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钦立《先秦汉魏晉南北朝诗》之全汉诗·中
逯钦立《先秦汉魏晉南北朝诗》
(1)异体、变体字不简化。
A.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被认定是异体字的。
如畊不简化为耕,歎不简化为叹(正体为嘆),皐不简化为皋,絃不简化为弦,驩不简化为欢(正体为歡),併、並不简化为并,詠不简化为咏,綵不简化为彩,巵不简化为卮,牆不简化为墙(正体为墻),羣不简化为群,隣不简化为邻(正体为鄰),闇不简化为暗,嵗不简化为岁(正体为歲),槨不简化为椁,貍不简化为狸,蠏不简化为蟹,彊不简化强,豬不简化为猪,迺不简化为乃,諡不简化为谥(正体为謚),慼不简化为戚,讐不简化为仇,徧不简化为遍,虵不简化为蛇,檝不简化为楫,櫂不简化为棹,絜不简化为洁(正体为潔),齧不简化为啮(正体为嚙),繡不简化为绣(正体为綉),牀不简化为床,澣不简化为浣,敍不简化为叙,悽不简化为凄,況不简化为况,決不简化为决,寃不简化为冤,搆不简化为构(正体为構),撐不简化为撑,鷰不简化为燕,遊不简化为游,姦不简化为奸,掛不简化为挂,廻不简化为回,糺不简化为纠,蹻不简化为跷,鉏不简化为锄,譆不简化为嘻,採不简化为采,牋不简化为笺,翺不简化为翱,棄不简化为弃,犇不简化为奔,脩不简化为修,災不简化为灾,晉不简化为晋,旂不简化为旗,譌不简化为讹(正体为訛),怱不简化为匆,鑑不简化为鉴,啟不简化为启,屍不简化为尸,棲不简化为栖,齎不简化为赍,緜不简化为绵(正体为綿),氾不简化为泛,託不简化为托,跡不简化为迹,洩不简化为泄,䦧不简化为阋(正体为鬩),雝不简化为雍,鬭、闘不简化为斗,恥不简化为耻,鼃不简化为蛙,柰不简化为奈,𨻶不简化为隙,兎不简化为兔,雞不简化为鸡(正体为鷄),潛不简化潜,鴈不简化为雁,鑑不简化为鉴,異不简化为异,巖不简化为岩,霑不简化为沾,弔不简化为吊,勳不简化为勋(正体为勛),齧不简化为啮(正体为嚙),脣不简化为唇,豔不简化为艳(正体为艷),寔不简化为实,睠不简化为眷,淨不简化为净,閒不简化为闲(正体为閑),減不简化为减,疎不简化为疏,蜺不简化为霓,燿不简化为耀,涼不简化为凉,祕不简化为秘,嬾不简化为懒,媮不简化为偷,媿不简化为愧,釐不简化为厘,勑不简化为敕,傑不简化为杰,槀不简化为槁,嶽不简化为岳,甯不简化为宁,効不简化为效,爗不简化为烨(正体为燁),蒐不简化为搜,踰不简化为逾,覩不简化为睹,堦不简化为阶,氊不简化为毡(正体为氈),羶不简化为膻。
B.没有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但是笔者认为属于异体字的。
如宍不简化为肉,隲不简化为骘(正体为騭),懍不简化为懔,囘不简化为回,卽不简化为即,𪧦不简化为寨,沈不简化为沉,鸜不简化为鸲等,兗不简化为兖,憜不简化为惰,𢯆不简化为栈,狀不简化为状,葢不简化为盖,𢘍不简化为怫,靁不简化为雷,裵不简化为裴,淥不简化为渌,灑不简化为洒,茲不简化为兹。
(2)某简体字有两种及以上对应繁体字的,酌情简化。
復简化为复,但複不简化为复;
當简化为当,但噹不简化为当;
惡简化为恶,但噁不简化为恶;
鍾简化为钟,但鐘不简化为钟;
盡简化为尽,但儘不简化为尽;
發简化为发,但髮不简化为发;
歷简化为历,但曆不简化为历;
蘇简化为苏,但囌不简化为苏;
獲简化为获,但穫不简化为获;
須简化为须,但鬚不简化为須;
飢简化为饥,但饑不简化为饥;
簽简化为签,但籤不简化为签;
鹵简化为卤,但滷不简化为卤;
(3)凡是简化后因可能产生歧义的繁体字不简化。
A.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简化后可能产生歧义的。
幾不简化为几,因有茶几之歧义;
塗不简化为涂,因有涂姓之歧义;
雲不简化为云,因有云说之歧义;
鬱不简化为郁,因有郁姓之歧义;
築不简化为筑,因有击筑之歧义;
臺不简化为台,因有天台之歧义;
僕不简化为仆,因有前仆后继之歧义;
餘不简化为余,因有代词余之歧义;
係、繫不简化为系,因有派系之歧义。
迴不简化为回,因有回数等歧义。
穀不简化为谷,因有山谷之歧义。
醜不简化为丑,因有子丑之歧义。
後不简化为后,因有皇后之歧义。
闢不简化为辟,因有复辟之歧义。
禦不简化为御,因有御车马之歧义。
籬不简化为篱,因有笊篱之歧义。
種不简化为种,因有种姓之歧义。
豐不简化为丰,因有丰姓之歧义。
據不简化为据,因有拮据之歧义。
術不简化为术,因有术据之歧义。
製不简化为制,因有制定之歧义。
纍不简化为累,因有累索之歧义。
樸不简化为朴,因有朴树之歧义。
葉不简化为叶,因有叶韵之歧义。 B.没有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但是笔者认为简化后可能产生歧义的。
願不简化为愿,因有恭愿之歧义;(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汉典网站)
(4)有较大争议的不简化:
於不简化为于;
蚤不简化为早;
(5)没有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的,不类推简化
如絃不简化为(纟玄),䜎不简化为(讠劳),綵不简化为䌽,糺不简化为𫄙,蹻不简化为𫏋,鵷不简化为鹓,鉏不简化(钅且),譆不简化为𫍻,焭不简化为𦬮,櫽不简化为檃,繡不简化为(纟肃),鸜不简化为(瞿鸟),鷖不简化为鹥,輠不简化为(车果),託不简化为讬,餘不简化为馀,誒不简化为诶。
引用某人说的话加双引号,引用书籍原话则不加。但在书籍中又引用其他的文句、人言则加之。
原文对某字某词的注解,则注于该句的句号逗号之内,不加双引号;对某句某段的注解,则注于该句的句号逗号之外,并加双引号。
本文为数字化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依据中华书局2006年1月北京第5次印刷版本校对。本篇为全汉诗第二部分,共4卷。
能令死人不绝嗣。
(1)异体、变体字不简化。
A.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被认定是异体字的。
如畊不简化为耕,歎不简化为叹(正体为嘆),皐不简化为皋,絃不简化为弦,驩不简化为欢(正体为歡),併、並不简化为并,詠不简化为咏,綵不简化为彩,巵不简化为卮,牆不简化为墙(正体为墻),羣不简化为群,隣不简化为邻(正体为鄰),闇不简化为暗,嵗不简化为岁(正体为歲),槨不简化为椁,貍不简化为狸,蠏不简化为蟹,彊不简化强,豬不简化为猪,迺不简化为乃,諡不简化为谥(正体为謚),慼不简化为戚,讐不简化为仇,徧不简化为遍,虵不简化为蛇,檝不简化为楫,櫂不简化为棹,絜不简化为洁(正体为潔),齧不简化为啮(正体为嚙),繡不简化为绣(正体为綉),牀不简化为床,澣不简化为浣,敍不简化为叙,悽不简化为凄,況不简化为况,決不简化为决,寃不简化为冤,搆不简化为构(正体为構),撐不简化为撑,鷰不简化为燕,遊不简化为游,姦不简化为奸,掛不简化为挂,廻不简化为回,糺不简化为纠,蹻不简化为跷,鉏不简化为锄,譆不简化为嘻,採不简化为采,牋不简化为笺,翺不简化为翱,棄不简化为弃,犇不简化为奔,脩不简化为修,災不简化为灾,晉不简化为晋,旂不简化为旗,譌不简化为讹(正体为訛),怱不简化为匆,鑑不简化为鉴,啟不简化为启,屍不简化为尸,棲不简化为栖,齎不简化为赍,緜不简化为绵(正体为綿),氾不简化为泛,託不简化为托,跡不简化为迹,洩不简化为泄,䦧不简化为阋(正体为鬩),雝不简化为雍,鬭、闘不简化为斗,恥不简化为耻,鼃不简化为蛙,柰不简化为奈,𨻶不简化为隙,兎不简化为兔,雞不简化为鸡(正体为鷄),潛不简化潜,鴈不简化为雁,鑑不简化为鉴,異不简化为异,巖不简化为岩,霑不简化为沾,弔不简化为吊,勳不简化为勋(正体为勛),齧不简化为啮(正体为嚙),脣不简化为唇,豔不简化为艳(正体为艷),寔不简化为实,睠不简化为眷,淨不简化为净,閒不简化为闲(正体为閑),減不简化为减,疎不简化为疏,蜺不简化为霓,燿不简化为耀,涼不简化为凉,祕不简化为秘,嬾不简化为懒,媮不简化为偷,媿不简化为愧,釐不简化为厘,勑不简化为敕,傑不简化为杰,槀不简化为槁,嶽不简化为岳,甯不简化为宁,効不简化为效,爗不简化为烨(正体为燁),蒐不简化为搜,踰不简化为逾,覩不简化为睹,堦不简化为阶,氊不简化为毡(正体为氈),羶不简化为膻。
B.没有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但是笔者认为属于异体字的。
如宍不简化为肉,隲不简化为骘(正体为騭),懍不简化为懔,囘不简化为回,卽不简化为即,𪧦不简化为寨,沈不简化为沉,鸜不简化为鸲等,兗不简化为兖,憜不简化为惰,𢯆不简化为栈,狀不简化为状,葢不简化为盖,𢘍不简化为怫,靁不简化为雷,裵不简化为裴,淥不简化为渌,灑不简化为洒,茲不简化为兹。
(2)某简体字有两种及以上对应繁体字的,酌情简化。
復简化为复,但複不简化为复;
當简化为当,但噹不简化为当;
惡简化为恶,但噁不简化为恶;
鍾简化为钟,但鐘不简化为钟;
盡简化为尽,但儘不简化为尽;
發简化为发,但髮不简化为发;
歷简化为历,但曆不简化为历;
蘇简化为苏,但囌不简化为苏;
獲简化为获,但穫不简化为获;
須简化为须,但鬚不简化为須;
飢简化为饥,但饑不简化为饥;
簽简化为签,但籤不简化为签;
鹵简化为卤,但滷不简化为卤;
(3)凡是简化后因可能产生歧义的繁体字不简化。
A.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简化后可能产生歧义的。
幾不简化为几,因有茶几之歧义;
塗不简化为涂,因有涂姓之歧义;
雲不简化为云,因有云说之歧义;
鬱不简化为郁,因有郁姓之歧义;
築不简化为筑,因有击筑之歧义;
臺不简化为台,因有天台之歧义;
僕不简化为仆,因有前仆后继之歧义;
餘不简化为余,因有代词余之歧义;
係、繫不简化为系,因有派系之歧义。
迴不简化为回,因有回数等歧义。
穀不简化为谷,因有山谷之歧义。
醜不简化为丑,因有子丑之歧义。
後不简化为后,因有皇后之歧义。
闢不简化为辟,因有复辟之歧义。
禦不简化为御,因有御车马之歧义。
籬不简化为篱,因有笊篱之歧义。
種不简化为种,因有种姓之歧义。
豐不简化为丰,因有丰姓之歧义。
據不简化为据,因有拮据之歧义。
術不简化为术,因有术据之歧义。
製不简化为制,因有制定之歧义。
纍不简化为累,因有累索之歧义。
樸不简化为朴,因有朴树之歧义。
葉不简化为叶,因有叶韵之歧义。 B.没有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但是笔者认为简化后可能产生歧义的。
願不简化为愿,因有恭愿之歧义;(古时“愿、願”各有本义。“愿”义为谨慎,“願”义为“大头”——汉典网站)
(4)有较大争议的不简化:
於不简化为于;
蚤不简化为早;
(5)没有收录在13版《通用汉字简繁对照表》中的,不类推简化
如絃不简化为(纟玄),䜎不简化为(讠劳),綵不简化为䌽,糺不简化为𫄙,蹻不简化为𫏋,鵷不简化为鹓,鉏不简化(钅且),譆不简化为𫍻,焭不简化为𦬮,櫽不简化为檃,繡不简化为(纟肃),鸜不简化为(瞿鸟),鷖不简化为鹥,輠不简化为(车果),託不简化为讬,餘不简化为馀,誒不简化为诶。
引用某人说的话加双引号,引用书籍原话则不加。但在书籍中又引用其他的文句、人言则加之。
原文对某字某词的注解,则注于该句的句号逗号之内,不加双引号;对某句某段的注解,则注于该句的句号逗号之外,并加双引号。
本文为数字化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依据中华书局2006年1月北京第5次印刷版本校对。本篇为全汉诗第二部分,共4卷。
全汉诗·卷五
5.1.马援
◇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建武四年,奉使洛阳,以为待诏。历太中大夫、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二十五年,击五溪蛮,卒于军。建初三年,追谥曰忠成侯。
5.1.1.武溪深《乐府》作《武溪深行》,《诗纪》同;《乐府》云:一作《武陵深行》
▷《古今注》曰:《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云:
滔滔五溪《乐府》溪下有兮字,一何深!
鸟飞不度,兽不敢《古今注》作能,《集古录》同临。
嗟哉!五溪多《集古录》作何毒淫。
鸟飞不度,兽不敢《古今注》作能,《集古录》同临。
嗟哉!五溪多《集古录》作何毒淫。
◯《古今注·中》。《乐府诗集·七十四》。欧阳《集古录·上》。《诗纪·三》。
◯逯案:《御览·六十七》引《善歌录》歌曰:“武溪深复深,飞鸟不能渡,遊兽不能临”云,殆别是一歌也。
◯逯案:《御览·六十七》引《善歌录》歌曰:“武溪深复深,飞鸟不能渡,遊兽不能临”云,殆别是一歌也。
5.2.王吉
◇吉,明帝时为虎贲。
5.2.1.射乌辞
▷《风俗通》曰:明帝东巡,有乌飞鸣乘舆上,虎贲王吉射之,作辞:云云。帝赐钱百万,遂令亭壁皆画乌。
乌乌《寰宇记》不重乌字哑哑,引弓射《寰宇记》此下有之字,洞左腋。
陛下寿万年《初学记》作岁,臣为二千石。
陛下寿万年《初学记》作岁,臣为二千石。
◯《初学记·三十》引《风俗通》。《太平寰宇记·九》。《诗纪·四》。
5.3.白狼王唐菆
5.3.1.歌诗
▷《广文选》作《莋都夷歌·三章》,《诗纪》同。逯案:《蜀都赋》云:“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後汉书》曰:明帝时,益州刺史朱辅宣示汉德,咸怀远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国,皆举種称臣奉贡。白狼王唐菆作诗三章,歌颂汉德,辅使译而献之。
▷《後汉书》曰:明帝时,益州刺史朱辅宣示汉德,咸怀远夷。自汶山以西,前世所不至,正朔所未加,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国,皆举種称臣奉贡。白狼王唐菆作诗三章,歌颂汉德,辅使译而献之。
5.3.1.1.远夷乐德歌
大汉是治,与天合意《後汉书》少合字。
吏译平端,不从我来。
闻风向化,所见奇異。
多赐缯布,甘美酒食。
昌乐肉飞,屈申悉备。
蛮夷贫薄,无所报嗣。
願主长寿,子孙昌炽。
吏译平端,不从我来。
闻风向化,所见奇異。
多赐缯布,甘美酒食。
昌乐肉飞,屈申悉备。
蛮夷贫薄,无所报嗣。
願主长寿,子孙昌炽。
5.3.1.2.远夷慕德歌
蛮夷所处,日入之部。
慕义向化,归日出《初学记》作自明主。
圣德深恩《初学记》作恩深,与人富厚。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寒温时适,部人多有。
涉危历险,不远万里。
去《初学记》作夷俗归德,心归慈母。
慕义向化,归日出《初学记》作自明主。
圣德深恩《初学记》作恩深,与人富厚。
冬多霜雪,夏多和雨。
寒温时适,部人多有。
涉危历险,不远万里。
去《初学记》作夷俗归德,心归慈母。
5.3.1.3.远夷怀德歌
荒服之外,土地墝埆。
食肉衣皮,不见盐穀。
吏译传风,大汉安乐。
携负归仁,触冒险狭。
高山岐峻,缘崖磻石。
木薄发家,百宿到洛。
父子同赐,怀抱匹《广文选》误作四帛。
传告種人,长願臣僕。
食肉衣皮,不见盐穀。
吏译传风,大汉安乐。
携负归仁,触冒险狭。
高山岐峻,缘崖磻石。
木薄发家,百宿到洛。
父子同赐,怀抱匹《广文选》误作四帛。
传告種人,长願臣僕。
◯《後汉书·西南夷传》。《广文选·十四》。《诗纪·四》。又《初学记·十五》引第二章。
5.4.杜笃
◇笃,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仕郡为文学掾。建初三年,车骑将军马防击西羌,请笃为从事中郎,战没於射姑山,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及杂文凡十八篇。
5.4.1.京师上巳篇
窈窕淑女美胜艳,妃戴翡翠珥明珠。
◯《书钞·百三十五》。
◯逯案:《书钞》原题《杜季稚》,稚殆雅之譌。又汉人七言率句句用韵,此豔、珠不叶,疑非出一章。
◯逯案:《书钞》原题《杜季稚》,稚殆雅之譌。又汉人七言率句句用韵,此豔、珠不叶,疑非出一章。
5.5.梁鸿
◇鸿,字伯鸾,平陵人,家贫而尚节介,隐居霸陵山中。後居吴,皐伯通舍之於家,鸿潜避著书十餘篇,卒於吴。
5.5.1.五噫歌
▷《後汉书》曰:梁鸿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
陟《御览》或作遵彼此芒兮噫。
顾览《文选注》作瞻,《文选补遗》《广文选》《事类赋》《诗纪》並同;《御览》或作顾瞻,或作览观帝京《书钞》作师兮噫。
宫室《御览》或作阙,《文选补遗》《广文选》《事类赋》《诗纪》同崔嵬《寰宇记》作巍,《文选补遗》《事类赋》《诗纪》並同兮噫。
民《後汉书》作人,《文选注》《寰宇记》同,《御览》或同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御览》或末二句互倒,又辽辽作寥寥。
顾览《文选注》作瞻,《文选补遗》《广文选》《事类赋》《诗纪》並同;《御览》或作顾瞻,或作览观帝京《书钞》作师兮噫。
宫室《御览》或作阙,《文选补遗》《广文选》《事类赋》《诗纪》同崔嵬《寰宇记》作巍,《文选补遗》《事类赋》《诗纪》並同兮噫。
民《後汉书》作人,《文选注》《寰宇记》同,《御览》或同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御览》或末二句互倒,又辽辽作寥寥。
◯《後汉书·梁鸿传》。《书钞·一百六》。《文选·四十三·与嵇茂齐书·注》。《御览·百五十八、五百七十二》。《寰宇记·三》。《文选补遗·三十五》。《广文选·十四》。又《事类赋·歌赋·注》。《诗纪·三》。
5.5.2.适吴诗
▷《後汉书》曰:鸿易姓运期,名燿,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将行作诗曰:云云。
逝《後汉书》作遊旧邦兮,遐征。
将遥集兮,东南。
心惙怛兮,伤悴。
忘《後汉书》作志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
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
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
冀異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
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覩兮,我悦。
遂舍车兮,卽浮。
过季札兮,延陵。
求《韵补》作去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
幸神灵兮,与休。
惟季春兮,华阜《类聚》作色。
麦含英《後汉书》作含;《类聚》作金;案:作金者是也,含亦金之讹,今作英,非是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
愍芳香兮,日臭。
悼吾《诗纪》作我心兮,不获。
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
嗟恇恇兮,谁留。
将遥集兮,东南。
心惙怛兮,伤悴。
忘《後汉书》作志菲菲兮,升降。
欲乘策兮,纵迈。
疾吾俗兮,作谗。
竞举枉兮,措直。
咸先佞兮,唌唌。
固靡惭兮,独建。
冀異州兮,尚贤。
聊逍遥兮,遨嬉。
缵仲尼兮,周流。
傥云覩兮,我悦。
遂舍车兮,卽浮。
过季札兮,延陵。
求《韵补》作去鲁连兮,海隅。
虽不察兮,光貌。
幸神灵兮,与休。
惟季春兮,华阜《类聚》作色。
麦含英《後汉书》作含;《类聚》作金;案:作金者是也,含亦金之讹,今作英,非是兮,方秀。
哀茂时兮,逾迈。
愍芳香兮,日臭。
悼吾《诗纪》作我心兮,不获。
长委结兮,焉究。
口嚣嚣兮,余讪。
嗟恇恇兮,谁留。
◯《後汉书·梁鸿传》。《诗纪·三》。又《类聚·三》引秀一韵。吴棫《韵补·二》引隅、休二韵
5.5.3.思友诗《诗纪》云:一作《思高恢》
▷《後汉书》曰:鸿友人京兆高恢,少好《老子》,隐於华阴山。及鸿东遊,思恢作诗,二人遂不复相见。恢亦高抗,终身不仕。
鸟嘤嘤兮,友之期。
念高子兮,僕怀思。
想念恢兮,爰集兹。
念高子兮,僕怀思。
想念恢兮,爰集兹。
◯《後汉书·梁鸿传》。《诗纪·三》。
5.6.东平王刘苍
◇苍,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明帝卽位,拜骠骑将军,永平五年归国,建初八年卒。
5.6.1.武德舞歌诗
▷《东观汉记》曰:明帝永平三年八月,公卿奏世祖庙舞名。东平王苍,议以汉制宗庙,各奏其乐,不皆相袭,光武皇帝拨乱中兴,武功盛大,庙乐舞宜曰《大武之舞》,乃进《武德舞歌诗》,遂用之於光武庙焉。
於穆世庙,肃雍显清。
俊乂翼翼,秉文之成。
越序上帝,骏奔来宁。
建立三雍,封禅泰山。
章明图谶,放唐之文。
休矣《广文选》作以惟德,罔射协同。
本支百世,永保厥功。
俊乂翼翼,秉文之成。
越序上帝,骏奔来宁。
建立三雍,封禅泰山。
章明图谶,放唐之文。
休矣《广文选》作以惟德,罔射协同。
本支百世,永保厥功。
◯《续汉书·祭祀志·九注》。《乐府·五十二》。《广文选·八》。《诗纪·三》。
◯此歌《广文选》作《汉庙登歌诗》,查《南齐书·乐志》云:永平三年,东平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二十六句,其辞称述功德云。今此诗仅一十四句,知已经删节矣。
◯此歌《广文选》作《汉庙登歌诗》,查《南齐书·乐志》云:永平三年,东平王苍造《光武庙登歌》一章二十六句,其辞称述功德云。今此诗仅一十四句,知已经删节矣。
5.7.班固
◇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永平中,召诣校书部,除兰臺令史,迁为郎。建初中,迁玄武司马。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塞,以为中护军,行中郎将事。四年,宪败,坐,下狱死,年六十一,有集十七卷。
5.7.1.明堂诗
▷固作《东都赋》,系自此以下五诗。
於昭明堂,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御览》作皇,《诗纪》同。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御览》作皇,《诗纪》同。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後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三》。《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5.7.2.辟雍诗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
圣皇蒞止,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乃父乃兄。
抑抑威《御览》作皇仪,孝友光明。
於赫太上,示我汉行。
洪《後汉书》作鸿,《风雅翼》同化惟神,永观厥成。
圣皇蒞止,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乃父乃兄。
抑抑威《御览》作皇仪,孝友光明。
於赫太上,示我汉行。
洪《後汉书》作鸿,《风雅翼》同化惟神,永观厥成。
