岂可畏而不归哉?亦可怀思而已。此则述其归未至而思家之情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古玩反鸣于垤田节反,叶地一反,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叶入声。有敦都回反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叶尼因反。〇赋也。
鹳,水鸟,似鹤者也。 垤,蚁冢也。 穹窒,见七月。
将阴雨,则穴处者先知,故蚁出垤。而鹳就食之,遂鸣于其上也。行者之妻亦思其夫之劳苦,而叹息于家。于是洒扫穹窒以待其归,而其夫之行忽已至矣。因见苦瓜系于栗薪之上,而曰:自我之不见此,亦已三年矣。栗,周土所宜木,与苦瓜皆微物也。见之而喜,则其行久而感深可知矣。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邦角反其马叶满补反。亲结其缡叶离、罗二音,九十其仪叶宜、俄二音。其新孔嘉叶居宜、居何二反,其旧如之何叶奚、河二音?〇赋而兴也。
仓庚飞,昏姻时也。 熠燿,鲜明也。 黄白曰皇,駵白曰驳。 缡,妇人之袆也。母戒女,而为之施衿结帨也。 九其仪、十其仪,言其仪之多也。
赋时物以起兴,而言东征之归士,未有室家者,及时而昏姻,既甚美矣;其旧有室家者,相见而喜,当如何邪?
东山四章,章十二句。序曰:“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也。‘说以使民,民忘其死’,其唯东山乎?”愚谓:完,谓全师而归,无死伤之苦。思,谓未至而思,有怆恨之怀。至于室家望女、男女及时,亦皆其心之所愿而不敢言者,上之人乃先其未发而歌咏以劳苦之,则其欢欣感激之情为如何哉!盖古之劳诗皆如此。其上下之际,情志交孚,虽家人父子之相语,无以过之。此其所以维持巩固数十百年,而无一旦土崩之患也。
4.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七羊反。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〇赋也。
隋銎曰斧,方銎曰斨,征伐之用也。 四国,四方之国也。 皇,匡也。 将,大也。
从军之士,以前篇周公劳己之勤,故言此以答其意曰:东征之役,既破我斧而缺我斨,其劳甚矣。然周公之为此举,盖将使四方莫敢不一于正而后已,其哀我人也,岂不大哉!然则虽有破斧缺斨之劳,而义有所不得辞矣。夫管、蔡流言以谤周公,而公以六军之众往而征之,使其心一有出于自私而不在于天下,则抚之虽勤,劳之虽至,而从役之士岂能不怨也哉?今观此诗,固足以见周公之心大公至正,天下信其无有一豪自爱之私;抑又有以见当是之时,虽被坚执锐之人,亦皆能以周公之心为心,而不自为一身一家之计,盖亦莫非圣人之徒也。学者于此熟玩而有得焉,则其心正大,而天地之情真可见矣。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巨宜反,叶巨何反。周公东征,四国是吪五戈反。哀我人斯,亦孔之嘉叶居何反。〇赋也。
锜,凿属。 吪,化。 嘉,善也。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音求。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在羞反。哀我人斯,亦孔之休。〇赋也。
銶,木属。 遒,敛而固之也。 休,美也。
破斧三章,章六句。范氏曰;“象日以杀舜为事,舜为天子也,则封之。管、蔡启商以叛,周公之为相也,则诛之。迹虽不同,其道则一也。盖象之祸,及于舜而已,故舜封之。管、蔡流言,将危周公以间王室,得罪于天下,故周公诛之。非周公诛之,天下之所当诛也。周公岂得而私之哉?”
5.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七喻反妻如何?匪媒不得。〇比也。
柯,斧柄也。 克,能也。 媒,通二姓之言者也。
周公居东之时,东人言此,以比平日欲见周公之难。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古豆反之子,笾豆有践贱浅反。〇比也。
则,法也。 我,东人自我也。 之子,指其妻而言也。 笾,竹豆也。 豆,木豆也。 践,行列之貌。
言伐柯而有斧,则不过即此旧斧之柯,而得其新柯之法。娶妻而有媒,则亦不过即此见之,而成其同牢之礼矣。东人言此,以比今日得见周公之易,深喜之之词也。
伐柯二章,章四句。
6.九罭
九罭于逼反之鱼,鳟才损反鲂音房。我觏之子,衮古本反衣绣裳。〇兴也。
九罭,九囊之网也。 鳟,似皖而鳞细眼赤。 鲂,已见上。皆鱼之美者也。 我,东人自我也。 之子,指周公也。 衮衣裳九章:一曰龙;二曰山;三曰华虫,雉也;四曰火;五曰宗彝,虎蜼也。皆繢于衣。六曰藻;七曰粉米;八曰黼;九曰黻。皆绣于裳。天子之龙一升一降〔六〕,上公但有降龙。以龙首卷然,故谓之衮也。
此亦周公居东之时,东人喜得见之,而言九罭之网,则有鳟鲂之鱼矣。我觏之子,则见其衮衣绣裳之服矣。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音汝,下同信处。〇兴也。
遵,循也。 渚,小洲也。 女,东人自相女也。 再宿曰信。〇兴也。
东人闻成王将迎周公,又自相谓而言:鸿飞则遵渚矣,公归岂无所乎?今特于女信处而已。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
高平曰陆。不复,言将留相王室,而不复来东也。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〇赋也。
承上二章,言周公信处信宿于此,是以东方有此服衮衣之人。又愿其且留于此,无遽迎公以归。归则将不复来,而使我心悲也。
九鼠四章,一章四句,三章章三句。
7.狼跋
狼跋蒲末反其胡,载疐丁四反其尾。公孙音逊硕肤,赤舄音昔几几。〇兴也。
跋,躐也。 胡,颌下悬肉也。 载,则。 疐,跲也。老狼有胡,进而躐其胡,则退而跲其尾。 公,周公也。 孙,让。 硕,大。 肤,美也。 赤舄,冕服之舄也。 几几,安重貌。
周公虽遭疑谤,然所以处之不失其常,故诗人美之。言狼跋其胡,则疐其尾矣。公遭流言之变,而其安肆自得乃如此。盖其道隆德盛,而安土乐天,有不足言者,所以遭大变而不失其常也。夫公之被毁,以管、蔡之流言也。而诗人以为此非四国之所为,乃公自让其大美而不居耳。盖不使谗邪之口得以加乎公之忠圣,此可见其爱公之深、敬公之至,而其立言亦有法矣。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叶洪孤反。〇兴也。
德音,犹令闻也。 瑕,疵病也。
程子曰:“周公之处已也,夔夔然存恭畏之心;其存诚也,荡荡然无顾虑之意。所以不失其圣,而德音不瑕也。”
狼跋二章,章四句。范氏曰:“神龙或潜或飞,能大能小,其变化不测。然得而蓄之若犬羊然,有欲故也。唯其可以蓄之,是以亦得醢而食之。凡有欲之类,莫不可制焉。唯圣人无欲,故天地万物不能易也。富贵、贫贱、死生,如寒暑昼夜相代乎前,吾岂有二其心乎哉?亦顺受之而已矣。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孔子阨于陈、蔡,而不以为戚。周公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而赤舄几几,德音不瑕,其致一也。”
豳国七篇,二十七章,二百三句。程元问于文中子曰:“敢问豳风何风也?”曰:“变风也。”元曰:“周公之际,亦有变风乎?”曰:“君臣相诮,其能正乎?成王终疑周公,则风遂变矣。非周公至诚,其孰卒正之哉?”元曰:“居变风之末,何也?”曰:“夷王以下,变风不复正矣。夫子盖伤之也,故终之以豳风,言变之可正也,惟周公能之,故系之以正。变而克正,危而克扶,始终不失其本,其惟周公乎?系之豳,远矣哉!”〇籥章龡豳诗以逆暑迎寒,已见于七月之篇矣。又曰:祈年于田祖,则龡豳雅以乐田畯;祭蜡,则龡豳颂以息老物。则考之于诗,未见其篇章之所在。故郑氏三分七月之诗以当之,其道情思者为风,正礼节者为雅,乐成功者为颂。然一篇之诗,首尾相应,乃剟取其一节而偏用之,恐无此理。故王氏不取,而但谓本有是诗而亡之,其说近是。或者又疑,但以七且全篇,随事而变其音节,或以为风,或以为雅,或以为颂,则于理为通,而事亦可行。如又不然,则雅、颂之中,凡为农事而作者,皆可冠以“豳”号。其说具于太思、良耜诸篇,读者择焉可也。
【校勘记】
- 〔一〕“两尊壶”,仪礼乡饮酒礼作“尊两壶”。
- 〔二〕“叶”,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无此字。
- 〔三〕“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无此字。
- 〔四〕“乌”,原作“鸟”,据经典释文、南图宋本、宋刊明印本、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五〕“此”,原无,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
- 〔六〕“一降”,原作“二降”,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小雅·二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各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故或欢欣和说,以尽群下之情;或恭敬齐庄,以发先王之德。词气不同,音节亦异,多周公制作时所定也。及其变也,则事未必同,而各以其声附之。其次序时世,则有不可考者矣。
鹿鸣之什二之一
雅、颂无诸国别,故以十篇为一卷,而谓之什,犹军法以十人为什也。
1.鹿鸣
呦呦音幽鹿鸣叶音芒,食野之苹叶音旁。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叶师庄反。吹笙鼓簧音黄,承筐是将。人之好呼报反我,示我周行叶户郎反。〇兴也。
呦呦,声之和也。 苹,籁箫也,青色,白茎如筯。我,主人也。 宾,所燕之客,或本国之臣,或诸侯之使也。 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 簧,笙中之簧也。 承,奉也。 筐,所以盛币帛者也。 将,行也。奉筐而行币帛,饮则以酬宾送酒,食则以侑宾劝饱也。 周行,大道也。古者于旅也语,故欲于此闻其言也。
此燕飨宾客之诗也。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而言其礼意之厚如此,庶乎人之好我,而示我以大道也。记曰:“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盖其所望于群臣嘉宾者,唯在于示我以大道,则必不以私惠为德而自留矣。呜呼,此其所以和乐而不淫也与!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叶侧豪反。视民不恌他彫反,叶音洮,君子是则是傚胡教反,叶胡高反。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牛刀反。〇兴也。
蒿,菣也,即青蒿也。 孔,甚。 昭,明也。 视,与示同。 恌,偷薄也。 敖,游也。
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傚,则亦不待言语之间,而其所以示我者深矣。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今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音洛且湛都南反,叶持林反。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〇兴也。
芩,草名,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 湛,乐之久也。 燕,安也。
言安乐其心,则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盖所以致其殷勤之厚,而欲其教示之无已也。
鹿鸣三章,章八句。按序以此为“燕群臣嘉宾”之诗。而燕礼亦云:“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即谓此也。乡饮酒用乐亦然。而学记言:“大学始教”,“宣雅肄三”,亦谓此三诗。然则又为上下通用之乐矣。岂本为燕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欤?然于朝曰君臣焉,于燕曰宾主焉,先王以礼使臣之厚,于此见矣。〇范氏曰:“食之以礼,乐之以乐,将之以实,求之以诚,此所以得其心也。贤者岂以饮食币帛为悦哉?夫婚姻不备,则贞女不行也;礼乐不备,则贤者不处也。贤者不处,则岂得乐而尽其心乎?”
2.四牡
四牡騑騑芳非反,周道倭於危反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音古,我心伤悲。〇赋也。
騑騑,行不止之貌。 周道,大路也。 倭迟,回远之貌。 盬,不坚固也。〇赋也。
此劳使臣之诗也。夫君之使臣,臣之事君,礼也。故为臣者奔走于王事,特以尽其职分之所当为而已,何敢自以为劳哉?然君之心则不敢以是而自安也,故燕飨之际,叙其情以闵其劳。言驾此四牡而出使于外,其道路之回远如此。当是时,岂不思归乎?特以王事不可以不坚固,不敢徇私以废公,是以内顾而伤悲也。臣劳于事而不自言,君探其情而代之言。上下之间,可谓各尽其道矣。传曰:“思归者,私恩也。靡盬者,公义也。伤悲者,情思也。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君子不以私害公,不以家事辞王事。”范氏曰:“臣之事上也,必先公而后私。君之劳臣也,必先恩而后义。”
四牡騑騑,啴啴他丹反骆音洛马叶满补反。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啴啴,众盛之貌。 白马黑鬣曰骆。 遑,暇。 启,跪。 处,居也。
翩翩音篇者鵻当作“隹”,朱惟反,载飞载下叶后五反,集于苞栩况甫反。王事靡盬,不遑将父扶雨反。〇兴也。
翩翩,飞貌。 鵻,夫不也,今鹁鸠也。凡鸟之短尾者,皆隹属。 将,养也。
翩翩者鵻,犹或飞或下,而集于所安之处。今使人乃劳苦于外,而不遑养其父,此君人者所以不能自安,而深以为忧也。范氏曰:“忠臣孝子之行役,未尝不念其亲。君之使臣,岂待其劳苦而自伤哉?亦忧其忧如己而已矣。此圣人所以感人心也。”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音起。王事靡盬,不遑将母叶满彼反。〇兴也。
杞,枸檵也。
驾彼四骆,载骤助救反骎骎侵、寝二音。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深、审二音。〇赋也。
骎骎,骤貌。 谂,告也。以其不获养父母之情,而来告于君也。非使人作是歌也,设言其情以劳之耳。独言将母者,因上章之文也。
四牡五章,章五句。按序言,此诗所以“劳使臣之来”,甚协诗意。故春秋传亦云。而外传以为章使臣之勤。所谓使臣,虽叔孙之自称,亦正合其本事也。但仪礼又以为上下通用之乐,疑亦本为劳使臣而作,其后乃移以他用耳。
3.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芳无反,与夫叶,于彼原隰。駪駪所巾反征夫,每怀靡及。〇兴也。
皇皇,犹煌煌也。 华,草木之华也。 高平曰原,下湿曰隰。 駪駪,众多疾行之貌。 征夫,使臣与其属也。 怀,思也。
此遣使臣之诗也。君之使臣,固欲其宣上德而达下情;而臣之受命,亦唯恐其无以副君之意也。故先王之遣使臣也,美其行道之勤,而述其心之所怀曰:彼煌煌之华,则于彼原隰矣。此駪駪然之征夫,则其所怀思,常若有所不及矣。盖亦因以为戒,然其词之婉而不迫如此。诗之忠厚,亦可见矣。
我马维驹恭于、恭侯二反,六辔如濡如朱、如由二反。载驰载驱亏于、亏由二反,周爰咨诹子须、子侯二反。〇赋也。
如濡,鲜泽也。 周,偏。 爰,于也。 咨诹,访问也。
使臣自以每怀靡及,故广询博访,以补其不及而尽其职也。程子曰;“咨访,使臣之大务。”
我马维骐音其,六辔如丝叶新齎反。载驰载驱,周爰咨谋叶莫悲反。〇赋也。
如丝,调忍也。 谋,犹诹也,变文以协韵尔。下章放此。
我马维骆,六辔沃乌毒反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待洛反。〇赋也。
沃若,犹如濡也。度,犹谋也。
我马维骃音因,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〇赋也。
阴白杂毛曰骃。 均,调也。 询,犹度也。