◯《後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四》。《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5.7.3.灵臺诗
乃经灵臺,灵臺既崇。
帝勤时登,爰考休徵。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百穀蓁蓁《後汉书》作溱溱,庶草《後汉书》作卉蕃庑《後汉书》作芜。
屡惟豐年,於皇乐胥。
帝勤时登,爰考休徵。
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百穀蓁蓁《後汉书》作溱溱,庶草《後汉书》作卉蕃庑《後汉书》作芜。
屡惟豐年,於皇乐胥。
◯《後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四》。《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5.7.4.宝鼎诗
嶽修贡兮,川效珍。
吐金景兮,歊浮雲。
宝鼎见兮,色纷缊。
焕共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
昭灵德兮,弥亿年。
吐金景兮,歊浮雲。
宝鼎见兮,色纷缊。
焕共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
昭灵德兮,弥亿年。
◯《後汉书·班固传》。《文选·一》。《诗纪·三》。
5.7.5.白雉诗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後汉书》作羽英。
容洁朗兮,於纯《後汉书》作淳精。
彰《後汉书》作章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後汉书》作羽英。
容洁朗兮,於纯《後汉书》作淳精。
彰《後汉书》作章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後汉书·班固传》。《文选·一》。《诗纪·三》。
5.7.6.论功歌诗
▷固为《汉颂》,系此歌诗。
5.7.6.1.右:灵芝歌
▷《御览》作《颂论功歌诗·灵芝歌》;《乐府》作《古辞·灵芝歌》,《广文选》同;《事类赋》作《汉颂论功歌诗·灵芝歌》;《诗纪》作《郊祀·灵芝歌》。
因露《乐府》作灵,《事类赋》《广文选》同寝《御览》作寐,误兮,产灵芝。
象三德兮,瑞应《诗纪》云:一作应瑞图。
延寿命兮,光此《初学记》作北都。
配《御览》作缘上帝兮,象太微。
参日月兮,扬光辉。
象三德兮,瑞应《诗纪》云:一作应瑞图。
延寿命兮,光此《初学记》作北都。
配《御览》作缘上帝兮,象太微。
参日月兮,扬光辉。
◯《初学记·十五》。《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一》。《事类赋·歌赋》。《广文选·十一》。《诗纪·三》。
5.7.6.2.右:嘉禾歌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
修灵液养兮,元气覆。
冬同雲兮,春霡霂。
膏泽洽兮,殖嘉穀。
修灵液养兮,元气覆。
冬同雲兮,春霡霂。
膏泽洽兮,殖嘉穀。
◯《御览·一》。
◯逯案:此篇《诗纪》缺收,仅见《御览》作《汉颂论功歌诗》,大抵固作《汉颂》中附《论功歌诗》若干篇,各篇並有小题,此与上《灵芝歌》皆其佚遗也,姑依诗义补“嘉禾歌”三字,藉配上篇云尔。
◯逯案:此篇《诗纪》缺收,仅见《御览》作《汉颂论功歌诗》,大抵固作《汉颂》中附《论功歌诗》若干篇,各篇並有小题,此与上《灵芝歌》皆其佚遗也,姑依诗义补“嘉禾歌”三字,藉配上篇云尔。
5.7.7.詠史
▷《文选注》作《班固歌诗》。《诗品》曰:孟坚才流,而老於掌故,观其《詠史》,有感歎之词。
三王德弥薄,惟後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文选注》作逮,《诗纪》同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文选注》作复生。
上书诣阙下《文选注》作北阙,思古《文选注》作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文选注》作诚。
百男何愦愦《文选注》作愤愤,不如一缇萦。
太苍令有罪,就递《文选注》作逮,《诗纪》同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文选注》作复生。
上书诣阙下《文选注》作北阙,思古《文选注》作阙下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文选注》作诚。
百男何愦愦《文选注》作愤愤,不如一缇萦。
◯《史记·苍公传正义》。《文选·三十六·策秀才文注》。《广文选·八》。《诗纪·三》。
5.7.8.诗
长安何纷纷,诏葬霍将军。
刺繡被百领,县官给衣衾。
刺繡被百领,县官给衣衾。
◯《御览·八百十五》
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书钞·百二十二》。《御览·三百四十四》。
延陵轻宝剑。
◯《御览·三百四十四》。
5.8.崔骃
◇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和帝初,车骑将军窦宪辟为府掾,进主簿,察高第,出为长岑长,不之官而归。永元四年卒,有集十卷。
5.8.1.歌
▷骃作《北巡颂》,系此。
皇皇太上,湛恩笃兮。
庶见我王,咸思觌兮。
仁爱纷纭,德优渥兮。
滂霈羣生,泽淋漉兮。
惠我无疆,承天祉兮。
流衍万昆,长无已兮。
庶见我王,咸思觌兮。
仁爱纷纭,德优渥兮。
滂霈羣生,泽淋漉兮。
惠我无疆,承天祉兮。
流衍万昆,长无已兮。
◯《文馆词林·三百四十六》。
5.8.2.安封侯诗《御览》作《安豐侯诗》;逯案:《续汉志》有安豐,无安封,则作安豐为是。
戎马鸣兮,金鼓震。
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类聚》作破,误兕《类聚》作光,《广文选》《诗纪》同甲兮,跨良马。
挥《御览》作择,误长㦸《御览》作战,误兮,彀《类聚》作廓;《御览》作彍,並注:彍音霍强弩。
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类聚》作破,误兕《类聚》作光,《广文选》《诗纪》同甲兮,跨良马。
挥《御览》作择,误长㦸《御览》作战,误兮,彀《类聚》作廓;《御览》作彍,並注:彍音霍强弩。
◯《类聚·五十九》。《广文选·十》。《诗纪·三》。又《御览·三百三十九》引马、弩二韵。
5.8.3.七言诗
鸾鸟高翔时来仪。
应治归德《御览》作得合望规。
啄食楝实《百三家集》作竹食饮华池。
应治归德《御览》作得合望规。
啄食楝实《百三家集》作竹食饮华池。
◯《御览·九百十六》。《百三家集·崔亭伯集》。
5.8.4.又
皦皦练丝退浊污。
◯《文选·二十五·答傅咸注》。
5.8.5.三言诗
屏九皋,詠典文。
披五素,躭三坟。
披五素,躭三坟。
◯《书钞·九十七》。
5.9.傅毅
◇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建初中,为兰臺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秘书。永元初,车骑将军窦宪请为记室,宪迁大将军,以为司马,有集五卷。
5.9.1.迪志诗
▷《後汉书》曰:毅永平中於平陵习章句,因作《迪志诗》。
咨尔庶士,迨时斯勗。
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哀我经营,膂《後汉书》作旅力靡及。
在兹弱冠,靡所树《後汉书》作庶立。
於赫我祖,显于殷国。
贰《後汉书》作二,《类聚》《广文选》同迹阿衡,克光其则。
武丁兴商,伊宗皇士。
爰作股肱,万邦是纪。
奕世载德,迄我显考。
保膺淑懿,缵修其道。
汉之中葉,俊乂式序。
秩彼殷宗,光此勳绪。
伊《类聚》作咨余小子,秽陋靡逮。
惧我世烈,自《类聚》作於兹以坠。
谁能革浊,清我濯溉。
谁能昭闇,启我童昧。
先人有训,我讯我诰。
训我嘉务,诲我博学。
爰率朋友,寻此旧则。
契阔夙夜,庶不懈忒。
秩秩大猷,纪纲庶式。
匪勤匪昭,匪壹匪测。
农夫不怠,越有黍稷。
谁能云作,考之居息。
二事败葉,多疾我力。
如彼遵衢,则罔所极。
二志靡成,聿劳我心。
如彼兼听,则溷於音。
於戏君子,无恒自逸。
徂年如流,鲜《类聚》作尠,《文选注》同兹暇日。
行迈屡税,胡能有迄。
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日月逾迈,岂云旋复。
哀我经营,膂《後汉书》作旅力靡及。
在兹弱冠,靡所树《後汉书》作庶立。
於赫我祖,显于殷国。
贰《後汉书》作二,《类聚》《广文选》同迹阿衡,克光其则。
武丁兴商,伊宗皇士。
爰作股肱,万邦是纪。
奕世载德,迄我显考。
保膺淑懿,缵修其道。
汉之中葉,俊乂式序。
秩彼殷宗,光此勳绪。
伊《类聚》作咨余小子,秽陋靡逮。
惧我世烈,自《类聚》作於兹以坠。
谁能革浊,清我濯溉。
谁能昭闇,启我童昧。
先人有训,我讯我诰。
训我嘉务,诲我博学。
爰率朋友,寻此旧则。
契阔夙夜,庶不懈忒。
秩秩大猷,纪纲庶式。
匪勤匪昭,匪壹匪测。
农夫不怠,越有黍稷。
谁能云作,考之居息。
二事败葉,多疾我力。
如彼遵衢,则罔所极。
二志靡成,聿劳我心。
如彼兼听,则溷於音。
於戏君子,无恒自逸。
徂年如流,鲜《类聚》作尠,《文选注》同兹暇日。
行迈屡税,胡能有迄。
密勿朝夕,聿同始卒。
◯《後汉书·傅毅传》。《广文选·八》。《诗纪·三》。又《类聚·二十三》引勗、复、国、则、逮、坠、逸、日八韵。《文选·四十一·论盛孝章书注》引日一韵。
◯逯案:《後汉书》“膂力靡及”句,膂作旅,注云:陈也。“靡所树立”句,树作庶,注云:无所庶幾成立也。是李贤所见本作旅、作庶,与《广文选》《诗纪》皆異,作膂、作树似於义较胜。
◯逯案:《後汉书》“膂力靡及”句,膂作旅,注云:陈也。“靡所树立”句,树作庶,注云:无所庶幾成立也。是李贤所见本作旅、作庶,与《广文选》《诗纪》皆異,作膂、作树似於义较胜。
5.9.2.歌
▷毅作《七激》,系此。
陟景山兮,采芳苓。
哀不惨伤,乐不流声。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
沈微字当作徵玄穆,感物寤灵。
哀不惨伤,乐不流声。
弹羽跃水,叩角奋荣。
沈微字当作徵玄穆,感物寤灵。
◯《类聚·五十七》。
5.10.刘珍
◇珍,字秋孙,一名宝,南阳蔡阳人。永初中为谒者僕射,永宁初,迁侍中、越骑校尉。延光四年,拜宗正。永建元年,转卫尉。卒官,有集二卷。
5.10.1.赞贾逵诗
摛藻扬晖,如山如雲。
世有令闻,以迄于君。
世有令闻,以迄于君。
◯《书钞·一百》。
5.11.刘騊駼
◇騊駼,永初中,召入东观,除校书郎,有集二卷。
5.11.1.诗
缥碧以为瓦。
◯《白帖·三·刘駼騊诗》。
◯逯案:駼騊二字倒误。
◯逯案:駼騊二字倒误。
5.12.李尤
◇尤,字伯仁,广汉雒人。永元中,召诣东观,拜兰臺令史,安帝时为谏议大夫。顺帝初,迁乐安相,卒年八十三,有集五卷。
5.12.1.九曲歌
年岁晚墓时《书钞》作日,《事类赋》同已斜,安得壮《类聚》作力,《编珠》同士翻日车。
◯《书钞·百四十九》。《类聚·一》。杜公瞻《编珠》。《御览·四》。《事类赋·日赋》。《草堂诗笺·十一·洗马诗注》。《诗纪·三》。
肥骨消灭随尘去。
◯《文选·二十八·挽歌注》。
5.12.2.武功歌
◻◻◻,鸣金鼓。
马模起,士激怒。
马模起,士激怒。
◯《书钞·百二十一》。
清埃飞,连日月。
◯《文选·二十一·谢宣远张子房诗注》。
恩普洽,威令行。
◯《文选·五十九·齐故安陆昭王碑注》
身非金石,名俱灭焉。
◯《文选·三十七·求自试表注》
5.13.石勋yourgame注:原字为勋之異体字:左買右力
◇勋,字子才,甘陵人。
5.14.1.费凤别碑诗
碑云:君舅家中孙甘陵石勋,字子才,载驰载驱,来奔于丧庭,肝摧意悲,感切伤心,瞻彼碑诔,怀之好音。司马慕蔺相,南容复白珪,仰之以弥高,鑽之而弥坚,不堪哀且思,叙诗之一篇。庶𨗂昔子夏,起夫子之所言,其辞曰:
君讳凤,字伯萧,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长兄也。世德袭爵,银艾相亚。恢遐祖之鸿轨,拓前代之休踪。邈逸越而难继,非羣愚之所颂。仁义本於心,慈孝著於性。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清洁曒尔,埿而不滓。恤忧矜厄,施而不记。由近及远,靡不覆载。帮能阐令名而雲腾,扬盛声而风布。践郡右职,三贡献计。辟州式部,忠以卫上。汉安二年,吴郡太守东海郭君以君有逶虵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东国新平长。神化风靡,惠以流下。静而为治,匪烦匪扰。乾乾日稷yourgame注:原字为稷之異体字:左边禾字旁,右边上田下㡱字无点,矜此黔首。功成事就,色斯高举。
宰司委职位,思贤以自辅。
玄懿守谦虚,白驹以𢄘阻。
丹阳有越寇,没◻◻◻◻。
命君讨理之,试守故鄣长。
盖危乱有不让,又畏此之罪罟。
◻◻而◻牧。爰止其师旅。
鴪若飞鹰鵕,䖔yourgame注:原字为䖔之異体字:左去右𧆞若夫虓yourgame注:原字为虓之異体字:左九右𧆞𧆞。
彊者绥以德,弱者以仁抚。
简在上帝心,功训而特纪。
轓舆宰堂邑,基月而致道。
视◻◻◻◻,遂據亏卿尹。
中表之恩情,兄弟与甥舅。
樢与女萝性,乐松之茂好。
闻君显令名,举宗为欢喜。
不悟奄忽终,藏形而匿影。
耕夫释耒耜,桑妇投鉤莒。
道阻而且长,望远泪如雨。
筴马循大路,搴裳而涉洧。
悠悠歌《黍离》,思黄鸟集亐楚。
惴惴之临穴,送君於厚土。
嗟嗟悲且伤,每食◻不饱。
夫人笃旧好,不以存亡改。
文平感渭阳,悽怆益以甚。
诸姑咸璧yourgame注:原字为璧之異体字:左右结构,左上𡰪,左下王,右边辛踊,爰及君伯姊。
孝孙字元宰,生不识考妣。
追惟厥祖恩,蓬首斩縗杖。
世所不能为,流称於乡党。
见吾若君存,剥裂而不已。
壹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
绝翰永忼慨,泣下不可止。
玄懿守谦虚,白驹以𢄘阻。
丹阳有越寇,没◻◻◻◻。
命君讨理之,试守故鄣长。
盖危乱有不让,又畏此之罪罟。
◻◻而◻牧。爰止其师旅。
鴪若飞鹰鵕,䖔yourgame注:原字为䖔之異体字:左去右𧆞若夫虓yourgame注:原字为虓之異体字:左九右𧆞𧆞。
彊者绥以德,弱者以仁抚。
简在上帝心,功训而特纪。
轓舆宰堂邑,基月而致道。
视◻◻◻◻,遂據亏卿尹。
中表之恩情,兄弟与甥舅。
樢与女萝性,乐松之茂好。
闻君显令名,举宗为欢喜。
不悟奄忽终,藏形而匿影。
耕夫释耒耜,桑妇投鉤莒。
道阻而且长,望远泪如雨。
筴马循大路,搴裳而涉洧。
悠悠歌《黍离》,思黄鸟集亐楚。
惴惴之临穴,送君於厚土。
嗟嗟悲且伤,每食◻不饱。
夫人笃旧好,不以存亡改。
文平感渭阳,悽怆益以甚。
诸姑咸璧yourgame注:原字为璧之異体字:左右结构,左上𡰪,左下王,右边辛踊,爰及君伯姊。
孝孙字元宰,生不识考妣。
追惟厥祖恩,蓬首斩縗杖。
世所不能为,流称於乡党。
见吾若君存,剥裂而不已。
壹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
绝翰永忼慨,泣下不可止。
◯《隶释·九》。《续古文苑·四》。
全汉诗·卷六
6.1.张衡
◇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永平中,举孝廉,连辟公府皆不就。永初中,大将军邓隲累召不应。公车特徵,拜郎中,迁尚书郎,转太史令。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阳嘉中,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徵拜尚书。四年卒,年六十二,有集十四卷。
6.1.1.歌
▷衡为太史令,尝忧及难,作《思玄赋》,系此。
天地烟煴,百卉含蘤yourgame注:原字为蘤之異体字:将其中的为换成為。
鸣鹤交颈,雎鸠相和。
处子怀春,精魂囘移。
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鸣鹤交颈,雎鸠相和。
处子怀春,精魂囘移。
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後汉书·张衡传》。《文选·十五》。
◯逯案:《诗纪》载《思玄诗》一首,细检知乃《思玄·系辞》,今从删,而别录此歌。
◯逯案:《诗纪》载《思玄诗》一首,细检知乃《思玄·系辞》,今从删,而别录此歌。
6.1.2.歌
▷衡作《东巡诰》,系此。
皇皇者凤,通玄知时。
萃于山趾,与帝邀期。
吉事有祥,惟汉之祺。
萃于山趾,与帝邀期。
吉事有祥,惟汉之祺。
◯《类聚·三十九》。
6.1.3.歌
▷衡作《舞赋》,系此。
惊雄逝兮,孤雌翔。
临归风兮,思故乡。
临归风兮,思故乡。
◯《类聚·四十三》。《初学记·十五》。
6.1.4.歎
▷衡作《定情赋》,系此。
大火流兮,草虫鸣。
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为期兮,时已征。
思美人兮,愁屏营。
繁霜降兮,草木零。
秋为期兮,时已征。
思美人兮,愁屏营。
◯《类聚·十八》。《广文选·十四》。《古乐苑·三十二》。《诗纪·三》。
◯逯案:此《定情赋》中之歎也,《诗纪》从《广文选》作《定情歌》,则杜撰矣。
◯逯案:此《定情赋》中之歎也,《诗纪》从《广文选》作《定情歌》,则杜撰矣。
6.1.5.同声歌
▷《乐府解题》曰:《同声歌》,张衡所作也,言归人自谓幸得充闺房,願勉供妇职,不离君子。思为莞簟,在下以蔽匡牀衾裯,在上以护霜露,缱绻枕席,没齿不忘焉。以喻臣子之事君也。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玉臺》作遇得充後房。
情好新交接,恐慄《玉臺》误作瞟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乐府》作蒸尝。
思为《广文选》作惟苑蒻席,在下蔽匡牀。
願为《广文选》作得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灑《玉臺》《乐府》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诗纪》云:一作秋香。
重户结《广文选》作纳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广文选》作容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广文选》作思夜乐,没齿焉可忘。
情好新交接,恐慄《玉臺》误作瞟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
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乐府》作蒸尝。
思为《广文选》作惟苑蒻席,在下蔽匡牀。
願为《广文选》作得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灑《玉臺》《乐府》作洒扫清枕席,鞮芬以狄《诗纪》云:一作秋香。
重户结《广文选》作纳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
素女为我师,仪态《广文选》作容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
乐莫斯《广文选》作思夜乐,没齿焉可忘。
◯《玉臺新詠·一》。《乐府诗集·七十六》。《广文选·十三》。《诗纪·三》。
◯吴骞《拜经楼诗话》引《虫获轩笔记》云:平子《同声歌》:“灑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王制西方曰狄鞮,古诗中所谓迷迭、兜纳诸香,大都出于西域,故曰鞮芬狄香。鞮芬卽狄香,重言之者,古人常有此文法。“素女为我师,仪态刑万方。众夫所希见,天姥教轩皇。”刑今本作盈,姥今本作老,皆非。《抱朴子》:黄帝论导养而质元素二女。徐孝穆文: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天;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与此意同。
◯逯案:鞮芬、狄香,重言之,说甚是。谓盈旧作刑,老旧作姥,不知根據何本,惟天老、天姥本同。又黄节《汉魏乐府笺注》云:张衡七辩曰:“假明兰灯,指图观列。蝉绵宜愧,夭绍纡折,此女色之丽也。”盖卽所言列图陈、仪态万方也。《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有《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列图以下,盖卽《汉志》所言房中也。《玉房秘决》黄帝问素女、玄女“采女阴阳”之事,皆《黄帝养阳方》遗说也。
◯吴骞《拜经楼诗话》引《虫获轩笔记》云:平子《同声歌》:“灑扫清枕席,鞮芬以狄香。”王制西方曰狄鞮,古诗中所谓迷迭、兜纳诸香,大都出于西域,故曰鞮芬狄香。鞮芬卽狄香,重言之者,古人常有此文法。“素女为我师,仪态刑万方。众夫所希见,天姥教轩皇。”刑今本作盈,姥今本作老,皆非。《抱朴子》:黄帝论导养而质元素二女。徐孝穆文: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天;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与此意同。
◯逯案:鞮芬、狄香,重言之,说甚是。谓盈旧作刑,老旧作姥,不知根據何本,惟天老、天姥本同。又黄节《汉魏乐府笺注》云:张衡七辩曰:“假明兰灯,指图观列。蝉绵宜愧,夭绍纡折,此女色之丽也。”盖卽所言列图陈、仪态万方也。《汉书·艺文志》房中八家有《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列图以下,盖卽《汉志》所言房中也。《玉房秘决》黄帝问素女、玄女“采女阴阳”之事,皆《黄帝养阳方》遗说也。
6.1.6.歌《书钞》作诗
浩浩阳春发,杨柳何依依《书钞》作猗猗。
百鸟自南归,翺yourgame注:原字为翺之異体字:左下十换成𠂇翔萃我枝。
百鸟自南归,翺yourgame注:原字为翺之異体字:左下十换成𠂇翔萃我枝。
◯《御览·二十》。又《书钞·百五十四》引猗一韵。
6.1.7.怨诗
▷《文心雕龙》曰:张衡《怨篇》,清曲可诵。
秋兰,詠嘉美人也。嘉而不获,用故作是诗也。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广文选》作称嘉。
之子之《诗纪》云:一作云远,我劳如何。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广文选》作称嘉。
之子之《诗纪》云:一作云远,我劳如何。
◯《御览·九百八十三》。《困学纪闻·十八》。《广文选·九》。《诗纪·三》。
◯逯案:《诗纪》作《怨篇》,今據《御览》改之。《诗纪》从《广文选》,不载序文,今为补入。
◯逯案:《诗纪》作《怨篇》,今據《御览》改之。《诗纪》从《广文选》,不载序文,今为补入。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
◯《文选·二十三·赠士孙文始诗注》。范晞文《对牀夜语》。
同心离居,绝我中肠。
◯《文选·二十三·赠士孙文始诗注》。
6.1.9.诗
願言不获,终然永思。
◯《文选·二十晉四·赠秀才入军诗注》。