皇皇者华五章,章四句。按序以此诗为“君遣使臣”。春秋内、外传皆云“君教使臣”,其说已见前篇。仪礼亦见鹿鸣。疑亦本为遣使臣而作,其后乃移以他用也。然叔孙穆子所谓“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可谓得诗之意矣。范氏曰:“王者遣使于四方,教之以咨诹善道,将以广聪明也。夫臣欲助其君之德,必求贤以自助。故臣能从善,则可以善君矣;臣能听谏,则可以谏君矣。未有不自治,而能正君者也。”
常棣
常棣之华,鄂五各反不韡韡韦鬼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待礼反。〇兴也。
常棣,棣也,子如樱桃,可食。 鄂,鄂然外见之貌。 不,犹岂不也。 韡韡,光明貌。
此燕兄弟之乐歌。故言常棣之华,则其鄂然而外见者,岂不韡韡乎?凡今之人,则岂有如兄弟者乎?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叶胡威反。原隰裒薄侯反矣,兄弟求矣。〇赋也。
威,畏。 怀,思。 裒,聚也。
言死丧之祸,它人所畏恶,惟兄弟为相恤耳。至于积尸裒聚于原野之间,亦惟兄弟为相求也。此诗盖周公既诛管、蔡而作。故此章以下,专以死丧急难斗阋之事为言。其志切,其情哀。乃处兄弟之变,如孟子所谓“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已垂涕泣而道之”者。序以为“闵管、蔡之失道”者,得之。而又以为文武之诗,则误矣。大抵旧说诗之时世,皆不足信,举此自相矛盾者以见其一端,后不能悉辩也。
脊井益反令音零在原,兄弟急难叶泥沿反。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吐丹反,叶它涓反。〇兴也。
脊令,雝渠,水鸟也。 况,发语词,或曰当作“怳”。
脊令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以起兴。而言当此之时,虽有良朋,不过为之长叹息而已,力或不能相及也。东莱吕氏曰:“疎其所亲,而亲其所疎,此失其本心者也。故此诗反覆言朋友之不如兄弟,盖示之以亲疎之分,使之反循其本也。本心既得,则由亲及疎,秩然有序,兄弟之亲既笃,而朋友之义亦敦矣。初非薄于朋友也,苟杂施而不孙,虽曰厚于朋友,如无源之水,朝满夕除,胡可保哉?或曰:人之在难,朋友亦可以坐视欤?曰:‘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则非不忧悯,但视‘兄弟急难’,为有差等耳。诗人之词,容有抑扬,然常棣,周公作也,圣人之言,小大高下皆宜,而前后左右不相悖。”
兄弟阋许历反于墙,外御其务春秋传作“侮”,罔甫反。每有良朋,烝之承反也无戎叶而主反。〇赋也。
阋,斗很也。 御,禁也。 烝,发语声。 戎,助也。
言兄弟设有不幸斗很于内,然有外侮,则同心御之矣。虽有良朋,岂能有所助乎?富辰曰:“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叶桑经反。〇赋也。
上章言患难之时,兄弟相救,非朋友可比。此章遂言安宁之后,乃有视兄弟不如友生者,悖理之甚也。
傧宾胤反尔筵豆,饮酒之饫於虑反。兄弟既具,和乐音洛且孺。〇赋也。
傧,陈。 饫,餍。 具,俱也。 孺,小儿之慕父母也。
言陈筵豆以醉饱,而兄弟有不具焉,则无与共享其乐矣。
妻子好呼报反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许及反,和乐且湛答南反,叶持林反。〇赋也。
翕,合也。
言妻子好合,如琴瑟之和;而兄弟有不合焉,则无以久其乐矣。
宜尔室家叶古胡反,乐尔妻帑音奴。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就用乎字为韵!〇赋也。
帑,子。 究,穷。 图,谋。 亶,信也。
宜尔室家者,兄弟具,而后乐且孺也。乐尔妻帑者,兄弟翕,而后乐且湛也。兄弟于人,其重如此。试以是究而图之,岂不信其然乎!东莱吕氏曰:“告人以兄弟之当亲,未有不以为然者也。苟非是究是图,实从事于此,则亦未有诚知其然者也。不诚知其然,则所知者特其名而已矣。凡学盖莫不然。”
常棣八章,章四句。此诗首章略言至亲莫如兄弟之意。次章乃以意外不测之事言之,以明兄弟之情,其切如此。三章但言急难,则浅于死丧矣。至于四章,则又以其情义之甚薄,而犹有所不能已者言之。其序若曰:不待死丧,然后相收;但有急难,便当相助。言又不幸而至于或有小忿,犹必共御外侮。其所以言之者,虽若益轻以约,而所以著夫兄弟之义者,益深且切矣。至于五章,遂言安宁之后,乃谓兄弟不如友生,则是至亲反为路人,而人道或几乎息矣。故下两章,乃复极言兄弟之恩,异形同气,死生苦乐,无适而不相须之意。卒章又申告之,使反覆穷极而验其信然。可谓委曲渐次,说尽人情矣。读者宜深味之。
伐木
伐木丁丁陟耕反,鸟鸣嘤嘤於耕反。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息亮反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叶桑经反。神之听之,终和且平。〇兴也。
丁丁,伐木声。 嘤嘤,鸟声之和也。 幽,深。 迁,升。 乔,高。 相,视。 矧,况也。
此燕朋友故旧之乐歌。故以伐木之丁丁,兴鸟鸣之嘤嘤,而言鸟之求友。遂以鸟之求友,喻人之不可无友也。人能笃朋友之好,则神之听之,终和且平矣。
伐木许许呼古反,酾所宜反酒有藇象吕反。既有肥羜直吕反,以速诸父扶雨反。宁适不来,微我弗顾叶居五反。於音乌粲洒所懈反埽苏报反,叶苏吼反,陈馈八簋叶已有反。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其九反。宁适不来,微我有咎其九反。〇兴也。
许许,众人共力之声。淮南子曰:举大木者呼“邪许”。盖举重劝力之歌也。 酾酒者,或以筐,或以草,泲之而去其糟也。礼所谓“缩酌用茅”是也。 藇,美貌。 羜,未成羊也。 速,召也。 诸父,朋友之同姓而尊者也。 微,无。 顾,念也。 於,叹辞。 粲,鲜明貌。 八簋,器之盛也。 诸舅,朋友之异姓而尊者也。先诸父而后诸舅者,亲疎之杀也。 咎,过也。
言具酒食以乐朋友如此,宁使彼适有故而不来,而无使我恩意之不至也。孔子曰:“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此可谓能先施矣。
伐木于阪叶孚脔反,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在演反,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音侯以愆叶起浅反。有酒湑思吕反我,无酒酤音古我。坎坎鼓我,蹲蹲七旬反舞我。迨音待我暇叶后五反矣,饮此湑矣。〇兴也。
衍,多也。 践,陈列貌。 兄弟,朋友之同侪者。 无远,皆在也。先诸舅而后兄弟者,尊卑之等也。 乾餱,食之薄者也。 愆,过也。 湑,亦酾也。 酤,买也。 坎坎,击鼓声。 蹲蹲,舞貌。 迨,及也。
言人之所以至于失朋友之义者,非必有大故,或但以乾餱之薄,不以分人,而至于有愆耳。故我于朋友,不计有无,但及闲暇,则饮酒以相乐也。
伐木三章,章十二句。刘氏曰:“此诗每章首辄云‘伐木’,凡三云‘伐木’,故知当为三章。旧作六章,误矣。”今从其说正之。
天保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音丹厚,何福不除直虑反?俾尔多益,以莫不庶。〇赋也。
保,安也。 尔,指君也。 固,坚。 单,尽也。 除,除旧而生新也。 庶,众也。
人君以鹿鸣以下五诗燕其臣,臣受赐者,歌此诗以答其君。言天之安定我君,使之获福如此也。
天保定尔,俾尔戬子浅反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〇赋也。
闻人氏曰:“戬,与剪同,尽也。穀,善也。尽善云者,犹其曰单厚多益也。” 馨,尽。 遐,远也。 尔有以受天之禄矣,而又降尔以福。言天人之际,交相与也。书所谓“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语意正如此。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〇赋也。
兴,盛也。 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皆高大之意。川之方至,言其盛长之未可量也。
吉蠲古玄反为饎尺志反,是用孝享叶虚良反。禴馀若反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〇赋也。
吉,言诹日择士之善。 蠲,言齐戒涤濯之洁。 馆,酒食也。 享,献也。 宗庙之祭,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 公,先公也,谓后稷以下至公叔祖类也。 先王,大王以下也。 君,通谓先公先王也。 卜,犹期也。此尸传神意,以嘏主人之词。文王时,周未有曰“先王”者,此必武王以后所作也。
神之弔都历反矣,诒以之反尔多福叶笔力反。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徧为尔德。〇赋也。
弔,至也。 神之至矣,犹言祖考来格也。 诒,遗。 质,实也。 言其质实无伪,日用饮食而已。 群,众也。 黎,黑也,犹秦言“黔首”也。 百姓,庶民也。 为尔德者,言则而象之,犹助尔而为德也。
如月之恒古登反,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起虞反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〇赋也。
恒,弦。 升,出也。 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 骞,亏也。 承,继也。 言旧叶将落,而新叶已生,相继而长茂也。
天保六章,章六句。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叶则故反止。曰归曰归,岁亦莫音慕止。靡室靡家叶古乎反,玁音险狁音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〇兴也。
薇,菜名。 作,生出地也。 莫,晚。 靡,无也。 玁狁,北狄也。 遑,暇。 启,跪也。
此遣戍役之诗。以其出戍之时采薇以食,而念归期之远也。故为其自言,而以采薇起兴曰:采薇采薇,则薇亦作止矣。曰归曰归,则岁亦莫止矣。然凡此所以使我舍其室家,而不暇启居者,非上之人固为是以苦我也,直以玁狁侵陵之故,有所不得已而然耳。盖叙其勤苦悲伤之情,而又风以义也。程子曰:“毒民不由其上,则人怀敌忾之心矣。”又曰:“古者戍役,两期而还。今年春莫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每秋与冬初,两番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叶巨烈反。我戍未定,靡使归聘。〇兴也。
柔,始生而弱也。 烈烈,忧貌。 载,则也。 定,止。 聘,问也。
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叶讫力反,我行不来叶六直反。〇兴也。
刚,既成而刚也。 阳,十月也。时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名之曰阳月也。 孔,甚。 疚,病也。 来,归也。此见士之竭力致死,无还心也。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芳无、胡瓜二反。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斤於、尺奢二反。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〇兴也。
尔,华盛貌。 常,常棣也。 路,戎车也。 君子,谓将帅也。 业业,壮也。 捷,胜也。
彼尔然而盛者,常棣之华也。彼路车者,君子之车也。戎车既驾,而四牡盛矣。则何敢以定居乎?庶乎一月之间,三战而三捷尔。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求龟反。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符非反。四牡翼翼,象弭弥氏反鱼服叶蒲北反。岂不日戒叶讫力反?玁狁孔棘。〇赋也。
骙骙,强也。 依,犹乘也。 腓,犹芘也。程子曰:“腓,随动也。如足之腓,足动则随而动也。” 翼翼,行列整治之状。 象弭,以象骨饰弓销也。 鱼,兽名,似猪,东海有之,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可为弓鞬矢服也。 戒,警。 棘,急也。
言戎车者,将帅之所依乘,戍役之所芘倚。且其行列整治,而器械精好如此。岂不日相警戒乎?玁狁之难甚急,诚不可以忘备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于付反雪霏霏芳菲反。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叶於希反!〇赋也。
杨柳,蒲柳也。 霏霏,雪甚貌。 迟迟,长远也。
此章又设为役人预自道其归时之事,以见其勤劳之甚也。程子曰:“此皆极道其劳苦忧伤之情也。上能察其情,则虽劳而不怨,虽忧而能励矣。”范氏曰:“予于采薇,见先王以人道使人,后世则牛羊而已矣。”
采薇六章,章八句。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叶莫狄反矣。自天子所,谓我来叶六直反矣。召彼仆夫,谓之载叶节力反矣。王事多难乃旦反,维其棘矣。〇赋也。
牧,郊外也。 自,从也。 天子,周王也。 仆夫,御夫也。
此劳还率之诗。追言其始受命出征之时,出车于郊外,而语其人曰:我受命于天子之所而来。于是乎召御夫,使之载其车以行,而戒之曰:王事多难,是行也,不可以缓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叶音高矣。设此旐音兆矣,建彼旄音毛矣。彼旟音馀旐斯,胡不斾斾叶蒲寐反?忧心悄悄,仆夫况瘁似醉反。〇赋也。
郊在牧内。盖前军已至牧,而后军犹在郊也。 设,陈也。 龟蛇曰旐。 建,立也。 旄,注旄于旗干之首也。鸟隼曰旟。鸟隼龟蛇,曲礼所谓“前朱雀而后玄武”也。杨氏曰:“师行之法,四方之星各随其方,以为左右前后。进退有度,各司其局,则士无失伍离次矣。” 斾斾,飞扬之貌。 悄悄,忧貌。况,兹也,或云当作“怳”。
言出车在郊,建设旗帜。彼旗帜者,岂不斾斾而飞扬乎?但将帅方以任大责重为忧,而仆夫亦为之恐惧而憔悴耳。东莱吕氏曰:“古者出师,以丧礼处之。命下之日,士皆泣涕。夫子之言行三军,亦曰‘临事而惧’。皆此意也。”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叶铺郎反,旂旐央央於良反。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〇赋也。
王,周王也。 南仲,此时大将也。 方,朔方,今灵、夏等州之地。 彭彭,众盛貌。 交龙为旂。此所谓“左青龙”也。 央央,鲜明也。 赫赫,威名光显也。 襄,除也。 或曰上也,与“怀山襄陵”之“襄”同,言胜之也。
东莱吕氏曰:“大将传天子之命以令军众,于是车马众盛,旂旐鲜明〔一〕,威灵气焰,赫然动人矣。兵事以哀敬为本,而所尚则威。二章之戒惧,三章之奋扬,并行而不相悖也。”程子曰:“城朔方而玁狁之难除,御戎狄之道,守备为本,不以攻战为先也。”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叶芳无反。今我来思,雨于付反雪载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〇赋也。
华,盛也。 涂,冻释而泥涂也。 简书,戒命也。邻国有急,则以简书相戒命也。或曰:简书,策命临遣之词也。
此言其既归在涂,而本其往时所见,与今还时所遭,以见其出之久也。东莱吕氏曰:“采薇之所谓‘往’,遣戍时也;此诗之所谓‘往’,在道时也。采薇之所谓‘来’,戍毕时也;此诗之所谓‘来’,归而在道时也。”
喓喓於遥反草虫,趯趯他历反阜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欶中反〔二〕。既见君子,我心则降户江反,叶胡攻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〇赋也。
此言将帅之出征也,其室家感时物之变而念之。以为未见而忧之如此,必既见然后心可降耳。然此南仲今何在乎?方往伐西戎而未归也。岂既却玁狁,而还师以伐昆夷也与?薄之为言聊也。盖不劳馀力矣。
春日迟迟,卉许贵反木萋萋七西反。仓庚喈喈音皆,叶居奚反,采繁祁祁巨移反。执讯音信获丑,薄言还音旋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〇赋也。