6.1.10.四愁诗並序
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文选》作兼并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姦猾行巧刼yourgame注:原字为刼之異体字:左去右刄,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擒。诸豪侠遊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繫囚。时天下渐弊,鬱鬱不得志,为《四愁诗》。《六臣本》注云:五臣有依字效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为报,贻於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
◯《文选·二十九》。又《文选·二十一·詠史诗注》引一句。
◯逯案:此序乃后人伪託,而非衡所作。王观国《学林》辨之甚详,茲不列举。
◯逯案:此序乃后人伪託,而非衡所作。王观国《学林》辨之甚详,茲不列举。
6.1.10.1.一思曰:《诗纪》云:《玉臺》无此三字。刘履曰:衍文也。下倣此。
我所思兮,在太《类聚》作泰山。
欲往从之,梁父《玉臺》作甫艰。
侧身东望,涕霑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御览》或作双,或作美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类聚》作以怀忧《类聚》作愁,心烦劳。
欲往从之,梁父《玉臺》作甫艰。
侧身东望,涕霑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御览》或作双,或作美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类聚》作以怀忧《类聚》作愁,心烦劳。
◯《文选·二十九》。《玉臺新詠·九》。《类聚·三十五》。《诗纪·三》。又《御览·三百四十六、八百九》並引刀、瑶二韵。
6.1.10.2.二思曰:
我所思《类聚》作望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霑襟。
美人赠我,金《玉臺》作琴,六臣本《文选》注云:五臣作琴;《类聚》作翠,《御览》同琅玕。
何以报之,双玉盘《御览》或作槃。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伤《玉臺》作怏。
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霑襟。
美人赠我,金《玉臺》作琴,六臣本《文选》注云:五臣作琴;《类聚》作翠,《御览》同琅玕。
何以报之,双玉盘《御览》或作槃。
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伤《玉臺》作怏。
◯《文选·二十九》。《玉臺新詠·九》。《诗纪·三》。又《类聚·三十五》引林、深、襟、玕、盘五韵。《御览·四百七十八》引盘一韵,《七百五十八》引槃一韵。
6.1.10.3.三思曰: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类聚》作往欲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霑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御览》作毡氍㲣。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玉臺》作歭𣦠。
何为怀忧,心烦纡。
欲往《类聚》作往欲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霑裳。
美人赠我,貂襜褕《御览》作毡氍㲣。
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玉臺》作歭𣦠。
何为怀忧,心烦纡。
◯《文选·二十九》。《玉臺新詠·九》。《类聚·三十五》。《诗纪·三》。又《御览·七百八》引㲣一韵。
6.1.10.4.四思曰: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雰雰《玉臺》作纷纷,《类聚》同。
侧身北望,涕霑巾。
美人赠我,锦繡段《书钞》作被,误。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歎。
何为怀忧,心烦惋。
欲往从之,雪雰雰《玉臺》作纷纷,《类聚》同。
侧身北望,涕霑巾。
美人赠我,锦繡段《书钞》作被,误。
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歎。
何为怀忧,心烦惋。
◯《文选·二十九》。《玉臺新詠·九》。《诗纪·三》。又《书钞·百三十三》引被、案二韵。《类聚·三十五》引门、纷、巾、段、案五韵。
6.2.朱穆
◇穆,字公叔,南阳宛人,元初末为郡督邮,后举孝廉。顺帝末,辟大将军梁冀府。桓帝初,举高第,为侍御史。永兴中,擢冀州刺史。延熹六年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太守。蔡邕与门人议諡曰文忠先生,有集二卷。
6.2.1.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诗纪》作榄,饱则泥伏。
饕餮贪汙,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異域。
永从此决,各自努力。
飞不正向,寝不定息。
饥则木揽《诗纪》作榄,饱则泥伏。
饕餮贪汙,臭腐是食。
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长鸣呼凤,谓凤无德。
凤之所趣,与子異域。
永从此决,各自努力。
◯《後汉书·朱穆传·注》引《穆集》。《诗纪·三》
6.3.后汉灵帝刘宏
◇宏,章帝玄孙,世封解渎亭侯。永康元年,桓帝崩,无子,奉迎卽位,改元四:建宁、熹平、光和、中平。在位二十二年,中平六年卒,年三十四,諡曰孝灵皇帝。
6.3.1.招商歌
▷《拾遗记》曰:灵帝初平三年,遊於西园。起裸遊馆千间,采绿苔而被堦,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乘船游漾。选玉色宫人执蒿楫,又奏《招商》之曲以来涼风,歌曰:
涼风起兮,日照渠。
青荷昼偃,叶夜舒。
惟日不足,乐有餘。
清丝流管,歌《玉凫》曲名。
千年万岁,嘉难踰。
青荷昼偃,叶夜舒。
惟日不足,乐有餘。
清丝流管,歌《玉凫》曲名。
千年万岁,嘉难踰。
◯《拾遗记·六》。《古文苑·八》。《太平广记·二百三十六》。《诗纪·三》。
6.4.郦炎
◇炎,字文胜,范阳人。灵帝时,州郡辟命,皆不就。後风病,妻始产而惊死。妻家讼之,熹平六年死狱中,年二十八,有集二卷。
6.4.1.诗·二首《广文选》作《见志诗》,《诗纪》同
6.4.1.1.其一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脩翼无卑棲,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
通塞苟由已,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嶽。
脩翼无卑棲,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
通塞苟由已,志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嶽。
◯《後汉书·郦炎传》。《风雅翼·遗诗·一》。《广文选·九》。《诗纪·三》。又《文选·二十四》:《於承明作与弟士龙诗注》引“舒吾凌霄羽”一句。
6.4.1.2.其二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御览》或作困,或作回洪波。
兰荣一何晚,《类聚》作“秋兰荣何晚。”《御览》同。严霜瘁《类聚》作悴;《御览》或作害其柯。
哀哉二《御览》或作之芳草,不植《御览》或作殖太《御览》或作泰,《广文选》《诗纪》同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合璧事类》作归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兰荣一何晚,《类聚》作“秋兰荣何晚。”《御览》同。严霜瘁《类聚》作悴;《御览》或作害其柯。
哀哉二《御览》或作之芳草,不植《御览》或作殖太《御览》或作泰,《广文选》《诗纪》同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合璧事类》作归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後汉书·郦炎传》。《风雅翼·遗诗·一》。《广文选·九》。《诗纪·三》。又《类聚·八十一》《御览·五十六、九百八十三》並引波、柯、阿三韵。《类聚》作《兰诗》。
◯逯案:“动摇因洪波”句,《御览》引因作困,於义为胜。
◯逯案:“动摇因洪波”句,《御览》引因作困,於义为胜。
6.5.桓麟
◇麟,字元凤,沛郡龙亢人。辟司徒掾,桓帝初为议郎,侍讲禁中,出为许令,病免,以母丧哀毁卒,有集二卷。
6.5.1.答客诗
▷《文士传》曰:麟伯父乌,官至太尉。麟年十二,在座。乌告客曰:“吾此弟子,知有異才,殊能作诗。”客乃作诗曰:云云。麟应声答曰:
邈矣甘罗,超等绝伦。
伊《御览》作卓彼杨乌,命世称贤。
嗟予蠢《类聚》作惷弱,殊才伟《御览》作侔,是年。
仰慙二子,俯媿过言。
伊《御览》作卓彼杨乌,命世称贤。
嗟予蠢《类聚》作惷弱,殊才伟《御览》作侔,是年。
仰慙二子,俯媿过言。
◯《类聚·三十一》。《御览·三百八十五、五百十二》。《诗纪·三》。
6.5.2.客示桓麟诗附
甘罗十二,杨乌九龄。
昔有二子,今则桓生。
参差等踪,異世齐名。
昔有二子,今则桓生。
参差等踪,異世齐名。
◯《御览·五百十二》。《诗纪·三》。又《类聚·三十一》《御览·三百八十五》並引龄、生二韵。
6.6.应季先
◇季先,汝南人,曾为巴郡太守。
6.6.1.美严王思诗
▷《华阳国志》曰:巴郡严王思为扬州刺史,惠爱在民。每当迁官,吏民塞路攀辕,诏遂留之。居官十八年卒,百姓若丧考妣。义崇送者,赍钱百万,欲以赡王思家。其子徐州刺史,不受送吏,义崇不忍持还,乃送以为食,食行客。巴郡太守汝南应季先善而美之,乃作诗曰:
乘彼西汉,潭潭其渊。
君子恺悌,作民二亲。
没世遗爱,式镜後人。
君子恺悌,作民二亲。
没世遗爱,式镜後人。
◯《华阳国志·巴志》。
6.7.侯瑾
◇瑾,字子瑜,敦煌人。桓帝时,徵有道,复徵博士,皆不至,有集二卷。
6.7.1.歌诗
周公为司马,白鱼入王舟。
◯《书钞·五十一》。
6.7.2.述志诗
嫫母升玉堂。
◯《初学记·十》。
6.8.秦嘉
◇嘉,字士会,陇西人。桓帝时,仕郡,举上计掾入洛,除黄门郎,病卒于津乡亭。
6.8.1.述婚诗
羣祥既集,二族《诗纪》作姓,交欢。
敬兹新姻《广文选》作昏,《诗纪》同,六礼不愆。
羔《初学记》作羊雁总备,玉帛戔戔。
君子将事,威仪孔闲《诗纪》作閒。
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敬兹新姻《广文选》作昏,《诗纪》同,六礼不愆。
羔《初学记》作羊雁总备,玉帛戔戔。
君子将事,威仪孔闲《诗纪》作閒。
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初学记·十四》。《章本古文苑·八》。《广文选·十五》。《诗纪·四》。
纷彼婚姻,祸福之由。
卫女兴齐,褒姒灭周。
战战竞竞,惧德《初学记》作其不仇。
神启其吉,果获令攸。
我之爱矣,荷天之休。
卫女兴齐,褒姒灭周。
战战竞竞,惧德《初学记》作其不仇。
神启其吉,果获令攸。
我之爱矣,荷天之休。
◯同上。
6.8.2.赠妇诗
暧暧白日,引曜西倾。
啾啾雞雀,羣飞赴楹。
皎皎明月,煌煌列星。
严霜悽怆,飞雪覆庭。
寂寂独居,寥寥空室。
飘飘帷《诗纪》作桂,误帐,荧荧华烛。
尔不是居,帷帐何《玉臺》作焉施。
尔不是照,华烛何为。
啾啾雞雀,羣飞赴楹。
皎皎明月,煌煌列星。
严霜悽怆,飞雪覆庭。
寂寂独居,寥寥空室。
飘飘帷《诗纪》作桂,误帐,荧荧华烛。
尔不是居,帷帐何《玉臺》作焉施。
尔不是照,华烛何为。
◯《玉臺新詠·九》。《诗纪》四。
6.8.3.赠妇诗《诗纪》作《留郡赠妇诗》·三首
嘉《西溪丛话》作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掾《西溪丛话》云:一作计,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西溪丛话》无尔字。纪容舒《玉臺新詠考異》改上掾为上计,並云:计,宋刻作掾,《西溪丛话》引此文,注:掾一作计。案:汉法,岁终郡国各遣吏上计。郑玄注《周礼》:“岁终则令羣吏致事”句,谓若今上计是也,其所遣之吏亦谓之上计。《后汉·赵壹传》:光和元年,举郡上计。《晉书·宣帝纪》: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钟嵘诗品》直题“汉上计秦嘉。”嘉及其妻往来书亦並称为郡诣京师,则作计为是,宋刻误也。冯氏《诗纪》又因汉有上郡,遂倒其文为上郡掾,更误中之误矣。
6.8.3.1.其一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文选》注作为乐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韵补》作去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玉臺》作寻,《西溪丛话》同环,匪席不可卷。
忧艰常早至,欢会《文选》注作为乐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韵补》作去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玉臺》作寻,《西溪丛话》同环,匪席不可卷。
◯《玉臺新詠·一》。《西溪从话·下》。《广文选·十》。《诗纪·四》。又《文选·三十·拟今日良宴会诗注》引晚一韵作《答妇诗》。吴棫《韵补·三》引返、卷二韵。
◯逯案:《西溪从话》以此为徐淑所作,失之不察。
◯逯案:《西溪从话》以此为徐淑所作,失之不察。
6.8.3.2.其二
皇《西溪丛话》作帝灵无私亲,为善荷天禄。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西溪丛话》作惟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玉臺》作若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文选注》作面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雲起高山,悲风激深穀。
良马不廻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可不属《玉臺》作不可属,《西溪丛话》同;《广文选》作不可促,《诗纪》同。
伤我与尔身,少小罹《西溪丛话》作惟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独。
既得结大义,欢乐苦《玉臺》作若不足。
念当远离别,思念《文选注》作面叙款曲。
河广无舟梁,道近隔丘陆。
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浮雲起高山,悲风激深穀。
良马不廻鞍,轻车不转毂。
针药可屡进,愁思难为数。
贞士笃终始,恩义可不属《玉臺》作不可属,《西溪丛话》同;《广文选》作不可促,《诗纪》同。
◯《玉臺新詠·一》。《西溪丛话·下》。《广文选·十》。《诗纪·四》。又《文选·二十五·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注》引一句。
◯逯案:此诗末句“不可属”或“不可促”,义皆不通。陆士衡《君子有所思行》:“耽毒不可恪。”敬齐《古今注》谓“不可”乃“可不”之倒,言不可不慎,此末句殆与同例,言不可不属也。又“思念敍款曲”句,《选注》作“思面敍款曲”,於义较胜。汉人五言句常有上三下二者,今面字作念,殆後人不知妄改耳。
◯逯案:此诗末句“不可属”或“不可促”,义皆不通。陆士衡《君子有所思行》:“耽毒不可恪。”敬齐《古今注》谓“不可”乃“可不”之倒,言不可不慎,此末句殆与同例,言不可不属也。又“思念敍款曲”句,《选注》作“思面敍款曲”,於义较胜。汉人五言句常有上三下二者,今面字作念,殆後人不知妄改耳。
6.8.3.3.其三
肃肃僕夫征,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髣髴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文选注》作惟;《西溪丛话》作遣思致款诚。
宝钗好《玉臺》作可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西溪丛话》作持赠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西溪丛话》作良用叙我情。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髣髴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文选注》作惟;《西溪丛话》作遣思致款诚。
宝钗好《玉臺》作可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西溪丛话》作持赠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西溪丛话》作良用叙我情。
◯《玉臺新詠·一》。《西溪丛话·下》。《文选·五十五·刘孝标广绝交论注》。《诗纪·四》。
6.8.4.答妇诗
哀人易感伤。
◯《文选·二十三·七哀诗注》。
6.8.5.诗
过辞二亲墓,振策陟长衢。
◯《文选·二十六·赴洛道中诗注》。
6.8.6.诗
严石鬱嵯峨。
◯《文选·二十六·河阳县诗注》。
6.9.徐淑
◇淑,陇西人,黄门郎秦嘉妻,有集一卷。
6.9.1.答秦嘉诗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广文选》作递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玉臺》作煇。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歎,泪下兮沾衣。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广文选》作递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晖《玉臺》作煇。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歎,泪下兮沾衣。
◯《玉臺新詠·一》。《西溪丛话·下》。《广文选·十》。《诗纪·四》。
6.10.仇靖
◇靖,字汉德,武都下辨人,为郡从史。
6.10.1.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新诗
碑云: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巳到官,乃俾衡官掾下辨仇审改解危殆,卽便求隐。析里大桥於[上人下下]乃造,行人夷欣,慕君靡已,乃詠新诗曰:
◻◻◻◻申如埙本作“曰析里之”四字,《金石遗文录》作“析里之陬”兮,水兑之间。
高山崔㠕兮,水流荡荡。
地既塉確兮,与寇为隣。
◻◻◻◻◻,◻申如埙本作“西陇鼎歭兮,东”以析分。
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
危危累卵兮,圣朝闵怜。
𨱞艾究◻申如埙本作“分符析壤”兮,𢆲◻◻◻申如埙本作“廼命是君”。
◻◻申如埙本作扶危,王念孙谓是扶跋救倾兮,全育◻王念孙谓是孑字,《金石遗文录》同遗。
劬劳日稷yourgame注:原字为稷之異体字:左边禾字旁,右边上田下㡱字无点兮,惟惠勤勤。
黄邵朱龚申如埙本作“拯溺亨屯”兮,蓋不◻◻。申如埙本作“疮痍始起。”
◻◻申如埙本作闾阎充赢兮,百姓欢欣。
佥曰太平兮,文翁复存。
高山崔㠕兮,水流荡荡。
地既塉確兮,与寇为隣。
◻◻◻◻◻,◻申如埙本作“西陇鼎歭兮,东”以析分。
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
危危累卵兮,圣朝闵怜。
𨱞艾究◻申如埙本作“分符析壤”兮,𢆲◻◻◻申如埙本作“廼命是君”。
◻◻申如埙本作扶危,王念孙谓是扶跋救倾兮,全育◻王念孙谓是孑字,《金石遗文录》同遗。
劬劳日稷yourgame注:原字为稷之異体字:左边禾字旁,右边上田下㡱字无点兮,惟惠勤勤。
黄邵朱龚申如埙本作“拯溺亨屯”兮,蓋不◻◻。申如埙本作“疮痍始起。”
◻◻申如埙本作闾阎充赢兮,百姓欢欣。
佥曰太平兮,文翁复存。
◯《录释·四》。《金石遗文录》。王念孙《读书杂志》。
6.11.赵壹
◇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人。光和初,举郡上计,十辟公府,並不就,有集二卷。
6.11.1.秦客诗
▷壹作《疾邪赋》託为此诗。
▷《诗品》曰: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疾,悲夫。
▷《诗品》曰:元叔散愤兰蕙,指斥囊钱,苦言切句,良亦勤矣。斯人也而有斯疾,悲夫。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初学记》作史,《草堂诗笺》作诗书虽《类聚》作徒,《初学记》《白帖》同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初学记》作忧北堂上,抗《诗纪》作骯髒《初学记》作葬倚门边《初学记》作前,又钱、前二韵颠倒。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初学记》作史,《草堂诗笺》作诗书虽《类聚》作徒,《初学记》《白帖》同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初学记》作忧北堂上,抗《诗纪》作骯髒《初学记》作葬倚门边《初学记》作前,又钱、前二韵颠倒。
◯《後汉书·赵壹传》。《诗纪·三》。又《初学记·二十七》引前、钱二韵。《类聚·七十》引钱一韵作《客秦诗》。又《白帖·二、四》《草堂诗笺·二十九·吾宗诗·注》並引钱一韵。
6.11.2.鲁生歌同上
势家多所宜,欬吐自成珠。
被《御览》或作披褐怀金《御览》或作珠玉,兰蕙化为刍《御览》或作𫇴。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羣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被《御览》或作披褐怀金《御览》或作珠玉,兰蕙化为刍《御览》或作𫇴。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羣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後汉书·赵壹传》。《诗纪·三》。又《御览·三百八十七、七百六十七、九百八十三》並引珠、刍二韵。
全汉诗·卷七
7.1.后汉少帝刘辩
◇辩,灵帝长子,养于史道人家,谓之史侯。中平六年四月,卽位,改元平熹,八月改元昭宁。在位六月,董卓废弘农王。
7.1.1.悲歌
▷《後汉书》曰:董卓废帝为弘农王,使李儒进酖。王不肯饮,强饮之。不得已,乃与妻唐姬饮讌别。酒行,王悲歌:云云。王令唐姬起舞,抗袖而歌:云云。王谓姬曰:“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遂饮药而死,时年十八。
天道易兮,我何艰《御览》或作如。
棄万乘兮,退守《御览》或作居蕃《御览》或作藩。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
逝将去汝《御览》或作尔兮,适幽玄。
棄万乘兮,退守《御览》或作居蕃《御览》或作藩。
逆臣见迫兮,命不延。
逝将去汝《御览》或作尔兮,适幽玄。
◯《後汉书·何后纪·附王美人传》。《御览·九十二、百五十》。
7.1.2.唐姬起舞歌附
▷唐姬,颍川人。少帝薨,归乡里,守节不嫁。献帝下诏迎姬,使侍中持节,拜为弘农王妃。
皇天崩兮,后土颓。
身为帝王兮,命夭摧。
死生路《文选注》作各異《御览》或误作毕兮,从此乖。
奈《御览》或作悼我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独兮,心中《御览》或作中心哀。
身为帝王兮,命夭摧。
死生路《文选注》作各異《御览》或误作毕兮,从此乖。
奈《御览》或作悼我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独兮,心中《御览》或作中心哀。
◯《後汉书·何后纪·附王美人传》。《御览·九十二、百五十》。又《文选·二十八·挽歌诗注》引一句。
7.2.蔡邕
◇邕,字伯喈,陈留圉人。建宁三年,辟司徒乔玄府,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董卓为司空,徵属祭酒,补侍御史,迁尚书,寻为侍中。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侯。三年,卓诛,坐下狱死,年六十一,有集二十卷。
7.2.1.饮马长城窟行《诗纪》云:《文选》作《古辞》;《玉臺》作蔡邕。《蔡集》亦载此。
青青河边《类聚》作畔,《乐府》同;六臣本《文选》作畔,注云:善作边字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类聚》作夙,《诗纪》同;《文选》作夙,六臣本注云:五臣作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草堂诗笺》作己在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杜诗补遗注》作复異县,展转不可《玉臺》作相,《本集》《乐府》同,六臣本《文选注》云:五臣作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类聚》作与,《本集》云:《抄本》作与言。
客从远方来,遗《御览》作赠我双鲤鱼。
呼儿《类聚》作皃,《诗纪》同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李善本《文选》作上,《本集》同竟《事类赋》作意,《本集》云:或作意;《白帖》作素书意何如。
上有《白帖》作言加餐食《乐府》作饭,下有《白帖》作言长相忆《类聚》作思,《白帖》《事类赋》同;本集云:《抄本》作亿。
远道不可思,宿《类聚》作夙,《诗纪》同;《文选》作夙,六臣本注云:五臣作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草堂诗笺》作己在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杜诗补遗注》作复異县,展转不可《玉臺》作相,《本集》《乐府》同,六臣本《文选注》云:五臣作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类聚》作与,《本集》云:《抄本》作与言。
客从远方来,遗《御览》作赠我双鲤鱼。
呼儿《类聚》作皃,《诗纪》同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李善本《文选》作上,《本集》同竟《事类赋》作意,《本集》云:或作意;《白帖》作素书意何如。
上有《白帖》作言加餐食《乐府》作饭,下有《白帖》作言长相忆《类聚》作思,《白帖》《事类赋》同;本集云:《抄本》作亿。
◯《文选·二十七》作《古辞》。《玉臺新詠·一》。《类聚·四十一》作《乐府古诗》。《乐府诗集·三十八》作《古辞》。《蔡中郎集·外集》。《诗纪·三》。又《白帖·十》作《古诗》,引鱼、书、如、思四韵。《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八》引一句。《草堂诗笺·十四·梦李诗注》作《乐府诗》,引乡、忆二韵。《御览·九百三十六》作《古歌辞》,引鱼、书二韵。《事类赋·鱼注》作《古诗》,引鱼、书、如、思四韵。
7.2.2.歌《诗纪》作《琴歌》
▷邕作《释诲》,设为胡老援琴而歌曰:
练余心兮,浸太清。
滌秽浊兮,存正灵。
和液畅兮,神气宁。
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无由生。
踔宇宙而遗俗兮,眇《广文选》作少,误翩翩而独征。
滌秽浊兮,存正灵。
和液畅兮,神气宁。
情志泊兮,心亭亭。
嗜欲息兮,无由生。
踔宇宙而遗俗兮,眇《广文选》作少,误翩翩而独征。
◯《後汉书·蔡邕传》。《广文选·十四》。《诗纪·三》。
7.2.3.答对元式诗《本集》作《答元式诗》,《广文选》同
伊余有行,爰戾兹邦。
先进博学,同类率从。
济济羣彦,如雲如龙。
君子博文,贻我德音。
辞之集矣,穆如清风。
先进博学,同类率从。
济济羣彦,如雲如龙。
君子博文,贻我德音。
辞之集矣,穆如清风。
◯《类聚·三十一》。《广文选·十》。《蔡中郎集·外集》。《诗纪·三》。
7.2.4.答卜元嗣诗
斌斌硕人,贻我以文。
辱此休辞,非余所希。
敢不酬答,赋诵以归。
辱此休辞,非余所希。
敢不酬答,赋诵以归。
◯《类聚·三十一》。《诗纪·三》。
7.2.5.翠鸟诗
庭陬有若榴《类聚》作留,绿葉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脩形容《类聚》作容形。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翠鸟时来集,振翼脩形容《类聚》作容形。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蔡中郎集·外集》。《广文选·十五》。《诗纪·三》。又《类聚·九十二》引荣、形、青三韵。
7.2.6.初平诗
暮宿河南此二字《文选注》或单作何怅望,天阴雨雪滂滂。
◯《文选·二十·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注》。又《文选·二十六·酬王晉安诗注》引上一句。又《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文选·三十八·为范尚书让吏部尚书第一表注》各引上句,並作《蔡邕诗序》。
◯逯案:《选注》引此或作《诗序》,若尔,则此非六言诗,乃《诗序》之残文。
◯逯案:《选注》引此或作《诗序》,若尔,则此非六言诗,乃《诗序》之残文。
7.2.7.酸枣令刘熊碑诗
▷碑云:君讳熊,字孟◻,广陵海西人也,清越孤竹,德牟产奇。诚宜褒显,昭其宪则,乃相◻咨度诹询,采摭谣言,刊◻诗三章。其辞曰:
◯逯案:严可均《辑蔡中郎集》云:唐王建题此碑云:“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消磨绝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蔡,陈留圉人,酸枣属陈留,蔡为酸枣令《德政碑》,容或有之。《图经》者,《陈留旧志》,梁·刘昭注《补续汉志·陈留郡》引《陈留志>十一事,乃魏晉古书,王建或尝见之,语非凿空,今依《图经》入《蔡集》。洪景伯诋此碑文有云:“七业勃然而兴。咸居今而好古,其诗则曰:‘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文律如此,难以谓之绝妙辞。”朱竹垞力辨之,谓诗以三言、五言,继以四言,足以见文律之古云。
清和穆铄,宋惟乾巛。
惟嶽降灵,笃生我君。
服骨叡圣,允钟厥醇。
诞生歧嶷,言协典《隶释》缺典字坟。
懿德震燿,孝行通神。
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惟嶽降灵,笃生我君。
服骨叡圣,允钟厥醇。
诞生歧嶷,言协典《隶释》缺典字坟。
懿德震燿,孝行通神。
动履规绳,文彰彪缤。
成是正服,以道德民。
◯《隶释·五》。严可均辑《蔡中郎集·十五》
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理财正辞,束帛戋戋。
◻梦刻像,鹤鸣一震。
天临保汉,实生◻勳。
明试赋授,夷夏已亲。
嘉锡来抚,潜化如神。
其神伊何,灵不伤人。
理财正辞,束帛戋戋。
◻梦刻像,鹤鸣一震。
天临保汉,实生◻勳。
明试赋授,夷夏已亲。
嘉锡来抚,潜化如神。
其神伊何,灵不伤人。
◯同上。
猗欤明哲,秉道之枢。
养◻之福,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涣乎成功。
政暇民豫,新我◻通。
用行则达,以诱我邦。
赖兹刘父,用说其蒙。
泽零年豐,黔首歌颂。
养◻之福,匪德之隅。
渊乎其长,涣乎成功。
政暇民豫,新我◻通。
用行则达,以诱我邦。
赖兹刘父,用说其蒙。
泽零年豐,黔首歌颂。
◯同上。
7.3.赵岐
◇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人。初名嘉,字臺卿,顺帝时,仕州郡,病废。永兴中,辟司空房植掾,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举理剧,为皮氏长。延熹初,以忤宦官逃难四方。後遇赦,辟司徒胡广府,擢並州刺史,坐党事免。中平初,徵拜议郎。献帝西都,复拜议郎,迁太僕。兴平初,奉使荆州,建安六年卒,年九十餘。
7.3.1.歌
▷《典略》曰:赵岐卒,江陵作歌曰:
▷案:《典略》说与《范书》異。
▷案:《典略》说与《范书》異。
国《後汉书》《白帖》《御览》作汉,《书钞》或同有逸民《後汉书》《白帖》作人,《书钞》《御览》或同,姓赵氏《白帖》《御览》作人,《书钞》或同;《後汉书》无氏字名嘉《书钞》或作岐,误,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书钞·百六》。《後汉书·赵岐传。《白帖·七》。《书钞·百十》引谢承《後汉书》。《御览·五百一》引《後汉书》。又《御览·五百五十八、七百三十九》並引《三辅決录》。又《文选·二十三·悼亡诗·注》引何一韵。
◯逯案:《书钞·百六》及《文选注》皆引《典略》此歌,今从之。
◯逯案:《书钞·百六》及《文选注》皆引《典略》此歌,今从之。
7.4.孔融
◇融,字文举。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举高第,为侍御史,病免。辟司空掾,拜中军侯,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以忤董卓左转议郎,出为北海相,刘备表为青州刺史。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城陷出奔,徵为匠作大匠,迁少府,以忤曹操免。复为太中大夫,与刘桢、王粲、陈琳、阮瑀、徐干、应玚为建安七子,数以书争曹操。十三年为操所害,年六十五,有集十卷。
7.4.1.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类聚》作《离合郡姓名诗》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离鱼字。
与旹《类聚》《石林诗话》作时进止,出行《石林诗话》作寺施《石林诗话》作㢮张离日字,鱼日合成鲁。
吕公矶《类聚》作饥钓,阖《古文苑》作盍口渭旁离口字。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离或字,口或合成国。
好是正直,女回《类聚》作固于匡离子字。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当离乙字,恐古文与今文不同,合成孔也。
六翮将《类聚》作不奋,羽仪未彰离鬲字。
虵《诗纪》作蛇龙《类聚》作龙虵;《石林诗话》作龙蛇之蛰,俾也可忘离虫字,合成融。
玟璇《类聚》《古文苑》作琁隐曜,美玉韬光去玉成文,不须合。
无名以上二字《类聚》无无誉,放言深藏离与字。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离才字,合成举。《类聚》此下注:鲁国孔融文举六字。
与旹《类聚》《石林诗话》作时进止,出行《石林诗话》作寺施《石林诗话》作㢮张离日字,鱼日合成鲁。
吕公矶《类聚》作饥钓,阖《古文苑》作盍口渭旁离口字。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离或字,口或合成国。
好是正直,女回《类聚》作固于匡离子字。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当离乙字,恐古文与今文不同,合成孔也。
六翮将《类聚》作不奋,羽仪未彰离鬲字。
虵《诗纪》作蛇龙《类聚》作龙虵;《石林诗话》作龙蛇之蛰,俾也可忘离虫字,合成融。
玟璇《类聚》《古文苑》作琁隐曜,美玉韬光去玉成文,不须合。
无名以上二字《类聚》无无誉,放言深藏离与字。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离才字,合成举。《类聚》此下注:鲁国孔融文举六字。
◯《类聚·五十六》。《古文苑·四》。《石林诗话·中》。《诗纪·三》。
◯逯案:此诗夹注小字,《诗纪》本之章樵《古文苑注》,今仍之。又案:截字,汉碑每作𠃲。如《杜尚碑》“𠃲彼海外”,是其例。故“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可以离乙字。此诗之为汉人作,有此一字,亦足证之。
◯逯案:《诗纪》此下有《杂诗》二首,经证知出《李陵集》,此略。
◯逯案:此诗夹注小字,《诗纪》本之章樵《古文苑注》,今仍之。又案:截字,汉碑每作𠃲。如《杜尚碑》“𠃲彼海外”,是其例。故“海外有截,隼逝鹰扬”,可以离乙字。此诗之为汉人作,有此一字,亦足证之。
◯逯案:《诗纪》此下有《杂诗》二首,经证知出《李陵集》,此略。
7.4.2.临终诗《书钞》作《折杨柳行》
言多令事败,器《书钞》作语漏苦《书钞》作坐不密。
河溃蚁孔端《书钞》作从蚁孔,山《书钞》作牆坏由猿《书钞》作郄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河溃蚁孔端《书钞》作从蚁孔,山《书钞》作牆坏由猿《书钞》作郄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古文苑·四》。《诗纪·三》。《书钞·百五十八》引密、穴二韵。
7.4.3.六言诗三首
汉家中葉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董卓作乱乘衰。
僭上虐下专威。
万官惶布莫违。
百姓惨惨心悲。
◯《古文苑·四》,《诗纪》三。
郭李分争为非。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
梦想曹公归来。
◯同上。
从洛到许巍巍。
曹公忧一作辅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羣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曹公忧一作辅国无私。
减去厨膳甘肥。
羣僚率从祁祁。
虽得俸禄常饥。
念我苦寒心悲。
◯同上。
7.4.4.诗
▷《后魏书》曰:夏侯道迁每詠孔融诗曰:
坐上客《御览》作宾恒满,樽中饮不空。
◯《后魏书·七十一·夏侯道迁传》。《御览·四百九十三》。《诗纪·三》。
7.5.辛延年
◇延年,爵里不祥。《书钞》作辛延寿,《後村诗话》作後汉李延年。
7.5.1.羽林郎诗《书钞》作《羽林郎歌》;《乐府》无诗字,《诗纪》同
昔有霍家姝《後村诗话》作奴,《广文选》《诗纪》同,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万花穀》作刚,误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後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书钞》作至我庐。
银鞍何煜《玉臺》作昱,《文选注》作焴爚,翠盖空踟蹰《後村诗话》作躇,《玉臺》作歭𣦠。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广文选》作餚,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後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後村诗话》作渝。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依倚将军势,调《万花穀》作刚,误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後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书钞》作至我庐。
银鞍何煜《玉臺》作昱,《文选注》作焴爚,翠盖空踟蹰《後村诗话》作躇,《玉臺》作歭𣦠。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广文选》作餚,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後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後村诗话》作渝。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玉臺新詠·一》。《乐府诗集·六十三》。《广文选·十二》。《诗纪·四》。又《书钞·一百四十二》引庐、鱼二韵。《文选·十六·别赋·注》引蹰一韵。《锦绣万花穀·三十五》引都、胡、庐三韵。《後村诗话·一》引都、胡、垆、襦、珠、无、庐、蹰、裾、夫、渝、区十二韵。
7.6.宋子侯
◇逯案:《续汉志》有宋子一地。
7.6.1.董娇饶诗《诗纪》作《董娇娆yourgame注:原字或为娆(嬈)之異体字:右下改兀为几》;《类聚》作《董娇饶》;《初学记》作《董娇娆》,《乐府》《广文选》同;《合璧事类》作《董娇饶歌》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类聚》作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南《玉臺》作东,《类聚》《乐府》《广文选》《诗纪》同北起,花葉正《初学记》作自,《御览》同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採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合璧事类》作扬。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广文选》作自芬芬。
何如《玉臺》作时,《乐府》《广文选》《诗纪》同盛年去,欢爱《类聚》作欢如;《合璧事类》作騴yourgame注:原字为奇異字:左为馬,右为𠍾的右半部如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类聚》《合璧事类》作琴上高堂。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南《玉臺》作东,《类聚》《乐府》《广文选》《诗纪》同北起,花葉正《初学记》作自,《御览》同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採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合璧事类》作扬。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广文选》作自芬芬。
何如《玉臺》作时,《乐府》《广文选》《诗纪》同盛年去,欢爱《类聚》作欢如;《合璧事类》作騴yourgame注:原字为奇異字:左为馬,右为𠍾的右半部如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类聚》《合璧事类》作琴上高堂。
◯《玉臺新詠·一》。《类聚·八十八》。《乐府诗集·七十三》。《广文选·十三》。《诗纪·四》。又《初学记·二十八》引傍、当、昂三韵。《御览·九百六十七》引傍、当、昂三韵。《合璧事类·别集·五十一》引傍、桑、扬、霜、香、忘、肠、堂八韵。
7.7.蔡琰
◇琰,字文姬,伯喈女,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大乱,琰为胡骑所获,没於南匈奴左贤王。在胡十二年,生二子。後为曹操赎归,重嫁陈留董祀。
7.7.1.悲愤诗
▷《後汉书》曰:琰归董祀後,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文选》作疆,误。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𦍑。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𢧵广《文选》作歼无孑遗,尸骸相掌yourgame注:原字为掌之異体字:下部手改为牙。《广文选》作穿,误拒。
马边县男头,马後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逈路险且阻。
还顾邈㝠㝠,肝脾为烂腐。
所畧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幾后汉作机微间,辄言《後汉书》作此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並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戹祸。