卉,草也。 萎萎,盛貌。 仓庚,黄鹏也。 喈喈,声之和也。 讯,其魁首当讯问者也。 丑,徒众也。 夷,平也。
欧阳氏曰:“述其归时,春日暄妍,草木荣茂,而禽鸟和鸣。于此之时,执讯获丑而归,岂不乐哉?”郑氏曰:“此时亦伐西戎,独言平玁狁者,玁狁大,故以为始,以为终。”
出车六章,章八句。
杕杜
有杕大计反之杜,有睆华版反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〇赋也。
睆,实貌。 嗣,续也。 阳,十月也。 遑,暇也。
此劳还役之诗。故追述其未还之时,室家感于时物之变,而思之曰:特生之杜,有睆其实,则秋冬之交矣。而征夫以王事出,乃以日继日,而无休息之期。至于十月,可以归而犹不至,故女心悲伤而曰:征夫亦可以暇矣,曷为而不归哉?或曰兴也。下章仿此。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〇赋也。
萎萋,盛貌。春将莫之时也。归止,可以归也。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叶满洧反。檀车幝幝尺善反,四牡痯痯古缓反,叶古转反,征夫不远。〇赋也。
檀木坚,宜为车。 幝幝,敝貌。 痯痯,罢貌。
登山采杞,则春已莫而杞可食矣。盖托以望其君子,而念其以王事诒父母之忧也。然檀车之坚而敝矣,四牡之壮而罢矣,则征夫之归,亦不远矣。
匪载匪来叶六直反,忧心孔疚叶讫力反。期逝不至叶朱力反,而多为恤。卜筮偕叶举里反止,会言近叶渠纪反止,征夫迩止。〇赋也。
载,装。 疚,病。 逝,往。 恤,忧。 偕,俱。 会,合也。
言征夫不装载而来归,固已使我念之而甚病矣。况归期已过,而犹不至,则使我多为忧恤,宜如何哉?故且卜且筮,相袭俱作,合言于繇,而皆曰近矣,则征夫其亦迩而将至矣。范氏曰:“以卜筮终之,言思之切而无所不为也。”
杕杜四章,章七句。郑氏曰:“遣将帅及戍役,同歌同时,欲其同心也。反而劳之,异歌异日,殊尊卑也。记曰:‘赐君子小人不同日。’此其义也。”王氏曰:“出而用兵,则均服同食,一众心也。入而振旅,则殊尊卑,辨贵贱,定众志也。”范氏曰:“出车劳率,故美其功。秋杜劳众,故极其情。先王以已之心为人之心,故能曲尽其情,使民忘其死以忠于上也。”
南陔
此笙诗也,有声无词。旧在鱼丽之后。以仪礼考之,其篇次当在此。今正之。说见华黍。
鹿鸣之什十篇,一篇无辞。凡四十六章,二百九十七句。
白华之什二之二
毛公以南陔以下三篇无辞,故升鱼丽以足鹿鸣什数,而附笙诗三篇于其后,因以南有嘉鱼为次什之首。今悉依仪札正之。
白华笙诗也。说见上下篇。
华黍亦笙诗也。乡饮酒礼,鼓瑟而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然后笙入堂下,馨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燕礼亦鼓瑟歌鹿鸣、四牡、皇华。然后笙入立于县中,奏南陵、自华、华黍。南陔以下,今无以考其名篇之义。然曰笙、曰乐、曰奏,而不言歌,则有声而无词明矣。所以知其篇第在此者,意古经篇题之下必有谱焉。如投壶,鲁、薛鼓之节而亡之耳。
鱼丽
鱼丽力驰反于罶音柳,与酒叶,鲿音常鲨音沙,叶苏何反。君子有酒,旨且多。〇兴也。
丽,历也。 罶,以曲薄为笱,而承梁之空者也。 鲿,杨也,今黄颊鱼是也,似燕头鱼,身形厚而长大,颊骨正黄,鱼之大而有力解飞者。 鲨,蛇也,鱼狭而小,常张口吹沙,故又名吹沙。 君子,指主人。 旨且多,旨而又多也。
此燕飨通用之乐歌。即燕飨所荐之羞,而极道其美且多,见主人礼意之勤,以优宾也。或曰赋也。下二章放此。
鱼丽于罶,鲂鳢音礼。君子有酒,多且旨。〇兴也。
鳢,鲖也。又曰:鲩也。
鱼丽于罶,鰋音偃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叶羽已反。〇兴也。
鰋,鲇也。 有,犹多也。
物其多矣,维其嘉叶居何反矣。〇赋也。
物其旨矣,维其偕叶举里反矣。〇赋也。
物其有叶羽已反矣,维其时叶上纸反矣。〇赋也。
苏氏曰:“多则患其不嘉,旨则患其不齐,有则患其不时。今多而能嘉,旨而能齐,有而能时,言曲全也。”
鱼丽六章,三章章四句,三章章二句。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间,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毛公分鱼丽以足前什、而说者不察,遂分鱼丽以上为文武诗,嘉鱼以下为成王诗,其失甚矣。
由庚
由庚此亦笙诗,说见鱼丽。
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烝之承反然罩罩张教、竹卓二反。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五教、历各二反。〇兴也。
南,谓江、汉之间。 嘉鱼,鲤质,鳟鲫肌,出沔南之丙穴。 烝然,发语声也。 罩,篧也,编细竹以罩鱼者也。重言罩罩,非一之词也。
此亦燕飨通用之乐。故其辞曰:南有嘉鱼,则必烝然而罩罩之矣。君子有酒,则必与嘉宾共之,而式燕以乐矣。此亦因所荐之物,而道达主人乐宾之意也。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所谏反。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苦旦反。〇兴也。
汕,樔也,以薄汕鱼也。 衎,乐也。
南有樛居虬反木,甘瓠音护累力追反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〇兴也。
东莱吕氏曰:“瓠有甘有苦,甘瓠则可食者也。穆木下垂而美实累之,固结而不可解也。”愚谓,此兴之取义者,似比而实兴也。
翩翩者鵻之谁反,烝然来叶六直、陵之二反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叶夷昔反,或如字思。〇兴也。
此兴之全不取义者也。思,语词也。 又,既燕而又燕,以见其至诚有加而无已也。或曰:又思,言其又思念而不忘也。
南有嘉鱼四章,章四句。说见鱼丽。
崇丘
说见鱼丽。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叶田饴反,北山有莱叶陵之反。乐音洛只音纸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〇兴也。
台,夫须,即莎草也。 莱,草名,叶香可食者也。 君子,指宾客也。
此亦燕飨通用之乐。故其辞曰:南山则有台矣,北山则有莱矣。乐只君子,则邦家之基矣。乐只君子,则万寿无期矣。所以道达主人尊宾之意,美其德而祝其寿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〇兴也。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叶满彼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〇兴也。
杞,树,如樗,一名狗骨。
南山有栲音考,叶音口,北山有杻女久反。乐只君子,遐不眉寿叶直西反。乐只君子,德音是茂叶莫口反。〇兴也。
栲,山樗。 杻,檍也。 遐、何通。 眉寿,秀眉也。
南山有枸俱甫反,北山有楰音庾。乐只君子,遐不黄耇音苟,叶果五反。乐只君子,保艾五盖反尔后叶下五反。〇兴也。
枸,枳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噉之甘美如饴,八月熟,亦名木蜜。 楰,鼠梓,树叶木理如楸,亦名苦楸。 黄,老人发白复黄也。 耇,老人面冻梨色,如浮垢也。 保,安。 艾,养也。
南山有台五章,章六句。说见鱼丽。
由仪
说见鱼丽。
蓼萧
蓼音六彼萧斯,零露湑息吕反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叶想羽反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〇兴也。
蓼,长大貌。 萧,蒿也。 湑,滑然,萧上露貌。 君子,指诸侯也。 写,输写也。 燕,谓燕饮。 誉,善声也。 处,安乐也。苏氏曰:“誉、豫通。凡诗之誉皆言乐也。”亦通。
诸侯朝于天子,天子与之燕,以示慈惠,故歌此诗。言蓼彼萧斯,则零露湑然矣。既见君子,则我心输写而无留恨矣。是以燕笑语而有誉处也。其曰“既见”,盖于其初燕而歌之也。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如羊反。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叶师庄反,寿考不忘。〇兴也。
瀼瀼,露蕃貌。 龙,宠也。为龙为光,喜其德之词也。 爽,差也。 其德不爽,则寿考不忘矣。褒美而祝颂之,又因以劝戒之也。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乃礼反。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待礼反,令德寿岂开攻反,叶去礼反。〇兴也。
泥泥,露濡貌。 孔,甚。 岂,乐。 弟,易也。宜兄宜弟,犹曰宜其家人。盖诸侯继世而立,多疑忌其兄弟,如晋诅“无畜群公子”,秦鍼惧选之类。故以宜其兄弟美之,亦所以警戒之也。 寿岂,寿而且乐也。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奴同反。既见君子,鞗徒彫反革冲冲敕弓反。和鸾雝雝,万福攸同。〇兴也。
浓浓,厚貌。 鞗,辔也。 革,辔首也,马辔所把之外,有馀而垂者也。 冲冲,垂貌。 和、鸾,皆铃也。在轼曰和,在镳曰鸾,皆诸侯车马之饰也。庭燎亦以君子目诸侯,而称其鸾旂之美,正此类也。 攸,所。 同,聚也。
蓼萧四章,章六句。
湛露
湛湛直减反露斯,匪阳不晞音希。厌厌於盐反夜饮,不醉无归。〇兴也。
湛湛,露盛貌。 阳,日。 晞,乾也。 厌厌,安也,亦久也,足也。 夜饮,私燕也。燕礼,宵则两阶及庭、门皆设大烛焉。
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言湛湛露斯,非日则不晞。犹厌厌夜饮,不醉则不归。盖于其夜饮之终而歌之也。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〇兴也。
丰,茂也。夜饮必于宗室,盖路寝之属也。 考,成也。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〇兴也。
显,明。 允,信也。 君子,指诸侯为宾者也。 令,善也。 令德,谓其饮多而不乱,德足以将之也。
其桐其椅於宜反,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〇兴也。
离离,垂也。 令仪,言醉而不丧其威仪也。
湛露四章,章四句。春秋传:甯武子曰:“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赋湛露。”曾氏曰:“前两章言厌厌夜饮,后两章言令德令仪。虽过三爵,亦可谓不继以淫矣。”
自华之什十篇,五篇无辞,凡二十三章,一百四句。
【校勘记】
- 〔一〕“旂”,原作“旗”,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二〕“敕”,原作“欶”,据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彤弓之什二之三
1.彤弓
彤弓弨尺昭反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叶虚王反之。钟鼓既设,一朝飨叶虚良反之。〇赋也。
彤弓,朱弓也。 弨,弛貌。 贶,与也。 大饮宾曰飨。
此天子燕有功诸侯而锡以弓矢之乐歌也。东莱吕氏曰:"受言藏之,言其重也。受弓人所献,藏之王府,以待有功,不敢轻与人也。中心见之,言其诚也。中心实欲见之,非由外也。一朝飨之,言其速也。以王府宝藏之弓,一朝举以畀人,未尝有迟留顾惜之意也。后世视府藏为己私分,至有以武库兵赐弄臣者,则与‘受言藏之’者异矣。赏赐非出于利诱,则迫于事势。至有朝赐铁券而暮屠戮者,则与‘中心贶之’者异矣。屯膏吝赏,功臣解体,至有印刓而不忍予者,则与‘一朝飨之’者异矣。”
彤弓招兮,受言载叶子利反之。我有嘉宾,中心喜叶去声之。钟鼓既设,一朝右音又,叶于记反之。〇赋也。
载,抗之也。 喜,乐也。 右,劝 也,尊也。
彤弓召兮,受言櫜古刀反,叶古号反之。我有嘉宾,中心好呼报反之。钟鼓既设,一朝醻市由反,叶大到反之。〇赋也。
櫜,韬。 好,说。 醻,报也。 饮酒之礼,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酌自饮,而遂酌以饮宾,谓之醻。醻,犹厚也,劝也。
彤弓三章,章六句。春秋传:甯武子曰:“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于是乎赐之彤弓一〔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注曰:“忾,恨怒也。”“觉,明也。谓诸侯有四夷之功,王赐之弓矢,又为歌彤弓,以明报功宴乐。“郑氏曰:“凡诸侯,赐弓矢然后专征伐。”东莱吕氏曰:“所谓专征者,如四夷入边、臣子篡弑,不容待报者。其它则九伐之法,乃大司马所职,非诸侯所专也。与后世强臣拜表辄行者异矣。”
菁菁者莪
菁菁子丁反者莪五何反,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音洛且有仪叶五何反。〇兴也。
菁菁,盛貌。 莪,萝蒿也。 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 君子,指宾客也。
此亦燕饮宾客之诗。言菁菁者莪,则在彼中阿矣。既见君子,则我心喜乐而有礼仪矣。或曰:以“菁菁者莪”比君子容貌威仪之盛也。下章放此。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音止。既见君子,我心则喜。〇兴也。
中沚,沚中也。 喜,乐也。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〇兴也。
中陵,陵中也。 古者货贝,五贝为朋。锡我百朋者,见之而喜,如得重货之多也。
汎汎芳剑反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〇兴也。〔二〕
杨舟,杨木为舟也。 载,则也。载沉载浮,犹言“载清载浊”、“载驰载驱”之类,以兴未见君子而心不定也〔三〕。 休者,休休然,言安定也。
菁菁者莪四章,章四句。
六月
六月栖栖音西,戎车既饬音敕。四牡骙骙求龟反,载是常服叶蒲北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叶音棘。王于出征,以匡王国叶于逼反。〇赋也。
六月,建未之月也。 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 戎车,兵车也。 饬,整也。 骙骙,强貌。 常服,戍事之常服,以韎韦为弁,又以为衣,而素裳白舄也。玁狁,即猃狁,北狄也。 孔,甚。 炽,盛。 匡,正也。
成、康既没,周室寖衰。八世而厉王胡暴虐,周人逐之,出居于彘。玁狁内侵,逼近京邑。王崩,子宣王靖即位,命尹吉甫帅师伐之,有功而归。诗人作歌以叙其事如此。司马法:“冬夏不兴师。”今乃六月而出师者,以玁狁甚炽,其事危急,故不得已,而王命于是出征,以正王国也。
比毗志反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叶蒲北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叶奖履反。〇赋也。
比物,齐其力也。凡大事,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吉事尚文,武事尚强也。 则,法也。 服,戎服也。三十里,一舍也。古者吉行日五十里,师行日三十里。既比其物而曰四骊,则其色又齐,可以见马之有馀矣。闲习之而皆中法则,又可以见教之有素矣。于是此月之中即成我服。既成我服,即日引道,不徐不疾,尽舍而止,又见其应变之速,从事之敏,而不失其常度也。王命于此而出征,欲其有以敌王所忾而佐天子耳。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玉容反。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音恭武之服叶蒲北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叶于逼反。〇赋也。
修,长。 广,大也。 颙,大貌。 奏,荐。 肤,大。 公,功。 严,威。 翼,敬也。 共,与供同。 服,事也。 言将帅皆严敬,以恭武事也。
玁狁匪茹如豫反,整居焦获音护。侵镐胡老反及方,至于泾阳。织音志文鸟章,白斾央央於良反。元戎十乘绳证反,以先启行叶户郎反。〇赋也。