边荒《御览》作亭与华異,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御览》作夕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願,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棄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後汉书》作我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念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柰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歔欷,行路亦鸣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韵补》作郭城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对孤景《文选注》作影,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彊视息,虽生何聊赖。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厉。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广文选》作损废。
人生幾何时,怀忧终年岁。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文选》作疆,误。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𦍑。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𢧵广《文选》作歼无孑遗,尸骸相掌yourgame注:原字为掌之異体字:下部手改为牙。《广文选》作穿,误拒。
马边县男头,马後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逈路险且阻。
还顾邈㝠㝠,肝脾为烂腐。
所畧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幾后汉作机微间,辄言《後汉书》作此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並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戹祸。
边荒《御览》作亭与华異,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御览》作夕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願,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棄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後汉书》作我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念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柰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歔欷,行路亦鸣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郭《韵补》作郭城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对孤景《文选注》作影,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彊视息,虽生何聊赖。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厉。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广文选》作损废。
人生幾何时,怀忧终年岁。
◯《後汉书·蔡琰传》。《广文选·九》。《诗纪·四》。又《文选·三十·石门新营所住诗·注》引肺一韵。《御览·八百》引两句。《韵补·四》引外、艾二韵。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
历险阻兮,之𦍑蛮。
山穀眇兮,路漫漫《後汉书》作曼曼。
眷东顾兮,但悲欢。
㝠当寝兮,不能安。
饑《文选注》作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乾。
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㝠㝠。
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雲合兮,翳月星《诗纪》作腥。 北风厉兮,肃冷冷。
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
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
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
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
历险阻兮,之𦍑蛮。
山穀眇兮,路漫漫《後汉书》作曼曼。
眷东顾兮,但悲欢。
㝠当寝兮,不能安。
饑《文选注》作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乾。
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㝠㝠。
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雲合兮,翳月星《诗纪》作腥。 北风厉兮,肃冷冷。
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
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yourgame注:原字为茕之異体字:上为𫇦(𤇾),下似丸字不出头。又下或似𠁽,类𠙦字。
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
◯《後汉书·蔡琰传》。《诗纪·四》。又《书钞·百十一》《类聚·四十四》引鸣、嘤二韵,俱云出《蔡琰别传》。《文选·二十六·赴洛诗注》引一句。《御览·四百八十八》引宁、声、听三韵,谓出《蔡琰别传》。
7.7.2.诗
长笛声奏苦。
◯《草堂诗笺·十五·秋笛诗注》。
7.8.附
7.8.1.胡笳十八拍
▷盛唐以後,率谓《胡笳十八拍》为蔡琰作,实则无论曲、辞均是後人假託。证據有五:一.《隋唐类书》引《蔡琰别传》云:琰为胡骑所获,在右贤王部伍中,春日登胡殿,感笳之音,作诗言志曰:“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可见感笳作诗,卽所赋《悲愤诗》,其时尚无《胡笳十八拍》。二.《宋书·乐志·䈔下》云:胡笳,汉旧《筝笛录》有其曲,不记所出本末。知刘宋以前,胡笳曲尚谱之於琴。今言“笳一会兮琴一拍”,亦不合。三.《十八拍》言“戎羯逼我兮为室家”。據《韵会》,晉匈奴别部入居羯室之后,因号为羯,匈奴别部称羯既始於晉。蔡琰汉人,自无由言戎羯。四.汉魏骚体诗、七言诗皆句句用韵,今《十八拍》间句押韵,体裁与汉不侔。五.《十八拍》押韵,已严守唐人官韵规范,今姑从《诗纪》,附此备查。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後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
雲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雲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
氊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鞞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氊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
鞞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稟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
天災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異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囏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天災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殊俗心異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
寻思涉历兮多囏阻,四拍成兮益悽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冷冷兮意弥深。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冷冷兮意弥深。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沓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沓漫。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以兮说向谁是。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於此。
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於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俳优,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我不负天兮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兹八拍兮拟俳优,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
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雲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
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
举头仰望兮空雲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一作日月居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
日居月诸兮一作日月居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𦍑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𦍑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号失声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
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絃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号失声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
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十有三拍兮絃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後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後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处穹庐兮偶殊俗,願得归兮天从欲。
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
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
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处穹庐兮偶殊俗,願得归兮天从欲。
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
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
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葉乾,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风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塞上黄蒿兮枝枯葉乾,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风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餘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異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餘兮思无穷。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異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
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诗纪·四》。
7.9.仲长统
◇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建安中,荀彧举为尚书郎,寻参丞相军事。延元年卒,年四十一。
7.9.1.见志诗二首《广文选》作《述志诗》,《诗纪》同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
腾蛇棄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乘雲无辔,骋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
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豔珠,朝霞润玉。
六合之内,恣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腾蛇棄鳞,神龙丧角。
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乘雲无辔,骋风无足。
垂露成帏,张霄成幄。
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恒星豔珠,朝霞润玉。
六合之内,恣心所欲。
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後汉书·仲长统传》。《广文选·八》。《诗纪·三》。又吴棫《韵补·五》引壳、角、俗三韵作《见志诗》。
大道虽夷,见幾者寡。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广文选》作缭绕,《诗纪》同,委曲如𤨏。
百虑何为,至要《文选注》作安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棄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韵补》作大。
抗志山西《韵补》作棲,《广文选》《诗纪》同,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敖《广文选》作翱yourgame注:原字为翺之異体字:左下十换成𠂇,《诗纪》同翔太清,纵意容冶。
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古来绕绕《广文选》作缭绕,《诗纪》同,委曲如𤨏。
百虑何为,至要《文选注》作安在我。
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叛散五经,灭棄风雅。
百家杂碎,请用从火《韵补》作大。
抗志山西《韵补》作棲,《广文选》《诗纪》同,游心海左。
元气为舟,微风为柁。
敖《广文选》作翱yourgame注:原字为翺之異体字:左下十换成𠂇,《诗纪》同翔太清,纵意容冶。
◯《後汉书·仲长统传》。《广文选·八》。《诗纪·三》。又《文选·二十六·酬王晉安诗注》《文选·三十一·杂体诗注》,各引在一韵。吴棫《韵补·三》,引大、左二韵。
◯逯案:《选注·三十一》引作“百虑何为至,安在我延伫”,衍“延伫”二字,遂若五言诗者。杨目为另列一题,非是。又“至要在我”句,《选注》两引,要皆作安,安字较胜。又吴棫或引“请用从火”句,误火为大,以论汉韵,失之。
◯逯案:《选注·三十一》引作“百虑何为至,安在我延伫”,衍“延伫”二字,遂若五言诗者。杨目为另列一题,非是。又“至要在我”句,《选注》两引,要皆作安,安字较胜。又吴棫或引“请用从火”句,误火为大,以论汉韵,失之。
7.9.2.诗
春云为马,秋风为驷。
按之不迟,劳之不疾。
按之不迟,劳之不疾。
◯《初学记·一》。
全汉诗·卷八·杂歌谣辞
8.1.歌辞
8.1.1.渔阳民为张堪歌
▷《後汉书》曰:张堪,光武时为渔阳太守,捕击姦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於狐奴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之:
桑无附枝,麦穗《书钞》作秀,《类聚》《御览》或作秀两歧。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类聚》或作期,或作为;《鸣沙石室古籍》作思。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类聚》或作期,或作为;《鸣沙石室古籍》作思。
◯《後汉书·张堪传》。《水经注·沽水注》。《书钞·七十六》引华峤《後汉书》。《类聚·十九、五十、八十五》引《东观汉记》。《初学记·二十七》。《白帖·二十一》。《文选·三十六·策秀才文注》。《鸣沙石室古籍丛残》。《御览·二百六十、四百六十五、八百三十八、九百五十五》引谢承《後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作《张君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渔阳民歌》。《诗纪·八》作《张君歌》。
8.1.2.临淮吏人为宋晖歌
▷《後汉书》曰:晖字文季。建武中,再迁临淮太守,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士。诸报怨以义犯,率皆为求其理,多得生济。其不义之囚,卽时僵仆。吏人畏爱,为之歌曰:
彊《御览》作强直自遂,南阳朱季。
吏畏其威,民《後汉书》作人怀其惠。
吏畏其威,民《後汉书》作人怀其惠。
◯《後汉书·朱晖传》。《御览·二百六十、四百二十七、四百六十五》俱引《东观汉记》。《乐府诗集·八十五》作《朱晖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临淮民歌》。《诗纪·八》作《朱晖歌》。
8.1.3.涼州民为樊晔歌《诗纪》從《乐府诗集》作《涼州歌》,注:一作《樊晔歌》
▷《後汉书》曰:晔,光武时为天水太守,政严猛,好申、韩法。善恶立断,人有犯其禁者,率不生出狱。吏人及𦍑胡畏之,道不拾遗,涼州为之歌:
遊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
宁见乳虎穴,不入冀《书钞》作州府《颜氏家训》作晔城;《御览》作冀城寺。
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
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书钞》作植,误。
宁见乳虎穴,不入冀《书钞》作州府《颜氏家训》作晔城;《御览》作冀城寺。
大笑期必死,忿怒或见置。
嗟我樊府君,安可再遭值《书钞》作植,误。
◯《後汉书·樊晔传》。《乐府·八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涼州歌》。《诗纪·八》。又《颜氏家训·书证篇》引寺一韵。《书钞·七十》引《东观汉记》引府、置、植三韵。《御览·二百六十二》引《东观汉记》引富、寺、值三韵。
8.1.4.董少平歌
▷《後汉书》曰:董宣字少平,光武时为洛阳令,捕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云:
枹鼓不鸣董少平。
◯《後汉书·董宣传》。《白帖·十二》。《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作《董宣歌》。
8.1.5.郭乔卿歌
▷《後汉书》曰:郭贺,字乔卿,建武中为尚书令。在职六年,拜荆州刺史,到官有殊政,百姓歌之:
厥德仁明郭乔卿。
中《渚宫旧事》作忠,《类聚》《御览》同正朝廷上下一作天下平。
中《渚宫旧事》作忠,《类聚》《御览》同正朝廷上下一作天下平。
◯《後汉书·蔡茂传》。《渚宫旧事·四》。《类聚·十九》引谢承《後汉书》。《御览·二百十、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
8.1.6.蜀中为费贻歌
▷《华阳国志》曰:费贻,字奉君,南安人也。公孙述时,漆身为厉,佯狂避世。述破,为合浦守,蜀中歌之曰:
节义至仁费奉君,不仕乱世,不避恶君。
◯《华阳国志·犍为士女赞》。
8.1.7.鲍司隶歌
▷《列异传》曰:鲍宣,宣子永,永子昱,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骢马,京师人歌之:
鲍氏骢,三人《御览》作入,是也司隶再入公。
马虽瘦《御览》或作疲,行步《御览》或作步转工《书钞》作通。
马虽瘦《御览》或作疲,行步《御览》或作步转工《书钞》作通。
◯《书钞·六十一》引《列异记》。《御览·二百五十》引《列异传》、《八百九十七》引《列异记》。《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
8.1.8.通博南歌一作《行者歌》
▷《後汉书·西南夷传》曰: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歌曰:
汉德广,开不宾。
度博南,越兰《水经注》作仓,《御览》或作仓津。
度《御览》或作一渡兰仓《汉书注》作沧,《华阳国志》同,为他《後汉书》作它;《水经注》作作人。
度博南,越兰《水经注》作仓,《御览》或作仓津。
度《御览》或作一渡兰仓《汉书注》作沧,《华阳国志》同,为他《後汉书》作它;《水经注》作作人。
◯《後汉书·西南夷传》。《华阳国志·南中志》。《水经注·若水注》。《御览·五十九、七百八十六》。《诗纪·八》。
8.1.9.蜀郡民为廉范歌
▷《後汉书》曰:廉范,字叔度,建中初为蜀郡太守。成都民物阜盛,邑宇偪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前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
廉叔度,来何暮。
不禁火,民《白帖》《御览》或作人安《韵补》作夜作《书钞》《类聚》作堵,《白帖》《御览》或作堵。
平生《类聚》《白帖》《御览》或作昔日无襦,今《御览》今下或有有字五袴。一作“昔无襦,今有袴”,袴,《後汉书》作绔;《华阳国志》作“来时我单衣,去时重五袴”;《类聚》《白帖》或作“昔无襦,今有袴”,或作“昔无一襦,今有五袴”。
不禁火,民《白帖》《御览》或作人安《韵补》作夜作《书钞》《类聚》作堵,《白帖》《御览》或作堵。
平生《类聚》《白帖》《御览》或作昔日无襦,今《御览》今下或有有字五袴。一作“昔无襦,今有袴”,袴,《後汉书》作绔;《华阳国志》作“来时我单衣,去时重五袴”;《类聚》《白帖》或作“昔无襦,今有袴”,或作“昔无一襦,今有五袴”。
◯《後汉书·廉范传》。《书钞·百二十九》。《类聚·十九、五十》。《白帖·四、十二、二十一》。《御览·四百六十五、六百九十五、八百六十八》。《乐府诗集·八十五》作《廉叔度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蜀民歌》。《诗纪·八》作《廉范歌》。又《华阳国志》《蜀志》及《类聚·六十七》引暮、袴二韵。《白帖·二十四》引堵、袴二韵。《韵补》引暮、作二韵。
8.1.10.苍梧人为陈临歌
▷谢承《後汉书》曰:陈临,字子然,为苍梧太守。人遗腹子报父怨,捕得系狱。伤其无子,令其妻入狱,遂产得男。人歌曰:
苍梧陈君恩广大。
令死罪囚有后代。
德参古贤天报施。
令死罪囚有后代。
德参古贤天报施。
◯《御览·四百六十五》引谢承《後汉书》。《诗纪·八》作《陈临歌》。
8.1.11.又
苍梧府君惠及死。能令死人不绝嗣。
◯《舆地纪胜·一百八》。《诗纪·八》。
8.1.12.乡人为秦护歌
▷谢承《後汉书》曰:秦护清廉,不受礼赂,家贫,衣服单露,乡人歌之曰:
冬无袴,有秦护。
◯《御览·六百九十五》引谢承《後汉书》。
8.1.13.魏郡舆人歌
▷《後汉书》曰:岑熙为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
我有枳棘,岑君伐之。
我有蟊《书钞》作畔;《御览》或作蛑贼《御览》或作蠈,岑君遏《书钞》作化之。
狗吠《书钞》作犬;《御览》或作吠狗不惊,足下生𣯛《书钞》误作厘。
合脯鼓腹,焉知凶災。
我喜《类聚》作嘉,《御览》同我生,独于《书钞》误作於斯时。
美矣《类聚》作哉岑君,於戏休《类聚》作在;《御览》或作在,或作如兹。
我有蟊《书钞》作畔;《御览》或作蛑贼《御览》或作蠈,岑君遏《书钞》作化之。
狗吠《书钞》作犬;《御览》或作吠狗不惊,足下生𣯛《书钞》误作厘。
合脯鼓腹,焉知凶災。
我喜《类聚》作嘉,《御览》同我生,独于《书钞》误作於斯时。
美矣《类聚》作哉岑君,於戏休《类聚》作在;《御览》或作在,或作如兹。
◯《後汉书·岑彭传》。《类聚·十九》引谢承《後汉书》。《御览·二百六十》引华峤《後汉书》。《御览·四百六十五》引谢承《後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作《岑君歌》。《文选补遗·三十五》。《诗纪·八》。又《书钞·七十六》引之、之、厘三韵,《三十五》引“狗吠不惊,独於斯时”二句。
◯逯案:此歌非庶民作。
◯逯案:此歌非庶民作。
8.1.14.范史雲歌
▷《後汉书》曰:范冉,字史云,桓帝时为莱芜长,遭母丧不到官。后遁身於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於市。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所止卑漏,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冉或作丹。
甑中生尘,范史雲。
釜中《御览》或作里生鱼,范莱芜。
釜中《御览》或作里生鱼,范莱芜。
◯《後汉书》本传。《类聚·三十五》引《续汉书》。《初学记·十八》引《续汉书》。《白帖·二十一》。《御览·四百二十五》引袁山松《後汉书》、《四百六十五》引《东观汉记》、《四百八十四》引《续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八》。又《御览·三十七》引谢承《後汉书》引雲一韵。
8.1.15.顺阳吏民为刘陶歌
▷《後汉书》曰: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济北贞王勃之後。桓帝时,举孝廉,除顺阳长。县多姦猾,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气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得数百人。皆严兵待命。於是覆案姦轨,所按发若神。以病免,吏民思而歌之:
悒《後汉书》作邑,《御览》《乐府诗集》《文选补遗》並同然不乐,思我刘君。
何时复来,安此下民《白帖》作人。
何时复来,安此下民《白帖》作人。
◯《後汉书》本传。《水经注·淮水注》作《童谣歌》。《类聚·十九、五十》。《白帖·十二、四十》。《御览·二百六十七、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及《诗纪》作《刘君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顺阳民歌》。
◯逯案:《类聚》引谢承《後汉书》、《御览》引《後汉书》,刘陶作刘騊駼或刘陶駼。又顺阳,谢承《後汉书》作摐阳,稍不同。
◯逯案:《类聚》引谢承《後汉书》、《御览》引《後汉书》,刘陶作刘騊駼或刘陶駼。又顺阳,谢承《後汉书》作摐阳,稍不同。
8.1.16.董逃歌《诗纪》云:一作《灵帝中平中京都歌》
▷《後汉书》曰:按董谓董卓也。言虽跋扈,终归逃窜,至於灭族也。《风俗通》曰:卓以董逃之歌主为己,禁绝之。杨孚《董卓传》曰:卓改《董逃》为《董安》。
承乐世董逃。
遊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
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
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
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摧,《後汉书》作推。
遊四郭董逃。
蒙天恩董逃。
带金紫董逃。
行谢恩董逃。
整车骑董逃。
垂欲发董逃。
与中辞董逃。
出西门董逃。
瞻宫殿董逃。
望京城董逃。
日夜绝董逃。
心摧伤董逃。摧,《後汉书》作推。
◯《後汉书·五行志》。《诗纪·八》。
8.1.17.交阯兵民为贾琮歌
▷《後汉书》曰:中平元年,交趾屯兵执刺史及合浦太守,灵帝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贾琮为交州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民不聊生,故聚为盗。琮卽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
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今见清平,吏不敢饭。
◯《後汉书》本传。《类聚·五十》引谢承《後汉书》。《御览·二百五十六。又四百六十五》引司马彪《续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五》及《诗纪·八》作《贾父歌》。《文选补遗·三十五》作《交趾民歌》。
8.1.18.皇甫嵩歌
▷《後汉书》曰:皇甫嵩,字义真。灵帝时,黄巾作乱,以嵩为左中郎将,讨贼数有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嵩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百姓歌曰:
天下大《御览》或无大字乱兮,市为墟。
母不保子《御览》或误予兮《类聚》或无此兮字,妻失夫。
赖得《御览》或作有皇甫兮《类聚》或无兮字,复安《类聚》《御览》或作汝居。
母不保子《御览》或误予兮《类聚》或无此兮字,妻失夫。
赖得《御览》或作有皇甫兮《类聚》或无兮字,复安《类聚》《御览》或作汝居。
◯《後汉书》本传。《类聚·十九、五十》。《御览·二百五十、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作《百姓歌》。《诗纪·八》。
◯逯案:此歌末句,《类聚》《御览》所引谢承书均作“复汝居”,与《续汉书》《後汉书》不同。“汝”字甚重要,曰“复汝居”,则统治者口吻也。皇甫嵩乃镇压黄巾军者,其免租乃一时权宜,未必有实惠於民,谢书作“汝居”者,近真。
◯逯案:此歌末句,《类聚》《御览》所引谢承书均作“复汝居”,与《续汉书》《後汉书》不同。“汝”字甚重要,曰“复汝居”,则统治者口吻也。皇甫嵩乃镇压黄巾军者,其免租乃一时权宜,未必有实惠於民,谢书作“汝居”者,近真。
8.1.19.洛阳人为祝良歌
▷《长沙耆旧传》曰:祝良,字召卿,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暴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申,紫云沓起,甘雨登降,人为之歌:
天久不雨,蒸民《水经注》《乐府诗集》作人,《诗纪》同失所。
天王自出,祝令特《书钞》作时苦。
精符感应,滂沱而下《水经注》《乐府诗集》作下雨,《诗纪》同。
天王自出,祝令特《书钞》作时苦。
精符感应,滂沱而下《水经注》《乐府诗集》作下雨,《诗纪》同。
◯《水经注·洛水注》。《书钞·九十》。《御览·五百二十九》。《乐府诗集·八十五》及《诗纪·八》作《洛阳令歌》。
8.1.20.巴人歌陈纪山
▷《华阳国志》曰:巴郡陈纪山,为汉司隶校尉,严明正直,西虏献眩。王庭试之,分公卿以为嬉。纪山独不视,京师称之,巴人歌曰:
筑室载直梁,国人以贞真。
邪娱不扬目,狂行不动身。
姦轨僻乎远,理义协乎民。
邪娱不扬目,狂行不动身。
姦轨僻乎远,理义协乎民。
◯《华阳国志·巴志》。
8.1.21.汲县长老为崔瑗歌
▷《崔氏家传》曰:崔瑗为汲令,开沟造稻田,泻卤之地更为沃壤,民赖其利,长老歌之:
上天降神明,《御览》或作“天降神明君。”锡我仁慈《御览》或作慈仁父。
临民《御览》或作人布德泽,恩惠施以序。
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
临民《御览》或作人布德泽,恩惠施以序。
穿沟广溉灌,决渠作甘雨。
◯《御览·二百六十八》引《崔氏家传》,《四百六十五》引崔鸿《崔氏家传》。《诗纪·八》作《崔瑗歌》。
8.1.22.崔君歌
▷《略出籯金》曰:《汉书》崔君为令,有德化百姓百叶,公私不废,歌曰:
𧫤治小序兮,稼穑分。
天赐我兮,此崔君。
天赐我兮,此崔君。
◯《鸣沙石室古籍丛残》。《略出籯金·县令子男之篇》第二十四小序条。
◯逯案:此崔君失其名字,姑附於此。又𧫤当作课。
◯逯案:此崔君失其名字,姑附於此。又𧫤当作课。
8.1.23.彭子阳歌
▷谢承《後汉书》曰:彭循,字子阳。太守秘君闻循义勇多谋,请循以守吴令,民歌之:
▷又《吴录》曰:彭循,字子阳,毗陵人。建国二年,海贼丁仪等万人据吴。太守秘君闻循勇谋,请以守令。循与仪相见,陈说利害,应时散降,民歌之曰:
▷又《吴录》曰:彭循,字子阳,毗陵人。建国二年,海贼丁仪等万人据吴。太守秘君闻循勇谋,请以守令。循与仪相见,陈说利害,应时散降,民歌之曰:
时岁仓卒,盗贼纵横。
大戟强弩不可当。
赖遇贤令彭子阳。
大戟强弩不可当。
赖遇贤令彭子阳。
◯《书钞·三十九》。《御览·三百五十二、四百六十五》。
◯逯案:後汉无建国纪元者,国字误。
◯逯案:後汉无建国纪元者,国字误。
8.1.24.王世容歌
▷《吴录》曰:王镡,字世容,为武城令。民服德化,宿恶奔迸,父老歌之。铎,《艺文类聚》作谭。武城,《类聚》作成武。
王世容,治《乐府》作政,《诗纪》同无双。
省徭役,盗贼空。
省徭役,盗贼空。
◯《艺文类聚·十九》。《御览·四百六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二十》。
◯逯案:此歌《诗纪》编入《吴诗》,盖以其出於《吴录》也。然武城或成武皆汉之旧县,其地皆不在孙吴辖区,作吴地歌谣甚非,今编於此。
◯逯案:此歌《诗纪》编入《吴诗》,盖以其出於《吴录》也。然武城或成武皆汉之旧县,其地皆不在孙吴辖区,作吴地歌谣甚非,今编於此。
8.1.25.巴郡人为吴资歌
▷《华阳国志》曰:太山吴资,字元约。孝顺帝永建中为巴郡太守,屡获丰年,人歌之曰:云云。其後资迁去,人思之,又歌:云云。
习习晨风动,澍雨润禾《御览》作乎苗。
我後恤时务,我人《御览》或作民以优饶。
我後恤时务,我人《御览》或作民以优饶。
◯《华阳国志·巴志》。《御览·二百六十二、四百六十五》。《诗纪·八》作《吴资歌》。
8.1.26.又歌
望远忽不见,惆怅当《书钞》作常,是徘徊。
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
恩泽实难忘,悠悠心永怀。
◯《华阳国志·巴志》。《书钞·七十六》。《御览·二百六十二》。《诗纪·八》。
8.1.27.六县吏人为爰珍歌《诗纪》作《爰珍歌》
▷《陈留耆旧传》曰:爰珍除六令,吏人讼息,教诲其子弟,歌之曰:
我有田畴,爰父殖置。
我有子弟,爰父教诲。
我有子弟,爰父教诲。
《御览·四百六十五》。《诗纪·八》作《爰珍歌》。
8.2.谣辞
8.2.1.後汉时蜀中童谣
▷《後汉书》曰:世祖建武六年,蜀中童谣。是时公孙述僭号於蜀,时人窍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曰。五铢,汉家货。明当复也,述遂诛灭。
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後汉书·五行志》,又《公孙述传》。《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御览·四百六十五、八百三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蜀童谣》。《诗纪·八》。
8.2.2.会稽童谣
▷《後汉书》曰:张霸永元中为会稽太守。时贼未解,郡界不宁,乃移书开购,明用信赏。贼遂束手归附,不烦士卒之力,童谣歌曰:
弃我《御览》或作若戟,捐我《御览》或作若矛。
盗贼尽,吏皆休。
盗贼尽,吏皆休。
◯《後汉书·张霸传》。《类聚·十九》。《御览·三百五十二》,《又四百六十五》引《续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八》。
◯逯案:《御览》引陈寿《益都耆旧传》两我字皆作若,於义较胜。
◯逯案:《御览》引陈寿《益都耆旧传》两我字皆作若,於义较胜。
8.2.3.同前
▷《益都耆旧传》曰:张霸为会稽太守,举贤士劝教讲授。一郡慕化,但闻诵声,又野无遗寇,民语曰:云云。
▷又《东观汉记》曰: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年数岁,有所噉,必先让父母,乡里号曰张曾子。後作会稽太守,儿童歌曰:
▷又《东观汉记》曰: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年数岁,有所噉,必先让父母,乡里号曰张曾子。後作会稽太守,儿童歌曰:
城上乌鸣《御览》无呜字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友《御览》作子。
◯《御览·二百六十二》引《益都耆旧传》、《四百十二》引《东观汉记》。《诗纪·八》。
8.2.4.河内谣
▷《东观汉记》曰:王涣除河内温令,商贾露宿,人开门卧。人为作谣曰:
王稚子,世《御览》作代未有。
平徭役,百姓喜。
平徭役,百姓喜。
◯《华阳国志·广汉士女传》。《御览·四百六十五》。《诗纪·八》。
◯逯案:此王涣卽《雁门太守行》称颂之洛阳令王君。
◯逯案:此王涣卽《雁门太守行》称颂之洛阳令王君。
8.2.5.顺帝末京都童谣
▷《後汉书·五行志》曰:太尉李固以为清河王雅性聪明,敦诗悦礼,加又属亲,立长则顺。而梁冀建白太後,策免固,徵蠡吾侯,遂卽至尊。固是日幽毙于狱,暴尸道路。而太尉胡广封安乐乡侯、司徒赵戒厨亭侯、司空袁汤安国亭侯。京都童谣云:
直如弦,死道边。
曲和钩,反《御览》或作乃封侯。
曲和钩,反《御览》或作乃封侯。
◯《後汉书·五行志》。《意林·四》。《後汉书·桓帝纪注》。《文选·三十一·袁阳源诗注》。《御览·四百二十八》引《李固别传》、《七百六十七》引《风俗通》。《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诗纪·八》。
8.2.6.蜀郡童谣
▷谢承《後汉书》曰:黄昌为蜀郡太守,未至蜀郡,时有童谣曰:
两日出,天兵戢兵戢二字,《书钞》只作兮字。
◯《书钞·七十六》。
8.2.7.益都民为王忳谣
▷《益都耆旧传》曰:王忳,字少林,诣京师,於客邸见诸生病甚困。生谓忳曰:“腰下有金十斤,愿以相与,乞收藏尸骸。”未问姓名,呼吸因绝。忳卖金一斤,以给棺絮,九斤置生腰下。後署大度亭长到亭日,有马一匹至亭中,大风,有一绣被随风来。後忳骑马,突入它舍。主人见曰:“得真盗矣。”忳说得状,又取被示之。彦父怅然曰:“被马俱止,卿有何阴德?”忳具说葬诸生事。彦父曰:“此吾子也,姓金名彦。”遣迎彦丧,餘金俱存,民谣之曰:
信哉少林世为当作无遇《还魂记》作偶。
飞被走马与鬼语。
飞被走马与鬼语。
◯《还冤记》。《御览·四百六十五》。
8.2.8.恒农童谣
▷《陈留耆旧传》曰:吴佑为恒农令,劝善惩姦,贪浊出境。甘露降,年谷丰,童谣曰:
君不我忧,人何以休。
不行界署,焉知人处。
不行界署,焉知人处。
◯《广博物志》。《御览·四百六十五》。
◯逯案:恒农或弘农之讹,明本《御览》恒作宏是也。
◯逯案:恒农或弘农之讹,明本《御览》恒作宏是也。
8.2.9.桓帝初天下童谣
▷《後汉书》曰:桓帝之初,天下童谣。案:元嘉中,涼州诸羌,一时俱反,南入蜀、汉,东抄三辅,延及并、冀,大为民害,命将出众,每战常负。中国益发甲卒,麦多委弃,但有妇女获刈之也。“吏卖马、君具车”者,言调发重及有秩者也;“请为诸君鼓咙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语。
小《玉台》作大麦青青大《玉台》作小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後汉书》作人何在西击胡。
吏卖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吏卖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後汉书·五行志》。《玉台新咏·九》作《桓帝时童谣歌》。《乐府诗集·八十八》及《诗纪·八》作《桓帝初小麦童谣》。《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小麦谣》。
8.2.10.桓帝初城上乌童谣
▷《後汉书》曰:桓帝之初,京师童谣,按:此皆为政贪也。“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公为吏,子为徒”者,言父既为军吏,其子又为卒徒;“一徒死,百乘车”者,言前一人往讨胡既死矣,後又遣百乘车往;“车班班。入河间”者,言桓帝将崩,乘舆班班入河间迎灵帝也;“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者,灵帝既立,其母永乐太後好聚金以为堂也;“石上慊慊舂黄粱”者,言永乐唯积金钱,慊慊常苦不足,使人舂黄粱而食之也;“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卿怒”者,言永乐主教灵帝,使卖官受钱,所禄非其人,天下忠笃之士怨望,欲击悬鼓以求见;“丞卿主鼓”者,亦复谄顺,怒而止我也。
城上乌,尾毕逋。《初学记》此下有“一年生九雏”五字,《白帖》《御览》或同,可据补。
公为吏,子《玉台》作儿,《类聚》《初学记》《白帖》同为徒。
一徒死,百乘车。
车班班,入《玉台》作至河间。
河间姹《灵帝纪》作奼;《玉台》作婉,误女工《玉台》作能,《类聚》同数钱。
以《玉台》无以字钱以钱二字,《类聚》只作银字为室金为堂。
石《玉台》作户,《类聚》同上慊慊《类聚》作膴膴舂黄粱。上五字《玉台》作“舂膴梁膴”。
梁《玉台》梁下有之字下有悬《类聚》无悬字鼓。
我欲击之丞卿《玉台》作相,《类聚》《文选补遗》同;《御览》或作丞相卿怒。
公为吏,子《玉台》作儿,《类聚》《初学记》《白帖》同为徒。
一徒死,百乘车。
车班班,入《玉台》作至河间。
河间姹《灵帝纪》作奼;《玉台》作婉,误女工《玉台》作能,《类聚》同数钱。
以《玉台》无以字钱以钱二字,《类聚》只作银字为室金为堂。
石《玉台》作户,《类聚》同上慊慊《类聚》作膴膴舂黄粱。上五字《玉台》作“舂膴梁膴”。
梁《玉台》梁下有之字下有悬《类聚》无悬字鼓。
我欲击之丞卿《玉台》作相,《类聚》《文选补遗》同;《御览》或作丞相卿怒。
◯《後汉书·五行志》。《玉台新咏·九》。《後汉书·灵帝纪注》。《类聚·四十三》作《後汉桓帝时童谣》。《御览·八百四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城上乌谣》。《诗纪·八》作《城上乌童谣》。又《初学记·三十》及《御览·九百二十》引乌、逋、雏、徒车五韵。《白帖·二十九》引乌、雏、徒三韵。
8.2.11.桓帝时京都童谣
▷《後汉书》曰:延熹末,邓皇後以谴自杀,乃以窦贵人代之。其父名武字遊平,拜城门校尉。及太後摄政,为大将军,与太傅陈蕃合心戮力,惟德是建。印绶所加,咸得其人,豪贤大姓,皆绝望矣。
遊平卖印自有平《窦武传注》作评。
不辟《窦武传注》作避豪贤及大姓。
不辟《窦武传注》作避豪贤及大姓。
◯《後汉书·五行志》。《後汉书·窦武传注》。《乐府诗集·八十八》及《诗纪·八》作《桓帝初京都童谣》。《文选补遗·三十五》作《卖印童谣》。
8.2.12.桓帝末京都童谣
▷《後汉书》曰:桓帝之末,京都童谣。按:解犊亭属饶阳河间县也,居无几何而桓帝崩,使者与解犊侯皆白盖车從河间来。“延延”,众貌也。是时,御史刘儵建议立灵帝,以儵为侍中。中常侍侯览畏其亲近,必当间己,白拜儵泰山太守,因令司隶迫促杀之。朝廷少长,思其功效,乃拔用其弟郃,致位司徒,此为“合谐”也。
白盖小车何延延。
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
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
◯《後汉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8.2.13.桓帝末京都童谣