茹,度。 整,齐也。 焦、获、镐、方,皆地名。焦,未详所在。获,郭璞以为瓠中,则今在耀州三原县也。镐,刘向以为千里之镐,则非镐京之镐矣,亦未详其所在也。方,疑即朔方也。 泾阳,泾水之北,在丰镐之西北。言其深入为寇也。 织、帜字同。 鸟章,鸟隼之章也。 白斾,继旐者也。 央央,鲜明貌。 元,大也。 戎、戎车也,军之前锋也。 启,开。 行,道也。 犹言发程也。
言玁狁不自度量,深入为寇如此。是以建此旌旗,选锋锐进,声其罪而致讨焉。直而壮,律而臧,有所不战,战必胜矣。
戎车既安叶於连反,如轾竹二反如轩。四牡既佶其乙反,既佶且闲叶胡田反。薄伐玁狁,至于大音泰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叶许言反。〇赋也。
轾,车之覆而前也。轩,车之却而后也。凡车从后视之如轻,从前视之如轩,然后适调也。 佶,壮健貌。 大原,地名,亦曰大卤,今在大原府阳曲县。至于大原〔四〕,言逐出之而已,不穷追也。先王治戎狄之法如此。 吉甫,尹吉甫,此时大将也。 宪,法也。非文无以附众,非武无以威敌。能文能武,则万邦以之为法矣。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叶举里反。饮於鸠反御诸友叶羽已反,炰白交反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叶羽已反。〇赋也。
祉,福。 御,进。 侯,维也。 张仲,吉甫之友也。善父母曰孝,善兄弟曰友。
此言吉甫燕饮喜乐,多受福祉。盖以其归自镐而行永久也,是以饮酒进馔于朋友,而孝友之张仲在焉。言其所与宴者之贤,所以贤吉甫而善是燕也。
六月六章,章八句。
采芑
薄言采芑音起,于彼新田,于此菑侧其反亩叶每彼反。方叔涖音利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叶诗止反,下同。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路车有奭许力反,簟笰音弗鱼服叶蒲北反,钩膺鞗音条革叶讫力反。〇兴也。
芑,苦菜也,青白色,摘其叶有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为茹,即今苦蕒菜。宜马食,军行采之,人马皆可食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 方叔,宣王卿士,受命为将者也。 涖,临也。其车三千,法当用三十万众。盖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又二十五人将重车在后,凡百人也。然此亦极其盛而言,未必实有此数也。 师,众。 干,扞也。 试,肄习也。言众且练也。 率,总率之也。 翼翼,顺序貌。 路车,戎路也。 奭,赤貌。 簟笰,以方文竹簟为车蔽也。 钩膺,马娄颔有钩,而在膺有樊有缨也。 樊,马大带。 缨,鞅也。 鞗革,见蓼萧篇。
宣王之时,蛮荆背叛。王命方叔南征,军行采芑而食,故赋其事以起兴曰;薄言采芑,则于彼新田,于此菑亩矣。方叔涖止,则其车三千,师干之试矣。又遂言其车马之美,以见军容之盛也。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方叔率止,约軧祈支反错衡叶户郎反,八鸾玱玱七羊反。服其命服,朱芾音弗斯皇,有地葱珩音衡,叶户郎反。〇兴也。
中乡,民居,其田尤治。 约,束。 軧,毂也,以皮缠束兵车之毂而朱之也。 错,文也。 铃在镳曰銮,马口两旁各一,四马故八也。 玱玱,声也。 命服,天子所命之服也。 朱芾,黄朱之芾也。 皇,犹煌煌也。 玱,玉声。 葱,苍色如葱者也。 珩,佩首横玉也。礼:“三命赤芾葱珩。”
鴥惟必反彼飞隼息允反,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音征人伐鼓,陈师鞠居六反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叶於巾反,振旅阗阗徒颠反,叶徒邻反。〇兴也。
隼,鹞属,急疾之鸟也。 戾,至。 爰,于也。 钲,铙也,镯也。 伐,击也。钲以静之,鼓以动之。钲鼓各有人,而言钲人伐鼓,互文也。 鞠,告也。 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陈其师旅而誓告之也。陈师告旅,亦互文耳。 渊渊,鼓声平和,不暴怒也。谓战时进士众也。 振,止。 旅,众也。 言战罢而止其众以人也。春秋传曰“出曰治兵,入曰振旅”是也〔五〕。 阗阗,亦鼓声也。或曰盛貌。程子曰:“振旅亦以鼓行金止。”
言隼飞戾天,而亦集于所止。以兴师众之盛,而进退有节,如下文所云也。
蠢尺允反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音信获丑叶尺由反。戎车啴啴吐丹反,啴啴焞焞吐雷反,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叶音限。〇赋也。
蠢者,动而无知之貌。 蛮荆,荆州之蛮也。大邦,犹言中国也。 元,大。 犹,谋也。 言方叔虽老,而谋则壮也。 啴啴,众也。焞焞,盛也。 霆,疾雷也。方叔盖尝与于北伐之功者,是以蛮荆闻其名,而皆来畏服也。
采芑四章,章十二句。
车攻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鹿同反,驾言徂东。〇赋也。
攻,坚。 同,齐也。 传曰:“宗庙齐豪,尚纯也。戎事齐力,尚强也。田猎齐足,尚疾也。”庞庞,充实也。 东,东都洛邑也。
周公相成王,营洛邑为东都,以朝诸侯。周室既衰,久废其礼。至于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竟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选车徒焉。故诗人作此以美之。首章汎言将往东都也。
田车既好叶许厚反,四牡孔阜符有反。东有甫草叶此苟反,驾言行狩叶始九反。〇赋也。
田车,田猎之车。 好,善也。 阜,盛大也。甫草,甫田也,后为郑地。今开封府中牟县西圃田泽是也。宣王之时,未有郑国,圃田属东都畿内,故往田也。
此章指言将往狩于圃田也。
之子于苗叶音毛,选徒嚣嚣五刀反。建旐设旄,搏音博兽于敖。〇赋也。
之子,有司也。 苗,狩猎之通名也。 选,数也。 器器,声众盛也。数车徒者,其声嚣嚣,则车徒之众可知。且车徒不哗而惟数者有声,又见其静治也。 敖,近荥阳,地名也。
此章言至东都,而选徒以猎也。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〇赋也。
奕奕,连络布散之貌。 赤芾,诸侯之服。 金舄,赤舄而加金饰,亦诸侯之服也。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绎,陈列联属之貌也。
此章言诸侯来会朝于东都也。
决拾既佽音次,与柴叶,弓矢既调读如同,与同叶。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子智反。〇赋也。
决,以象骨为之,著于右手大指,所以钩弦开体。 拾,以皮为之,著于左臂以遂弦,故亦名遂。 佽,比也。 调,谓弓强弱与矢轻重相得也。 射夫,盖诸侯来会者。 同,协也。 柴,说文作㧘,谓积禽也。使诸侯之人助而举之,言获多也。
此章言既会同而田猎也。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於寄、於箇二反。不失其驰叶徒卧反,舍音捨矢如破彼寄、普过二反。〇赋也。
猗,偏倚不正也。 驰,驰驱之法也。 舍矢如破,巧而力也。苏氏曰:“不善射御者,诡遇则获,不然不能也。今御者不失其驰驱之法,而射者舍矢如破,则可谓善射御矣。”
此章言田猎而见其射御之善也。
萧萧马鸣,悠悠斾旌。徒御不惊,大庖蒲爻反不盈。〇赋也。
萧萧、悠悠,皆闲暇之貌。 徒,步卒也。 御,车御也。 惊,如汉书“夜,军中惊”之“惊”。不惊,言比卒事,不喧哗也。 大庖,君庖也。 不盈,言取之有度,不极欲也。盖古者田猎获禽,面伤不献,践毛不献,不成禽不献。择取三等,自左膘而射之,达于右腢为上杀,以为乾豆,奉宗庙;达右耳本者次之,以为宾客;射左髀达于右𩩐为下杀,以充君庖。每禽取三十焉,每等得十,其馀以与士大夫,习射于泽宫,中者取之。是以获虽多,而君庖不盈也。张子曰:“馔虽多而无馀者,均及于众而有法耳。凡事有法,则何患乎不均也。”旧说:不惊,惊也。不盈,盈也。亦通。
此章言其终事严而颁禽均也。
之子于征,有闻音问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〇赋也。
允,信。 展,诚也。 闻师之行而不闻其声,言至肃也。信矣其君子也,诚哉其大成也。
此章总序其事之始终,而深美之也。
车攻八章,章四句。以五章以下考之,恐当作四章,章八句。
吉日
吉日维戊叶莫吼反,既伯既祷叶丁口反。田车既好叶许口反,四牡孔阜符有反。升彼大阜,从其群丑。〇赋也。
戊,刚日也。 伯,马祖也,谓天驷房星之神也。 丑,众也。 谓禽兽之群众也。此亦宣王之诗。言田猎将用马力,故以吉日祭马祖而祷之。既祭而车牢马健,于是可以历险而从禽也。以下章推之,是日也,其戊辰与?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叶满补反。兽之所同,麀音忧鹿麌麌愚甫反。漆沮七徐反之从,天子之所。〇赋也。
庚午,亦刚日也。 差,择,齐其足也。 同,聚也。 鹿牝曰麀。 麌麌,众多也。 漆沮,水名,在西都畿内,泾、渭之北,所谓洛水,今自盐韦流人鄜坊,至同州人河也。
戊辰之日既祷矣,越二日庚午,遂择其马而乘之,视兽之所聚,麀鹿最多之处而从之,于漆沮之旁为盛,宜为天子田猎之所也。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叶羽已反。儦儦表骄反俟俟叶于纪反,或群或友叶羽已反。悉率左右叶羽已反,以燕天子叶奖履反。〇赋也。
中原,原中也。 祁,大也。 趋则儦儦〔六〕,行则俟俟。 兽三曰群,二曰友。 燕,乐也。
言从王者视彼禽兽之多,于是率其同事之人,各共其事,以乐天子也。
既张我弓,既挟子洽反我矢,发彼小豝音巴,殪於计反此大兕徐履反,以御宾客,且以酌醴。〇赋也。
发,发矢也。 豕牝曰豝。 壹矢而死曰殪。 兕,野牛也。言能中微而制大也。 御,进也。 醴,酒名。周宜“五齐”,“二曰醴齐”。注曰:醴“成而汁滓相将,如今甜酒也”。
言射而获禽,以为俎实,进于宾客而酌醴也。
吉日四章,章六句。东莱吕氏曰:“车攻、吉日所以为复古者,何也?盖蒐狩之礼,可以见王赋之复焉,可以见军实之盛焉,可以见师律之严焉,可以见上下之情焉,可以见综理之周焉。欲明文武之功业者,此亦足以观矣。”
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其俱反劳于野叶上与反。爰及矜棘冰反人,哀此鳏寡叶果五反。〇兴也。
大曰鸿,小曰雁。 肃肃,羽声也。 之子,流民自相谓也。 征,行也。 劬劳,病苦也。 矜,怜也。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旧说,周室中衰,万民离散,而宣王能劳来、还定、安集之,故流民喜之而作此诗。追叙其始而言曰:鸿雁于飞,则肃肃其羽矣。之子于征,则劬劳于野矣。且其劬劳者,皆鳏寡可哀怜之人也。然今亦未有以见其为宣王之诗。后三篇放此。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叶徒洛反。之子于垣音袁,百堵丁古反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叶达各反。〇兴也。
中泽,泽中也。 一丈为板,五板为堵。 究,终也。
流民自言鸿雁集于中泽,以兴己之得其所止而筑室以居,今虽劳苦,而终获安定也。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五刀反。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叶音高。〇比也。
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 哲,知。 宜,示也。 知者闻我歌,知其出于劬劳,不知者谓我闲暇而宜骄也。韩诗云:“劳者歌其事。”魏风亦云:“我歌且谣。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大抵歌多出于劳苦,而不知者常以为骄也。
鸿雁三章,章六句。
庭燎
夜如何其音基?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七羊反。〇赋也。
其,语词。 央,中也。 庭燎,大烛也。诸侯将朝,则司烜以物百枚并而束之,设于门内也。君子,诸侯也。将将,鸾镳声。
王将起视朝,不安于寝,而问夜之早晚曰:夜如何哉?夜虽未央,而庭燎光矣。朝者至,而闻其鸾声矣。
夜如何其?夜未艾音乂,叶如字,庭燎晣晣之世反,与艾叶。君子至止,鸾声哕哕呼会反。〇赋也。
艾,尽也。 晰晰,小明也。 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
夜如何其?夜乡许亮反晨,庭燎有煇许云反。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叶渠斤反。〇赋也。
乡晨,近晓也。煇,火气也。天欲明而见其烟光相杂也。既至而观其族,则辨色矣。
庭燎三章,章五句。
沔水
沔绵善反彼流水,朝直遥反宗于海叶虎消反。鴪惟必反彼飞隼息允反,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叶羽轨反〔七〕。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叶满洧反?〇兴也。
沔,水流满也。诸侯春见天子曰朝,夏见曰宗。
此忧乱之诗。言流水犹朝宗于海,飞隼犹或有所止,而我之兄弟诸友,乃无肯念乱者。谁独无父母乎?乱则忧或及之,是岂可以不念哉!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失羊反。鴪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蹟并亦反,载起载行叶户郎反。心之忧矣,不可弭忘。〇兴也。
汤汤,波流盛貌。 不蹟,不循道也。 载起载行,言忧念之深,不遑宁处也。 弭,止也。水盛隼扬,以兴忧念之不能忘也。
鴪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〇兴也。
率,循。 讹,伪。 惩,止也。
隼之高飞犹循彼中陵,而民之讹言乃无惩止之者。然我之友,诚能敬以自持矣,则谗言何自而兴乎?始忧于人,而卒反诸己也。
沔水三章,二章章八句,一章六句。疑当作三章,章八句。卒章脱前两句耳。
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音问于野叶上与反。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音洛彼之园,爰有树檀叶徒沿反,下同,其下维萚音托。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七落反。〇比也。
鹤,鸟名,长颈竦身,高脚顶赤,身白,颈尾黑,其鸣高亮,闻八九里。 皋,泽中水溢出所为坎,从外数至九,喻深远也。 萚,落也。 错,砺石也。
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词也。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叶铁因反。鱼在于渚,或潜在渊叶一均反。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〇比也。
榖,一名楮。恶木也。 攻,错也。
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德成焉。吾闻诸邵子云。”
鹤鸣二章,章九句。
彤弓之什十篇,四十章,二百五十九句。疑脱两句,当为二百六十一句。
【校勘记】
- 〔一〕“于”,按左传文公四年此字前多一“王”字。
- 〔二〕“兴”,元十卷本、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作“比”。
- 〔三〕同上。
- 〔四〕“于",原作“干”,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改。
- 〔五〕“春秋”至“是也”:按左传隐公五年作“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文字稍异。
- 〔六〕“趋”,原作“望”,据毛传、元十卷本改。明正统本、明嘉靖本、八卷本作“趣”。
- 〔七〕“叶”,原无,据明正统本、明嘉靖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