▷《後汉书》曰:按:《易》曰:“拔茅连茹,以其彙征,吉。”“茅”喻群贤也;“井”者,法也。于时,中常侍管霸、苏康憎疾海内英哲,与长乐少府刘嚣、太常许咏等,代作唇齿。河内牢川诣阙上书,汝、颍、南阳,上采虚誉,专作威福。甘陵有南北二部,三辅尤甚,由是传考黄门北寺,始见废阁。“茅田一顷”者,言群贤众多也;“中有井”者,言虽阨穷,不失其法度也;“四方纤纤不可整”者,言姦慝大炽,不可整理;“嚼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言食肉者鄙,不恤王政,徒躭宴饮歌呼而已也;“今年尚可”者,言但禁锢也;“後年饶”者,陈、窦被诛,天下大坏也。
茅田一顷中有井。
四方纤纤不可整。
嚼复嚼,今年尚可後年铙《风俗通》作硗,《後汉书注》同。
四方纤纤不可整。
嚼复嚼,今年尚可後年铙《风俗通》作硗,《後汉书注》同。
◯《後汉书·五行志注》。又《窦武传注》。《文选补遗·三十五》作《茅田童谣》。《诗纪·八》。
8.2.14.乡人谣
▷《後汉书》曰:初,桓帝为侯时,受学於甘陵周福。及卽位,擢为尚书,时同郡房植有名,故乡人为之谣曰:
天下规矩,房伯武。
因师获印,周仲进。
因师获印,周仲进。
◯《後汉书·党锢传序》。《诗纪·八》。
8.2.15.二郡谣
▷《後汉书》曰: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任功曹岑晊。范滂字孟博,岑晊字公孝,二郡为谣曰: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
南阳太守岑《白帖》误作成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南阳太守岑《白帖》误作成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
◯《後汉书·党锢传序》。《书钞·七十七》。《御览·二百六十四》。《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八》。又《白帖·十二》引孝、啸、博、诺四韵。
8.2.16.太学中谣见《陶渊明集》
▷袁山松《後汉书》曰:桓帝时,朝廷日乱。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尚。後进之士,升其堂者以为登龙门。太学生三万餘人,牓天下士。上称三君,次八俊,次八顾,次八及,次八廚,犹古之八元、八凯也,因为七言谣曰:
右三君
天下忠诚,窦遊平大将军、槐里侯、扶风平陵窦武字遊平。
天下义府,陈仲举太傅、高阳乡侯、汝南平舆陈蕃字仲举。
天下德弘,刘仲承侍中、河间乐成刘淑字仲承。一云“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逯案:《御览》引袁山松《後汉书》与此一云同。
天下义府,陈仲举太傅、高阳乡侯、汝南平舆陈蕃字仲举。
天下德弘,刘仲承侍中、河间乐成刘淑字仲承。一云“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逯案:《御览》引袁山松《後汉书》与此一云同。
右八俊
天下模楷,李元礼少传、颍川襄城李膺字元礼。
天下英秀,王叔茂司空、山阳高平王畅字叔茂。
天下良辅,杜周甫太仆、颍川阳城杜密字周甫。
天下冰凌《御览》作楞,朱季陵司隶校尉、沛国朱㝢字季陵。
天下忠贞,魏少英尚书、会稽上虞魏朗字少英。
天下好交,荀伯条沛国、颍阴荀翌字伯条。
天下稽古,刘伯祖大司农、博陵安平刘佑字伯祖。
天下才英,赵仲经太常、蜀郡成都赵典字仲经。
天下英秀,王叔茂司空、山阳高平王畅字叔茂。
天下良辅,杜周甫太仆、颍川阳城杜密字周甫。
天下冰凌《御览》作楞,朱季陵司隶校尉、沛国朱㝢字季陵。
天下忠贞,魏少英尚书、会稽上虞魏朗字少英。
天下好交,荀伯条沛国、颍阴荀翌字伯条。
天下稽古,刘伯祖大司农、博陵安平刘佑字伯祖。
天下才英,赵仲经太常、蜀郡成都赵典字仲经。
右八顾《後汉书》无刘儒,有范滂
天下和雍,郭林宗有道,太原介休郭泰字林宗。
天下慕恃,夏子治太常、陈留圉夏馥字子治。
天下英藩,尹伯元尚书令、河南鞏尹勋字伯元。
天下清苦,羊嗣祖河南尹、太山平阳羊陟字嗣祖。
天下珤金,刘叔林议郎、东郡阳发刘儒字叔林。
天下雅志,蔡孟喜冀州刺史、陈国项蔡衍字孟喜。
天下卧虎,巴恭祖颍川太守、渤海东城巴肃字恭祖。
天下通儒,宗孝初议郎、南阳安众宗慈字孝初。
天下慕恃,夏子治太常、陈留圉夏馥字子治。
天下英藩,尹伯元尚书令、河南鞏尹勋字伯元。
天下清苦,羊嗣祖河南尹、太山平阳羊陟字嗣祖。
天下珤金,刘叔林议郎、东郡阳发刘儒字叔林。
天下雅志,蔡孟喜冀州刺史、陈国项蔡衍字孟喜。
天下卧虎,巴恭祖颍川太守、渤海东城巴肃字恭祖。
天下通儒,宗孝初议郎、南阳安众宗慈字孝初。
右八及《後汉书》无范滂,有翟超
海内贵珍,陈子鳞御史中丞、汝南召陵陈翔字子鳞。
海内忠烈,张元节卫尉、山阳高平张俭字元节。
海内謇谔,范孟博太尉掾、汝阳细阳范滂字孟博。
海内通士,檀文友蒙令、山阳高平檀敷字文友。
海内彬彬,范仲真太山太守、渤海重合范康字仲真。
海内珍好,岑公孝太尉掾、南阳棘阳岑晊字公孝。
海内所称,刘景升镇南将军、荆州牧、武城侯、山阳高平刘表字景升。
海内忠烈,张元节卫尉、山阳高平张俭字元节。
海内謇谔,范孟博太尉掾、汝阳细阳范滂字孟博。
海内通士,檀文友蒙令、山阳高平檀敷字文友。
海内彬彬,范仲真太山太守、渤海重合范康字仲真。
海内珍好,岑公孝太尉掾、南阳棘阳岑晊字公孝。
海内所称,刘景升镇南将军、荆州牧、武城侯、山阳高平刘表字景升。
右八廚《後汉书》无刘翊,有刘儒。
海内贤智,王伯义少府、东莱曲城王商字伯义。《後汉书》作王章。
海内修整,蕃嘉景郎中、鲁国蕃响字仲景。
海内贞良,秦平王北海相、陈留已吾秦周字平王。
海内珍奇,胡母季皮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海内光光,刘子相太尉掾、颍川阴刘翊字子相。
海内依怙,王文祖冀州刺史、东平寿张王考字文祖。
海内严恪,张孟卓陈留相、东平寿张张邈字孟卓。
海内清明,度博平荆州刺史、山阳湖陆度尚字博平。
海内修整,蕃嘉景郎中、鲁国蕃响字仲景。
海内贞良,秦平王北海相、陈留已吾秦周字平王。
海内珍奇,胡母季皮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海内光光,刘子相太尉掾、颍川阴刘翊字子相。
海内依怙,王文祖冀州刺史、东平寿张王考字文祖。
海内严恪,张孟卓陈留相、东平寿张张邈字孟卓。
海内清明,度博平荆州刺史、山阳湖陆度尚字博平。
◯《後汉书·党锢传序》。《诗纪·八》。《御览·四百六十五》略引《袁山松书》、《六百九十三》略引《古今善言》。
8.2.17.京兆为李燮谣《诗纪》從《乐府诗集》作《京兆谣》
▷《续汉书》曰:李燮拜京兆,诏发西园钱。燮上封事,遂止不发。吏民爱敬,乃为此谣。◯据《御览》引《李燮别传》,燮字德公,京兆人。
我府君,道教举。
恩如春,威如虎。
刚不吐,柔不茹。
爱如母,训如父。
恩如春,威如虎。
刚不吐,柔不茹。
爱如母,训如父。
◯《类聚·十九》、《御览·四百六十五》并引《续汉书》。《乐府诗集·八十七》作《京兆谣》。《诗纪·八》。《御览·二百五十二》引《李燮传》引举、虎、父三韵。
8.2.18.灵帝末京都童谣
▷《後汉书》曰:灵帝之末,京都童谣。至中平六年,少帝登蹑至尊,献帝未有爵号。为中侍段珪等所执,公卿百官皆随其後。到河上,乃得来还,此为“非侯非王上北邙”者也。
侯非侯,王非王。
千乘万骑上《董卓传注》作走北芒《灵帝纪注》作邙,《御览》同。
千乘万骑上《董卓传注》作走北芒《灵帝纪注》作邙,《御览》同。
◯《後汉书·五行志》。《三国志·董卓传注》。《後汉书·灵帝纪注》。《御览·四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8.2.19.献帝初京都童谣
▷《後汉书》曰:献帝元初,京都童谣。按:“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從上起,左右离合,无有從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麾上,以臣陵君者也。“青青”,暴盛之貌。“不得生”者,亦旋破亡也。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十日卜,不得生。
◯《後汉书·五行志》。《三国志·董卓传注》。《意林四》。《乐府诗集·八十八》。《文选补遗·三十五》作《京都童谣》。《诗纪·八》。
8.2.20.献帝初童谣
▷《後汉书》曰:献帝初童谣,公孙瓒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修城积谷,以待天下之变。建安三年,袁绍攻瓒,瓒大败,缢其姊妹妻子,引火自焚,绍兵趣登台斩之。初,瓒破黄巾,杀刘虞,乘势南下,侵据齐地,雄威大振,而不能开廓远图,欲以坚城观时,坐听围戮,斯亦自易地而去世也。
燕南垂,赵北际。
中央不合大《御览》或缺大字如砺。
唯有此中可避世。
中央不合大《御览》或缺大字如砺。
唯有此中可避世。
◯《後汉书·公孙瓒传》。《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御览·百六十二、七百六十七》。《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8.2.21.初平中长安谣
▷《後汉书》曰:初平四年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诏曰:今耆旧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朕甚愍焉,其依科罢听为太子舍人。注引刘文《献帝纪》曰:时长安中为之谣曰:
头白皓然,食不充粮。
裹衣蹇裳,当还故乡。
圣王愍念,悉用补郎。
舍是布衣,被彼玄黄。
裹衣蹇裳,当还故乡。
圣王愍念,悉用补郎。
舍是布衣,被彼玄黄。
◯《後汉书·献帝纪注》。
8.2.22.兴平中吴中童谣
▷《吴志》曰:初兴平中吴中童谣。“阊门”,吴西郭门,夫差所生也。
黄金车,班兰耳。
开阊门,出天子。
开阊门,出天子。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诗纪·八》。
8.2.23.建安初荆州童谣
▷《後汉书》曰:言自中兴以来,荆州无破乱,及刘表为牧,又丰乐,至此逮八九年。“当始衰”者,谓刘表妻当死,诸将並零落也。“十三年无孑遗”者,言十三年表又当死,民当移诣冀州也。
八九年间始欲衰。
至十三年无孑遗。
至十三年无孑遗。
◯《後汉书·五行志》。《搜神记·六》。《渚宫旧事·四》。《诗纪·八》。
8.2.24.汉末洛中童谣
▷《述异记》曰:汉末大饥,洛中谣云:
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
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直。
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直。
◯《御览·八百四十》。
8.2.25.汉末江淮间童谣
▷《述异记》曰:汉末大饥,江、淮间童谣曰:
大兵如市,人死如林。
持金易粟,粟贵於金。
持金易粟,粟贵於金。
◯《御览·八百四十》。
8.2.26.京师为光禄茂才谣
▷《後汉书》曰: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功高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异行。时权富子弟,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迫见遗。京为三谣曰:
欲得不能,光禄茂才。
◯《後汉书·黄琬传》。《诗纪·八》作《京都谣》。
8.2.27.阎君谣
▷《华阳国志》曰:阎宪,宇孟度,成固人也。为绵竹令,以礼为化,民莫敢犯。男子杜成夜行,得遗物一囊,中有锦二十匹,求其主还之。曰:“县有明君,何负其化?”童谣歌曰:
阎君赋政,既《御览》无既字,《诗纪》同明且昶。
去《御览》作蠲苛去碎《华阳国志》作辟,动《御览》无动字,《诗纪》同以礼让。
去《御览》作蠲苛去碎《华阳国志》作辟,动《御览》无动字,《诗纪》同以礼让。
◯《华阳国志·十》。《御览·四百六十五》。《诗纪·八》。
8.2.28.东门奂谣
▷《鲁国先贤传》曰:东门奂,历吴郡济阴太守,所在贪浊。谣曰:
东门奂,取吴半。
吴不足,济阴续。
吴不足,济阴续。
◯《御览·四百九十二》。
8.2.29.商子华谣
▷《商氏家传》曰:商亮。字子举,举孝廉,到杨城,遇两虎争一羊。亮按剑直前斩羊,虎乃各以其半去,时人为之谣曰:
石里之勇商《御览》或作殷子华,暴虎见之藏《御览》或作合爪牙。
◯《御览·四百三十六》引《殷氏家传》、《四百六十五》引《商氏家传》。
8.2.30.时人谣
▷《春秋考异邮》曰:龙鬭,下血如注,时人谣曰:
五侯之鬭血成江。
◯《白帖·十五》。
8.2.31.擿洛谣
▷《诗汎历枢》曰:《擿洛谣》曰:
剡者配姬以放贤。
山崩水溃纳小人。
家伯罔主异哉震。
山崩水溃纳小人。
家伯罔主异哉震。
◯《黄氏逸书考》引《古微书》。
8.2.32.京师为唐约谣
▷谢承《後汉书》曰:唐约,字仲谦,拜尚书,数有直言善策。处官不言货利之事,当法不阿所私,京师谣曰:
治身无嫌,唐仲谦。
◯《事文类聚·新集四》。姚集谢承《後汉书》。《古谣谚·十六》。
8.2.33.蒋横遘祸时童谣
▷《全唐文·齐光义後汉𠙶亭侯蒋澄碑》曰:父横,大将军,复遒侯。初遭祸,为司隶羌路所谮,时童谣曰:
君用谗慝,忠烈是殛。
鬼怨神怒,妖气充塞。
鬼怨神怒,妖气充塞。
◯《全唐文·三百五十四》。《古谣谚·八十一》。
8.2.34.锡山古谣
▷《常州图经》曰:惠山之侧有锡山,其山出锡,古谣云:
有锡兵,无锡宁。
◯《常州图经》。
◯《古谣谚》引陆羽《慧山寺记》曰:慧山,古华山也。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方殚,故创无锡县。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吴锡县,属吴郡。
◯《古谣谚》引陆羽《慧山寺记》曰:慧山,古华山也。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方殚,故创无锡县。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吴锡县,属吴郡。
8.2.35.时人为三茅君谣《诗纪》作《茅山父老歌》。注云:外编作大茅君,误
▷李尊《茅君内传》曰:茅盈,咸阳人也,得道隐句曲,邦人因改句曲为茅君之山。时盈二弟俱贵,衷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固为执金吾。各弃官渡江,来兄於东山,後咸得仙道。太上命固治丹阳句曲山,衷治良常之山,盈为司命真君东岳上卿。於是盈与二弟决别俱去,固、衷留治山。汉平帝元寿二年也,内法既融,外教坦平,尔乃风雨以时,五禾成熟,疾疠不起,暴害不行,父老歌曰:
▷逯案:《道藏·茅君志》:茅固字季伟,而《後汉书·郭太传》附有《茅季伟传》。《内传》所言,当卽此人,然则《三茅君谣》,至早不过後汉末年,今依杨氏古诗存目为题,附之本卷。
▷逯案:《道藏·茅君志》:茅固字季伟,而《後汉书·郭太传》附有《茅季伟传》。《内传》所言,当卽此人,然则《三茅君谣》,至早不过後汉末年,今依杨氏古诗存目为题,附之本卷。
茅山连金陵《初学记》作穴,江湖据下流。
三神乘白鹤,各在《初学记》作居;《茅山志》作治,《诗纪》云:一作治一山头。
佳《茅山志》作召雨灌畦《初学记》作得;《御览》作旱稻,陆地《初学记》作田亦复周《茅山志》作柔。
妻子保堂室《茅山志》作咸保室,使我无百《初学记》作百无,《茅山志》同忧。
白鹤《茅山志》作鹄翔青天《初学记》作金穴,《御览》同,何时复来遊。
三神乘白鹤,各在《初学记》作居;《茅山志》作治,《诗纪》云:一作治一山头。
佳《茅山志》作召雨灌畦《初学记》作得;《御览》作旱稻,陆地《初学记》作田亦复周《茅山志》作柔。
妻子保堂室《茅山志》作咸保室,使我无百《初学记》作百无,《茅山志》同忧。
白鹤《茅山志》作鹄翔青天《初学记》作金穴,《御览》同,何时复来遊。
◯《初学记·三十》。《御览·九百十六》。《茅山志》。《诗纪外集·一》。
8.3.谚语
8.3.1.光武述时人语
▷《後汉书》曰:时匈奴数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议。郭宪以为天下疲敝,不宜动众,谏争不合,乃伏地称眩瞀。帝令两郎扶下殿,宪亦不拜。帝曰常闻:云云。竟不虚也。
关东觥觥,郭子横。
◯《後汉书·郭宪传》。
8.3.2.时人为郭況语
▷《拾遗记》曰:郭況,光武皇後之弟也,累金数亿。家僮四百餘人,以黄金为器。工冶之声,震於都鄙。时人谓“郭氏之室,不雨而雷”,言其铸锻之声盛也。错杂宝以饰台榭,悬明珠於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里语曰:云云。其宠者以玉器盛食,故东宫谓郭家为琼厨金穴。
洛阳多钱郭氏室,月夜书昼富无匹。
◯《拾遗记·六》。
8.3.3.时人为郭況语
▷《拾遗记》曰:汉郭況,光武皇後之弟也,累金数亿,里语曰:
洛阳多钱,郭氏万千。
◯《太平广记·二百三十六》。
8.3.4.光武引谚
▷《後汉书》曰: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後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後,因谓弘曰:“谚言:云云。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贵易交《初学记》作知,富易妻。
◯《後汉书·宋弘传》。《初学记·十》。《御览·百五十二、八百五十四、四百九十五。又五百十七》引谢承《後汉书》、《七百一》引《东观汉记》。
8.3.5.宋弘引语
贫贱之知《御览》或作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
◯《後汉书·宋弘传》。《御览·百五十二、八百五十四、四百九十五》。又《五百十七》引谢承《後汉书》、《七百一》引《东观汉记》。
8.3.6.南阳为杜师语
▷《後汉书》曰:南阳太守杜师,政治清平,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以方召信臣。南阳为之语曰:
前有召《御览》作邵父,後有杜母。
◯《後汉书》本传。《御览·二百六十》。《诗纪·九》作《南阳谚》。
8.3.7.时人为廉范语
▷《後汉书》曰:初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
前有管鲍,後有庆廉。
◯《後汉书》本传。《御览·四百七、四百九》。
8.3.8.章帝引谚
▷《後汉书》曰:诏召玄武司马班固,问改定礼制之宜。固曰:“京师诸儒多能说礼,宜广招集,共议得失。”帝曰:“谚言:”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
◯《後汉书·曹褒传》。《御览·五百二十三》。
8.3.9.班固引谚论经方
▷《汉书·艺文志》曰:谚曰: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汉书·艺文志》。
8.3.10.班昭女诫引鄙谚
▷《女诫·敬慎第三》曰: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曰:
生男如狼,犹恐其尫。
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後汉书·曹世叔妻传》。
8.3.11.王逸引谚
▷正部曰:明刑审法,怜民惠下。生者不怨,死者不恨。谚曰:
政如冰霜,姦轨消亡。
威如雷霆,寇贼不生。
威如雷霆,寇贼不生。
◯《意林·四》。
8.3.12.虞诩引谚
▷《後汉书》曰:永初四年,羌胡反乱,残破并涼,大将军邓骘欲弃涼州。诩闻之,乃说李修曰:“公卿定策,当弃涼州。求之愚心,未见其便。喭曰:云云。观其习兵庄勇,实过餘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以涼州在後故也。”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後汉书·虞诩传》。
8.3.13.王符引谚论得贤
▷《潜夫论》曰:谚曰: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潜夫论·贤难篇》。
8.3.14.京师为黄香号
▷《後汉书》曰:黄香,字文强,江夏人。博学经典,究精道术,京师号曰:
天下《御览》或作日下无双,江夏黄童《白帖》作香,《御览》或作香。《初学记》或作“国士瞻重。”
◯《後汉书》本传。《初学记·十一、十七》。《白帖·六》。《御览·二百十五、三百八十四、四百九十五、六百十六》并引《东观汉记》。《诗纪·九》作《江夏黄童》。
8.3.15.人为高慎语
▷《陈留耆旧传》曰:高慎,字孝甫,敦质少华。口不能剧谈,嘿而好沈深之谋,人谓之曰:
嶷然不语,名高孝甫。
◯《御览·二百六十五》。《诗纪·八》作《高孝甫歌》。
8.3.16.颍川为荀爽语
▷《後汉书》曰:爽字慈明,幼而好学,躭思经书。庆吊不行,徵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
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後汉书·荀淑传》。《御览·三百八十五》引《荀氏家传》、《四百九十五》引《续汉书》。《诗纪·九》作《荀氏八龙》。
8.3.17.崔实引农家谚
上火不落,下火滴沰。
◯杨慎《古今谚》引《四民月令》。《康熙字典·水部·沰字》下引。
◯逯案:杨慎引崔实《四民月令》谚共十六条,其中如“羸牛劣马寒食下”,乃《齐民要术》引谚,不出《四民月令》。据此,杨氏著录者,未宜轻信,今依《康熙字典》载此条。
◯逯案:杨慎引崔实《四民月令》谚共十六条,其中如“羸牛劣马寒食下”,乃《齐民要术》引谚,不出《四民月令》。据此,杨氏著录者,未宜轻信,今依《康熙字典》载此条。
8.3.18.崔寔引里语
▷《政论》曰:顷间以来,岁且一赦。百姓妞妖,轻为姦非,谚曰:
一岁再《潜夫论》作载赦,奴儿喑噁《御览》或作喑哑,《诗纪》同,或作噫唶。
◯《群书治要·四十五》。《御览·四百九十六、六百五十二》。
8.3.19.李固引语
▷《後汉书·王龚传》曰:龚深疾宦官专权,上书极言其状,请加放斥。诸黄门各使宾客诬奏龚罪,顺帝命亟自实。前据李固时为大将军梁商從事中郎,乃奏记於梁商曰:宜加表救。济王公之艰难,语曰:
善人在患,饥不及餐。
◯《後汉书·王龚传》。
8.3.20.益州长为尹就谚
▷《後汉书》曰:李固驳曰:前中郎尹就讨益州畔羌,益州谚曰:
虏来尚可,尹来《华阳国志》作将杀我。
◯《後汉书·南蛮传》。《华阳国志·巴志》。
8.3.21.天下为贾彪语
▷《後汉书》曰:彪兄弟三人,並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曰:
贾氏三虎,伟节最怒。
◯《後汉书·贾彪传》。《御览·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贾伟节》。
8.3.22.应劭引俚语论正失
▷《风俗通》曰:宋均令虎渡江。谨案:虎山栖穴处,毛鬣婆娑,岂能犯阳侯凌涛濑而横厉哉!俚语:
狐欲渡河,无奈尾河。
◯《风俗通·正失篇》。《水经注·沔水篇》。《御览·八百九十一》。
8.3.23.应劭引俚语论愆礼
▷《风俗通》曰: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丧其妻不哭。谨案:礼为适妻杖,重於宗也。且鸟兽之微,尚有回翔之思;啁噍之痛,何有死丧之感。始终永绝,而曾无恻容。此为矫情,伪之至也。俚语:
妇死腹悲,唯身知之。
◯《风俗通·愆礼篇》。
8.3.24.应劭引里语论日蚀
▷《风俗通》曰:俗说“临日月薄食而饮,令人蚀口。”谨案:日太阳之精,君之象也。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乐。里语:
不救蚀者,出行遇语。
◯《御览·八百四十九》。
8.3.25.应劭引里语论主客
▷《风俗通》曰:里语曰:
越陌度阡,更为客主。
◯《文选·二十七·短歌行注》。
8.3.26.应劭引里语论谳狱
▷《风俗通》曰:顷者,廷尉多墙面,而苟充兹位。持书侍御史,不复平议。谳当纠纷,岂一事哉。里语曰:
县官漫漫,冤死者半。
◯《御览·二百二十六、四百九十六》。
8.3.27.应劭引里语
▷《汉官仪》曰:里语曰:
仕宦不止车生耳。
◯《御览·四百九十六》。
8.3.28.应劭引语论正失
▷《风俗通》曰:王阳能铸黄金。谨按:物之变化,固自有极。王阳何人,独能乎哉。语曰:
金不可作,世不可度。
◯《风俗通·正失篇》。
8.3.29.时人为庞氏语
▷《风俗通》曰:庞俭少失父,不知所在。後穿井得钱,所求苍头,乃父也。时人语曰:
庐里诸《初学记》作之庞诸庞《御览》或作庞公。
凿井得铜。
买奴得《白帖》作乃翁《御览》作公。
凿井得铜。
买奴得《白帖》作乃翁《御览》作公。
◯《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九》。《白帖·六》。《御览·四百七十二、五百、八百三十六》。又《御览·百八十九》引铜、翁二韵。
8.3.30.民为二殽语
▷《风俗通》曰:殽在弘农渑池县,其语曰:
东殽西殽,渑池所高。
◯《风俗通·山泽篇》。
8.3.31.南阳为卫修陈茂语
▷《风俗通》曰:汝南陈茂君因为荆州刺史,不入宛城,引车到城东,为友卫修母拜。修坐事系狱,茂弹绳不挠,修竟极罪。南阳疾茂杀修,为之语曰:
卫修有事,陈茂治之。
卫修无事,陈茂杀之。
卫修无事,陈茂杀之。
◯《风俗通·过誉篇》。
8.3.32.公沙六龙
▷袁山松《後汉书》曰:公沙穆有六子,时人号曰:
公沙六龙,天下无双。
◯《御览·四百九十五》。
8.3.33.民为五门语
▷《三辅决录》曰:五门,今在河南西四十里,涧、谷、洛三水之交。传闻马氏兄弟五人共居此地,作五门客舍,因以为名,主养猪卖豚,故民为之语曰:
苑中三公,馆《御览》或作钜,误下二卿。
五门嚄嚄《御览》或作嚾,《诗纪》同;《御览》或又作藿但闻豚声。
五门嚄嚄《御览》或作嚾,《诗纪》同;《御览》或又作藿但闻豚声。
◯《御览·四百九十六、八百二十八、九百三》。《诗纪·九》作《五门》。
8.3.34.时人为作奏语
▷《笑林》曰:桓帝时,有人辟公府掾者,倩人作奏记文。人不能为作,因语曰:“梁国葛龚者,先善为记文,自可为用,不烦更作。”遂從人言写记文,不去龚名姓。府公大惊,不答而罢归,故时人语曰:
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後汉书·葛龚传注》。《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作奏》。
8.3.35.高诱引谚论毁誉
▷《淮南子注》曰:语曰:
欲人不知,莫如不为。
◯《淮南子·二十四·说林训注》。
8.3.36.武陵人为黄氏兄弟谚
▷《襄阳耆旧传》曰:黄穆,字伯开,博学,为山阳守,有德政。弟奂,字仲开,为武陵太守,贪秽无行。武陵人谚曰:
天有冬夏,人有二《御览》或作两黄。
◯《御览·二十二》,又《四百九十二》作《武陵人謌》。
8.3.37.时人为杨氏四子语
▷《华阳国志》曰:泰瑛,南郑杨相妻,大鸿胪刘巨公女也。有四男二女,相亡,教训六子,动有法矩。长子元玲,次子仲玲,兄弟为名士。泰瑛之教,流於三世,四子才官,隆於先人,故时人为之语曰:
三苗不止,四珍复起。
◯《华阳国汉中士女志》。《古谣谚·三十三》。
◯逯案:《华阳国志·十二》:刘巨公为後汉人。
◯逯案:《华阳国志·十二》:刘巨公为後汉人。
8.3.38.羊元引谚
▷谢承《後汉书》曰:仇览,字季智,陈留考城人也,为县阳遂亭长。有羊元者,凶恶不孝,其母诣览告之,览呼元责诮之。以子道与《孝经》一卷,使诵读之,元深改悔。至母前谢罪曰:“元少孤,为母所骄。谚曰:云云。乞今自改。”母子更相向泣。於是元遂修孝道,後成佳士也。
◯逯案:“羊元”,《後汉书注》引作“陈元”。
◯逯案:“羊元”,《後汉书注》引作“陈元”。
孤犊触乳,骄子詈《後汉书注》作骂母。
◯《後汉书·仇香传注》。《御览·六百十》。
8.3.39.古谚
▷任昉《述异记》曰:汉世古谚云:
虽有神药,不如少年。
虽有珠玉,不如金钱。
虽有珠玉,不如金钱。
◯《御览·九百八十四》。
8.3.40.时人为郭典语
▷《江表传》曰:郭典,字君业,为钜鹿太守,与中郎将董卓攻黄巾贼张宝於曲阳。典作围堑,卓不肯,典独於西当贼之冲,昼夜进攻。宝由是城守不敢出,时人为之语曰:
郭君围堑,董将不许。
几令狐狸,化为豺虎。
赖我郭君,不畏强御。
转机之间,敌为穷虏。
猗猗惠君,实完彊土。
几令狐狸,化为豺虎。
赖我郭君,不畏强御。
转机之间,敌为穷虏。
猗猗惠君,实完彊土。
◯《御览·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郭君》。
8.3.41.时人为周泽语《诗纪》作《太常妻》
▷《汉官仪》曰:北海周泽为太常,恒齐,其妻怜其年老疲病,窥内问之。泽大怒,以为干齐,掾吏叩头争之。不听,遂收送诏狱,并自劾。论者非其激发不实,谚曰:
居《後汉书》《御览》作生世《初学记》作代,《御览》同不谐为《御览》作作太常妻。
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齐,一日不齐醉如泥。
既作事,复低迷。
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齐,一日不齐醉如泥。
既作事,复低迷。
◯《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二十八》。《诗纪·九》作《太常妻》。又《後汉书》本传、《类聚·四十九》、《御览·五百二十》并引妻、齐、泥三韵。又《白帖·二十一》引妻、泥二韵。
8.3.42.崔实引语
▷《政论》曰:
小民发如韭,剪复生。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從来必可轻,奈何欲望平《御览》作乎,误。
头如鸡,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從来必可轻,奈何欲望平《御览》作乎,误。
◯《御览·九百七十六》。
8.3.43.时人为桓典语《诗纪》作《避骢》
▷《後汉书》曰:桓典,字公雅,灵帝时为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政,典执正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
行行且止,避骢御史。
◯《後汉书》本传。《书钞·六十二》引《续汉书》。《类聚·九十三》引《东观汉记》。《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二十七、四百二十七》,又《八百九十四》引《东观汉记》。《诗纪·九》作《避骢》。
8.3.44.益都乡里为柳宗语
▷《华阳国志》曰:柳宗,字伯骞,成都人,为州郡右职,务在进贤,州里为谚曰:
得黄金一笥,不如为柳伯骞所识。
◯《华阳国志·蜀郡士女赞》。《御览·二百六十三、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柳伯骞。
8.3.45.时人为贡举语
▷《抱朴子》曰:桓、灵之世,更相滥举,故人为之语曰: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书钞》作乃,误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黾《御览》作蝇。
举孝廉,父《书钞》作乃,误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黾《御览》作蝇。
◯《抱朴子·审举篇》。《书钞·七十九》。《御览·四百九十六》。又《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八》并作《後汉桓灵时谣》,各引书、居两韵。
◯逯案:《晉书》引作“举秀才,浊如泥。举良将,怯如鸡。”与此不相同。
◯逯案:《晉书》引作“举秀才,浊如泥。举良将,怯如鸡。”与此不相同。
8.3.46.宣城为封使君语
▷《述异记》曰:汉宣城郡守封劭,死化为虎,食郡民,呼之曰封使君。因去不复来,故时语曰:
无作封使君,生来治民死食民。
◯任昉《述异记》。
8.3.47.益都为任文公语
▷《後汉书》曰:公孙述时,武担石折。文公曰:“噫!西州智士死,我乃当之。”自是常会聚子孙设酒食,後三月果卒,益都为之语曰:
任文公,智无双。
◯《後汉书》本传。《御览·四百三十二》引《华阳国志》。
8.3.48.马皇后引俗语
▷《东观汉记》曰:明德马後,时上欲封诸舅。外间白太後,曰:“吾自念亲属,皆无柱石之功。俗语:”
时无赭,浇黄土。
◯《御览·四百九十五》。
8.3.49.崔寔引里语
▷崔寔《政论》曰:今典州郡者,自违诏书,纵意出入,故里语曰:
州郡记《初学记》作诏,《御览》或作县符,如霹雳。
得诏书,但挂壁。
得诏书,但挂壁。
◯《初学记·二十四》。《御览·十三、四百九十六、五百九十三》。《诗记·九》。
8.3.50.崔寔引农语《诗纪》作《四民月令》引《农语》二章
二月昏,参星《要术》无星字夕。
杏花盛,桑椹《古谣谚》作叶赤。
杏花盛,桑椹《古谣谚》作叶赤。
◯《齐民要术·二》。《古谣谚·三十七》引《齐民要术》。
◯逯案:《齐民要术》引崔寔《非农语》。
◯逯案:《齐民要术》引崔寔《非农语》。
河射角,堪夜作。
犁星没,水生骨。
犁星没,水生骨。
◯《古谣谚·三十七》引《齐民要术》。
◯逯案:《齐民要术》无此条。
◯逯案:《齐民要术》无此条。
8.3.51.京师为袁成谚
▷《英雄记》曰:袁绍父成,字文开,贵盛。自梁冀以下,皆与交,言无不從,京师谚曰:
事不谐,诣文开。
◯《三国志·袁绍传注》。《後汉书·袁绍传注》。《御览·三百八十六、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袁文开》。
8.3.52.天下为四侯语
▷《後汉书》曰:单超,河南人。徐璜,下邳良城人。具瑗,魏郡元城人。左悺,河南平阴人。唐衡,颍川郾人。世谓之五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其後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诏曰:
左回天,具独坐。
徐卧虎,唐两堕。《御览》引《风俗通》作“左回天,徐转日。具独坐,唐应声。”
徐卧虎,唐两堕。《御览》引《风俗通》作“左回天,徐转日。具独坐,唐应声。”
◯《後汉书·单超传》。《御览·四百九十三》,又《二百》引《後汉书》,《三百九十三、四百九十六》并引《风俗通》。
8.3.53.京师为张盘语
▷谢承《後汉书》曰:丹阳张盘,字子石,以操行为庐江太守,京师谚曰:
闻清白,张子石。
◯《书钞·三十八》。
8.3.54.人为徐闻县谚
▷《元和郡县志》曰:汉置左右侯官,在徐闻县南一里,积物於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故谚曰:
欲拔贫,诣徐闻。
◯《舆地纪胜·一百十八》。
8.3.55.京师为鲍永鲍恢语
▷鲍永、鲍恢为從事,京师语曰:
贵戚敛手避二鲍。
◯《御览·三百七》引《汉书》。
8.3.56.时人为折氏谚
▷《华阳国志》曰:折像,字伯式,雒人也,事东平虞叔雅。以道教授门人,朋友自远而至,时人为谚曰:
折氏客谁,朱雲卿、段节英。
中有佃子,赵仲平。
但说天文论五经。
中有佃子,赵仲平。
但说天文论五经。
◯《华阳国志·广汉士女赞》。
8.3.57.王符引谚论守边
▷潜夫论曰:乃者边患震如雷霆,而谈者皆讳之。欲令朝廷以寇为小,而不蚤忧。患乃至此,尚不欲救,谚曰:
痛不著身,言忍之。
钱不出家,言与之。
钱不出家,言与之。
◯《潜夫论·救边篇》。《御览·八百三十六》。
8.3.58.三府为朱震语
▷《後汉书》曰:朱震,字伯厚,为州從事,奏济阴太守赃罪之数,谚曰:
车如鸡棲《後汉书》作栖,《御览》同;《书钞》或作楼,误,马如狗。
疾恶如风,朱伯厚。
疾恶如风,朱伯厚。
◯《後汉书·陈蕃传》。《书钞·三十九、七十三》。《类聚·九十三》。《御览·二百六十五、八百九十四》。《诗纪·九》作《朱伯厚》。
8.3.59.时人为贡举语
▷《抱朴子》曰:桓、灵之世,更相滥举,故人为之语曰:
古人欲达勤诵经,今民图官勉治生。
◯《抱朴子·审举篇》。《御览·四百九十六》。
8.3.60.赵岐引南阳旧语
▷《三辅决录》曰:平陵范氏,南阳旧语曰:云云。言其廉俭也。
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蒜果《御览》或作颗;《颜氏家训》谓果卽颗字共一筩。
《颜氏家训·书证篇》。《御览·四百三十一、八百五十五、九百七十七》。
8.3.61.考城为仇览谚
▷《後汉书》曰:仇览,陈留考城人,为蒲亭长。陈元之母,诣亭告元不孝。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
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鳲枭哺所生。
◯《後汉书·仇香传》。《诗纪·九》作《考城谚》。
8.3.62.时人为孔氏兄弟语
▷《孔丛子》曰:子和二子,长曰长彦,次曰季彦。甘贫味道,研精《坟》《典》。十餘年间,会徒数百,故时人为之语曰:
鲁国孔氏好读经,兄弟讲诵皆可听。
学士来者有声名,不过孔氏那得成。
学士来者有声名,不过孔氏那得成。
◯《御览`三百八十五》。《诗纪·九》作《鲁国孔氏》。
8.3.63.华容女子狱中歌吟
▷《搜神记》曰:建安初。华容有女子在狱中歌吟曰:云云。後无几,太祖平荆州,以涿州李立字建贤为荆州刺史。
不意李立为贵人。
◯《三国志·刘表传注》。
8.3.64.阚駰引语
▷《十三州志》曰:冀州之地,盖古京也,人患剽悍,故语曰:云云。其人刚狠,浅于恩义,无宾序之礼,怀居悭啬。古语:云云。亦履山之险,为逋逃之薮。
仕宦不偶值冀部。
◯《环宇记·六十三》。
幽冀之人钝如椎。
◯同上。
8.3.65.王符引谚论考绩
▷《潜夫论》曰:圣汉践祚,载祀四八。而犹未治者,教不假而功不考,赏罚稽而赦赎数也。谚曰: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意林》作政。
◯《潜夫论·考绩篇》。《意林·三》。
8.3.66.时人为王符语
▷《後汉书》曰:度辽将军黄甫规,解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
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白帖》作逢,《御览》或同掖《御览》或作腋。
◯《後汉书·王符传》。《白帖·二十六》。《御览·四百七十四、四百九十五、五百二》。《诗纪·八》作《缝掖》。
8.3.67.乡里为雷义陈重语
▷《後汉书》曰:雷义举茂才,让於陈重。刺史不听,义遂佯狂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
胶漆自谓《御览》或作虽;又《白帖》《御览》或作“谁谓胶漆”坚,不如雷与陈。
◯《後汉书·雷义传》。《类聚·二十一》。《白帖·十、十四》。《御览·四百七、四百二十四、七百六十六》。
8.3.68.郑玄引俗语
▷《礼记·曲礼注》:俗语云:
隐疾难为医。
◯《礼记·曲礼注》。
8.3.69.时人为吕布语
▷《曹瞒传》曰:时人语曰: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後汉书·吕布传注》。《三国志·吕布传注》。《类聚·九十三》。《白帖·二十九》。《御览·四百九十六、八百九十七》。《诗纪·九》作《时人语》。
8.3.70.关中为游殷谚
▷《三辅决录》曰:遊殷,字幼齐,为胡轸所害。月餘,轸得病,但言伏伏,遊幼齐将鬼来。於是遽死,关中谚曰:
生有知人之明,死有贵神之灵《御览》或作“鬼灵之验”。
◯《魏志·张既传注》。《御览·四百四十四、四百九十六》。
8.3.71.京师为戴凭语
▷《後汉书》曰: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餘席,故京师为之语曰:
解经二字《御览》或只作说字不穷,戴侍中。
◯《後汉书》本传。《书钞·五十八、一百》。《类聚·五十五、六十九》。《类聚·五十五、六十九》。《御览·二百十九、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诗纪·九》作《戴侍中》。
8.3.72.京师为井丹语
▷《後汉书》曰: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
五经纷纶《御览》或作纷纷,井《御览》井下或有之字大《白帖》作伯;《御览》或作太春。
◯《後汉书》本传。《世说新语·品藻篇注》。《书钞·九十六、一百》并引《三辅决录》。《白帖·二十六》。《御览·四百十》引《高士传》,《四百七十四、四百九十五、五百一》并引《逸民传》,《六百十五》引《东观汉记》。《诗纪·九》作《井大春》。
8.3.73.时人为王君公语
▷《後汉书》曰:平原王君公,遭乱,侩牛自隐,时人为之语曰:
避世墙东,王君公。
◯《後汉书·逢萌传》。《诗纪·九》作《王君公》。
8.3.74.京师为杨政语
▷《後汉书》曰:杨政,字子行,京兆人。少好学,從代郡范升受梁丘易,善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
说经铿铿《书钞》作硜硜,杨子行。
◯《後汉书》本传。《书钞·一百》。《御览·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五》。《诗纪·九》作《杨子行》。
8.3.75.京师为祁圣元号
▷《东观汉记》曰:杨政,字子行,治梁丘易,与京兆祁圣元同好,俱名善说。京师号曰:“说经铿铿杨子行,论难云云。”
论难僠僠,祁圣元。
◯《御览·六百十五》。
8.3.76.寿春乡里为召驯语
▷《後汉书》曰:召驯,字伯春,九江寿春人。少习韩诗,博通书传,以志义闻,乡里号之曰:
德得恂恂,召伯春。
◯《後汉书》本传。《书钞·五十六》。《白帖·七十四》。
8.3.77.时人为丁鸿语
▷《後汉书》曰: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肃宗召鸿与诸儒贾逵等,论定五经同异於北宫白虎观。帝亲称制临决,鸿以才高论难最明,时人叹曰:
殿中无双,丁孝公。
◯《後汉书》本传,又《注》。《御览·六百十五》。
8.3.78.京兆乡里为冯豹语
▷《後汉书》曰:豹字仲文,京兆杜陵人,时人称其孝,好儒学。以《诗》、《春秋》教丽山下,乡里为之语曰:
道德彬彬《御览》或作斌斌,冯仲文。
◯《後汉书·冯衍传》,附本传。《御览·四百三、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冯仲文》。
8.3.79.诸儒为贾逵语
▷《後汉书》曰: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
问事不休,贾长头。
《後汉书》本传。《意林·四》。《书钞·九十七、一百》。《白帖·二十六》。《御览·三百七十七、六百十二、六百十五》。
8.3.80.关中为鲁丕语
▷《後汉书》曰:丕字叔陵,扶风平陵人,兼通五经。以《鲁诗》《尚书》教授,为当时名儒。元和元年,徵再迁拜赵相,门生就学者常百餘人,关东号之曰:
五经复兴,鲁叔陵。
◯《後汉书·鲁恭传附本传》。《书钞·一百》。《白帖·二十六》。《御览·六百十五》。
◯逯案:“鲁丕”,《初学记》《御览》皆作“鲁平”。
◯逯案:“鲁丕”,《初学记》《御览》皆作“鲁平”。
8.3.81.诸儒为杨震语《诗纪》作《杨伯起》
▷《後汉书》曰: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好学,受欧阳尚书於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
关西孔子,杨伯起。
◯《後汉书》本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六百十二》。《诗纪·九》作《杨伯起》。
8.3.82.时人为许慎语
▷《後汉书》曰: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性淳厚,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重之,时人为之语曰:
五经无双,许叔重。
◯《後汉书本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引谢承《後汉书》,又《六百八》。《诗纪·九》作《许叔重》。
8.3.83.京师为周举语
▷《後汉书》曰: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
五经從《白帖》《御览》作纵横,周宣光。
◯《後汉书本传》。《白帖·二十六》。《御览·六百十五》引《东观汉记》。
8.3.84.京师为胡广语
▷《後汉书》曰: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
万事不理,问问字《御览》作诣胡伯始。
天下中庸,有胡公。
天下中庸,有胡公。
◯《後汉书本传》。《渚宫旧事·四》。《初学记·十一》引《东观汉记》。《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九》作《胡伯始》。
8.3.85.时人为任安语
▷《後汉书》曰:任安,字定祖,广汉绵竹人。少遊太学,受孟氏《易》,兼通数经,又從同郡杨厚学图谶,究极其术,时人称曰:云云。
欲知仲桓,问任安。
居今行古,任定祖。
居今行古,任定祖。
◯《後汉书》本传。《诗纪·八》作《任安二谣》。
8.3.86.时人为陈嚚语
▷《东观汉记》曰:陈嚚字君期,明韩《诗》,时语曰:
关东说诗,陈君期。
◯《书钞·一百》。《御览·六百十五》。
8.3.87.诸儒为刘恺语
▷华峤《後汉书》曰:刘恺为太常,论议常引正大义,诸儒为之语曰:
难经伉伉,刘太常。
◯《类聚·四十九》。《白帖·七十四》。《御览·二百二十八》。《诗纪·九》作《刘太常》。
8.3.88.人为许晏谚
▷《陈留风俗传》曰:许晏,字伟君,授鲁《诗》於琅邪王政学,曰《许氏章句》,列在《儒林》,故谚曰:
殿上成群,许伟君。
◯《御览四百九十六》。《诗纪·九》作《许伟君》。
8.3.89.乡里为茨充号
▷《东观汉记》曰:茨充,字子河,宛人也,初学孝廉。之京师,同侣马死。充到前亭,辄舍车持马还相迎,乡里号之曰:
一马两车,茨子河。
◯《後汉书·卫飒传注》。《书钞·三十九》。
8.3.90.时人为缪文雅语
▷皇甫谧《达士传》曰:缪斐,字文雅,代修儒学,继踵六博士,以经行修明,学士称之,故时人为之语曰:
素车白马,缪文雅。
◯《古诗类苑·六十九》。《诗纪·九》作《缪文雅》。
8.3.91.敦煌乡人为曹全谚
▷郃阳令曹全碑曰:君收养继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
重亲致欢,曹景完。
◯《金石字记》。
